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传神论”的美学思想
2015-04-27李金岚
摘 要:顾恺之的画论,除了流传下来的《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论画》,还有《历代名画记》、《世说新语》及《太平御览》中所记载的一些片断。在这些美学思想中,顾恺之提出了“以形写神”、“迁想妙得”及“骨法布势说”等一些重要的美学命题。本文旨在浅析“传神论”中一些重要的美学思想。
关键词:传神论;以形写生;迁想妙得;骨法布势
“传神论”的产生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以老庄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清谈玄学之风大盛,探讨名理风行一时,同时由于佛教的传入,出现了佛教绘画及佛学。在统治者力倡之下,玄释相揉,成为一个时期的主导思想。所以顾恺之的“传神论”应当看作是这一时代的产物。“形神论”是顾恺之“传神论”的中心思想,顾恺之提倡“以形写神”、“迁想妙得”及“骨法布势说”等一些重要的美学思想。
一、“以形写神”
“形神论”即“以形写神”论。见《论画》文中,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而空其实对”。也就是说,要通过描写客观对象的“形”,以神为中心,表现“形”是为了达到传神的目的,以此来表现客观对象的“神”,即就是要表现出客观对象的精神气质、思想活动、内心世界及神情特点。
顾氏对那些形神兼备的作品,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而那些只有形似,而没有表现出神来的那些作品,给予了批评。但是顾氏也提倡出“重神不轻形”的思想。
细想“重神不轻形”,面临着两个问题,一:写形写不准确,怎样才能表现出神来呢?二:写形写准确了,但画得呆板,没有生气。面对这两个问题,我们要去思考怎样才能“以形写神”。
首先,我们都知道眼睛是我们心灵的窗户,因为眼睛是最能够传达人物的内心活动及思想情感的,也是最能够体现出人物的精神状态的。故在顾氏看来,画人物首先应该把眼睛画好。在《世说新语》中记载:顾曰:“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阿堵:此处,这个,指点睛)。”他给人画扇,画嵇康和阮籍的画像,都不点眼睛,别人问其缘由,其曰:“点眼睛便欲语”。可见顾恺之对眼睛传神的重视。还有在《京师寺记》中记载:他给瓦棺寺画维摩诘画像,画了一个多月,但没有点眼睛,画完后,当着前来参观的观众点上了眼睛。眼睛点完后,顿时光照一寺。由此可见点睛的重要性。在《世说新语》中还记载着:“顾长康道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画手容易,可要画出目送的眼神就很难了。也就是说画形容易画神难。画“手挥五弦”容易,是因为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客观对象作为参照物。而画“目送归鸿”困难,是因为要怎样去刻画“目送归鸿”的眼神,怎样表现出“目送归鸿”的人此时此刻的情感,即其精神状态和内心活动。比如画面当中只有一位人物,那他就没有“悟对”的对象。又如画面当中有一位人物和一只动物,那画面中就可以表现出“悟对”。所有,我们在对顾恺之的“悟对”这一词不能盲目的去理解。我们应该多观察多思考。
其次,但凡说到顾凯之的传神论,首先都会想到“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但是我们应该知道传神并不只是局限于通过眼睛来传神。顾恺之也是这样认为的,他也认识到传神的手段其实还有很多种。比如他通过变形来传神,如在裴楷颊上加三毛;通过势态来传神,如《壮士》一画;通过特殊画法处理来传神,如《醉客》一画;通过动态来传神,如《临深履薄》一画;通过环境来传神,如《嵇兴》一画。顾氏在裴郎颊上加了三毛,实则是通过了变形的手法,裴楷颊上并未有三毛,是顾凯之为了增加裴楷的识见,通过变形将其美化了。但顾氏提倡的是“以形写神”、“重神不轻形”的美学思想,虽重神也要求形准确,是强调形似的。那么在似与不似之间,就是在像与不像之间,这中间就存在着第三者。我们都说凡是都有两面性,其实不然,还有一个中间者即第三者。顾凯之把裴楷的画像将其美化了,其画面是美的。“以形写神”中的形是为神而服务的。要达到传神的目的不能光靠形似,有时需要做适当的变形来达到传神,这就需要掌握其中的度。
最后,俗话说“艺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回顾上述所讲顾恺之通过眼睛来传神,通过变形,通过势态,通过特殊画法处理,通过动态,通过环境等来达到传神的目的。那么这些手段足够了吗?其实是不够的。我们在平时应该注意技巧的练习,如速写,默写等。还要注意观察所画对象的神态相貌、言谈举止等,要熟悉所画对象的音容相貌和其生活。但是也有特殊的,比如要求被画对象保持一个动作,以此来获得所需的动态。这就和我们平时画的人体模特儿不一样了。我们画的人体模特儿通常是老师叫摆一个姿势,然后所有同学都看着这个姿势来画,每个人画出来的画都是呆滞的,没有一点生气,就像一堆石头一样。我相信很多美术院校的人体课都是这样上的吧。但是我不禁在想,这也许是侧重点不一样吧,也许老师是想通过这样的写生来锻炼我们的基本技法。可是又细想,这样锻炼基本技法的课应该是有时间安排的,不至于上了四年人体写生课,四年都拿来锻炼基本技法吧。所以我和我的同学们最后毕业了,画出来的作品仍然是像一堆石头似的,毫无生气。毕业以后才明白,其实写生不是这样的。看一笔画一笔绝对是画不出好作品来的。在写生过程中,是需要我们仔细观察,动脑筋的。要通过各种观察,了解生活,去生活中捕捉那些生动的生活形象,要通过大量的练习速写及默写,才能将作品画出生气,画出神韵,达到传神。所以我们要在生活中发现艺术,让艺术作品高于生活,充满神韵。
