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乔治·克拉姆《大宇宙I》的钢琴演奏法
2015-04-29赵笑研
【摘要】乔治·克拉姆是美国20、21世纪最有创造力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广受关注,非常地富有影响力。《大宇宙》作为其重要的代表作,具有独特的音乐意义和艺术价值。文章以第一首《原始的声音》为例,从钢琴演奏的角度简要地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乔治·克拉姆;大宇宙第一卷;原始的声音;钢琴演奏法
第一次听到《大宇宙I》的音响资料时,最大的感觉就是新奇,虽然学习了多年的钢琴演奏,不过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有新意的谱子,音乐非常地吸引人,也非常地有研究价值。
乔治·克拉姆是美国20、21世纪最有创造力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广受关注,非常地富有影响力。其创作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模仿他人作品为主,例如模仿巴赫写出的《大提琴奏鸣曲》等;第二阶段,开始对声音的描述极为关注,代表作品有受到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登月成功启发的《四个月亮之夜》等;第三阶段,是他创作的成熟时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在音色、音响、节奏、曲式、配器、织体、音高材料、演奏法方面都有不俗的创意,写出了许多惊世作品《鲸鱼之声》等。《大宇宙I》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大宇宙I》根据衍生出十二星座的黄道十二宫写成,因此十二首乐曲各代表其中一个星座。下面我将从钢琴演奏的角度谈谈对其印象最深刻的一段。
第一首名为原始的声音,象征巨蟹座。“原始”不仅说的是这首乐曲的音色,还有创作手法加入了数学中质数的概念。质数指的是只能被1或本身整除的数字,代表着开始、基础、简单的声音形象,例如2、3、5、7、11、13等等。乐曲为带有引子与结尾的两句单乐段,Intro+A+A′+Coda。开篇术语Darkly mysterious概括了整首乐曲的基调即为神秘的、黑暗的,从头至尾几乎全部在低音谱表上完成。乐曲共有七个不同的动机组成,首先是从极容易引起好奇的pppp开始,连续七对向上的三和弦,双手交替进行,左手为右手的装饰音,右手长音二分音符,已经在上面被标注出要求演奏三秒的时间,为了控制住音量的低沉,左脚的弱音踏板踩下,右脚的制音踏板也要全部踩下去,在谱面上标注为PIII、PI(hold down throughout)。
第二动机从指尖在琴弦上1秒钟慢慢地拨奏开始,利用制音踏板将声音延留大约七秒钟。紧跟着是两个动机的再现,与第一次出现时略有不同,第一动机双手互换了音高结构。第二动机加入了一条非常轻的放置在低音琴弦上的金属链,左手用拇指指甲快速地拨奏琴弦,要求链子在拨奏中精确地击打琴弦,同时放掉左脚的弱音踏板,放出音量,达到ffz的强度。谱子上标注的VIBR是要求琴弦一直颤动,这是这个术语第一次出现,一定要注意。这里跟第二动机第一次出现时几乎听不到的音量,做出了巨大的对比,引起听众的注意,借此来到了乐曲的主要部分。
主要部分开始时的第三动机左手2+2+3的七个和弦中,在第二个和弦后面有右手低八度的指尖拨奏琴弦,也是要求琴弦要一直震动,声音始终控制在pp中,右脚的制音踏板要一直踩住。跟着出现的是右手在琴键上五组三连音弹奏的第四动机,有明显的pp到ff再回到pp的渐强和渐弱的变化,音符上方的+表示要用左手在距离琴弦尾端一英寸的地方用手指减弱它的声音,使其变得柔和,此处的音色非常特别,耐人寻味。之后两次再现了第三、第四动机。
第五动机实际上是从第三动机的和声变化而来的,以类似震音的方式快速演奏七连音。持续快速的跑动后呈现出了第六动机,双手同步的波浪形平行全音阶,整体的音量从pp到ff。一组十个六十四分音符的时值相当于一个八分音符的长短,连续四组,最后为一组十一个音符的变化形式。最后一个出现的新材料为大约七秒钟的双手同步震音,从ppp到fff的音量变化,极富有戏剧性,感觉上像第六动机的延伸,同时也是A段的结束,至此全曲的七个动机已经全部展现出来。
第二页的A装饰变化再现了第三、第四、第六和第七动机。第三动机的音符时值由长变短,音乐紧张感增加。第四动机则在三连音前面加上了一个倚音,演奏法也有所不同,由原来的加号变成了空心的圆圈,这在传统的记谱里是看不到的,它要求演奏者在演奏时轻轻地触摸琴弦的中间,这样来产生部分的和声。之后又在第四动机的尾部加了双手同步的颤音,要注意演奏出七个音、五个音、七个音的组合结构。第七动机的震音由原来的七秒钟加到了十三秒钟,预示着音乐最后的释放。
乐曲的最后是音量达到ffff的尾声,右手拇指指甲拨弦加弹奏后,有大约五秒钟的空拍,这里需要提示的是休止符也是非常重要的节奏型,千万不能把它忽略掉。接着出现了依旧带有倚音的第四动机,fz开始,之后重复p到f再回到pp的音量对比,只是第四、第五组三连音要稍稍渐慢,然后缓缓地休息五秒钟。最后的最后是一个十三秒的指尖拨弦,同时要准确地移走这首曲子中产生新音色的金属链。
全部演奏下来可以发现,整首乐曲是没有节拍记号和小节线的。乍一看,会觉得这样的记谱方式有些混乱,可仔细研究下来,发现其中不乏规律,分析出曲式结构和七个动机形式后再看谱子,就比较清晰明了了。整首曲子的注释也是非常的详细,对于音色和演奏法,都描述地很到位,可以看出现代作曲家在乐曲的演奏手法上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他们希望演奏者按照其规范的演奏方法达到其预期的音乐效果,以便最好地展现乐曲的音乐情感和魅力。
作者简介:赵笑研,沈阳音乐学院钢琴系钢琴演奏专业文学硕士研究生在读,在校期间多次获得学校奖学金,2014年被评为沈阳市优秀研究生。曾获第十八届香港-亚洲钢琴公开比赛香港决赛贝多芬奏鸣曲组二等奖,中韩国际艺术节韩国总决赛钢琴青年专业组第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