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俄战争与横滨正金银行

2015-04-29刘凤华

外国问题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日俄战争

刘凤华

[内容摘要] 横滨正金银行作为第一家进驻中国的日本特殊银行,在日俄战争时,根据日本政府的指令,通过银行业务积极辅助了日本的战争。具体包括:代理日本国库业务,对以三井物产为代表的、与日本政府关系密切的商人进行贷款,协助战争;正金银行在华各支店积极兑换军票和维持军票价值;通过银行汇兑业务,奖励输出汇兑和控制输入汇兑,并认购日本政府贷款。正金银行的活动对于日俄战争中日本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日俄战争也直接促成了正金银行成为日俄战后东北地区的“中央银行”。

[关键词] 日俄战争;横滨正金银行;军票;汇兑

[中图分类号] K31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201(2015)03-0017-05

日俄战争是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领土上进行的一场非正义战争,对于日本来说,日俄战争更是一场“赌国运”的战争,日本的胜利对于其在中国东北势力的壮大发挥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在这场战争中,作为日系金融机构的横滨正金银行(以下简称正金银行)对于此次日本的胜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正金银行成立于1880年,是主要负责国际汇兑业务的特殊银行,作为近代首家进驻中国的日系金融机构,1893年在上海设立支店,但总体来讲,日俄战前正金银行的在华业务,是以辅助日本对外贸易为主业的国际汇兑业务,兼管甲午战争赔款的货币、金银及有价证券的保管出纳等代理业务。但是日俄战争爆发后,东北地区的正金银行支店接受日本政府指令,迅速开设一系列随军支店,并通过银行业务辅助战争中的日本,对日本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①。

一、代理日本国库业务,进行倾向性融资

日俄战争时期,作为东北地区唯一的日系银行,正金银行被指定为日本银行代理店,从事国库金业务。日本政府之所以选择正金银行,是由于该行在中国各地发行见票即付票据的业绩。清末时期的外国银行依据治外法权,大多发行各种票据,正金银行看到汇丰银行从中获得的巨大收益,亦效仿之:“过去在清国各地,香港上海银行等发行票据,获得利益,本行亦抱有希望效仿之,北清事变后成为更有必要且有益之事情。”[1]227-228自1902年开始,正金银行在其天津、上海、牛庄、北京各支店陆续发行见票即付票据,成为“中国各地本行银行券的先驱” [1]227-228。

日俄战前,正金银行在东北只有牛庄(营口)一家支店,其主要经营为日本与东北贸易的国际汇兑和贷款业务,但是,由于当时以三井物产为首的日本贸易商在牛庄的贸易并不顺利,因此正金银行牛庄支店的业务规模并不很大。日俄战争爆发后,随着日本军队在战事中的进展,正金银行作为日本银行代理店,陆续在日本占领地开设支店,设立分支机构,代理国库业务,经理军费开支。例如,1904年7月、8月、11月,随着日军占领牛庄、大连和辽阳等地,正金银行也相继在上述地区开设支店;1905年4月、5月和8月,正金银行又跟随日军相继在旅顺、奉天和铁岭开设支店和办事处。正金银行随着日本军队战事进程开设支店并经理国库业务,极大地便利了日军调拨战费,对于保障日军的战地军费开支发挥了巨大作用。

除了直接充当日本代理店经理军费开支外,正金银行与日本政府的“御用商”三井物产的关系也极为密切。日俄战争初期由于战事原因,日本政府禁止正金银行进行针对中国的进口汇兑,并且航路亦受日本政府限制,因此,三井物产的贸易额受损严重。但是,随后三井物产接受日本海军省、陆军省的订货,包括煤炭、船只以及其他战争所需资材,以所谓“军用商卖”、“御用商卖”来弥补普通贸易的损失,军用品成为三井物产的重要营业项目,并且通过接受日本军方订货,三井物产与海军省、陆军省结成了“密切关系”。1904年三井物产贸易品总额1 660万元中,普通商品是890万元,而与战争相关的军需品占770万元[2],这些军需品主要是煤炭、棉布羊毛及士兵服装用布、罐头等食品以及枕木等铁路物资。而正金银行与三井物产的密切金融关系也促成了日俄战争中日本的胜利。

