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独学 让学习更有效
2015-04-27毕彩忠
新课改中,教师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很熟悉,但学生有没有独学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对合作学习来说非常重要。
一、什么是独学?独学有哪些特征
独学就是独立、自主、自觉的学习。独立是一种能力,有时友善的帮助和提醒往往多余。自主是一种意识,潜藏在学生的脑海里,一触即发,犹如锥处囊中,其末立见。自觉是一种习惯和本心,花开花落,水涨水退都不影响学生的跋涉路线。
独学的个体有宏观调控意识,从接受任务到制定计划、查找资料、调节过程、自我反馈、总结反思都是在一种清醒的有条不紊的状态下开展学习活动,不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它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一是“裸学”,也就是学生直接面向教科书中的文本进行阅读、思考,以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我的学生对于新文本的预习都有一项作业: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者质疑,几年试验下来,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他们不仅能完成现有发展区的内容和任务,并能提出最近发展区的问题。
第二个特征是“静学”,安静地“独学”,足够时间的“独学”,有人说,上公开课就怕冷场,提了一个问题,几十秒还没有人举手,这里我们要学会迅速判断,如果是问题太难,就要搭“支架”,让学生能够“缓坡向上”;如果不是“太难”,就要学会等待,静静地等待,课堂的静思默想是学生用心灵与文本进行对话,不热闹,但有深度。我们看见有些老师,在学生独学时要么自己不停地走动、要么就在不停地“唠叨”,催促“快一点”,还有的明显没有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独学。
三是“助学”, “独学”就是一个与文本、与编者、与作者的深度对话与调节的过程,需要有“凭借”,所以老师的精心编制导学案,而不是简单的要求学生看教辅导材料,如此“助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而不是记答案,去嚼别人嚼过的苹果。
四是“随学”,随时独学,有些人把独学简单理解为课堂的一个阶段,一些学校的阶段性课堂模式也容易误导老师把独学机械地理解为一个阶段,并且是课前几分钟。是否需要独学,由学习任务和课堂目标决定,并且,随时独学更能培养学生对于问题的深度思考。
二、独学三导,让学习更有效
1.学案引导,推动独学深入
导学案是高效课堂的抓手。每周一次的备课组集体活动,先由中心发言人主讲本课时的知识目标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研究学生的学习原理,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研究学生的知能状态,最后,根据学情与知识的综合情况,依据导为关键,学为宗旨,案为文本的原则由备课组长提出要求,指定教师编写。编写导学案,关键是善“导”,宗旨是利“学”,形式是文“案”。教师的善“导”,就在于找到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过程切合的“点”以及切合的“序”,在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架起合适的桥。“引导学习”是导学案的要旨。经过几年实践研讨,我们为学案设置四个引导。
学习引导——自主学习;方法指导;
思考引导——提问,变题目——从例题中变式;
总结引导——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可采用框图、树图、表格、文字等;
拓展引导——最后我们要做什么?作业、课后思考题、资源链接。
2.方法指导,保障独学效率
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立竿见影,而不得法者,往往事倍功半或劳而无功。要加强对独立自学环节的方法指导,保证方法指导的实效性,关键是做好两个层面的工作:一方面教师要针对具体内容给出建议,让学生知道应该怎么做。小组合作学习的初期阶段,各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很多,为保证学生尽快入轨入归,教师应担当起课堂辅导员的角色,深入小组深入学生,既要指导,更要督导。
3.过程督导,巩固独学成果
在巡中督导。学生独学,教师巡视。学生独学时,教师通过观察,了解学生独学情况,端正学生的独学态度。学生在独学时教师加强督查,及时表扬独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激励他们更加认真的独学。重视巡视后进生的独学,甚至可以给后进生说几名悄悄话,帮助其端正独学态度,使他们变得认真起来。要面向全休学生,不得只顾辅导一两个学生,而放弃了督促大多数学生。独学时,教师不得在黑板上抄检测练习或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因为这样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在查中落实。检查学生的独学效果,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检查,可以纠正不足;通过检查使学生盾到自己运用学法所取得的成绩,获得成功的满足和喜悦,激发学生运用学法的兴趣。所以在学生独学后,应采取一定的方法检查独学效果,了解学生的独学情况。从检查对象上讲,一般可以采取三种方式相结合进行检查:①学生自查;②小组互查;③教师抽查。从检查方式上讲,可以采取背诵、习题、表达等方式进行
善于独立学习的人,他的头脑是清醒的,思维是清晰的,处理事情问题有主见,不盲从,接受新事物新知识比一般人快。这样的人生活能力交往能力也不会差,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时,能够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能够帮助他人,引领小组朝着既定的方向合作学习。重视独学,能使学习更有效。
作者简介:
毕彩忠,男,本科,现就职于浙江传媒学院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