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氧化苦参碱联合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2015-04-28曹文智侯文利郭小君魏占芳田秀琴

河北医药 2015年22期
关键词:阴转率调节性苦参碱

曹文智 侯文利 郭小君 魏占芳 田秀琴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乙肝病毒(HBV)感染引起的肝细胞免疫炎症损伤,最终导致大片肝组织坏死,逐渐进展为重型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1]。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显示病毒持续复制和免疫调节紊乱在CHB 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且与疾病转归密切相关[2-4]。本研究通过观察氧化苦参碱联合拉米夫定对CHB 患者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旨在探讨免疫功能在氧化苦参碱治疗CHB 中的作用,为氧化苦参碱在CHB 治疗领域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 年1 月至2015 年1 月张家口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CHB 患者12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 例。对照组中男35 例,女25 例;年龄35 ~51 岁,平均年龄(43 ±5)岁;病程1 ~10 年,平均(5.2 ±0.7)年。观察组中男37 例,女23例;年龄32 ~54 岁,平均年龄(43 ±5)岁;病程1 ~11年,平均(6.0 ±0.8)年。2 组一般资料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2005年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诊断标准[5];②患者入组前6 个月内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及注射乙肝疫苗;③血清HbsAg(+)、HbeAg(+)持续时间>6 个月;④血清HBV-DNA 定量≥1 ×105拷贝/ml;⑤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值上限2 倍,但≤正常值上限10 倍;⑥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肝炎病毒感染者;②合并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等慢性肝病者;③合并肝硬化、肝癌者;④合并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⑤有核苷类药物过敏史者;⑥有精神疾病病史者。

1.3 治疗方法 2 组均给予口服甘草甜素、静脉滴注促肝细胞生长素、人血白蛋白、输注血浆等保肝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拉米夫定(葛兰素史克有限公司),100 mg/d,1 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氧化苦参碱(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600 mg 加入到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 次/d。疗程均为6 个月。

1.4 观察指标 观察2 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HBVDNA 水平、HBV-DNA 阴转率及HBeAg 阴转率。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FOXP3 水平,试剂盒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960 酶标仪购自美国Sigma 公司。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CD+4CD+25 调节性T 细胞、T 淋巴细胞亚群指标(CD+3、CD+4、CD+8、CD+4/CD+8)。免疫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及补体C3、C4水平。

1.5 症状评分标准 临床症状主要有乏力、厌食、腹胀、肝区痛,按照症状、体征严重程度分为0 ~3 分:分别表示无症状、体征及轻、中、重度。

1.6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0.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 s 表示,采用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前2 组乏力、厌食、腹胀、肝区痛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 组乏力、厌食、腹胀、肝区痛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观察组降低程度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2 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比较n =60,分, ± s

表1 2 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比较n =60,分, ± s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组别 乏力 厌食 腹胀 肝区痛对照组治疗前 1.87 ±0.26 1.75 ±0.25 1.47 ±0.21 1.98 ±0.33治疗后 1.51 ±0.24* 1.32 ±0.20* 1.06 ±0.14* 1.60 ±0.26*观察组治疗前 1.90 ±0.25 1.77 ±0.23 1.49 ±0.24 1.96 ±0.31治疗后 1.02 ±0.13* # 0.88 ±0.11* # 0.72 ±0.10* # 1.23 ±0.16*#

2.2 2组HBV-DNA 水平、HBV-DNA 阴转率、HBeAg阴转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HBV-DNA 水平显著降低,HBV-DNA 阴转率、HBeAg 阴转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2 组HBV-DNA 水平、HBV-DNA 阴转率、HBeAg 阴转率比较n =60,例(%)

2.3 2组CD4+CD2+5 调节性T 细胞、FOXP3 水平比较 治疗前2 组CD4+CD2+5 调节性T 细胞、FOXP3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 组CD4+CD2+5 调节性T 细胞、FOXP3 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观察组降低程度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2 组CD 4+ CD 2+ 5 调节性T 细胞、FOXP3 水平比较n =60, ± s

表3 2 组CD 4+ CD 2+ 5 调节性T 细胞、FOXP3 水平比较n =60, ± s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组别 CD +4 CD +2 5 调节性T 细胞(%) FOXP3(ng/L)对照组治疗前 12.7 ±1.5 95 ±12治疗后 9.5 ±1.2* 70 ±10*观察组治疗前 13.1 ±1.6 98 ±13治疗后 7.0 ±1.0* # 41 ±5*#

2.4 2组T 淋巴细胞亚群比较 治疗前2 组CD3+、CD4+、CD8+、CD4+/CD8+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 组CD3+、CD4+、CD4+/CD8+比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CD8+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观察组改善程度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2.5 2组免疫球蛋白比较 治疗前2 组IgA、IgG、Ig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 组IgA、IgG、IgM 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观察组降低程度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5。

表4 2 组T 淋巴细胞亚群比较 n =60, ± s

表4 2 组T 淋巴细胞亚群比较 n =60, ± s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组别 CD +3 (%) CD +4 (%) CD +8 (%) CD +4 /CD +8对照组治疗前 69 ±8 24 ±3 43 ±5 0.62 ±0.07治疗后 73 ±9* 33 ±5* 35 ±4* 1.01 ±0.16*观察组治疗前 69 ±8 25 ±3 43 ±6 0.60 ±0.05治疗后 80 ±10* # 44 ±6* # 28 ±4* # 1.64 ±0.25*#

