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组方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残石临床研究

2015-04-26周冬平罗慧麟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21期
关键词:残石组方尿路

周冬平,罗慧麟

(新余市中医院 外二科,江西 新余 338025)



中药组方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残石临床研究

周冬平,罗慧麟

(新余市中医院 外二科,江西 新余 338025)

目的:探讨中药组方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残石的疗效。方法:将54例上尿路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7例,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与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中药组方8周,分别于第4周及第8周复查KUB和B超,评价两组患者疗效。结果:第4周,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25.9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14.81%,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8周,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2.96%,显著高于第4周时的总有效率(25.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亦显著高于对照组第8周时的总有效率(18.52%),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组方对于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残石具有促排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上尿路结石;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中药;临床研究

上尿路结石属于泌尿外科常见病,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具有创伤小、成功率高、恢复快等优点,已成为临床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复杂性上尿路结石治疗的金标准[1]。而术后残石也是临床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我院运用中药组方治疗术后残石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54例上尿路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其中治疗组男16例,女11例,年龄(52.3±8.51)岁,血压(110±8.2)/(78.0±5.3)mmHg,住院天数(10.2±3.12)天;对照组男14例,女13例,年龄(51.4±9.32)岁,血压(112±6.81)/(74.0±5.23)mmHg,住院天数(9.4±2.34)天。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纳入标准

①年龄18~70岁;②诊断为上尿路结石;③成功行单侧MPCNL治疗;④术后有上尿路结石残留;⑤残留结石最大直径≤10mm;⑥自愿接受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病例排除标准

①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②患有心、肝、肾等严重疾病者;③已知对该类药物过敏者;④精神病患者;⑤正在参加其他临床研究者;⑥同时服用其他排石药物者。

1.4 方法

1.4.1 手术治疗 两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由同一术者主刀完成,气管插管全麻,取截石位,逆行插管留置6F输尿管导管。改俯卧位,B超下目标肾盏穿刺,穿刺点取12肋下或11肋间与腋后线或肩胛下线之间,穿刺针与B超探头方向一致。B超下将穿刺针穿入肾盏,拔出针芯后,如尿液流出,则穿刺成功。导入斑马导丝妥善固定,以穿刺点为中心切开皮肤约1cm,退出穿刺针鞘,沿斑马导丝用筋膜扩张器扩张至18F或20F,留置Peel-away鞘,建立取石通道。采用第四代EMS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清石系统进行碎石,同步吸引至收集瓶中。结石清除干净,置入F6/F7双J管,沿导丝留置14~20F肾造瘘管,以便充分引流。

1.4.2 术后常规治疗 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止血、抗感染、止痛等对症治疗,留置导尿管1~3天,术后7天拔除肾造瘘管,术后4周拔除双J管。

治疗组:受试者术后予以中药免煎颗粒,每日一剂,开水调开,分2次口服。颗粒剂组方:金钱草30g、海金沙20g、鸡内金30g、白术15g、当归10g、生地10g、王不留行10g、石韦10g、怀牛膝10g、瞿麦10g、萹蓄10g、芍药10g、甘草5g。连续口服8周。嘱患者多喝水,每日达2 000mL以上,拔除双J管后,每日进行跳跃活动,每天5~6次,坚持5min。中药免煎颗粒由广州一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对照组:在术后常规治疗时,嘱增加饮水,每日达2 000mL以上,拔除双J管后,每日进行跳跃活动,每天5~6次,坚持5min。

1.5 疗效判定标准

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石淋的疗效评价:治愈: 腹部平片(KUB)或B超检查发现结石消失,残石全部排出;好转:KUB或B超检查发现残石下移至输尿管或膀胱,或提示残石直径减小或数量减少;无效: KUB或B超检查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治愈、好转均计入总有效。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第4周,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25.9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14.81%,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8周,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2.96%,显著高于第4周时的总有效率25.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亦显著高于对照组第8周时的总有效率18.52%,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3 讨论

尿路结石属中医“石淋” “气淋”“血淋”等范畴[3]。中医认为淋证的基本病机是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病位在肾与膀胱。而各淋证相互转化,成肾虚为本,湿热为标的病理,肾虚气化不利,水湿邪热蕴结日久,化火灼阴,煎熬尿液成石[4],结石阻塞,不通则痛。

本研究所用药方中,金钱草为君药,其性咸凉味甘苦,有利水通淋、清热消肿之功,配以海金沙,助其排石之力;鸡内金性味甘平,具有理肠健脾之功,减少消石药碍胃之弊;以王不留行、石韦、怀牛膝相辅,增强利尿通淋、行气化瘀止痛之功;萹蓄、瞿麦清热利水通淋;配以白术、当归、生地,达到补肾益气活血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显示[5],补肾益气药对有循环障碍的肾脏,可促进排泄,增强输尿管蠕动。芍药、甘草缓急止痛,可促结石排出;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补肾益气活血、清热通淋排石之功。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第4周时,不论与治疗前比较,还是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考虑患者术后留置双J管,戚徳峰等[6]认为留置输尿管内支架是梗阻性因素,支架减缓输尿管蠕动,影响残石排出。第8周,治疗组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而对照组较治疗前无显著差异,说明中药组方可以促进残石排出。

综上所述,中药组方对于MPCNL后残石有促排作用。但限于条件限制,对于中医不同证型、不同药物的治疗,尚需进一步研究。

[1] 那彦群,叶章群,孙颖浩,等.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69-173.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43.

[3] 郭子光,熊曼琪,徐木林,等.现代中医治疗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98.

[4] 米一鄂.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续集)[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9:259.

[5] 吴士杰.乌金排石汤治疗尿路结石36例[J].陕西中医,2009,30(7):838-839.

[6] 戚德峰,李逊.输尿管内支架对人肾孟及膀胱压影响的研究[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3,9(3):183-185.

(责任编辑:宋勇刚)

2015-06-08

周冬平(1979-),男,江西省新余市中医院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外科。

R256.5;R692.4

A

1673-2197(2015)21-0095-02

10.11954/ytctyy.201521043

猜你喜欢

残石组方尿路
Shunxin decoction (顺心组方) improves diastolic function in rats with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induced by abdominal aorta constriction through 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
蒙医药清瘟杀黏类方剂组方的知识发现研究
胆管内超声用于胆总管结石内镜下取石
要想不被“尿路”困扰 就要把它扼杀在摇篮里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铸型肾结石经皮肾镜碎石术后残石的临床效果分析
部颁标准中治疗风温中成药的组方规律
针灸联合中药组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探讨
结石通胶囊治疗肾结石mPCNL术后残石的临床观察
不同术式在肝胆管结石手术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清热化瘀排石汤治疗尿路结石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