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糊层次分析法在高校教师评价中的应用

2015-04-29马巧梅杨秋翔刘忠宝

计算机时代 2015年3期
关键词:模糊层次分析法教师评价

马巧梅 杨秋翔 刘忠宝

摘 要: 针对高校教师评价问题中隐性工作难评价的问题,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模型对教师评价问题进行研究。在指标层中划分量化指标和隐性指标两部分。量化指标的计算结合分值和模糊互补判断矩阵,隐性指标则采用模糊互补判断矩阵和调查表。目标层是结合量化指标和隐性指标做出结论,解决了教师隐性工作评估问题。

关键词: 教师评价; 模糊层次分析法; 隐性工作

中图分类号:TP3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5)03-41-03

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evaluation recessive work in University teacher, fuzzy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is used in teacher evaluation. Indicator layer include quantization indicator and recessive indicator. Quantization indicator is calculated by using score and fuzzy complementary judgement. Recessive indicator is calculated by using fuzzy complementary judgment and questionnaire. Target layer is calculated by using Quantization indicator and Recessive indicator. The difficult problem of evaluating teacher's recessive work is solved.

Key words: teacher evaluation; fuzzy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recessive work

0 引言

师资队伍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评价是对教师在工作中的效果和潜在效果做出客观的判断,其目的是促进教师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工作[1-2]。目前尽管国内学者非常重视研究教师评价,但是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特别是对于一些隐性工作评价有一定的考察难度。为了使评价结果更加合理,需要对评价体系作进一步研究。

1 高校教师评价特殊性分析

高校教师工作过程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多变量的动态系统,单一的评价标准会给教师工作带来负面影响[3]。一般来说,教师评价从教学效果、师德、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社会服务以及其他因素等多方面来考虑。其中,有些能量化的工作可以用数据考察,而有些隐性的工作则需要借助于模糊方法进行评价。

1.1 教学效果的考察难度

教学效果一般由专家、同事、学生、教师本人、考试成绩、升学率等几方面来评判。对于高校教师来说,不存在学生升学率的考核,而学生的考试成绩由于专业科目的不同和出题难度的不同,不同课程之间不具有可比性。

专家和同事作为考察主体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专家一般通过听课给出教学效果的评价,由于专家听课次数有限,只能说明本堂课的效果,并不能把握整体课程的效果。同事评价除了可以根据课堂效果之外,可能或多或少会加入个人感情因素。

学生作为教师评价主体近年来深受关注,因为学生是教师教学最直接的见证者和教育效果的体现者,有最直观的感受。研究表明,学生作为考察主体时,具有良好的区分度[4]。但是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也容易受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而且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在短期内可能很难看出效果。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学生的认可观念有所不同,特别是有些专业课程,教师在完成既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加入了拓展性的内容,这些内容的效果往往要在后续课程中才能有所体现。而且学生的现实选择可能是短期目标,而教师着眼的会是学生的长远发展,所以,在评估教学效果时应该在不同的年级取一定数量的学生,不仅考虑到当年上课的效果,也考虑到对以后课程和学生后续的影响。由于学生的不成熟性,作为评价主体时需要慎重考虑在评估标准中占的比例问题[5]。

1.2 师德师风的考察难度

由于高校教师的特殊性,高校教师除了承担教学任务之外,还要完成一些科研任务。所以在规定的课程之外关心学生和培养学生的时间没有定量要求,全凭教师个人的安排。教师对学生的人格形成和世界观的培养等有非常深远的影响。这部分工作产生的价值并不是短期内能够体现出来,所以,师德师风的考察往往只是用其他标准代替,并不能真正体现教师的付出,这也导致了这部分工作的缺失。

1.3 其他工作考察难度

在团队建设、专业建设等集体性工作,以及一些能够促进教师团体发展的工作中,需要教师付出精力但又不可用工作量来考察,这些属于隐性工作,这些工作如果不能体现在评价标准中,容易造成集体工作参与的人少,影响教学质量。

2 模糊层次分析法

教师评价是一项多因素且包含模糊现象的评价工作, 模糊层次分析法能够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

20世纪70年代,美国匹兹堡大学的A.L.Saaty教授提出了层次分析法,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这种方法的重要步骤之一就是构造成对比较矩阵,但由于人为判断的主观性和片面性,所构造的成对比较矩阵出现不合理结果的可能性较大。

模糊层次分析法提高了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对于任意两个因素间针对某准则的权重能够进行准确地描述,不用做一致性检验[6]。

3 模糊层次分析模型应用

3.1 确定评价集

根据以上分析,构造模糊层次分析模型。评价层次分析模型主要分三层:最上层是目标层A(教师评价);中间是准则层B(包括量化指标B1、隐性指标B2);最下层是指标层C(包括教学工作量C11、论文C12、奖励C13、项目C14、发明专利C15、教学效果C21、师德师风C22、团队带头C23、集体工作C24共9个二级指标)。

4 结论

本文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探讨高校教师评价,力图把量化指标和隐性指标都在教师评价体系中体现出来。根据本文所述的模型和方法,对本校5名教师进行评判,评判结果都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由此可见,本文所用的模型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下一步的工作是把本文模型应用到大范围的教师评判中,从大量的数据结果中进一步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王斌林.教师评价方法及其适用主体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05.17

(1):42-50

[2] 张其志.教师评价的矛盾与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4:30-34

[3] 王亮.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青岛大学,2014.

[4] 费章凤,胡小红.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实证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

2011.9(3):33-37

[5] 王海文.新形势下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

国电力教育,2012.11:11-15

[6] 王恒.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的高校教师评价研究[D].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猜你喜欢

模糊层次分析法教师评价
美国经济金融化测度研究
美国核心课程标准实施后教师评价的困惑及启示
一种基于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模型
论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关于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有效教学评价的探讨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促进学生课堂有效思考的几点做法
公私合营模式下港口工程建设风险评价
绿色平衡计分卡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房地产项目风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