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口语熟语在新闻中的使用

2015-04-29贾秀梅

新闻论坛 2015年5期
关键词:熟语惯用语歇后语

贾秀梅

口语熟语作为现代汉语中一种极富表现力的词汇,蕴涵了丰富的内容,在新闻中巧妙使用口语熟语,有助于增强新闻的形象性、生动性及易读性,从而提高新闻的宣传效率。

一、口语熟语是语言瑰宝

什么是口语和熟语?口语容易理解,简要来说,口语就是口头语,与书面语相对而言,少修饰,大白话,容易懂。书面语是加工后的口语,离泥土越来越远,逐渐失去了生香活色。明人胡应麟在《诗薮·古体中》说:“‘上山采蘼芜、‘四坐且莫喧……等,皆闾巷口语,而用意之妙,绝出千古。”对口语甚为推崇。熟语研究专家马国凡对熟语的定义:是固定词组的总和,它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现代汉语词典》对熟语的解释是:“固定的词组,只能整个应用,不能随意变动其中成分,并且往往不能按照一般的构词法来分析,如‘慢条斯理、无精打采、不尴不尬、乱七八糟、八九不离十等。”在语言里,一般词组是临时组合的,而各种熟语则是经久沿用有了定型的,它具有丰富的内容,概括了人们的认识成果,并且口语化程度高,生动活泼,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在结构上,不限于四字词组,包括由三字格组成的惯用语,如“唱高调”“炒鱿鱼”;由两个部分组成的歇后语,如“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老百姓口头流传的俗语,如“不管三七二十一”“死马当作活马医”,以及揭示客观事理、富有教育意义的谚语,如“不要把鸡蛋放进一个篮子”等。在使用上,虽然不能随意变动其中成分,但有些比较灵活,中间可插上其他成分,如“炒鱿鱼”——“炒你的鱿鱼”。

口语熟语作为一种鲜活的语言,运用十分广泛,放到哪里都能增光添色。它可以放在普通文章中,也可以放在诗歌里、戏曲里。“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诗人臧克家的这一名句,就都是口语。歌剧《白毛女》里面的语言就是以口语为主,“昨夜爹爹回到家,心里有事他不说话,天明倒在雪地里,爹爹爹爹你为什么?”都是口语。著名的元曲,是口语化的最好例证。

包括惯用语、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俗语等在内的熟语作为形式固定了的词组或短句,是汉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和积累下来的语言精华,凝聚着千百万人的智慧和思想,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群众基础。它具有形式固定、言简意赅、生动形象等特定的修辞功能。既然哪里都能用,为什么我们不在新闻语言里一展其长呢?

二、口语熟语更合乎新闻语言的要求

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成语多数由四个字组成,它在新闻报道中已被广泛大量地使用。谚语是以传授知识和经验为目的的一种俗语。表现社会生活方面的谚语,常常是劳动人民的格言,是人们的“公共生活准则”,它告诉人们如何为人,如何做事。比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放长线钓大鱼”“一人做事一人当”等等,都是民间广为流传的谚语。歇后语由两个部分组成,上半部分是具体的形象,下半部分是抽象的概念,其形式一般为“比喻——解说”。如“爆竹脾气——一点就炸”“竹篮打水——一场空”“无耳茶壶——缺个把柄”等等。由于谚语、歇后语具有幽默、顺口好记的特点,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因而,它们更合乎新闻语言的要求,是一种鲜活的新闻语言。

运用口语熟语也是一种修辞。修辞就是研究怎样把话说得好。有些新闻工作者把修辞学看得很深奥,其实,修辞学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大学问。我们在平时的新闻报道中,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修辞手段,只是运用得好坏优劣不同罢了。比如报道中经常出现的“铁饭碗”“大锅饭”“走后门”等,其实都是修辞中的比喻说法,由于大家用惯了,也就不觉得是在运用修辞手段了。近些年来,我国新闻媒体的报道中,谚语、歇后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地方报纸中,还偶尔用到常用语、惯用语、方言土语等熟语。

