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比较”训练 ,提高语文素质

2015-04-29凌敏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5年3期
关键词:科举制度比较语文

凌敏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恰当运用比较法,能发现异同,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分析归纳能力;能实现迁移,做到温故而知新,举一反三;能认识规律,提升文学素养,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

比较 语文教学 语文素质

比较是在头脑中确定事物异同的思维过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离不开比较。在语文教学中恰当运用比较法,不但能巩固旧有的知识,还能从中发现新的含义,达到温故而知新,融会而贯通的目的,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实践证明,这确是一种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 引导比较,发现异同

俄国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精选资料,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读物加以比照,由此及彼,求异求同,拓展延伸,激发学生思维,调动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同中求异,强化认知的准确度

同中求异:通过挖掘、比较文章中一些内容相同处,可以深刻揭示其所蕴含的不同含义。如郦道元的《三峡》和吴均的《与宋元思书》两文,题材相似,都以山水为写作题材;表现手法和写作目的不同。前文中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峻、清幽秀丽。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山,通过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之势;写水,则绘四季不同之景。夏水最盛最急,春冬之景“良多趣味”,秋季则是“林寒涧肃”,一片悲凉。最后以渔歌作结,表现了渔人漂泊不定的悲伤,再次衬托了秋的凄凉。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在文章的节奏上,也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高峰、猛浪、碧水、飞瀑、猿鸣、渔歌,形色声并举,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后文中,作者先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括全文,接着分写富春江的山之奇、水之异。写水,突出水的绿、深、清、急;写山,突出山的高、险、奇、密。运用了正侧面相结合及动静结合的手法进行白描,调动人的视觉、听觉等感官,描物摹声淋漓尽致,使静态的景物和动态的水势,形象的绘画与动听的万籁之声融合得浑然一体。在写景中自然而然地转入到抒怀:“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世间的一切功名利禄,忧愁烦闷于此已荡然无存了。篇末追笔,补写出两岸山间的繁茂之状,创造了一个情景交融、物我两忘的意境。通过比较一些题材相似而表现手法不同的作品,可以体会作者不同的写作目的,领会表现手法为主题服务的原则。

2.比中求同,提高分析归纳能力

比中求同:让学生自己发现并归纳出不同文章在内容上、写法上的许多相同点,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领悟中心和主题。如《范进中举》和《孔乙己》的体裁都是小说,两文所写的时代不同,故事情节不同,但都是描写封建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命运,比较点可以放在批判封建科举制度这一主题上。这两篇小说的相同点表现在主人公都为了通过科举制度获取功名利禄,改变贫穷的命运;他们都蒙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包括思想受毒害,形体受折磨,性格迂腐,精神变畸形。不同点是孔乙己在潦倒一生中悲哀地死去,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范进在几十次科场失利之后,一朝中举,一跃而上,进入上层社会,也算是一个最后的“成功者”。虽然如此,他们的不同遭遇却都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精神上的毒害和形体上的摧残,从而使人们认识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二、 运用比较,实现迁移

1.温故知新,完成知识的纵向迁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教师讲,自己能阅读……”学会比较是实现“不需要教”的一条途径,在比较中温故而知新。如在阅读《百合花》这篇小说时,文章开头和中间有几段环境描写,在讨论这些描写的作用时,我先让学生与已学过的小说《变色龙》《故乡》进行比较,寻求其共同点与不同点。《变色龙》《故乡》开头都是环境描写,不同的是前者属社会环境,它在文章开头制造了一种压抑、令人窒息的氛围,是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的真实写照。它不仅是小说中人物活动和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而且衬托出主人公警官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点。而后者属于自然环境,一开始就渲染了一种沉寂、荒凉的气氛,同时也衬托出“我”悲凉的心情。由此,我们不难找出小说中环境描写的共同点:交待背景,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等。在这基础上,再指导学生分析《百合花》中那几段环境描写的作用,便会事半功倍。学生以后在阅读小说时,对环境描写也有了明确的理解,进而完成知识的纵向迁移。

