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4年中考历史选择题分类例析及应对策略

2015-04-23宋春燕

中学政史地·初中 2014年12期
关键词:题干选择题选项

宋春燕

历史选择题具有知识覆盖面广、题目灵活性大、客观性强的特点,具有比较全面的考查功能,极少有评分误差。它能有效地考查记忆能力、阅读能力和几乎所有层次的思维能力及思维品质,是目前中考最常见最基本且比较稳定的题型。根据题干内容的表现形式不同,可将选择题划分为多种类型,一般有材料型选择题、组合型选择题、否定型选择题、因果型选择题、最佳型选择题、图表型选择题、排序型选择题等。下面就结合全国2014年的中考历史试题谈谈各类选择题的解法。

一、材料型选择题

这类题是材料解析题的客观答法。它要求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背后的历史事实。这类题的难度较大,主要考查考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解题策略:材料选择题又称史料选择题、情景选择题。解答这类选择题时分三步进行:一要看史料引文的出处,从而确定史料所涉及的历史背景;二要弄清史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三要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材料解析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奏效的,要求学生平时强化文字功底,注意从材料中提炼观点,区分历史材料中的客观事实和主观见解,最后准确作答。

【例1】(2014·山东济宁)名言警句是人们在实践中经验教训的提炼和总结,也是历史文化精华的积淀,对后人有启发、鼓励和警诫作用。下面名言的作者是()

相信我吧,在艺术问题上,下面这句话是实在的:老老实实是最好的办法,宁肯不厌其烦地严肃钻研,而不是投机取巧、哗众取宠。

A.凡·高B.达·芬奇

C.莎士比亚D.亚里士多德

思路点拨:从名言警句里面可以找出关键性的信息,比如,从“艺术”这一关键信息可以排除C、D两项。再从A、B两项中进行选择,缩小范围。另外,也可以链接所学知识储备直接判断。本题名言出自凡·高,告诉人们做学问或艺术要老老实实、刻苦钻研,不要哗众取宠。

二、组合型选择题

这类题将同一类的事件或现象按一定的关系进行组合。这类选择题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表述关系的题干;根据题干要求列出三组或三组以上的事件或现象,并以数字序号列出;根据这些数字组合成的备选项。

解题策略:解答这类题可采用选基法和排除法。选基法(肯定筛选法)是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先确定一个或两个正确的题肢,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题肢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最后得出正确答案;排除法(否定筛选法)即先确定不符合题意的题肢,再排除包含这些题肢的组合,最后得出正确答案。

【例2】(2014·贵州毕节)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启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有()

①创办军事工业②创办民用工业③筹划海防④培养人才

⑤改革行政机构,任用维新人士

A.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⑤

思路点拨:本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关键词语是“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即选出与洋务运动相关的主要内容。答题可采用排除法,即首先选出不正确的,然后逐一进行排除。如本题中一定不包括“维新”,由此可以排除⑤。最后看选项,四个选项中只有C没有⑤,所以确定答案为C。

三、因果型选择题

这类题即考查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原因和结果的选择题。题干中常常出现的词语有“原因是”、“主要原因”、“根本原因”、“目的”、“是为了”等。

解题策略:这类题考查的角度有两种情况:一是由结果推断出原因,其结构形式是题干为果,备选项为因。在考查原因时常用的概念有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根源、内因、外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政治原因、经济原因、思想原因等。二是由原因推出结果或影响,其结构形式为题干是因,备选项是果。分析问题时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平时学习要熟练掌握历史史实,把握历史主体知识,对历史事件进行客观公正的认识。

【例3】(2014·江苏盐城)史学家陈旭麓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这是因为,鸦片战争()

A.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

B.激化了中国社会的矛盾

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思路点拨:本题属于第一种情况。审题时要注意对原因的限定语。题干引用陈旭麓的观点,要求解释其原因。在没有任何限定语的情况下,要选择其主要原因。分析四个选项,C项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的影响;D项是五四运动的影响;B项从属于A项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A。

四、否定型选择题

这类题的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和限制,如用“不是”、“不正确”等词语,主要考查逆向思维能力,应特别注意。

解题策略:这类题又称逆向选择题,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往往有“不正确”、“不包括”、“不属于”、“无关”、“错误”等词语,是中考容易失分的一种选择题。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因此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养成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的习惯,经常问几个“为什么”,带着问题学习,学会逆向思维。解题时要注意这些否定式的限定要求,解答时可采用逆推法,找出不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

