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2015-04-29宋运辉范本

课程教育研究 2015年5期
关键词:课堂管理理实一体化

宋运辉 范本

【摘要】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并逐步建立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能力的知识逻辑体系,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先讲后练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现场实践教学,课堂管理尤为重要。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  知识逻辑体系  课堂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020-01

一、引言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一种将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为一体,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备受多数高职院校推崇。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将课本中的实践知识消化吸收到实践教学中,并与理论教学环节有机结合起来,能够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忱,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不是教学地点或实践知识简单转移,在这种“先讲后练”转变到“现场教学”的过程中,笔者认为以下几个问题需要特别注意。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知识逻辑体系建立

传统教学模式是一种被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不适应职业教育的客观规律,然而不可否认,传统教学模式经过多年来逐渐完善,其所形成的知识逻辑体系对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沟通能力、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相当成功的。传统教学模式的知识逻辑体系对学生各种能力的成功培养,这是我们朝着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方向进行教学改革所不能丢弃的东西。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也需建立起相应的知识逻辑体系,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改善教学效果,并能够成功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将课堂上实践内容“转移”到实践中讲授,这种教学改革如果不能建立完善的知识逻辑框架体系,将使学生丧失大部分的理论的学习机会,如此教学改革,仅使学生掌握一定重复性的操作技能,只有现象,没有理论支撑,“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操作一两种类型的仪器,换成不同型号的仪器,就不知所措了,如此以牺牲学生原理理论学习为代价的教学改革是绝不可取的。

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需要授课教师花大量时间和工夫准备和设计现场教学的课程内容,构建完善理实一体化教学知识逻辑体系,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将传统教学中有关实践部分知识融汇到现场教学中,当然,这也仅仅是教学改革的初级阶段。当实践内容融汇贯通到现场教学后,对现场教学内容的优化将变得尤为重要,这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必经途径。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并不否认理论教学的作用,理论教学是构建知识逻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教学这个环节所不能替代的。理论教学除了教学生新知识外,另一作用是反馈解决实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理论联系实践,使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理论教学中需要留有充足的时间来解决实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切不可简单地提高实践课程比例、缩短理论教学的时间或者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在形式上简单结合在一起。

三、课堂管理

传统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的课堂管理任务较为轻松,课堂管理也具有较好的可控制性。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地点发生变化,现场教学的客观情况将使课堂的管理变成重要的教学任务。现场教学中,学生在实践学习过程中会出现任意方向流动,特别是对于一些没有现场教学场所的高职院校,课堂管理成为授课教师十分沉重的任务。可以说,授课教师对课堂的管理的优劣将决定实施理论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成败。

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不能用粗暴的方式管理学生,放任学生不管,更为教师的职业责任所不许。授课教师需要用心发现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对出现的现象和问题积极思考,不断地探索总结,建立起激励与鞭策相结合有效可行的课堂管理制度。

教学的模式代替不了教学的策略。教学模式为全体学生提供了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而教学策略着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高职学生对于新知识充满好奇,在课堂管理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笔者在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过程中,使用实训小组组内成员竞技实训的教学策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把难度适当的问题抛给学生,不断引导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这不仅对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有帮助,对课堂的管理也显得十分有效。

四、结束语

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是个长期的教学过程,期间,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授课教师需要用心发现问题并不断探索解决问题。任何一种新的进步的事物,必定经历曲折的发展历程,教学改革贵在坚持积极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治安,张军伟.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J].《中国电力教育》,2009,21.

[2]郭俊炜,赖展翅,杨新宇,阮班录.浅议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J].《价值工程》,2012,08.

[3]陈丽娟.理实一体化教学课堂管理探讨[J].《华章》,2012,22.

作者简介:

宋运辉(1985-),男,河南周口市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猜你喜欢

课堂管理理实一体化
高职物理课程项目化考核的思索
教师因素对课堂管理的影响
中职学校课堂教学管理方法刍议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管理
理实一体化体系下的高职高专英语写作教学方法研究
胶囊剂的制备课程教学设计
“互联网+”思维在应用型高校课堂管理的思考与探索
高职院校汽车营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电子商务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