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构建“导学式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实施有效教学的探究
2015-04-27王仙娥张玉慧
王仙娥?张玉慧
摘 要: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体现新课标、新理念,为学生提供终身学习的必备素质──学会学习,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合作观和群体创新意识,是课堂教学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方法。本文就构建“导学式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实施有效教学,作些许探讨。
关键词:导学式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实际效果和意义
新课程要求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得以发展;要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和特长,为其主动适应未来社会打好基础。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课堂教学及课后操作学习与探究活动中。高效课堂学习小组不同于传统教学中的小组,任务不同,要求更高。其立足点是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体现新课改的核心理念——自主、合作、探究。通过“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达到水涨船高的效果,使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得到提高,促进帮助者的提升,真正实现学生整体提升的目的。结合我校一段时间的课改实践,就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些问题,作些探讨和交流。
一、导学式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导学式”,是指该课堂教学模式倡导的是以教师的启迪引导为主导,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要求整个课堂学习的流程都是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主动探究下动态开放的合作学习过程。实现教学目标获得更高的一种教学活动规范形成。
二、精心组建导学式合作学习小组
这种教学形式是针对传统的班级教学中单一的教师讲授法提出的,在今天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这一概念得到了较好的延伸,内涵更为丰富,这一方法也被更多的教师与学生接受。每学期开学初,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综合考试成绩、学习态度、行为表现和发展潜力等),将学生分成均等的A、B两个层次,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
1.每组4-6人,组员从AB两层次中选出。分别从A层次中两两选出,分配到不同的小组(每个层次的两名学生优势学科成绩不冲突)。之所以将每组学生人数定为4-6人,是因为小组学习的基础是合作,合作学习的最好体现是“一帮一”;再者,受课堂时间限制,人数过多,有些学生就可能丧失在组内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影响组内交流。
2.确定学习组长。分组后,组内要选出学习组长,组长要带领全组成员制定组名、组规及小组发展目标,负责检查督促全组同学的学习, 他必须具备3个基本条件:本组的学习骨干;具有初步的组织能力;愿意对学困生提供帮助。工作不出色的组长,及时更换。
3.分工明确。小组成员没有具体的分工,讨论没有组织,没有纪律,小组成了开小会的场所,或是小组内成了优秀者的一言堂,其他人永远是听众。究其原因,主要是讨论时小组成员分工不明确所致。高效的合作讨论小组内应有小组长、笔录员、展示讲解员、主副发言人等等。
三、“导学式小组合作学习 ”课堂教学模式
“导学式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由“教师导学,分组自学学生展示,反馈学习”四个有机联系的环节组成。
1. 教师导学——学案导学,明确目标,提出问题。该环节的主要流程是;教师课前发给学生优质导学案,并指导学生通过导学案明确学习目标,需要自主解决问题和需要合作展示的问题。 在该环节中,学案导学式前提,需要教师通过集体备课,精心编制适合“导学式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优质导学案,明确目标是导向,需要教师依据课堂标准,教材、教学进度和学情合理确定学习目标;问题预设是关键,需要教师围绕三维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巧妙地设计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相关问题。
2.分组自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相互答疑。课堂伊始,出示“学习目标”后,组内各成员要按照要求自学,对自学过程中不懂的、模糊的知识点用双色笔中的红色笔标记出来。然后在组内AA、BB对应进行一对一的讨论,解决该层次能力范围内能够处理的问题,然后把疑难问题向上一层次组员请教,普遍性问题由组内集体讨论解决。然后在通过组内的合作交流和相互答疑互动解决问题,并积极做好小组展示的准备工作。
3.学生展示---知识共享,交流提升。小组讨论结束后,由任课老师分配任务给各小组,接到任务的小组积极做好准备,由学习组长指定组内一名组员进行展示(主要由B层次学生展示)。小组展示过程的要求是:全面、完整,口头展示要声音洪亮,黑板展示要整洁、规范,有一题多解的情况,鼓励其它组申请同时展示。
课堂互动是一个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真正的目的是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检验其掌握的基础知识,为进一步的发展奠定基础,通过对学生表现欲、展示欲的激发,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4.反馈学习——总结提升,拓展应用。展示后的点评工作主要由A层次学生负责完成。先对展示的内容进行判定,然后讲解其展示的思路,同步做出总结和补充,总结规律和方法,补充不完善的环节或者其它解法,最后咨询其它小组或老师的意见,完成点评任务。
四、“导学式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际效果和意义
新课标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的重要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序地开展小组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适合于不同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有效途径。
第一,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而进行合作与交流,必然促使学生改变独断专行的做法,培养合作意识并提高合作技能。
第二,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培养团队精神,凝聚人心,增进认识与理解。学生背景不同,经历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也迥异,即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暴露自己的想法,分享彼此的观点。
第三,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能满足学生心理需要,提高学生自尊,促进学生情感发展与同学间互爱及学生社交能力的提高。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学生既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可以较好地适应将来在校外可能遇到的各种能力差异,使个别差异在集体中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课堂教学行动策略》关文信编著,中国人事出版社.
[2]《现代学校心理辅导》吴增强主编,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