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类高校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的市场参与路径
2015-04-24刘江
刘江
摘 要:理工类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比较注重所在学校的学科特色与优势,以期规避同质化现象和提升毕业生的竞争力。为此,有必要将以行业和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引入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改革中来,根据教改前、教改中和教改后三个不同阶段的任务,充分发挥市场的信息反馈、咨询建议和实践参与的功能,并探讨市场在不同阶段参与理工类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多种路径。
关键词:理工类高校;商务英语;教学改革;市场参与;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3-0039-03
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以下简称“英专教改”)历来是英语学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且往往围绕“教什么”和“如何教”这两个“带有共性的根本问题”展开[1]。“教什么”涉及课程体系的设置,“如何教”则事关教学方法,且均属于教学改革中微观具体的操作。胡文仲先生新近指出,在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上,我们要努力做到在培养层次、培养方式和培养目标上的多元化,“培养创新型的英语专业人才,以适应国家和社会的多种需求”[2]。然而,英语专业人才,尤其是商务英语专业人才要适应国家和社会的“多种需求”,不仅有赖于人才培养模式的“三个多元化”,更有赖于商务英语专业教改方案的设计和参与主体的多元化。遗憾的是,现行的商务英语专业教改往往仅强调本校教师的作用,而将市场(业界)、学生、学界等事关教改能否最终成功的所谓“外部因素”都排除掉了,这显然无异于闭门造车和坐井观天之举。值得注意的是,与师范类、外语类和综合性院校以培养研究型、学术型、精英型商务英语人才不同的是,理工类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行业背景和学科特色更为突出,更强调学生知识能力的复合型和应用型,因此与市场的契合度也往往更高。为此,本文将聚焦市场在理工类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改前、教改中和教改后三个阶段的参与路径,以期为相关的理论研究和教改实践抛砖引玉。
一、教改前:信息反馈
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作为一种特殊“产品”,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生产”同样也应遵循基本的市场规律。换言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首先应具有一定的“稀缺价值”,其次则应在质量与规模上符合市场的双重需求。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外语人才的严重缺乏,只要会说几句外语,就具有了一定的稀缺性。然而,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全国已有929所高校具有英语专业学士学位授予权(教育部2009年数据),办有英语专业的大专或高职类院校也不在少数,各类外语培训机构生产的“速成型”英语人才更是难以计数。而自2007年教育部批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开办商务英语本科专业以来,在短短的6年间,全国已有230多所高校开办了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其中大多数属于理工类院校。如今,不仅英语专业成为高校扩招后“学科点膨胀最快的专业之一”[3],而且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开设速度更是后来居上。这种“大跃进”式的发展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自扩招10年后的2009年起,英语专业已连续几年“跃升”为十大就业最难的专业之一。如果商务英语专业的办学模式继续走传统英语专业的老路子,也必将步其后尘。那么,曾经炙手可热的英语专业为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风光不再呢?其根本原因则是缺乏对市场需求的前瞻性分析,缺乏对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深入研究。相反,在专业申报方面,各高校却是盲目地一哄而上,且千校一面地按照同一标准、同一课程设置、同一模式培养英语人才,最终导致英语人才的“稀缺价值”丧失殆尽。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一方面是大量普通的英语人才严重过剩,一方面却是高端的口译和既精通英语又熟悉法律、商务、管理等复合型尖端英语人才的大量匮乏[4]。这充分说明高校英语人才培养过程中市场信息的“缺位”,同时也提醒我们,无论是新专业的设立还是后期的教学改革,都不能闭门造车,而应“开门”办学,“开门”搞教改,应想办法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论证,引进和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如行业和企业)在商务英语专业教改中的积极作用。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发布,《规划纲要》指出,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需要“面向社会需求,优化结构布局”[5]。对于理工类高校而言,社会需求即是市场需求,而市场的主体由不同性质和规模的企业构成。因此,对相关企业进行调研,掌握企业的目标需求,并对收集的调研信息进行前瞻性分析,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地优化课程体系,提高商务英语专业教改的针对性和质量。《规划纲要》还强调,各高校要“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这意味着在进行市场人才需求调查时,对企业或行业的选择也应该有针对性,即应根据各高校自身的学科特色和专长,选择不同行业领域内的企业作为调研对象,如此才能避免未来人才培养上的“千校一面”。如农林类的高校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农林企业,医药类高校应选择一定数量的医药企业作为市场信息的调查对象。各高校只有通过有针对的、有区别的市场信息调研,才能把握各自行业领域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水平的实际需求状况。与学科特色鲜明的理工类院校市场信息调研应注重“专”不同的是,对于综合性或外语类高校而言,其市场调研范围则应讲究“杂”和“广”,从而突出其英语人才的多面性。
