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声乐演唱中如何做到“字正腔圆”

2015-04-29文哲钊

北方音乐 2015年22期
关键词:发音

【摘要】声乐是一门声音的艺术,在声乐演唱过程中的准确发音是演唱者在演唱的过程中所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因为声乐的演唱是传递美好的音乐,传递感染听众的内心的感情,传递正能量,传递中国梦。声乐艺术是音乐与语言的艺术,在声乐演唱中要求演唱者具备良好的素质,即声乐演唱的技巧和表演。在声乐技巧中,语言的学习必不可少。声乐的演唱要求每一位演唱者做到“字正腔圆”,它是一种美好的追求,是一种声音与语言通过演唱过程向外界交流的过程。所以论文的作者从如何做到“字正”、如何做到“腔圆”、“字正”与“腔圆”的关系这三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字正腔圆;发音;咬字吐字

音乐文化是我国文学艺术文化当中最古老、影响最深远的文化,音乐文化的传承也是古往今来十分重视的,随着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面对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笔者更应该在不断的学习当中更好的传承下去,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既保持传统文化的精华,又批判的继承。歌唱中的语言文化是沟通歌唱者与每一位听众交流的桥梁。声乐艺术是通过语言和歌唱的有机结合来表达作品以及人内心的思想感情,语言是产生优美旋律,塑造完美音乐形象的文学基础。在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传统戏曲文化要求每一位演员者演唱的时候注意发音的“字正腔圆”。而在歌唱文化中的声乐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歌唱中特别重视发音的的准确性,即所谓的“字正腔圆”。所以运用正确的方法,准确的发音方法是训练每一个声乐学习者的重中之重,既要继承,也要推陈出新,将我国的歌唱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使中国的音乐文化永葆生机和活力。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有责任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持续不断的勤奋学习,促进我国音乐文化尤其是声乐文化的发展。

一、如何理解“字正”

(一) “字正”的含义

“字正”就是要把歌唱中的语言表达的清楚,发音吐字要准确真切,合乎四呼五声的规律①。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把歌词中的内容准确的表达出来是尤为重要的。并且每首曲子总体分为三部分,包括字清、腔纯、板正,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很重视“字正”。为了使声乐演唱时的发音跟说话一样,要使自己的语言表达的要清晰、准确,所以将字分为三部分,即字有头、腹、尾三部分组成,头是指字头,在声乐演唱学习者我们常说咬紧字头;腹是经过音,要发的圆润丰满,字韵准确;尾是收韵,老师在指导声乐学习者学习的过程中是重点强调的部分,即必须把每个部分表达清楚,并且唱完收好尾,并和下一个字的字头连在一起,中间没有断开,做好收声归韵的工作。这就需要声乐学习者打好基础,做好基本功,在作品演唱的过程中将发音做到清晰、准确,只有这样才能和听众交流,才能引起听众的共鸣。

(二)在歌唱中如何做到“字正”

