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异质性企业模型的中国纺织品出口产品质量的实证研究

2015-04-23陈佳妮姜延书

关键词:进口国生产率纺织品

陈佳妮,姜延书

(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144)

一、引言

纺织业作为传统产业的典型代表,长久以来为中国GDP 作出了卓越贡献,但是其劳动密集型的出口特征遭到许多“诟病”。在无法维持低廉价格优势的困境下,中国纺织业亟需寻找提高出口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

学者们主要从影响因素角度研究提高出口产品质量的方法(Harding& Javorcik,2009;Wang &Shang,2010;Faruq,2011;李坤望和王有鑫,2013),然而较少学者从微观层面以企业为切入点分析出口产品质量的相关问题。

汤二子和孙振(2012)利用异质性企业模型检验得出中国大部分行业的确存在“生产率悖论”;鲍晓华和金毓(2013)论证了一国及其贸易伙伴国国内的收入差距对企业质量选择与行业生产率的影响;Johnson(2009)及Baldwin 和Harrigan(2011)利用改进的模型研究企业的产品质量选择与其生产率之间的关系;Ma 和Assche(2010)则是结合中国加工贸易的数据,分析贸易成本影响发包企业的区位选择机制;Dinopoulos(2013)主要是研究质量的异质性对贸易方向的影响。

然而,上述有关异质性企业模型的研究都是将出口产品质量作为企业异质性的一种体现融入了Melitz 原模型中,出口产品质量只是作为完善模型的工具,并非是这些学者们的研究目的,也并没有利用企业异质性模型研究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

关于出口产品质量的定量分析,学者们根据影响因素的抉择、数据的选取等因素采纳不同的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殷德生(2011)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决定因素;李坤望和王有鑫(2013)运用动态面板系统GMM方法分析FDI 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邹俊毅和周星(2011)利用嵌套Logit 模型研究汇率波动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

基于上述文献可知,鲜少文献从微观层面在前沿贸易理论平台上分析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问题,也并没有利用前沿理论工具研究当前中国纺织品出口产品质量的“低端锁定”的解决途径。

因此,本文将利用前沿贸易理论工具研究中国纺织品出口产品质量的升级动因。首先,考虑到出口产品质量对于中国纺织业的重要性,将其纳入企业异质性的表现之中,对企业异质性模型进行扩展,从理论方面分析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然后,再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10 个国家21年的面板数据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检验,并得出相关结论。

二、基于异质性企业模型的中国纺织品出口产品质量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一)异质性企业模型的建立和扩展

在借鉴Melitz(2003)的模型框架下,本节构建垄断竞争市场,且考虑只包含一个部门的开放经济体,并且利用CES(常替代弹性)效用函数来表示消费者行为。

Melitz 对CES 效用函数的基本假设是指一组产品里某类产品的消费数量越多,那么效用越大。本节为了体现产品质量的不同带来的效用大小不同,则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也会包含产品的质量大小,该CES 效用函数表示如下:

式(1)中,V 代表消费者消费的一系列具有产品质量异质性的产品,v 是该组产品中每个品种,c(v)是对这类产品的消费量,同时q(v)表示的是这类产品的质量。

在预算约束下,式(1)的效用一阶条件可以得出消费者关于产品v 的需求函数:

式(2)中,p(v)表示的是产品的价格,R 是总收入,σ=1/1-ρ 表示的是两类产品之间的常替代弹性,同时表示的是理想价格指数。

真实产品质量的表示。出口产品的质量差异可以分为水平质量差异和垂直质量差异。其中,水平质量差异是指即使是同一家企业利用同样的设备和工人生产出来的产品,也会因为销售的目的国不一样而导致质量不一样,这是由进口国需求而引致的水平质量差异。一般而言,进口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越高,则出口到这些国家的产品质量会越高。而垂直质量差异就是纯粹因为生产的投入和工序水平不一样而导致的产品差异。在本节的模型分析中,需要将这种由于进口国需求偏好产生的水平质量差异剔除来表示真实的产品质量。这里借鉴Crino(2010)的方法来表示真实的产品质量,即q(v)=λα(y),其中用λ 表示剔除了进口国需求因素影响的真实出口质量,而α(y)>0 表示的是对产品质量的需求弹性,y 代表不同国家的人均收入情况。并且当y1>y2时α(y1)>α(y2),表示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对高质量的产品需求越大。

接下来分析出口企业的行为。在Melitz 的原模型中,用θ 表示企业的生产率,那么边际成本MC=1/θ。但是考虑到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是不同的,所以这里引用Johnson(2009)的假设,即MC=λξ/θ,边际成本会随着质量的提高而增加,比如使用工资更高的熟练劳动力等。