一言以蔽之,在商务英语专业教改实施前,市场的参与路径主要是以企业为主体向各院校提供人才需求信息。换言之,通过高校主动的“开门”搞教改,各高校英语专业院系基于未来市场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规模、知识体系结构等提供的信息反馈,从而科学地对课程体系、实践实习模式等进行动态调整。
二、教改中:咨询建议
众所周知,相对于市场的瞬息万变,高校任何的教学改革都具有一定的后效性。如何确保商务英语专业教改的与时俱进便成为另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有学者认为,“基于毕业生调研的信息反馈可以较为客观地评价教学质量,并为进一步的教学改革提供思路”[6]。此举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知识结构及水平能否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从而有利于优化课程设置,但仅针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毕业生的流动性大,不利于长期的持续跟踪调查。在当下的就业市场中,毕业生已不再像他们的父辈那样终其一生服务于同一家企业或单位,而是处于不断的流动之中。这就意味着跟踪调查的对象随时可能会“失联”,而无法在后续的教改中进行动态调研。二是毕业生无法提供市场对人才规模及规格需求情况的信息。由于很多毕业生刚踏入社会,还无法从宏观上洞悉市场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也无法很好地把握市场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的期望,更无法预见市场在未来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规模,因而难以独立担当商务英语专业教改中市场信息的反馈者。三是毕业生无法集中地反映代表高校学科特色的行业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由于理工类院校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和专长,其商务英语专业要在学校内部和市场中立足,必然要求走特色之路,因此,来自与学校学科特色高度契合的行业信息就尤其重要。然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领域并不必然囿于相关的行业,在无法确保所有被调查对象行业专属性的前提下,加上前文所提的毕业生的高流动性,也就无法为商务英语专业教改的特色之路提供可靠而翔实的市场信息。四是毕业生无法提供系统的、科学的教改实践建议或决策咨询服务。由于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大多与人力资源管理无关,因而在人才培养模式、知识能力结构、课程设置、实践实习等方面无法为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改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决策咨询。因此,对于理工类高校来说,商务英语专业教改中市场信息的决策与咨询角色非行业和企业莫属。
《规划纲要》指出,要探索高校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建的模式,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这一思路为行业和企业参与教改提供了政策支持,使市场参与教改活动成为了可能。与教改前主要提供人才需求信息不同的是,在教改进行中,行业和企业的参与路径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教改往往要持续较长的时间,因此,在教改实施过程中,行业或企业仍可提供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的动态变化信息,并就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规格提出具有前瞻性的建议。其次,在教改过程中,企业尤其是行业可以结合本行业特色和高校学科特色与优势,就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体系、课程设置、师资匹配、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方式等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以供教改单位参考。最后,商务英语专业教改中高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模式既可以是定期的晤谈,也可以是不定期的双向沟通,不仅高校要主动“出击”,邀请企业和行业相关人员参与到教学改革中来,行业和企业也应该从长远发展的战略出发,积极配合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教改活动,以期为本行业和本企业培养优秀的商务英语人才。
三、教改后:实践参与
教改前的针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信息的市场调研和教改中与市场的适时互动无疑有助于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的模式、规模和方向,但在教改成功实施之后,高校绝不能因此而认为市场已无用武之地。可以说,教改前的市场信息调研是为教改活动朝着正确的方向开展做铺垫,基于市场反馈的人才需求信息,教改得以确立明晰的目标。改革中行业或企业的参与则能以决策咨询对象或建议者为整个教改提供即时动态市场变化,从而最低限度规避教改活动后效性所带来的弊端。相对于教改前和教改中的“客体”身份,教改后市场的作用则完全可以以“主体”的身份出现。换言之,在教改成功实施以后,行业或企业不再是只提供信息的客体,而应以“主体”的身份参与到教改后的活动当中去,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四种路径。