二、“迁想妙得”论
“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这段话出自顾恺之的《魏晋胜流画赞》中,就在这段话中,他提出了“迁想妙得”的美学思想。
我们首先从字面意思来理解“迁想妙得”这四个字,就是通过想象,通过思索迁移到另外一个对象上取,以此获得奥秘。这是字面理解。但从顾恺之的美学思想来理解,就出现了很多观点。比如俞剑华先生认为把作者的思想迁入对象之中,体会对象的思想感情,然后加以运化,用艺术的形象表现出来,不但对象的形象正确,它的思想感情也能妙得其真,所以为画中最难。陈传席先生认为:“从各个方面去反复的观察对象,要不停的思索、联想,才能得到其神态。”潘运吉先生认为:“不拘泥于形,从形迁移开去,通过大胆的想象,才能妙得其神。”而袁有根先生认为:“其实就是作者对生活的观察体验。”以上四位学者的观点都有差别,从我的理解来说,我更赞同袁先生的说法。顾恺之为裴楷画像,在脸颊上加三毛,把谢幼舆画在岩石中,写《画云台山记》这篇关于如何画云台山的文章,这都是“迁想妙得”的结果。顾氏之所以有“迁想妙得”的结果,是缘于他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深入生活地去仔细观察,在这个观察的基础上,把自己的思绪、情感及思想迁入到所观察的对象中去,去体味富有思想感情的生活。顾长康在为裴楷画像之前,是了解裴楷的,也肯定是仔细观察了裴楷的生活过程,所以了解裴楷的性格,因此为他画像时通过大胆的想象在脸颊上加了三毛,更增加了他的识见。关于顾氏把谢幼舆画在岩石中,这也是顾恺之通过对谢幼舆生活的观察体验,充分了解谢幼舆的品性,通过自己的大胆想象,把谢幼舆画在岩石中,以此来突显谢幼舆的品性。写《画云台山记》这篇文章,顾恺之也是经过对云台山的观察及体验,通过自己的思想情感,大胆想象,写出了具有很高价值的文章。经过这样的环节,故其得到了“迁想妙得”的结果。所以我很赞同袁先生的说法。顾恺之的“迁想妙得”就是在深入观察生活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理性思考和情感体验,充分的发挥想象,从而获得所描写对象的内在的情感状态,内在的精神气质,即内在的奥妙。就比如说画家在画一位正在田间劳作的农民,就得把自己想象成农民,这样画出来的画才具有农民该有的精神气质,这样的画就有神韵了。再比如说,画家要画一名优秀的教师,就得把自己想象成优秀的有知识有素养的教师,这样才画得出教师的精神气质。那这样的画就传神了。
三、“骨法、布势”说
任何绘画形式都离不开技法法则,顾恺之提出了“骨法”和“置陈布势”说。
(一)“骨法”。 《魏晋胜流画赞》中记载:“《周本纪》:‘重叠弥纶有骨法。《伏羲·神龙》:‘……有奇骨而兼美好。《汉本纪》:‘……有天骨而少细美。《孙武》:‘……骨趣甚奇。《醉客》:‘作人形,骨成而制衣服慢之,……多有骨俱。《列士》:‘有骨俱。《三马》:‘隽骨天奇。”顾恺之提到的这些“骨法”、“奇骨”、“天骨”、“骨趣”、“骨俱”都是表现神的一个方面。但是这是指形体之神,不是指阿堵传神。南齐谢赫的“六法”中出现的“骨法用笔”,指的是线条,而不是形体。但是顾恺之的传神论对谢赫“六法”的提出影响甚大。
(二)“置陈布势”。《孙武》:“若以临见妙裁,寻其置陈布势,是达画之变也。”此文被记载在《魏晋胜流画赞》中。这里讲的是绘画在创作中剪裁和构图的问题。也就是说要面对所见的内容进行巧妙地剪裁,寻找构图的位置,观察当年布置阵势的形势,这才是懂得了画的变化。顾氏的这个理论也对谢赫影响很大,他在“六法”当中提出的经营位置,实则就是置陈布势,只是更加深入了。但都是为了达到传神的目的。
四、结语
众所周知,我国绘画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汉代以前的绘画,都是不自觉的,是政治或功力的附庸,而不是以审美为目的的,他们不知道绘画本体是具有美的价值,如画像石、画像砖都是作为厚葬的产物,云台图是为了记录歌颂功臣名将而作,而墓室帛画乃至陶俑则有武术性质。到了汉末魏晋,绘画有了美的自觉,不再是政治或功力的附庸,而是以审美为创作原则,以供人们欣赏为目的。画家们才知道,绘画本身是具有美的价值,绘画是可以传神的。因此中国开始出现专业文人画家,并且产生了一批绘画理论著作,而顾氏的“传神论”便是这一自觉艺术成熟的标志。自此,中国的绘画理论有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不管是作画还是赏画都以传神为审美标准,改变了先秦汉代时,绘画只取大势的形式,朝着更深刻精微的方向发展。总之,顾恺之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通过自身的一系列探索,确立了“传神论”的基础。以至于对多种形式创作和后世美学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中国绘画创作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潘运告,云告.汉魏六朝书画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264—292.
[2]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3]李一.中国古代美术批评史纲[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98—119.
作者简介:李金岚,女,云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2012级美术学中国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