歌唱当中“字正”的学习,作者从发音(字头、字腹、字尾)、四声到位这两方面进行介绍。

1.发音准确

在声乐学习者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把字头的音发准确。字头分为两部分即声母和介母。那么何为找准字头的声母或介母发音的字,这一类型的由四个不同音素组成。在古代,常常对这一类的字进行音素的重新组合,把重新组合之后就变成一个新字。如“光”[guang]字,是由“姑”[gu]和“昂”[ang]字反切而成,而“挑”字是由“踢”[ti]与“敖”[ao]字反切而成。汉语阻气的部位有喉、舌、齿、牙、唇,通过这五个部位作为着力点阻气发声,可把汉字咬成各种字形,这叫“咬字”。咬字是发音的开始阶段,即发出字头部分,所以我们把字头的发音称为“咬字”。字头的发音是很重要的,它往往决定着吐字的清晰、准确与否。字头所需要的时间较短,要准确找到发音位置,使“出字”喷弹有力。出字前要准备好气息和口腔的状态,字头咬紧之后要保持。无论在说话还是在唱歌当中,必须完成每个字的正确发音,咬好字头是基础,并且要与上一个字不间断,尤其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切不可分割开来,如果分开将会影响听众对歌曲完整性的理解,更加影响演唱者对歌曲的完整性的表达。在歌曲《断桥遗梦》当中,歌词“呼啦啦啦,西湖的桥,从中折断…”,开头“呼”的字头咬紧,并且字头要铿锵有力,不能有丝毫的犹豫。根据歌词内容,这首作品主要讲述了一个传奇故事许仙与白娘子断桥相见,开头的歌词“呼啦啦啦”,是对外界环境气氛的描写,演唱者在字头的表达中就要将观众的耳朵逐渐吸引过来,演唱者要塑造一种身临其境的人物形象。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从演唱者进行二度创作演唱的一瞬间,就要感染人,吸引人。在美声唱法当中,要求声音的圆润通畅,以声带字,音色偏暗。美声唱法的咬字吐字与意大利语等语言有很大的联系。意大利语的语音清晰、语速均匀节奏较为明显,元音平正而圆润、流畅。在学习意大利语时要求每一位学习者语音必须响亮清楚。在美声的学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咬字发音的变化。由于美声唱法当中意大利语的母音在发音时声音位置比较靠后,用美声唱法演唱中国作品时需要在吐字当中特别注意,咬字的问题要运用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向结合,字头要咬紧,牙关打开,字头出的清晰准确,同时也要放松身体,当然身体的放松不代表状态的放松,声乐的学习过程是全身状态综合运动的过程。在声乐学习中,要求每一个学习者要善于学习,善于发现各种唱法中发音的不同,要有灵活多变的演唱风格,如果只是一味的运用一种方法,那么在声乐的学习当中就很难进步,这不利于我们个人演唱能力的提高,不利于个人音乐的学习,同时也要不断进行思考,思考的过程也是每一位声乐学习者进步的过程。

咬紧字头后,开始向字腹过渡。在这当中韵母音的掌握是很关键的。另外,韵母是歌唱曲调流畅的基础。在进行歌唱中,旋律的延伸以韵母的发音为基础,在演唱者进行演唱时,歌曲的流畅性、声音的流动性都是靠韵母的发音来进行变化的。所以韵母音在基础学习当中是必不可少的,同时演唱时也要保持口型的相对稳定。如ei、a、ao等韵母为“开口”;i、ie等韵母为“齐齿”;iu、un等韵母为“撮口”;而uong、ung等韵母为“合口”。在声乐学习者进行声乐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正确把握字腹的口型,若出现变化,就会出现发音不纯的现象,从而影响声音的美感。

字尾的归韵是十分重要的。无论在吐字的过程中要延续多少拍,多长时间,最终都要有一个结束,而且一个字的正确归韵对字的表达有影响。如果前一个字没有进行准确归韵,那么后一个字的字头就容易受到影响。有句话是“声段气不断”,不仅适用于气息的合理运用,同样适用于吐字归韵。在中国传统的声乐理论中十分讲究字尾的归韵收声。从字腹过渡到字尾发音,从腹到尾有规章可循、有轨迹可依。在中国传统声乐当中,对字尾的归韵的要求是非常常见的。如在云南弥渡山歌《小河淌水》当中,首句“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对于“月亮”中“月”的字尾“ue”以及“亮”中的字头“l”的衔接是需要密切关联的,分开来的话容易使字与字之间不完整。这一句“亮汪汪”中的“汪”的正确归韵则是影响证据歌词的关键,“汪”的归韵属于后鼻音ng作字尾。发音时口腔张开,舌尖上抵软腭,声音从鼻腔中传出。字尾收的要轻巧准确、归韵归的恰到好处。在字尾的归韵中,归的过早会使声音干涩,同时收尾要用气息良好的支撑住。这样的处理才能使作品的语言表达清晰准确。然而在美声唱法当中,吐字的时候是有所不同的。美声唱法的吐字多了一个从唇、齿、舌尖及嘴前立即回到口腔部位的过程。由于美声唱法的的特殊需要,再加上学习美声的方法的需要,在学习者学习的过程中比较侧重声音较多,到高音时,有些字的咬字可能会比较轻甚至牺牲掉,采取母音变暗的歌唱方法。歌曲是唱给别人听的,如果歌唱者在诠释作品时无法将字词咬清楚,咬的清晰准确,那么就算演唱者有再好的声音也是无益的,因为人们不知道你在表达什么,又怎能跟他们进行交流,又怎么能感染他们,又怎么能引起他们内心感情的反响呢?这样的歌唱者是不成功的,因为在基本的语音训练中没有打好基础。那么在声乐演唱当中演唱多种风格作品就会受到影响,这对于一个声乐学习者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2.四声到位