2.举一反三,实现知识的横向迁移

比较,同样要举一反三,要实现比较的横向迁移,这就需要借助 “联想”。展开来说,就是以一个知识点为基点,由此多方向的进行思考,从中寻找内部的有机联系及规律。以两首咏梅词为例,同是咏梅,陆游笔下的梅花,生长在驿道外断桥边,在日暮黄昏中独自开放,孤苦寂寞;毛泽东所写的梅花却不同,即使大雪纷飞,冰冻百丈,她仍在悬崖峭壁上,争奇斗艳,俏然开放,待到来年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积极乐观。相同的描写对象,却因为作者赋予的意义和情感不同而展现不同的形象,这是与词作者不同的写作背景相关的。陆游的词是他在宋代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下,抗金抱负不得施展而倍感孤独寂寞的反映。而毛泽东的词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国际上的反华势力,坚持斗争,充满胜利信心的乐观主义精神。由此,学生可以领悟到在平时写作中也可根据需要赋予事物以不同的内涵,来为自己的文章服务。这样,无形中就将阅读中获得的知识迁移到了写作中,实现了知识的横向迁移。

三、 通过比较,认识规律

世界上的事物是千差万别的,但事物又是有一定联系,按照其固有的规律向前发展的。所以比较不光是找出差异,更重要的是在差异和联系中摸索出客观事物的规律性。

1.多角度比较,发现语言规律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运用比较的方法理解内容,能体会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恰当、合理的比较能引导学生透视语言现象,发现语言规律,提升文学素养。比如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各类基础知识(包括字、词、语法、修辞、表达方式等)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将其进行对照比较,启发学生对各类基础知识之间的相同性和相异性的认识,归纳整理出它们的规律性。首先从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实词来比较,文言文中的地名、人名、事物名、时间名等与现代文相同,翻译时可以不译。而难解决的是多义字和古今字,比如“妻子”,文言中是“妻子和儿女”,现代文中就是单个意思“妻子”。其次是虚词的比较,文言文中一个虚词往往有几种用法,几种翻译。通过举例引证,归纳知识规律,可减轻学生理解记忆上的负担,提高阅读能力。如“而”字,①默而识之②人不知而不,③学而时习之④泉香而酒洌。这四句中的“而”字都是连词,但所连接上下文的关系不一样,意义也不同。一句中的“而”所连接的是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译为“地”;二句中的“而”表示转折关系,译为“但是”;三句中的“而”表示承接关系,译为“然后”;四句中的“而”表示并列关系,译为“而且”或不译。这样比较,有利于学生掌握“而”字的四种用法。

2.全方位比较,掌握写作规律

文与文的比较,可以使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立意、谋篇布局的方法和写作特点,发现规律,促进其读写能力的提高。也可以让学生根据比较法对自己不同角度不同方式写的文章进行审察、分析、综合,然后自己分析得失,提高写作水平。如在指导写作写景抒情散文时,先以朱自清的《绿》与宗璞《西湖的绿》进行比较。两文都是写景抒情的游记,描写内容以绿为主。不同点取材角度不同,写法不同,风格不同。分析原因:朱文选取梅雨潭的绿,虚实并举,将绿人格化,揭示出“绿”的奥秘,风格清新奔放。而宗文选取较有代表性的西湖美景,用铺陈的写法描述各处胜景不同的个性特征,表现西湖的绿丰富多彩,突出“绿”的神韵,风格细腻典雅。二文虽文体不同,文题相似,但由于每位作家选材角度不同,写作风格各异。接着以《晨》为题进行写作训练,在写作中,有的同学以记叙为主,叙中抒情;有的以描写为主,描写清晨一景,写景抒情;所写的景也是丰富多彩的,有四季美景,有人文美景。学生在交流比较中,取长补短,升格了作文。这样的比较,不但利于训练一题多作,一题多变的写法,还能学到不同开头结尾,不同构思立意等写作技巧。

总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强化比较训练不仅可以增大教学容量,提高阅读效率,而且可以激发学生思维,加深理解,提高分析能力,培养鉴赏评价及写作的能力。实践证明,这的确是一条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王金芬.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比较法之谈【J】.教育革新,2007(8)

【2】王尚文.语文教学对话论【J】.浙江教育出版社

【3】吴效锋.新课程怎样教——教学艺术与实践【J】.沈阳出版社

【4】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J】.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科举制度比较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科举制度的起始与结束
质疑是打开智慧宝库的金钥匙
同曲异调共流芳
中日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比较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
唐朝科举制度对当今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