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校本课程将英语阅读变为“悦读”
2015-04-27宋晓芳
宋晓芳
【摘 要】三级课程政策的实施,打破了原有的大一统的课程体系,而建立了多元化的课程观。国家只制订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对课程进行宏观控制。教材则趋向多样化,学校可以选择任何经国家认定准予发行的教科书,这样就要求教师树立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课程制度观。校本课程实施中教师能够依据实际情况自由发挥,取得更为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就如何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利用校本课程材料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最终提升学生在英语实际应用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英语教学;校本课程;阅读策略
近年来,“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等呼声一浪接一浪,但是有些学校担心一旦放开手便无法掌控课堂,害怕出现混乱,导致教学质量大大下降。因此,事实上尽管倡导课改这么多年了,部分学校还是坚持原来“满堂灌”的教学策略以保证课堂的高效性。然而,这样“高效”的课堂并没有真正实现高效,原因就在于一节课下来信息量过大,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消化和吸收。长时间的这种“消化不良”容易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丧失“我想学”和“我要学”的内在动力。课堂上教师一直滔滔不绝而学生习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的课堂谈何高效?
“高效”的本义是指在相同或更短的时间里完成比其他人更多的任务,而且质量与其他人一样或者更好。而在我看来,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高效应该还有另一重含义,那就是“高兴、有效”。下面以英语阅读教学为例,探索如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策略将学生害怕的英语阅读变成他们喜欢的“悦读”。由于校本课程安排依照学校发展水平和学生实际情况开发实施,因此教师在校本课程实施中更能有游刃有余。
在校本课程实施中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共同努力完成各种教学任务。合作学习强调以集体授课为基础,以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为主体。这种策略同样可以应用到英语阅读教学当中,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轻松地掌握阅读技巧,感受阅读的乐趣。与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相比,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给予学生更多发挥自主能动性的空间。下面谈谈如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策略来进行高效阅读教学。
首先,明确角色,强化主导。一方面,教师必须要认清自己在课堂中所扮演的角色,时刻记住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另一方面,学生也要明确自己的角色,摒弃过去那种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的观念和做法,努力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积极构建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网络。
其次,要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习惯了过去一直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学生在上课前往往没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不清楚自己上完这节课要到达一个什么样的目标,掌握什么技能和知识。因此,教师很有必要将具体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跟学生说清楚,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有针对性地进行预习和听课。
第三,要优化分组,实现自主学习。为了保证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分组的时候要注意合理性,尽量争取每个组都由上中层以及后进生组成。这样,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组员之间可以相互帮忙,共同完成任务,同时还可以增强后进生的自信心并带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得他们愿意投入到小组合作中去。
第四,重视小组反思,集中点拨。鼓励学生在每次小组合作后以小组为单位对照之前定下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进行讨论和反思,总结自己学到了什么。
实施步骤:具体做法包括三个阶段:课前合作、课堂合作以及课后合作。
一、合作完成课前预习
四人为一小组合作预习课文,教师明确预习的两项任务:第一项为查生词(读音、意思以及用法)、文章大意、找出课文中的语法和语言点以及整理小组成员在预习过程中未能解决的疑难问题;第二项为准备课前表演,这是课本内容的一个拓展。要求小组成员搜集与该单元话题像话的资料,这些资料的形式可以多样,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等都可以。目的一方面是弥补教材内容的趣味性,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资料搜集的能力。
二、合作完成课堂活动
(1)合作展示预习成果。挑选一个小组上来汇报预习成果,每个同学负责一个部分:文章结构和大意、语法和语言点、疑难问题以及课外拓展。
(2)合作完善预习内容。在第一个小组汇报完之后,其他小组进行补充或者纠正,将预习的内容也就是学习的重点难点补充完整,教师在一旁维持课堂的有序进行的同时准备对学生们的疑难问题进行集中引导和点拨。
(3)合作归纳阅读技巧。教师通过设计相关的题目来引导学生发现阅读目的不同的时候使用不同的技巧。比如,让学生找出文章大意时,他们只需要快速阅读,不需要关注每一个小的细节;而在完成细节题时就需要他们找到题目中的关键词并在文章中扫描,准确定位,找到答案。在完成这些有针对性的练习后,小组成员共同总结和归纳出这些运用技巧的好处和什么时候用这两种阅读技巧。
(4)合作讨论和写作。教学大纲中要求我们的教学要从三个维度进行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前面的教学活动中都已经涵括了前面两个维度,而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则可以融入到合作讨论和写作当中。
三、合作完成课后巩固
(1)合作完成作业。过去教师一直强调学生应该要独立完成作业,这有其合理性,因为教师不希望学生为了应付了事而不假思索地抄袭作业,这种规定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可是,在另外一个层面上来说却不利于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其实,长远来看学生合作完成作业是利大于弊。
(2)合作复习和整理笔记。常言道:“学而时习之”,复习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强化记忆。然而,不少学生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觉:一个人复习往往觉得枯燥,而且效率不够高。在实践中发现小组合作复习能弥补单独复习的不足,因为小组的成员实际上充当了学习伙伴的角色。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监督、共同进步;把对方看成学习的榜样,产生学习动力;还可以交流学习策略、记忆方法等等,以取长补短。
(3)合作批改、订正作业和听写。小组合作还有一个方面是成员互相批改作业、订正作业和听写。这是一个很容易忽略但是又很重要的活动。与以往教师批改作业相比,学生会从中收获更多。
(4)交流学习方法和经验。合作小组在课后还可以进行学习方法和经验的交流,如怎样轻松击破英语阅读中的生词,如何提高阅读速度等等。此外,还可以组织读书会,交流阅读课外读物的感想或是写书评,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和知识面。
四、检测评价
教师利用课堂小测或是限时训练来检测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教师可选择与刚刚所学的阅读主题相关的阅读材料对学生进行检测,而检测的题型可以参照高考阅读理解,设置主旨大意题、细节题、推测题、词义猜测题等等。通过这些小测或限时训练,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阅读技巧掌握的情况,学生也可以检测自己学习的效果。
与传统的阅读教学相比,将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应用到英语阅读课堂中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消,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互助,使得学生从害怕英语阅读到喜欢阅读,把阅读升华为“悦读”。
参考文献:
[1]高志富.英语小组合作学习初探[D],2005
[2]李淑娟.新英语课程中有关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7)
[3]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任长松.课程的反思与重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程观[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