【例4】(2014·湖南株洲)八年级某班计划举办一次以“红军长征”为主题的历史故事会,该班同学所拟的故事标题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A.《遵义会议》B.《四渡赤水出奇兵》

C.《井冈山会师》D.《飞夺泸定桥》

思路点拨:题干主题为“红军长征”,否定提示是“不符合该主题的是”。遵义会议发生在1935年1月,是长征路上一次重要的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四渡赤水是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红军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战役;飞夺泸定桥发生在长征路上,大渡河边;井冈山会师发生在1928年4月,不是发生在长征路上。因此确定答案为C。endprint

五、排序型选择题

这类题是把打乱了顺序的事件按一定的要求(时间、空间或逻辑顺序)排列出正确的顺序,主要考查学生纵向掌握历史知识的熟练程度。

解题策略:从试题形式上看,有序号式排列和非序号式排列两种;从排列内容上看,有时间先后、地理方位、高低、大小等排列方式。解答这类题,其一,可采用首位判断法,即找出发生最早的一件史实,然后看选项中以这一史实序号为首的选项,就可以迅速地选出答案;其二,可采用首尾结合法,即按时空延展顺序找出最早发生的一件史实和最晚发生的一件史实,根据其序号即可选定正确答案;其三,可采用中间判断法,即如果首尾相同按中间的先后顺序去判断,也能很快确定正确选项。

【例5】(2014·湖北孝感)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呈现“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的特点,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懈的探索精神。下列探索中的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为()

①“民主”、“科学”②三民主义③变法图强④“自强”、“求富”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④②③D.④②③①

思路点拨:根据所学历史知识,我们知道: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戊戌变法以变法图强为目标;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李大钊提出了“民主”、“科学”的思想主张;辛亥革命以三民主义为指导,终结了封建帝制。由此按照时间产生的先后可以判断,④排在最前面,A和C项都可排除;戊戌变法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前,③应该排在②的前面,D项可以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六、图表型选择题

这类题的特点是给出直观形象图或示意图或表格,要求根据图形或表格揭示回答有关问题。图表型选择题可分两类:一是填图类,在题干部分提供一幅地图,要求指出某一地点的名称或特征的字母代号,一般考查历史地理概念。二是识图类,在题干部分提供一幅图片材料,如照片、摹本、历史场景图、漫画、图表、地图等,要求判断并指出其名称、地点、某个历史人物及相关事件等内容。

解题策略:解答这类题时应注意两点:一是图形的结构和特点,并从图表中提取相关信息;二是依据图表来回忆相关历史事实,结合史实进行分析、推理。

【例6】(2014·山东烟台)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时,自制了一把历史年代尺,其中④处应该填写的是()

A.开天辟地B.当家作主

C.遵义会议D.十一届三中全会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开天辟地,遵义会议——生死攸关,新中国成立——当家作主,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转折。因此,④处应该填写的是D。

七、最佳型选择题

这类题又称程度选择题,其特点是在各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他选项为不妥选项,而非错误项,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理解掌握的准确性和辩证思维能力。

解题策略:这类题的题干与选项之间隐含着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它不同于一般选择题的正误关系,而是一种程度关系,侧重考查因果关系,注重历史结论。审题时要注意设问中表示程度的副词或形容词,如“最主要”、“最重要”、“最准确”、“最符合”、“主要”、“根本”等。解答时先根据题干要求,确定好题目的逻辑思维关系,即论点和论据的关系,再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进行判断,在前者的基础上运用优选法,逐个比较、分析备选项,找出正确答案。

【例7】(2014·湖南衡阳)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埃及奴隶制国家建在尼罗河边

B.埃及人是喝尼罗河的水长大的

C.尼罗河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D.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思路点拨:分析题干“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理解最准确”,再看选项,A、B说出了埃及是尼罗河赠礼的部分条件;D项与题干无关;C项是四个选项当中对题干理解最准确的一项,而且也包含了A、B所说的含义。故本题选C。endprint

猜你喜欢

题干选择题选项
数字算式
例谈解答选择题的几个小技巧
提纲挈领 拨云见日
跟踪导练(四)
阅读理解
跟踪导练(5)
单项填空精选练习100道
一道物理选择题给我们的启示
十种妙招握在手 破解选择题无忧
掌握方法 有效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