正金银行与三井物产的密切关系由来已久。三井物产作为日本最大的贸易商,其汇兑和短期融资业务主要依赖于正金银行和汇丰银行。1903年三井物产曾在其报告中承认,其与正金银行的关系密切,“情况好时我自己为之,情况差时依赖于正金银行,此乃便利之方法。今日与正金银行关系极为亲密,应对其有适当程度之依赖。”[3]183随着三井物产业务扩大,过去单纯依赖正金银行已不能满足需要,“现今依靠正金银行已进行一定额度融资,然随着贸易扩张,如若单纯正金银行感到不足,或可努力使香港上海银行增加信用。”[3]185 正金银行与三井物产的这种密切关系也一直延续到日俄战争之后。1905年9月经过日本外务省和陆军部的协商,大藏大臣阪谷芳郎主持起草《关于辽东半岛租借地应实施的关税问题》,主张“以大连为满洲贸易之中心进行经营”,进一步强化正金银行和三井物产的密切关系。1906年11月26日正金银行与三井物产签订特殊契约,三井物产在东北地区的贸易中支持正金银行券的流通普及,正金银行则同意对出口物品的汇兑可以4个月内结算,并对年汇兑额在300万元以上者可享受5‰的折扣。正金银行和三井物产的这种密切关系不但促使日本经济势力在东北的迅速增长,同时也促使东北的经济中心由传统的营口向日本控制下的大连转移,进一步加剧了日本对东北的经济控制。

二、维持军票价值

正金银行在华各支店、尤其是东北各支店积极支持日俄战争中的日本政府,其中一项重要任务是军票兑换、汇兑以及维持军票价格。

日本最早在中国发行军票是甲午战争时期,但在当时,军票只在辽东半岛等小范围内使用,流通地域并不很大。1904年1月23日本内阁决定(2月10日对俄宣战),如若日俄矛盾升级,日本将发行军票,与日本的银本位币制挂钩,代替日本本国货币,并制定了《军票操作顺序》(《軍用切符取扱順序》)。日俄战争后日本决定在预算范围内发行军票[4]267,“不预先防止正货输出,必将动摇我兑换制度之基础……为今之计,应提出书面建议,一面发行在占领地区所使用的军票,以作皇军之支付日常经费;一面则扩大使用由第二军所发之征伐证券,为采办巨额物资之用。如此,则既便利于军旅,又有利于财政,两全其美”[5]。日本发行的军票分为10钱、20钱、50钱、1元、5元、10元等6种,虽然日本在1897年既已实行金本位制,但由于军票的使用是在中国东北,因此这次日本发行的军票使用银本位制。

最初,日本确定发行军票的数额是1亿日元,但是随着战事发展,军票发行数额不断上涨。为了促进军票的流通,作为当时唯一一家在华的日本特殊银行,正金银行在军票的兑换、整理和回收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早在1904年11月5日,时任大藏大臣的曾弥荒助既已要求正金银行牛庄支店进行对日军票汇兑,汇兑“以维持军票价格为目的,汇兑数额以维持军票价格为标准的计划,杜绝其他以恶意妨碍军票信用为目的者的汇兑”[6]。1905年1月日本政府正式发出指令,要求正金银行牛庄支店以时价接收军票存款,并将其存入牛庄金库,存款支付额由日本中央金库向正金总店拨付[7]712。同时,命令正金银行牛庄支店办理军票汇兑业务,“为维持满洲的军票价格及扩大流通的需要,以政府账户由贵行牛庄支店开始以军票办理向上海的汇兑”[8]33,此后,日本政府又指令正金银行牛庄支店向天津、烟台等地办理军票汇兑业务,要求以正金银行名义办理,汇兑资金则由日本银行提供,正金银行每十日向大藏大臣报告汇兑市场变化[9]。

另一方面,1905年7月1日,日本政府命令正金银行发行见票即付票据,以便回收军票。7月14日,大藏大臣曾弥荒助向正金银行下达《关于整理满洲军用手票整理及经营该地金融之训令》指出,“眼下为了整理满洲流通之军票,以及其他有关该地金融之经营,该行之满洲支店按别纸方法发行见票即付票据。” [7]746另纸附送的具体实施办法中指出,见票即付票据主要由正金银行牛庄支店发行,票面包括1元、5元、10元等三种,初次发行500万元;票据可与军票之间互相兑换,可与军票一样对上海、天津、烟台等地进行汇兑。最为重要的是日本政府赋予其与军票一样的法定货币权利,“见票即付票据与军票同样,在牛庄及其他满洲地区担负一切国库收支” [7]748。这样,正金银行发行的见票即付票据在日本占领区内便拥有了法定通货权力。

