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言与声乐和器乐艺术的关系
2015-04-29王膺涵
王膺涵
【摘要】在慢慢的历史长河中,语言和音乐曾是一对双胞兄弟。他们极为相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语言和音乐分别开始了自己独立的道路,二者内部衍生出更多门类的同时,更多的时侯以差异性的方式存在于我们面前,以至于我们几乎快要遗忘二者相通相融的地方。而本文恰恰要阐释语言和音乐之间的联系,特别是语言与声乐以及器乐艺术之间的联系。这种寻找联系的本身是一种溯源过程,但我们更可以借此开阔的视野,丰富艺术的内容和表现手段,使表演和创作更具有文化的意义。
【关键词】语言;音乐;声乐;器乐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当作用于人与人的关系的时候,它是表达相互反应的中介;当作用于任何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时候,它是认知事物的工具;当作用于文化的时候,它是文化信息的载体。”“音乐是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现、通过人类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门类。从社会学角度讲,音乐是人类所创造的诸多文化现象之一;人类早期的音乐活动是混生性社会文化现象中的一个要素,到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音乐又同时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关于音乐和语言的关系,从古到今一直在被论述和探索。二者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从物理属性上进行分析,音乐和语言都建立在声音的基础上,并且都“创造性和有技巧地使用声音的几个方面:音高,或高或低;单一音响的持续和综合发声速度;力度强弱法, 包括柔和、大声、重音;四、音色或音质的区别、发音的方法。”但音乐和语言的区别也是相当明显的。从本质上说音乐所使用的材料是非语义性的,也就是说音乐不可能像语言那样可以客观明确的陈述一个概念或描述一个事物,音乐往往通过自己的表达手段去激发人们内心的情感并唤起人们的想象。
那么,语言和音乐到底存不存在某种关系?答案当然是肯定的。音乐往往分为器乐和声乐两个部分,其中声乐部分和语言的关系就非常紧密。在古代的《乐记》中曾记载着这样一段话“故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段文字非常朴素且精炼的说明了歌唱和语言的关系。“故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就是说歌唱是在言语,而这言语的表达形式是“长言”,即把语言的韵、调都加长些罢了。总而言之,当语言不足以表达我们内心的情感时,我们就需要“长言”、“嗟叹”、和舞蹈去进一步的宣泄和释放。其实声乐艺术中的很多规律和原则都和语言联系紧密。在声乐作品的创作过程中,语言的声调对旋律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如果声调走向与旋律走向发生矛盾,就容易出现“倒字”的现象,让听者不知所云,所以戏曲里一直有“依字行腔”的原则。在声乐的演唱过程中,语言的声韵问题直接决定了歌唱时的咬字和发音,声母发音标准,字才能咬清,而韵母唱的充分,在腔上才会给人完整、饱满的感觉。所谓的“字正腔圆”,就是这个道理。另外音韵学中句逗对语句的划分以及语音学中的轻重音关系对音乐的节奏和节拍的确立都起着一定的影响。从以上的几点论述,我们可以粗略地看出,声乐艺术和语言的联系是紧密的。
如果说音乐的声乐部分和语言联系是紧密的,器乐部分和语言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要想知道器乐和语言的关系,不妨先了解一下器乐与声乐的关系。杨荫浏先生曾在自己的《语言与音乐》一书中写道:“从历史上看, 声乐的发展, 曾既是器乐发展的先导, 又是器乐发展的基础。历史上无数器乐作品是从先有的声乐作品上加工改编而来, 有不少器乐种类曾通过为声乐服务的漫长过程而后逐渐脱离了声乐, 形成其独立的器乐体系。”从杨先生的这段话中我们不难理解到,其实器乐艺术是在声乐艺术中孕育和逐渐独立发展出来的。虽然现如今器乐和声乐已经分离,但我们还是可以找到器乐艺术中受声乐艺术影响的痕迹。一、从器乐作品创作的角度去分析,很多器乐独奏或合奏的曲目都运用了声乐的曲调素材。比如说笛子曲《放风筝》运用的素材是河北民歌《姑娘放风筝》,唢呐曲《打枣》运用的素材是山东的同名民歌。二胡曲《皮影调》运用的是地方戏曲中的音乐素材。又如,一些传统声乐的曲牌往往也会发展为器乐曲。
我们当然也可以从器乐的演奏这个角度再去探寻声乐与器乐的关系。众所周知,我国的民族器乐如胡琴或其他管弦乐器早先都是为戏曲或说唱音乐伴奏的。“在为声乐伴奏的过程中, 根据接腔送韵和保腔的需要, 必然要摹仿声腔的进行, 以求二者融治地结合。同时, 这种摹仿也增加了乐器自身的:表现技法和手段。经过长期的加工提炼, 一部分唱腔逐渐衍变为器乐曲。这时, 原来声乐中的一些韵味和特点, 可能仍然保留在器乐作品中, 成为乐器上的一种润腔手法。这润腔, 起初是一种与语言(唱词) 相结合的必要措施, 当然也包括根据需要给旋律以情感的润色和单纯的美化旋律。久而久之, 这润腔渐渐成为一种比较固定的格式, 即使是在没有唱词的纯器乐作品中, 也具有特定的表现效果, 代表某种特定的地方风格。”润腔艺术的具象表现,就是在乐曲的演奏过程中对音与音连接时关于装饰音的嵌入、音色的保持与变化、力度大小的控制以及时值细微增减的把握。而这些和我们的演奏息息相关的技艺上的处理相当程度上都是源于对歌唱技巧的模仿和吸收。唐代段安节曾说:“歌者,乐之声也。故丝不如竹,竹不如肉,迥居诸乐之上。”从历史上看我国传统音乐的审美历来推崇人声的表现,而器乐演奏的本质在于模仿歌唱也似乎早已成为传统器乐审美的一个标准了。经过以上的粗略分析,器乐和声乐之间的紧密关系也十分明了,其实器乐艺术是从声乐艺术中慢慢发展出来的,是声乐艺术的一个升华。我们再回到上文设下的问题中,“器乐和语言的关系是怎样的?”。我认为,语言和声乐艺术的联系是紧密的,而器乐艺术升华于声乐艺术,所以我大胆的推测,器乐艺术和语言之间必有着联系。只是二者之间的联系并不是显而易见的,它往往呈隐性的状态,需要我们在充分熟知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借助声乐这个媒介,细致而有条理的和器乐的演奏实践相结合。
中西方音乐的差异是很大的,语言文化是造成二者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笔者虔诚而又充满敬的仰望我国语言和音乐文化,虽才思短浅、文笔拙略,但还是希望本文的写作能引起大家的些许思考。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8):475.
[2]赵沨,赵宋光.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8):1.
[3] G· 勒夫曼文,项阳译载.音乐与语言的起源[J].中国音乐,1995(76).
[4]周青青.河南方言对河南筝曲风格的影响[J].中央音乐学院院报,1983(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