对于企业而言,不考虑生产率和产品质量的时候,面对的是替代弹性为σ 的随机需求曲线,因此他们选择利润最大化时获得相同的盈利使得σ/σ-1 =1/ρ,表示成本每增加1 单位,价格就会增加1/ρ 个单位,因此产品的价格是,其中w 是平均工资率。综上,企业的收入函数如下:

由式(3)可知,出口质量和出口企业的收入是呈正比的,且如果进口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越高,则由出口质量引发的收入增量会越多。式(3)是出口企业绝对收入的表示,如果将其与企业不出口时收入相比,则表示如下:

其中,f 表示外国,d 表示本国,rf/rd代表出口企业的相对收入。再对式(4)取对数然后微分得:

由式(5)可知,当α(yf)>α(yd)时,出口企业的相对收入rf/rd随着λ 的增加而增加。再由前文的假设可知,α(yf)>α(yd),那么yf>yd。也就是说,当进口国的人均收入大于本国时,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会使得本国的出口企业相对收入增加。同理,如若进口国的人均收入小于本国,那么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只会降低出口企业的相对收入。

该结论从新贸易理论的假设基础上,揭示了中国出口企业在贸易现实中低端锁定的原因。因为中国的企业按照要素禀赋优势参与国际分工时,主要生产的仍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非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产品。一般来说,劳动密集型的产品质量不及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产品,并且这样的产品更受低收入国家的偏好,发达国家对这类低质量的产品需求较少。基于此,当企业想要投入更高级的生产设备和研发资金时,根据式(5)分析得到的结论则是这样的升级反而会降低企业的相对收入,没有利益的趋势企业自然不会主动进行产品的升级,因而继续停留在受低收入水平国家偏好的阶段,这样的循环便固化了中国出口企业低端锁定的局面。但是,如果企业考虑的是长远利益,在产品升级的前期能够维持下去,直到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受到收入水平高的国家的青睐,那么,再继续对出口产品进行升级,则会推动企业相对收入的增加。

(二)中国纺织品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前文分析可知,出口产品质量在企业进行国际化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影响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所作出的决策,因而下面就将出口产品质量λ 这一变量作为内生变量,研究其影响因素。

1.静态分析

首先,假设生产高质量产品的主要生产成本源自固定成本。因为当企业策略倾向于生产高质量产品时,就会在生产前期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达到创新的目的,从而提高生产质量。此外,当企业营销方向改变时,也会因为生产不同质量的产品造成对市场的不同定位,继而产生一系列成本,比如建立新的营销渠道,建立新的客户群体等等,这类营销成本都属于固定成本。因此,这里假定固定成本,其中,η >0 表示产品质量的固定成本弹性。除此之外,出口企业还面临进入国际市场的成本φ,该成本根据出口目标市场的不同而不同,主要是指进口国的贸易壁垒程度等,贸易越开放则φ 越小。

再根据式(5)分析的结论,进口国的人均收入情况不同,出口的产品质量升级会带来截然相反的影响,所以出口国在制定出口策略的时候,一定是有意识地针对不同层次的市场来采取相应的出口方针,这里除了进口国的人均收入外还必定会考虑进口国的规模等因素。

根据式(3)企业的收入函数得出企业的利润函数:

对式(6)求关于λ 的一阶条件得:

所以,使得出口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最优产品质量λ 解为:

由式(8)可知,当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时,从需求方的角度来看,出口产品质量不仅同进口国的人均收入相关,同时也和其市场规模相关,并且人均收入越高以及市场规模越大都会促进产品的质量升级;从供给方的角度而言,企业本身的生产率也会影响出口质量的变化,生产率越高的企业,其出口的产品质量也会越高。在Melitz 的研究中,只关注生产率时,得出生产率越高的企业越容易进行出口。而这里通过式(8)可知,生产率也会影响出口质量的高低,二者不单单是企业异质性的表现形式,同时它们之间也能相互作用,高生产率往往会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这样使得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更有竞争力,因而进行出口行为的机会越大。

2.动态分析

前文主要是从需求方和供给方的角度,分析仅在贸易的状态下,影响出口质量的主要因素。然而,这样的静态分析并没有考虑到外部对其作用的动态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指FDI 的大量涌入对东道国质量升级的影响。

为了表示产品质量的动态变化,这里引入质量阶梯(quality ladder)的概念,产品质量分别表示为λk0,λk1,……λkj,这里质量阶梯是指高质量产品和低质量产品之间的差距。

东道国企业通过FDI 提高产品质量的途径主要是进行模仿和学习,因此假定质量为λkj的产品被学习并成功模仿的概率是pkj,其表达公式如下:

其中,F 是指为了学习外资中先进技术而投入的经费,一般而言,F 越大则学习成功的概率也越大。υ 是指对先进技术的吸收能力,这主要是受东道国企业和母国企业的技术差距影响,一般而言,差距越小,越利于东道国对技术的吸收学习,因此可以将υ 表示为如下式子:

