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中考命题思路,定历史学习策略
2015-04-23徐宏亮
徐宏亮
中考历史命题的方向和思路,对初中历史的教学无疑具有指导作用。无论是教师或学生,注意命题的指导方向,明确命题的思路,对历史学习都有指导作用。认真分析命题的意图和思路,不仅有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课标要求,改进自己的教学,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为学生在未来的中考中取得好成绩打下基础。
现以南通市近几年中考命题的情况为例,来谈谈如何改进历史学习的方法。近几年,南通中考历史学科具有以下特点:
一、紧扣课标,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中考中,历史升学考试和水平测试是一张试卷,因此,难度比较适中,80%的为基础题,提高题只有20%左右。这既有利于对学生学业水平进行考查,又能使教师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二、注意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
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重视图表的考查。图表的内容来源不仅是课本,还有地图册和填充图册等。这样考查,就使教师对各种教学资源都不会忽视。
三、注重知识的运用和迁移
近几年的南通中考,历史学科对能力的考查、对知识的迁移和运用的考查做得都比较好。比如2012年、2014年中考都考了人物评价,但考的角度不同。2012年要求根据历史知识和材料写出对华盛顿的评价,这在课本上是没有现成答案的,要求学生能把所学知识灵活运用。2014年是要求指出人物评价的方法。试卷上给出了相关评价人物的材料,然后让考生指出材料中用了什么评价方法。这样的考查题都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这又是课标中要求达到的目标。
针对中考命题的这些特点,我们在教学中可注意进行相应的训练,并选择适当的方法,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抓基础。
基础知识的记忆是重中之重。没有基础知识的识记作为根本,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等都无从谈起。
第二,要抓重点。
历史学科的知识点多且琐碎,不抓重点,记忆的量就大,效果也就不能保证。在记忆时,可结合课标,确定好要记的时间及重点事件。特别是时间,要记的不能多,只选和重大历史事件有关的时间。人们之所以认为历史难学,就是因为要记的太多。
第三,强调朗读。
历史虽不是语文,但朗读绝对重要。因为朗读可以使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都发挥作用。特别是对重大历史事件意义的朗读,会使学生对记忆的内容准确掌握,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现在的试题中,往往有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答案的,这些题的答案,往往就是平时背的内容,如果平时多朗读,这些答案就会脱口而出。有些选择题,题干或选择肢就是平时记的内容,如果朗读多了,也能直接选出答案。
第四,注重联系。
历史事件都是相互联系的,或者在时间上,或者在空间上,或者在其他方面。找出联系,会记得更好。具体做法可以是按主题组织同类事件的学习,如《步入近代》这一单元,就以几次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作为主线。也可以是以比较法组织不同类事件的学习,如把欧盟和北约进行比较。还可以用情境代入法去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
第五,重视对课本插图、表格以及地图册、填充图册的认真阅读。
历史学科中,图表的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选择题还是材料题,都会有图表出现。现在的试题,要求直接指认图表内容的不多,多是就图表结合其他材料分析,得出结论。这样的题,难度不一定大,但对相关内容不熟悉,也就不容易做。这就要求平时对课本插图、表格以及地图册、填充图册都要认真阅读。
第六,根据课标要求,把能力培养、知识迁移、知识运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落到实处。
这个落实的过程,要以具体学习活动来体现。以人物评价为例,可先了解基本评价方法(可从高中课程中具体了解),再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概括出人物的个性特点,然后说出自己的看法等。通过这个过程,不仅能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能培养能力,并对价值观的形成也有作用。
历史学习,说难不难,说易不易。说难,是指要记的内容多、复杂、烦琐;说易,是指学习的方法以记为主,只要记的工作做到位,学习就不难。当然,历史学习也不是只要记就行,还要学会理解、比较、归纳、评价等。即使是记,也要做到理解地记、有方法地记等。如果只是死记硬背,不仅学起来困难,而且也学不好。总之,历史学习要按照历史学科的固有特点去学,这样才能事半功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