表5 2 组免疫球蛋白比较 n =60,g/L, ± s

表5 2 组免疫球蛋白比较 n =60,g/L, ± s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组别IgA IgG IgM对照组治疗前 3.87 ±0.60 14.7 ±2.3 2.96 ±0.45治疗后 2.77 ±0.44* 11.3 ±1.9* 2.12 ±0.27*观察组治疗前 3.89 ±0.61 14.8 ±2.2 2.90 ±0.39治疗后 1.90 ±0.26* # 7.4 ±1.0* # 1.26 ±0.14*#

2.6 2组补体比较 治疗前2 组C3、C4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 组C3、C4 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观察组升高程度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6。

表6 2 组补体比较 n =60,g/L, ± s

表6 2 组补体比较 n =60,g/L, ± s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组别C3 C4对照组治疗前 0.68 ±0.09 0.12 ±0.01治疗后 0.97 ±0.15* 0.24 ±0.04*观察组治疗前 0.71 ±0.11 0.13 ±0.02治疗后 1.28 ±0.19* # 0.36 ±0.05*#

3 讨论

HBV 感染慢性化及疾病的反复活动与高载量HBV-DNA、免疫功能缺陷有关,而机体免疫状态是决定疾病转归及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2-4]。研究显示,HBV-DNA 载量与T、B 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密切相关,是慢性乙型肝炎(CHB)逐渐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的高危因素[5,6]。T 淋巴细胞包括CD4+T 淋巴细胞亚群和CD8+T 淋巴细胞亚群。CD4+T 淋巴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识别抗原并分泌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等多种细胞因子,以促进B 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化成熟,从而产生强大的抗病毒效应[7]。CD4+和CD8+T 淋巴细胞数量和功能异常可导致免疫功能紊乱,病毒持续复制,这是CHB 慢性化的主要原因[8,9]。大量研究证实,CHB 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和体液免疫功能亢进[10,11]。另外,有研究表明CHB 患者补体C3、C4 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群,与肝组织炎性反应及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12]。因此,有效抑制病毒复制,纠正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是CHB 治疗的方向和重点。

任衍菊等[13]采用体外细胞实验证实,传统中药氧化苦参碱通过抑制病毒核酸复制和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基因表达具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本研究采用氧化苦参碱联合拉米夫定治疗CHB,结果显示治疗6 个月后2 组CD3+、CD4+、CD4+/CD8+比值、C3、C4 较治疗前显著升高,CD4+CD2+5 调节性T 细胞﹑FOXP3、CD8+、IgA、IgG、IgM 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说明氧化苦参碱对CHB 患者的免疫功能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在提高患者相对低下的细胞免疫功能同时对亢进的体液免疫功能具有抑制作用,重建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从而消除病毒,改善患者症状、体征,与张赐敏等[14]报道一致。

综上所述,氧化苦参碱联合拉米夫定治疗CHB 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抑制病毒复制,降低血清HBVDNA 水平,提高HBV-DNA 和HBeAg 阴转率。

1 Chisari FV,Isogawa M.Pathogenesis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Pathol Biol (Paris),2010,58:258-266.

2 谢晶日,李婷婷,李明,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免疫耐受的研究进展.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32:12-14.

3 劳国琴.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12,5:392-395.

4 曾志励,吴健林,吴继周.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 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和Th1/Th2 细胞因子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8:555-558.

5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肝脏,2005,10:348-357.

6 郑源海,周艳贞,林元峰,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B 淋巴细胞变化与其HBV-DNA 的水平相关性探讨.实验与检验医学,2010,28:584-585.

7 Stoop JN,Van der Moder RG,Kuipers EJ,et al.Inhibition of viral replication reduces regulatory T cells and enhances the antiviral immune response in chronic hepatitis.Virology,2007,36:141-148.

8 孙学华,刘巧丽,李曼,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D4+和CD8+T 细胞

9 Nascimbeni M,Pol S,Saunier B,et al.Distinct CD4+CD8+double-pos-亚itive T cells in the blood and liverand patientsduring chronic hepatitis B群的研究.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 1,27:545-547.and C.PLoS One,2011,6:e20145.

10 杨永,严广,胥琳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意义.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3120-3122.

11 Schmidt J,Blum HE,Thimme R.T-cell responses in hepatitis B and C virus infection: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Emerg Microbes Infect,2013,2:e15.

12 Tan AK,Koh S,Gob W.A 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innate and adaptive immune profile during hepatic flares in hepatitis B.J Hepatol,2010,52:330-339.

13 任衍菊,张玉萍,金敏,等.氧化苦参碱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75-179.

14 张赐敏.联合应用氧化苦参碱与拉米夫定治疗62 例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医学工程,2012,19:935-936.

猜你喜欢

阴转率调节性苦参碱
注射用胸腺肽α1联合环丝氨酸治疗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痰菌阴转率及血清T细胞亚群、γ-干扰素水平的影响
调节性T细胞在急性白血病中的作用
苦参碱对乳腺癌Bcap-3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氧化苦参碱对SGC7901与ECV304的体外活性比较研究
氧化苦参碱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能量代谢的影响
勘 误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HBV-DNA阴转率的影响
维药苦豆子中苦参碱的提取
人及小鼠胰腺癌组织介导调节性T细胞聚集的趋化因子通路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远期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