1905年8月日本帝国国会第22次军票委员会,再次确认由正金银行发行票据回收军票。“政府经过慎重考虑,认为横滨正金银行已在满清中国设有支店,且在满洲亦设有支店及营业机构。过去既已发行凭票即付之银元钞票,如利用该行之信用,承担整理军票之责,既极容易又最有利。……该行须注意防止现在军票之流通范围及其势力地盘之丧失,逐渐由该行发行纸币,收回军票,占领流通领域”,这些军票,“如处理得当,不仅成为满洲树立货币制度之开端,且又利于扩大贸易,并能永远而确实地培植帝国之权益”[8]34。但是,由于军票依靠日本军队势力,且未经中国政府许可,在日俄战后继续流通将很困难,因此日本政府提出要求,要“在不知不觉之间变军票为正金钞票,这种转变要巧妙地进行,使满清中国官民永远在事实上不得不承认正金纸币之流通。” [8]34 1905年12月16日,日本外务大臣桂太郎和大藏大臣曾弥荒助向正金银行下达命令,将正金银行牛庄支行定为东北各支店的统辖店,并指定正金银行为“满洲的中枢金融机关”,并要求正金银行以清理回收和继承军票为目标发行票据,以便在将来使其成为“满洲地方之通货”。

1906年7月21日,大藏大臣阪谷芳郎向正金银行下达《关于军票整理方法并交接的训令》[7]789-790,要求正金银行回收整理同年8月1日前未偿还部分军票,其资金由日本政府的上海、东北及伦敦等地负责支付,正金银行每月2次向大藏省报告具体数额内容及剩余数量。据此,一直到1906年7月,正金银行依据时价进行兑换和回收的军票额分别为:牛庄支店512万元,上海支店307万元,合计819万元;在军票汇兑方面,向日本汇出是3 348万元,向上海等关内地区汇出6 740万元,合计1亿88万元[10]364-366。此后,正金银行一直在其日本占领地各支店回收军票,截至1906年8月1日,由正金银行票据兑换的军票达到1亿4 800万元,但是,出于回收和兑换前军票曾多次周转流通的考虑,日方统计,大约由日本军库累计支出2亿800万元左右[4]270。

正金银行通过回收日俄战争日本发行的军票,使得日俄战争中日本在货币金融层面获得的成果以较为稳定的形式继承下来,即:正金银行通过军票的整理和回收,稳定并扩大了日系货币的流通范围,并由此奠定了日本政府由正金银行的货币统一东北币制的基础。

三、协助战争的国际汇兑业务和认领债券

正金银行作为主要经营汇兑的特殊银行,主要从国际汇兑的层面辅助日本政府的金融政策。《明治大正财政史》认为正金银行作为汇兑银行在日俄战争时期主要有两项贡献:“第一是限制输入汇兑,鼓励输出汇兑,以便防止外汇流出海外,同时尽量将外汇集中于伦敦市场,用于海外支付;第二是以维持政府在满洲发行之军票价格为目的,办理军票汇兑”[10]141。

1904年2月日俄断交以后,日本政府为了有效利用政府的外汇储备,向当时主要负责国际汇兑业务的正金银行下达命令,要求正金银行日本国内各支店采取奖励输出汇兑、控制输入汇兑的政策,防止外汇流出。还要求正金银行海外各支店向伦敦支店汇款,尽力将海外资金集中于伦敦支店[10]142。正金银行接受日本政府命令,以降低输出汇兑汇率的方式奖励输出汇兑,从而引发了正金银行与在日外国银行的竞争,而日本政府为了支持正金银行,通过购买输出汇兑的方式,为正金银行提供汇兑资金。另一方面,正金银行采取限制输入汇兑的政策,除与日本政府相关的政府采购物品及军需品汇兑外,自中国进口的商品汇兑基本宣告暂停,其他汇兑业务基本悉数停止,进口商品种类也受到限制。后来,日本政府还限定正金银行每月的汇兑金额不能超过300万元。