“四声”即所谓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是中国汉语语言文化的基本特点之一。在汉语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的发音有一声、二声、三声、四声,一个字有四个声调。在音乐语言的学习当中,特别在传统的音乐文化当中,对“四声”的要求是非常重视的。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们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独具特色的特点,即每个地区的人们都有当地的方言。各个地方的声调也出现了差别。比如四川话,四川人的平舌、翘舌音分不清楚,在声乐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特别是民歌演唱中)要特别注意语言的差异,民歌演唱要求“原汁原味”,在学习民歌的路途中,要善于运用语言之间的差异。一个好的音乐学习者应该具备良好的素养和灵活多变的演唱风格,要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二、“腔圆”

(一)“腔圆”的含义

所谓“腔圆”中的“腔”是指声乐理论中的行腔,是根据字音的规律而发出的音调②。“腔圆”就是指发出的声音要通畅圆润。在演唱声乐歌曲时就是每个字和声音结合好,唱出来的音圆润,在转换的地方处理的很好,就像古人穿起的珠子似的,我们称之为过度的好。

(二)如何做到“腔圆”

1.声音的圆润、甜美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气息的练习,良好的气息是一位演唱者诠释好作品的关键,因为无论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在声乐学习者学习当中都是作为最基本的技能来进行训练的。气息的学习和运用,都是通过歌曲来进行表达的,气息的好坏是影响声乐学习者唱好作品的关键。在歌唱中气息要始终保持吸气状态,在咬字吐字的过程中,气息稳定,每个字的变化不影响气息的稳定。比如在歌曲《唱给你一支歌》中,开头是“唉”,是自由拍演唱者演唱需要很长的气息运用,并且保证在气息运用的时候状态保持不变,这就需要声乐学习者打好气息的基础,如用“嘶”在平常的练习中保持气息的训练。气息练好了,在声乐学习中声音出来才能有所变化,才能逐渐做到声音的圆润、甜美。

2.韵母发音的口型

韵母的发音决定发音状态、口型准确以及变化的需求在歌唱的字腹延长以及行腔过程中,能将母音唱在共鸣形态中,始终保持腔的母音原型不变、共鸣充分、声腔圆润、声音优美统一。

3.腔调婉转,即要结合声乐作品进行适当的变化

在我国传统艺术中,“声情并茂”是指演唱或演奏者要融入到作品中,运用自身的情感以及对作品的深刻理解来进行“二度”创作,在每次诠释作品时都要“声情并茂”,针对不同的作品、不同背景、不同风格的作品,赋予不同的寓意,赋予不同的感情,运用多种腔调灵活演唱,在字与字、字与情之间的转换和衔接做到尽可能的完美,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习能力和素养的提高,才能发现美,进而诠释美。

