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游戏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探微
2015-04-29金佳红
金佳红
摘 要:文章从基于生活,巧妙攫取利用生活游戏;基于环保,合理开发探寻绿色游戏;基于乡土,精心挖掘创编民间游戏三方面进行研究,指出教师应以多元化的视角挖掘、开发、利用游戏化课程资源,改善和提高幼儿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学游戏化;幼儿园;游戏化课程资源;生活游戏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3-0065-01
“游戏是人生不可或缺的活动,不管年龄性别,人们总是喜欢游戏的。”我国现代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如是说,他提出了“教学游戏化”,认为“做到教学游戏化,就会使读书生活兴致勃勃,学习进步分外迅速。”游戏活动是幼儿生活学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幼儿园教学的主要活动之一,我们应重视幼儿游戏活动的设计与开展,充分发挥游戏的激趣功能、锻炼功能与教育教学功能。课程资源是支撑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要素,我们应以多元化的视角挖掘、开发、利用游戏化课程资源,改善提高幼儿教育教学质量。
一、基于生活,巧妙攫取利用生活游戏
游戏可以称得上是幼儿童年生活的全部,他们将生活当游戏,以游戏为生活,生活和游戏融为一体。游戏可以使幼儿们愉悦心情,锻炼身体,学习文化,发展道德,让幼儿在游戏中健康成长。在游戏化教学中,我们应以生活为源泉,从生活中攫取一些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小游戏,让他们在游戏中享受美好的童年生活。在日常教学中,我经常带领幼儿开展过家家、老鹰捉小鸡、躲猫猫、踩影子等游戏活动,这些游戏活动不需要多少材料,简单易学,轻松有趣。生活中太阳光下物体会产生影子,幼儿们经常会去踩小树的影子,为了训练幼儿们的运动能力和协调性,我组织幼儿们玩踩影子游戏,两个人一组,互相踩对方的影子,幼儿们在追逐中移动,去踩踏同伴的影子,或踩头影,或踩手影,你追我赶,幼儿们其乐融融。模仿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喜欢模仿成年人的一些活动。过家家游戏是一种儿童角色扮演游戏,把幼儿分成几个人一组,分别扮演爸爸、妈妈、幼儿的角色,模仿家庭生活中的活动,如照看幼儿、做饭、洗衣等活动,在活动中相互交流想法,培养感情,学习待人接物的方法,能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参与生活过程是认识生活的有效途径,教师要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理解、体验生活角色,经历生活过程,在相互交往中提高沟通能力。
二、基于环保,合理开发探寻绿色游戏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环境保护刻不容缓,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教育需从娃娃抓起。当下,绿色教育理念成为一种新的追求,各地幼儿园开设了环境保护课程,从幼儿开始实施环保教育。为了有效开展环保教育,我们可以合理开发探寻绿色游戏,融环境教育于游戏之中。如我充分利用幼儿园内的绿色生态环境,组织幼儿参观绿色植物,享受自然美景,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参观中,幼儿发现小虫伤害花草树木,感到非常心疼,于是我就组织幼儿开展了“捕捉害虫”游戏,几个幼儿扮演园丁,其余的幼儿扮演害虫……扮演园丁的小朋友拍打、捉取害虫,边捕捉害虫边说:“害虫、害虫真讨厌,请你不要伤害花儿和草儿!”在玩了“捕捉害虫”游戏后,有些小朋友在课间竟然拿着筷子去夹取小虫子,帮助花草清除害虫。同时,我们可以在游戏中教育幼儿节约用水,还可以在游戏中培养幼儿变废为宝的习惯。例如,我组织幼儿开展“我是小水滴”角色体验游戏,带领幼儿们在水龙头旁边跳边唱:“小小水滴用处大,可以洗手和做饭,我们都要节约它。”我还利用小朋友平时喝完后的空饮料瓶开展“变废为宝”的游戏,让幼儿将空饮料瓶收集起来,做成花瓶和花篮,摆成美丽的造型,围着它们跳圆圈舞,边跳边唱:“空瓶子有实用,美化生活莫乱扔,变废为宝做贡献!”幼儿们在绿色游戏中不仅愉悦了身心,还懂得了保护环境的方法途径,潜移默化地养成了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良好习惯。
三、基于乡土,精心挖掘创编民间游戏
民间游戏是劳动人民创造的文化瑰宝,它集乡土、幽默、智慧于一体,经济实惠的散发乡土气息的民间小游戏丰富了幼儿的游戏活动形式,同时可以在游戏中感受浓浓的乡情,在娱乐中陶冶幼儿的情操。民间丰富多彩的游戏蕴藏着极大的娱乐、教育价值,我们要精心挖掘,有机创编,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征、为幼儿所接受的趣味性强的幼儿游戏活动,拓宽幼儿游戏课程的内涵。适宜幼儿玩耍的民间小游戏有:摸瞎子、金锁银锁、拉大锯、翻绳、撒小棒等。在民间游戏的开发利用中,我们要对游戏材料和玩儿法进行创新,以满足幼儿活动需要,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提高游戏的教育功能。例如,我根据“摸瞎子”游戏进行改编创造了“池塘捉鱼”游戏:全体幼儿手拉手围城一个圆圈当作“池塘”,选择一位小朋友用手帕蒙住眼睛,部分小朋友在“池塘”中扮演“鱼儿”游动,或拍手、或说话、或唱歌、或欢笑,蒙住眼睛的小朋友在“池塘”中伸手捉“鱼”,直到捉到“鱼”为止。幼儿们对这个创编的新游戏可感兴趣了,乐此不疲地玩着,在游戏中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听力和运动能力,还大大增进了他们之间的友谊。具有浓厚生活味道的民间游戏风格多样,有翻绳、撒小棒等手指类游戏,有金锁银锁等说唱类的民间顺口溜,有拉大锯、炒豆豆等运动类的体育游戏,为我们幼儿游戏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丰厚的素材。
四、结束语
“教学游戏化”体现了幼儿“玩中做,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的教学理念,游戏化课程是游戏化教学的支撑,我们只有充分开发游戏化课程资源,精心开展游戏化教学,才能让幼儿在主体活动中快乐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徐桃坤.陈鹤琴教育文选[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
[2]邱学青.学前儿童游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