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教学案例
2015-04-29刘维红
刘维红
【摘要】本节是高中物理力学部分第一节,教学中往往容易忽略它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实验探究”的方法,经历科学的探究活动,加深学生对重力概念的理解。
【关键词】合作探究 自制教具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143-01
案例背景: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是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在初中学生就对力的三要素有一定的了解,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产生的,会做力的图示。学生升入高中,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增强,对事物的认识逐步由具体到抽象。
案例简述:
力是矢量,用有向线段表示。以重力为代表,研究其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为加深学生对力概念的理解。为了加深对重心的理解,教学中学生就地取材,自制教具,亲自动手,经历科学的探究活动,进一步了解高中物理的特点和研究方法。
课堂实录:
一、通过设问、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建立力的概念。
1.力是什么?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举例说明。
教师让学生来回答。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这体现了力的物质性,有施力物体同时一定存在受力物体,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或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用什么工具测量?符号是什么?单位是什么?如何表示力?
简单问题可集体回答,做力的图示建议让学生亲自动手到黑板来做,教师和学生一起来纠正。
力是矢量,用有向线段来表示。线段的长短来表示力的大小,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箭头或箭尾表示力的作用点。
二、借助实验器材,加深学生对重力的方向、重心的理解。
1.重力的方向是什么?竖直向下一定垂直于支持面吗?
学生分组讨论,动手实验。竖直向下是垂直于水平面,不一定垂直于支持面。
2.重心是什么?重心一定在物体上吗?如何通过实验寻找质量均匀形状不规则薄板的重心?
事实上物体是各个部分都要受到地球的吸引,都有重力,重心是重力在物体上的等效作用点,质地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如圆环。
学生课前分组自制教具:带细线的薄纸版。
工具:针、线、笔、直尺等。
步骤:
用针将线穿在纸板边缘两个不同的位置上系好(两端留头,一边用手可以把纸板提起来)。
用手提线的一端,使其自然下垂。用铅笔顺着下垂的细线画两个点,放下纸板,用直尺和细线画一条直线。用同样的方法提另一条线并划线两条线的交点即为重心的位置。
三、通过理论分析,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
分组讨论,归纳。
实验原理:二力平衡的原理。当用一条细线(AB)使物体静止时,拉力和重力二力平衡,重心一定在AB线上,同理用另一条细线拉起物体再次处于静止状态时,重心同样在DE线上,AB线与DE线的交点C就是物体的重心。
拓展:也可以用一根笔尖来支撑薄板,找物体的重心,同样也是二力平衡的原理。
案例分析:
一、合作探究,变抽象为具体,减小了概念学习的难度。
新课程理念注重自主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课堂不是教师的“一言堂”。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高屋建瓴的及时给予启发、指导、总结、其效果要比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要好得多。特别是一些不好理解的概念,公式等。本文中对力的概念的理解,通过联系实际多举例子,通过讨论力的作用效果来认识力。
二、自制教具,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了学生的效率。
“百问不如一见,一见不如实验”。由于本实验取材方便,易于操作,故采用自制教具、分组实验,既能巩固学到的物理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来学习物理,才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使物理课显得生动活泼,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