第一,发挥“信息员”作用,为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回访提供方便。由于理工类院校鲜明的学科特色和优势,基于前期市场调研获取的信息无疑也使其商务英语专业教改朝着特色化转型。如此一来,理工类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也必将主要流向与学校专业特色高度契合的行业和企业。作为高校方,可以与相关企业或行业建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回访的合作机制。此举一方面意在贯彻《规划纲要》的相关精神,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校企在人才培养与人才利用上形成良性的互动。而作为市场方的代表,各行业协会或企业也应积极主动地向相关院校反馈其招募的商务英语人才在工作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如知识体系结构是否合理,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否有待提高等等。通过高校与市场双向的互动,不仅能进一步促进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改向纵深发展,而且企业也能招聘到知识能力对口的商务英语人才。
第二,由企业或行业相关人员在高校商务英语院系担任实践导师。一直以来,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途径备受关注,而在教改中加强同行业和企业的合作则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可以通过将行业和企业相关负责人纳入教改主体范畴,从而在相关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并通过聘请该行业或企业负责人担任其校外实践导师来巩固和推动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培育。同时,企业导师比高校教师具有更多的实践经验,能较好地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第三,师资共建是理工类高校与企业在合力推动商务英语专业教改的体现。《规划纲要》指出,在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中要依托相关高等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这一精神虽然是针对职业院校而言,但完全适用于理工类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师资建设。正如前文所言,理工类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出路在于培养有学科特色的复合型、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这就决定了理工类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主要是去企业从事与商务英语相关的应用型工作。以此而论,理工类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队伍也应接受行业和企业的相关培训,从而在教学实践中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能使教育教学更接地气。反过来,企业也可以定期选派人员到理工类院校担任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如商务礼仪、商务谈判等)的教师,从而在教学中提升理论水平,实现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
第四,教改成效的评估同样离不开以行业和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参与。传统的教改评估只注重审阅材料或课堂即时教学,而忽略了作为用人主体的市场的声音,因此无法评估和考核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的实际质量。而能提供这一有价值的评估主体则同样非用人单位莫属。高校的毕业生就像企业的产品一样,只有经过实践检验才能分出优劣。在教改后的成效评估中,企业可以根据其招募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实际表现,窥探教改的成败与否,从而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意见。来自企业或行业的一手评估数据和资料无疑是商务英语专业教改成效最有力的佐证,也是推动后续教改活动的有力依据。
理工类高校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其商务英语专业的教改必然朝着特色化的方向努力才能避免同质化的问题,从而提升人才竞争力。作为与其学科特色和优势息息相关的行业和企业等市场主体理应在商务英语专业教改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也只有在教改前、教改中和教改后三个阶段都充分实现院校和企业的良性互动,才能最终释放商务英语专业教改的活力,并增强商务英语专业教改的创造力和前瞻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克服教改的后效问题。
参考文献:
[1]孙有中,李莉文.CBI和ESP与中国高校英语专业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J].外语研究,2011,(5).
[2]胡文仲.试论我国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回顾与展望[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1).
[3]庄智象.我国外语专业建设与发展的若干问题思考[J].外语界,2010,(1).
[4]刘燕,华维芬,束定芳.外语专业改革与发展战略——上海市高校外语专业布局与外语人才培养情况调查研究[J].外语研究,2011,(4).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4-08-29].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6]王敏,田慧,李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提高体育院校英语专业教学质量——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