三、“字正”与“腔圆”的关系

(一)“字正”与“腔圆”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递进关系

之所说它的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是因为在语言的发音说话时,字咬正、咬准,然后收尾的时候收到好处,能够将语言表达出来,与听众产生共鸣,这边达到了演唱者的最基本的目的,将好的声音和语言传达出来,再通过对歌曲感情的表达、旋律的流畅更加感染听众,又能够传承我们的歌唱艺术文化。之所以说它们是递进的关系,只因“字正”了,才能表达出“腔圆”的韵味,特别是在民歌演唱中,由于民族声乐是由“吟咏”的方式逐渐发展而来的,在声乐演唱中要求演唱者声音自然、明亮,运用头腔和口腔的共鸣较多,而胸腔共鸣相对较少,再配合民歌所具有的地区风俗性和差异性,所以在民歌演唱过程中,发音的处理尤为重要。如南方地区特别是江浙一代,该地区的民歌要求演唱者声音甜美,这就需要民族声乐学习者认真理解“字正”与“腔圆”的关系,并且更好的在声乐演唱中发挥出来,带给观众一种美的享受。例如江苏的《茉莉花》曲调婉转、悠扬、流畅、甜美、朗朗上口,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民歌。这首歌曲语言简洁,它的曲调类似于吟诵的形式。歌词首句“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在语言的朗诵方式上朗朗上口。在声乐演唱中同样如此,在“字正”与“腔圆”的关系上,语言的发音上“好”的字头“h”咬紧,跟说话一样再加上气息的运用,语言的发音,过渡到字腹,韵母“ao”是“开口”,比较容易把握在过渡时要保持声音的圆润,“字正”了,“腔圆”的问题结合歌曲的背景就很好地演绎出来了。这是一首扬州小调,由原来的三种花改成,歌曲描写一位姑娘想摘茉莉花,又担心被人责骂,表现一个天真纯洁小姑娘的形象,表达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在吐字行腔的过程中,声音、韵母、曲调的完整性的表达,更加丰富歌曲中的人物形象。“字正腔圆”经常放到一起来表达对声乐演唱学习者的要求,同时它也是一种美的表达。

(二)“字正腔圆”是从音乐美学的角度来对声乐演唱中美的事物进行的最高评价

音乐美学就是在教学习者懂得认识美、学习美、鉴赏美。在音乐美学当中,对声乐的演唱水平的评价,“字正腔圆”、“声情并茂”是一种很高的评价。音乐艺术是一种美的艺术,它是一种歌唱与语言相结合的艺术,音乐艺术的审美评价在当代许多音乐教育家中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和运用。例如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晋剧表演艺术家、歌剧表演艺术家、民族声乐教育家——郭兰英,在她的演唱过程中,她十分注重演唱中咬字的“字正腔圆”,她善于运用不同的题材背景,但始终不变的是她在演唱的过程中咬字吐字的“字正腔圆”、结合作品以及她本人的经历以及在作品处理上的创造性,她塑造了一系列经典的女性角色,如歌剧《白毛女》中的“喜儿”、《小二黑结婚》中的“小芹”、《刘胡兰》中的“刘胡兰”等,给观众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同时她也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歌唱家,如老一辈歌唱家马玉涛、任桂珍曾向她学过艺;万山红、刘玉玲;以及十年前刚收的关门弟子阿宝等,为我国声乐艺术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三、结语

在声乐演唱过程中的“字正腔圆”是对每个学习声乐演唱者的要求,在声乐学习的道路上要始终坚持对语言与歌唱的学习,了解不同地域、文化中的语言特色,不断提高自身的声乐演唱水平是每一位学习者不断追求的目标。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作者有责任和义务去不断推广中国的歌唱艺术文化,同时不断地加以创新以促进中国的声乐艺术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同时不断地把中国传统的声乐艺术加以推广,促进多民族文化的交流,在不断的交流融合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使中国的歌唱文化更好的发展,以促进国际声乐文化的交流。通过更多人的努力,促进国际音乐文化的发展。

注释:

①邹长海.声乐艺术语言学—讲话与歌唱.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9年

②肖黎声.声乐理论基础.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

参考文献

[1]肖黎声.声乐理论基础[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2]韩勋国.歌唱教程[M].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3]邹长海.声乐艺术语言学—讲话与歌唱[M].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9.

[4]范晓峰.声乐美学导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5]张前.音乐美学教程[M].人民音乐出版社,2013.

[6]李重光.音乐理论基础[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7]黄俊兰.郭兰英的歌唱艺术[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8]雷礼.歌唱语言的训练与表达[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9]胡钟刚, 张友刚.声乐实用基础教程[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10]奥尔德森.嗓音训练手册[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11]宋承宪.歌唱咬字训练与十三辙[M].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8.

[12]王荣.声乐基础教程[M].郑州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文哲钊(1987-),女,汉族,湖南省资兴市人,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声乐。

猜你喜欢

发音
I’m a Little Teapot
BR Sounds
中韩“济州”的“济”发音研究
Playing with h
Playing with /eI/
Playing with / i? /
Playing with “au”
Playing with “ar”
Playing with u_e
Pronunciation of Vowe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