在《内蒙古日报》上,也常见到口语熟语。比如下面这两个标题,就是利用口语熟语的好例子。一个是《巴盟旅游龙 点睛就飞腾》,写巴盟旅游业趋于成熟,之所以未见大效,是因为缺少政策的杠杆机制。标题把熟语“画龙点睛”分拆活用,显得更加活泼、不落旧套,烘托主题,引人注目。另一个是《还我肥美好后山》,写大青山后生态被破坏,当地为改善生态所作的努力。标题明白如话,把原生态口语搬到了纸上,明白亲切。

值得注意的是,新闻报道中,熟语的使用要掌握好“密度”,花多不艳,一篇报道中用得过多也不好。

三、新闻言论中口语熟语也别领风骚

口语熟语不仅运用于叙事新闻中,也大量运用于新闻言论中。无论是评论员文章还是其他新闻言论,使用口语熟语不仅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使话语简洁凝练,而且可以使较为抽象的事理更容易理解。近年,《内蒙古日报》开辟了一些评论版面和栏目,其定位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这些新闻评论文章中,使用口语熟语,也能使表现形式丰富化、多样化,并使语言表达更为通俗、生动。新闻评论的语体风格与语言的使用有直接关系。无论是庄重的、典雅的、诙谐的,还是生动的、朴实的风格,都是通过语言来表现的。在各种表现方式中,口语熟语功莫大焉。

首先是口语熟语在标题中的运用。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好的标题能使文章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吸引读者的眼球。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关系到文章的成败。标题制作得好,言论就容易打动受众,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反之,即使在内容上表达了独特的思想和观点,也会因标题的不恰当而失色减分,甚至会错过读者的视线。因此,不少作者在拟定评论标题时也是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借鉴熟语,仿造新词,从而使标题新颖、独特,更具吸引力。《内蒙古日报》的新闻评论和言论短文《昨夜谈》栏目对熟语的使用,也有不少可观之处。比如《阳功阴德都不能缺》《箍儿离不开咒》《望见南墙早回头》《刹四风就怕一阵风》《乱麻还得快刀斩》等标题,恰当地调用现成的熟语,既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又使语言与说理更加生动、通俗、形象,拉近了报纸与读者间的距离。

在评论文章的行文中,谚语、俗语的使用,将说理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深得人心,因为它们都是在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大众语言。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内蒙古日报》发表了大量评论员文章,其中口语熟语的运用功不可没。比如“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挂羊头卖狗肉”等熟语的运用广受读者好评。又如写某些干部官本位意识浓厚,认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为“自己人”办事尽心尽力,对群众困难久拖不决,甚至“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形成腐败利益链。随着党和政府反腐力度不断加大,一些贪官纷纷落马,可“一块臭肉坏了一锅汤”,公职人员的形象同样受损。其中用“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来讽刺升官得势之人和背后与他拉关系、捞好处的人十分恰当。“一块臭肉坏了一锅汤”,作者用比喻的手法将这种破坏社会风气的影响以一个形象化的手法表现出来,化抽象为具体,可以不必大费周章地描述严重的后果,读者能自己想象“臭肉”的滋味。

我们在注重新闻性的同时,恰当使用口语熟语,提高叙事说理的艺术性和语言的形象化,能有效提升各类新闻的品位,达到理想的新闻传播目的。

(作者单位:内蒙古日报社)

编辑:赵萱瑞

猜你喜欢

熟语惯用语歇后语
Fun Idioms趣味惯用语
韩语固有惯用语的认知机制
歇后语
歇后语大声读
歇后语大声读
歇后语大声读
浅析熟语认知机制的分类——以中韩熟语为例
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对策探析
论日语惯用语构成中的同语素现象
乍闻音酷似,细品味异同——同、近音异形熟语荟萃(五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