日本作为后发资本主义国家,国内商业贸易并不发达。明治维新后,为了摆脱财政窘境和发展对外贸易,虽然在1880年成立负责对外贸易的正金银行,但外国银行仍旧在日本有很大势力,汇丰银行等在日本的贸易汇兑业务中,占有相当的比重。正金银行听从日本政府指令,限制输入汇兑的做法,使得日本进口汇兑的业务基本全部落入外国银行手中,与此同时,正金银行海内外支店的汇兑业务均因此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除此而外,正金银行在战时的日本政府募集公债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日俄战争耗时16个月,军费支出达到15亿日元,军队上百万,日本政府举债9亿2千万日元[11]229,这些债务基本通过募集和增税的方式解决。日俄战争初期,战费主要依靠增税解决,但随着战事发展,商户的税务负担已经增至原来的4倍,战费支出不得不以公债的方式进行募集。1904年3月日本政府发行第一次国库债券,至1906年3月共发行6次,总额达到6亿7千万元,其中日俄战时共发行5次债券,共4亿8千万元[11]232。

与此同时,日本政府也开始在海外募集公债。1903年末,鉴于日俄关系紧张,日本政府曾通过日本银行向正金银行下达命令,要求正金银行伦敦支店对外借款。正金银行伦敦支店努力与各方交涉,但结果并不理想。1904年3月,日本政府任命日本银行副总裁高桥是清为财政委员,将其派遣至伦敦,负责募集公债事务。1904年5月,正金银行伦敦支店与汇丰银行等一起认购正金银行伦敦支店发行1 000万英镑的外债,正金银行伦敦支店和纽约出张所各发行500万英镑。在这次公债发行过程中,正金银行作为日本银行代理店,其职权由“负责支付公债利息”扩大为办理“公债事务”。而正金银行纽约出张所也在1904年7月成功晋升为日本银行代理店。1904年11月,日本政府再次发行1 200万英镑公债,正金银行再次与汇丰银行等机构一并认购,并与日本银行修订契约,包括正金银行伦敦支店和纽约出张所在内,其职权除负责支付公债利息外,还负责公债的募集保管事务。1905年3月、7月,日本政府又分别发行3 000万英镑公债,至此,日本募集军事公债总额达到8 200万英镑[10]143。这些募集的资金绝大部分集中于正金银行伦敦支店和纽约分店,用于购买重金属或者对外贷款等业务,对于解决日俄战争时期日本政府的资金紧张以及日俄战后正金银行伦敦和纽约支店的信用增加均发挥了积极作用。除此而外,正金银行还参加了1905年日本政府的第一次借款,而在上述的军事公债和借款外债中,正金银行认购了大约相当于日俄战争战费一半金额的外债。

四、余 论

正如桑野仁所说,近代的战争都是与通货战相伴而生的。日俄战争时期的正金银行,根据日本政府命令,随军开设支店,并通过银行的代理国库、奖励输出入汇兑限制输入汇兑、维持军票价值、认购军事债券等业务,直接支持了日俄战争中的日本,并对日本战时经济的稳定和日军的最终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正金银行在日俄战时辅助日本政府的行为,也有效地助长了正金银行在日俄战后的大发展。通过此次战争,正金银行伦敦、纽约等支店一举成为日本银行的代理店,其业务和信用由于募集战争公债而得到增强,这为日俄战后其在欧美业务的更大发展奠定基础;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此次战争,中国东北地区的正金银行业务迅速扩张,为日俄战后成为“满洲中央银行”奠定基础。

