蒙古族创作歌曲之浅析
2015-04-29乌仁托娅
乌仁托娅
【摘要】很久以来,蒙古族作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繁盛发展的民族之一,在音乐的创作和演绎中都不仅继承了蒙古族民歌的特点,同时也与时俱进的在新创作的音乐中加入了不少新的音乐元素。这样的改变不仅让蒙古族创作歌曲有了一定的新意,也让蒙古族创作歌曲更加的广为流传,朗朗上口本文中笔者通过不同的视角对蒙古族创作歌曲进行了新的诠释,希望通过笔者的描述让大众更加的了解蒙古族创作歌曲。
【关键词】蒙古族;创作歌曲;蒙古族民歌
一、创作背景
自古以来蒙古族就被称为是马背上的民族,辽阔的草原孕育了蒙古族的音乐文化。说剑蒙古族音乐人们不禁会想到长调、呼麦马头琴等等,那么在多元文化慢慢侵入我们生活的今天,我们也早已经习惯了用流行音乐去歌唱我们的大草原,用新的音乐元素去拉近蒙古族音乐与大众的距离。近些年很多新创作的草原歌曲早已被大江南北,甚至国内外的音乐爱好者所传唱,例如《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蓝色的蒙古高原》、《套马杆》、《我的根在草原》等等。这些歌曲都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大部分都是词曲作者对自己某种感情的寄托,蒙古族创作歌曲的歌词大部分都是以蒙古族游牧文化和生活为积淀,有歌颂父爱母爱的歌曲、有赞颂家乡的歌曲、抒发爱情的歌曲、怀念友情的歌曲等等。
例如:由乌兰托嘎老师作曲席慕容老师作词的《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一曲中,用真切的言语和细腻的曲调描绘了父辈口中那片神奇草原的景象,把草原的辽阔喻为父亲博大的胸襟,母亲的温婉喻为奔流的长河,尤其是歌曲中部的“虽然已经不能用,不能用母语来诉说”唱出了众多游子的心声,同时也表达了远离家乡的游子对家乡的渴望和想念。
二、旋律特点
如同中国的五声音阶调式体系“宫、商、角、徵、羽”一样,蒙古族音乐的调式也是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现代的蒙古族创作歌曲也多用小调式,例如《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麟色的蒙古高原》等等,小调温婉柔和的旋律特征把蒙古族纯朴善良的性格演绎的恰剑好处,再加上西洋调式的融入,整个曲子不仪凸显了蒙古族地域性的凋式特点,又有r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曲调中多用四度和五度的音程关系多显柔和,与其对比教强烈的是四度以上的音程关系与大的跳进,色彩非常的明显也是最常用的,突出了少数名族强烈的性格特征,从而也形成了蒙古族歌曲更具体的旋律特征。例如,蒙古族创作歌曲《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在副歌部分的大跳,“虽然已经不能用,不能用母语来诉说”这一句的两次大跳从旋律上增强了情绪上的色彩同时把整首歌曲推向r高潮,与前面舒缓的旋律做出了很大的对比,可以从旋律中感觉到作者的对自己不会母语的深深白责和悲伤。
三、伴奏形式
蒙古族民歌的伴奏大部分以蒙古族传统乐器马头琴、三弦、古筝和四胡为主,大多内蒙古长调歌曲的伴奏多为马头琴,而且大部分只有一把马头琴应和着长调悠远的曲调。发展至今,现在的蒙古族创作歌曲除了沿用了前面提到的四种乐器外,以钢琴为伴奏的歌曲也越来越多,有时候钢琴和马头琴同时伴奏,有时还可以听到笛子、古筝的伴奏和交响乐的伴奏,在后期创作的一些作品中我们还能听到更多的西洋乐器例如小提琴长笛等等。例如额尔古纳乐队演唱的歌曲《莫尼山》就是典型的蒙古族创作歌曲,在歌曲的前奏部分运用了钢琴和弦乐的合奏,伴奏部分一直用弦乐做铺挚,在歌曲问奏的部分才出现了标志着蒙古族音乐的马头琴拉响主旋律。整个曲子都是以钢琴和弦乐作为伴奏旋律声部温婉悠扬,速度较慢,旋律声部多出现和谐的五度音程,并且有蒙古族创作歌曲一大特点:拍子的变换。前一段以叙述的方式演绎了儿时的故土是怎样一片景象,后一段到了曲子的副歌部分,出现了转调,更加高亢的突出了歌曲的副歌部分,同时伴奏织体也更加的明亮,出现了连续的附点音型把整个歌曲推向了高潮,凸显了作品磅礴的气势更加的澎湃激昂,节奏型也更加的突出,显现出了蒙古民族鲜明的性格特点。
四、情感表达
蒙古族创作歌曲继承了蒙古族民歌的淳朴与优美,它歌曲不仪融人了通俗音乐的因素,而且仍然沿着蒙古族民间歌曲所形成的风格特点得到发展,旋律依旧保持r民众所能够演唱的,优美简洁和朴素的蒙古族民问歌曲风格;歌词也仍然继承了草原游牧生活的题材;内容丰富,具有绚丽多彩的情感及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在旋律的展开与进行巾保持了蒙古族风格的调式词性,同时也吸收了更多的新元素和新的写作技巧,使旋律的展开方法以及表现方式等方面,要比传统蒙古族民问歌曲更具有时代的特征。在伴奏织体上更加的丰富,首先加入了一些变化音,从听觉上可以一下吸引住听者的注意力,其次加入了一些流行音乐的元素,让年轻人更容易接受,最后在伴奏声部要不断变化,可以把柱式和旋和分解和旋适当的融入进不同的段落。让整首作品更加的丰富饱满,在情感表达上更加的细腻、富有韵律。
在蒙古族民歌中我们可以发现有好多捕写人物的歌曲,例如《金珠尔》、《龙梅》、《达那巴拉》、《达古拉》等等,这些歌曲大部分都是以具体的人物来命名,而大部分都是捕写爱情的歌曲,这也体现了蒙古族人民在当时简单淳朴的生产生活方式。在蒙古族创作歌曲中则少见这样形式的歌曲,而捕写自然风光、怀念往日情怀的歌曲却越来越多,例如额尔古纳乐队演唱的《老榆树》、《莫尼山》、《那片草原》等等,从名字上看这些歌曲描写的都是景色,但是它们都是通过捕写景色来追忆过去、怀念往日时光,这也许就是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经典和流行趋势。与蒙古族民歌相比,笔者认为多了一丝含蓄和温婉,曲调的内容和歌词的内容都比之前更加的丰满,同时蒙古族创作歌曲的引子现在也是它最吸引人的一部分。
五、总结
蒙古族创作歌曲不仪继承了蒙古族民问歌曲巾自然崇拜观念,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民俗风情等传统,也继承了蒙古族民间歌曲所具有的抒情性以及旋律优美,质朴等特点。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传唱。蒙古族风格创作歌曲,是新世纪蒙古族音乐文化以草原游牧特色持续发展的主要艺术形式,符合现代的审美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