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美术鉴赏课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2015-04-27党娟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2期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设计策略有效课堂

党娟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入,如何实现“有效课堂”成为了每一位老师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章主要围绕高中美术鉴赏课有效课堂的教学策略展开初步的探索,通过有效课堂的准备策略、实施策略、评价策略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实现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有效课堂;设计策略

有效课堂是什么?首先有效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场所,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场所;其次有效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再次有效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

课堂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同时课堂教学的情景又是复杂多变的,这就要求教师要灵活的备课,不能死抠教案,按部就班的按教案上课。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教师更应该灵活对待备课这一环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给学生留足自由思维的空间,为教学中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互生新知留有余地。在教学中我们为实现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有效性采用的是集体备课。

实行集体备课,具体做法有:

(1)固定备课时间、地点、人员:以年级组为单位,每周一在音体美教研组办公室集体备课。

(2)固定备课内容:主要讨论下周上课内容,包括教学目标,重难点,学生情况等。

(3)固定整理:组内人员按课时分工整理,把备课内容整理成教案并交打印室打印,在本周五之前分发给组内教师。

(4)固定修改:教师根据所带班级情况对教案进行修改。

(5)固定反馈:在下周集体备课时讨论课堂反思。以利于今后改进教学。

在新课程的条件下,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怎样的呢?当然是要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真正在课堂上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教师如何在这方面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呢?

1根据课堂上的学情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

教师要意识到学生是有着独立个性的、处于发展中的主观能动的人。要摆正学生在课堂上的位置,要尊重学生探求新知的好奇心,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与体验。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能根据学情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创设轻松、活跃、和谐的环境氛围,课堂教学就将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2巧妙地将课堂还给学生

以往教师墨守成规,教学方法一成不变,那么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也好不到哪里去。因此,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重建不是机械地将课堂交给学生,而是需要教师认真地实际教学方法,通过主导作用的发挥,巧妙地将课堂还给学生。例如我们在设计《建筑艺术》一课时,改变以往教师系统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习惯模式,将鉴赏的权力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对自己最喜欢的建筑作品发表看法。学生在仔细观看、分析后,纷纷表述自己所喜欢的建筑的风格特点,喜爱的理由。有的钟爱中国苏州园林的“诗情画意”;有的喜欢雄伟壮丽的金字塔;还有的对尖顶的德国科隆大教堂充满憧憬。通过各自的表述,学生从对一座建筑的偏爱发展到对多幅作品的了解,感受了多种建筑艺术的风格特色,共享了知识,形成了合作学习的良性循环。

3教师要做一个敏锐的倾听者

教师如何学会倾听呢?在课堂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需要,用心倾听学生的声音,不断地从学生发言中了解学生的想法,组织引导学生互动交流,从学生身上寻觅到新的课程资源。与此同时,教师要虚心向学生学习,这样不但能做到教学相长,而且能使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好多家庭都喜欢旅游,好多学生也在旅游的过程中感受到不同城市的美。俗话说的好“见多识广”,“百闻不如一见”。让学生讲讲自己的发现和对美的认识才能更好地让教师掌握学生的思想。在相互的交流中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真正地感受生活的美。

4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体会,给学生安排自由、自主学习的时间,在学习活动的安排上,要创设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美术鉴赏活动离不开鉴赏的对象。高中美术鉴赏的对象不仅包括中西绘画作品,还网罗了中外建筑、雕塑、工艺等艺术形式。因此,合作、交流的方法也十分适合美术鉴赏的学习。根据不同的内容安排学生运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各抒己见,从感性的描述到理性的分析,再到解释和评价艺术作品,学生会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从而更全面地鉴赏美术作品,提高鉴赏能力。

5要不断的激励学生创新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审美教育的最高目标。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为发展理性认识的内容,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临摹教学是必要的但是长期的“照葫芦画瓢”不但破坏了学生感知认识,而且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思维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正视美术教学的目的,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又要尊重学生的创造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美术教学中,教师要运用鼓励性评价,着眼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寻找闪光点,创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不断增强学生成功的愿望,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经常对学生说:“你是惟一的,你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上没有人与你相象,因而你的作品也应该是独一无二的。”我鼓励学生尽量在作品中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展现自己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创造的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为了适应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我在教学预设的基础上,更多了关注了教学的生成,即时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和提出的新问题,及时予以解决。

对于美是什么的探讨,中国与西方的观点是不同的。在西方,美学研究的历史是源远流长的。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但归纳起来,不外乎这样两种意见:一种是从精神世界去探讨美的本质,把美本质最终归结为绝对理念、绝对精神,或主观意识、审美感受,从哲学的根本问题上颠倒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这条途径,显然是唯心主义的。另一种是从客观世界的自然事物出发探索美的本质,把美本质最终归结为自然事物本身的某种感情特征和属性。这一思维路线肯定美在生活或美在客观事物本身,有其正确的一面,但由于它们一般都离开了人的社会存在,不懂得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不能从主客体在实践中的辩证关系来探讨美的本质,带有明显的直观的缺陷,这条途径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即机械唯物主义或旧唯物主义的。

中国的美学思想同样是源源流长的。在中国历史上,不但许多哲学家的著作中都有美学思想,而且在历史历代著名的诗人、画家、戏剧家、音乐家、书法家……所留下的诗文理论、绘画理论、戏剧理论、音乐理论、书法理论中,也包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往往还是美学思想史中的精华部分。但中国与西方美学史关于本质的探讨有很大的不同。首先表现在,历史美学史在探讨美本质时,直接与世界观联系起来;而中国则与世界观的联系不那么直接和紧密。其次,中国美学史上许多美学范畴,如气韵、风骨、妙悟、神韵、境界等等,是西方美学史上闻所未闻的。这些美学范畴虽然有许多辩证法思想,丰富了对美本质的研究,但由于个人的解释不同,显得比较零碎、杂乱,不如西方的某些美学专著写得系统、明晰。

总之,要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美术鉴赏活动。这样才能有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使学生真正喜欢美术鉴赏,理解美术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注意在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从而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尊重多元的世界文化。

参考文献:

[1]《走进高中美术教学现场》,首都师范出版社,2008年版

[2]《现代教学设计》,首都师范出版社,2010年版

[3]《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策略》,首都师范出版社,2010年版

猜你喜欢

高中美术鉴赏设计策略有效课堂
高中美术鉴赏课实践式作业的设计
赣鄱生态水产品包装设计策略研究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生物“有效课堂”三步曲
浅议郊野公园对城市宜居性提升的设计策略
设计策略决定企业品牌形象
大连智慧旅游平台UI浪漫设计研究
高校英语教学中有效课堂评价策略的建构
洗去浮华,回归本真
高中美术鉴赏与语段阅读的有效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