在日俄战争前,关于在东北设立日系金融机构,日本政府内部曾存在争议。早在甲午战争后,随着中日贸易的扩大和日本开始染指东北,建立辅助贸易的金融机构成为形势所需,大约在1897~1905年间日本各阶层提出了多个有关在东北设立金融机构方案,总称“日清银行设立构想”关于日清银行设立计划的相关文章主要有:間宮国夫「日本帝国主義と日支·満州銀行設立計画(特集·日本軍国主義の形成とその基盤)」『社会科学討究』17巻3号;間宮国夫「日支銀行·満州銀行設立計画についての覚書」『社会科学討究』19巻1号,1973年12月;間宮国夫「日本資本主義と日清銀行設立計画」『経済史学』通号13,1969年3 月;波形昭一『日本植民地金融政策史の研究』,早稲田大学出版部,1985年。。其内容主要围绕在中国设立日系金融机构的作用以及由正金银行还是兴业银行负责等问题展开。1899年1月日本银行和正金银行首脑会谈,最后决定让正金银行暂且充当过渡性金融机构,在中国扩张业务。日俄战争爆发使“兴业银行扩张案”再次浮出水面,日本政府内部因为资金紧张而莫衷一是,但总体倾向于由兴业银行负责日俄战后的日本在东北金融问题。但是1905年6月15日的第15次军票会议上,大藏省次官阪谷芳郎认为,在和平恢复以前,与军票流通并行,应让正金银行发行见票即付票据,待其渐次扩大流通并得到中国和日本承认为法定货币后,再行整理回收军票[10]394。同年7月1日,日本政府正式命令正金发行见票即付票据。至此,日俄战争前多主张由兴业银行负责东北金融业务的方案,基于币制统一优先的考虑,而改为由正金银行负责东北金融。

1905年8月22日的第22次军票会议认为,基于正金对军票流通地盘的巩固及军票的整理回收,因此,正金银行“将成为实际上的满洲中央银行,并必须使该活动中心目的放在获得统一货币和代理公款的收付业务的权力上”[12]。 1906年9月14日,日本政府发布247号敕令,命令正金银行发行银行券。其后,日本外务、大藏两大臣发布公告,要求正金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必须以现银兑换,必须保有同额以上的准备,并且赋予其“无限制地通用于关东州及清国于一切公私交易”的权力[13]。通过上述规定,正金银行钞票被确定为可兑换纸币,并在日本统治下的旅大租借地和满铁附属地内具有强制通用权,正金银行作为“满洲中央银行”的地位正式确立,并由此开启了由正金银行统一东北币制的尝试。

[参 考 文 献]

[1] 横浜正金銀行編.横浜正金銀行史[Z].私製,1920.

[2] 財団法人三井文庫監修.三井物産支店長会議議事録(第5册)[Z].丸善株式会社,2004:5.

[3] 財団法人三井文庫監修.三井物産支店長会議議事録(第2册)[Z].丸善株式会社,2004.

[4] 大蔵省昭和財政史編集室編.昭和財政史(戦前編)第4巻臨時軍事費[Z].東洋経済新報社,1955.

[5] 大蔵省編.明治大正財政史第20巻第14編雑纂[Z].経済往来社,1958:37.

[6] 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C03020256300[Z].

[7] 横浜正金銀行編.横浜正金銀行史付録甲巻之二[Z]. 西田書店,1976.

[8] 付文龄主编.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在华活动史料[Z].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2.

[9] 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C03020292300[Z].

[10] 大蔵省編.明治大正財政史第15巻第11編銀行(中)[Z].経済往来社,1957.

[11] 大島唯史.日本金融資本発達史[M].大衆経済社,1932.

[12] 吉林金融研究所.伪满洲中央银行史料[Z].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43.

[13] 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A03020684900[Z].

The RussoJapanese War and Yokohama Specie Bank

LIU Fenghua

(Institute of History Studies, Tianjin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Tianjin, 300191)

Abstract: Yokohama Specie Bank, as the first special bank introduced in China, energetically afforded the aid for war at the Japanese governments command by its bank business and activities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ussoJapanese War. YHB involvement included: as agent for the Japanese national treasury and loaning to Japanese businessman such as Mitsui Corporation. who had close connection with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so as to help for war; its branches in China actively exchanging military notes and maintaining its value; encouraging outputexchange and controlling inputexchange by bank remittance as well as subscribing for Japan government loans. Yokohama Specie Bank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Japans victory in the RussoJapanese War.

Key words: the RussoJapanese War; Yokohama Specie Bank; military notes; exchange

[责任编辑:郭冬梅]

猜你喜欢

日俄战争
中国驻美公使梁诚与日俄战争
调停与求霸:从日俄战争看美国均势战略的设计与进路
辽西马贼与日俄战争
俄阿穆尔铁路建设促进黑龙江沿岸文明提升的研究
日俄战后赴日中国人的日本观及其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俄阿穆尔铁路建设促进黑龙江沿岸文明提升的研究
以全局的眼光分析历史事件
探白银时代作家对东方宗教的兴趣成因
平冈浩太郎访华及清政府的因应
日俄战争前黑龙会首领内田良平的开战策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