其中,t0是东道国原有的技术,G 是指东道国企业和母国企业的技术差距,ε 则是技术差距对母国技术吸收能力的弹性系数。

将式(10)带入式(9)中可得:

借鉴Barro 等(1995)的推导框架和结论,东道国企业出口产品的总质量指数可表示为:

由式(11)和式(12)可以得出东道国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指数的期望变化率:

当kj→∞时,将东道国的出口产品质量的变化率对技术差距G 取偏导得:

由式(14)可知,当λkjβ/(1-β)≥1 时,技术差距和出口产品质量变化率成正比;当λkjβ/(1-β)<1时,技术差距和出口产品质量变化率成反比。也就是说,当东道国的出口产品质量低到一定程度时,技术差距越大越不利于产品进行质量升级;反之,当东道国的产品具有一定层次的质量水平时,FDI 来自于发达国家,则有利于本国的出口产品质量升级。这表明,不同形式的FDI 在东道国不同的质量水平下,带来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三、中国纺织品出口产品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

(一)实证模型

依照对异质性企业模型的扩展内容,可将理论分析中对纺织品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总结为以下几方面:FDI、进口国的GDP、进口国的规模以及出口企业生产率等。因此,本节实证检验的面板模型如下:

其中,λ 是指纺织品的出口产品质量,FDI 是外商直接投资,Y 是进口国的GDP,M 是进口国的规模,θ 是出口企业的生产率,αi和βt分别是个体效应和趋势项。

对于生产率的衡量,学者普遍用近似全要素生产率(ATFP)来进行衡量,其公式为ATFP =InQ/L-sInK/L,K、L 和Q 分别是资本、劳动和产量,而将资本贡献度s 主观认定为1/3。因为本节针对的是纺织业相关研究,1/3 的取值忽略了行业之间的差距,并且纺织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其资本贡献度很有可能不及1/3,因此用ATFP 来衡量纺织品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不可取。对此,本节从生产角度利用生产成本和各项技术指标来衡量生产率,主要包括棉花价格、棉纺一等一级以上品率、棉纺设备利用率、粘胶纤维正品率和合成纤维正品率,在式(15)中分别用cp、θ1、θ2、θ3和θ4表示。

(二)数据说明与来源

本文采用的是10 个国家从1992—2012年的面板数据。

对于纺织品出口产品质量的测算,大多学者仍然使用出口单位价值衡量出口质量。鉴于此种方法的局限性,本文借鉴Hallak & Scott(2009)构建的质量指数模型,根据这三个方程,算出纺织品的出口质量。其数据来源分别是:纺织品的出口数量和总价数据来自UNCTAD 数据库,选取了SITC3 位数65 项下所有纺织品的出口贸易数据;与各国贸易余额数据来自UNCTAD数据库;各国名义GDP 数据来自世界银行;贸易成本利用国家质检的距离衡量,数据来自CEPII;2SLS 中选取汇率作为非纯净价格的工具变量,数据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纺织业的FDI,考虑到各国对纺织业的FDI难以获取的问题,这里先获取各国对中国的FDI数据,然后再对该数据取纺织业总资产贡献率的权重,得到各国对纺织业的FDI,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进口国的名义GDP 数据来自世界银行。进口国的规模用各国的人口衡量,数据来自世界银行。生产率中各项技术指标棉纺一等一级以上品率、棉纺设备利用率、粘胶纤维正品率和合成纤维正品率数据来自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棉花价格数据采用国棉A 指数(CNcotton A)。

(三)实证结果

利用Eviews 6.0 软件对式(15)的面板模型进行各项检验,然后实证得到如下个体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国家或地区1-10 的排列顺序同上文):

由式(19)实证结果整理得到各解释变量系数,见表1。

表1 各解释变量系数实证结果

续表 各解释变量系数实证结果

1.出口质量与FDI

由式(19)lnFDI 的系数0.32 >0 可知,外商对纺织业的投资确实能促进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然而,0.32 在所有影响因素系数中是最小的。并且,所选取的国家大多都是发达国家,若是综合所有国家对纺织业的FDI 来研究,FDI 对纺织业的质量提升作用将更小。

结合理论分析部分,即当东道国产品的质量水平高于一定层次时,FDI 来自于技术更先进的国家,则有利于本国的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实证结果确实印证了这个理论推导,然而,因为中国纺织业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特征,FDI 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并没有起到显著提升作用。因此,对于纺织业,并不能过多寄托于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其占领市场份额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可能会强于其对产品升级的正面作用。

2.出口质量与进口国

在式(19)中,与进口国有关的影响因素是进口国的GDP 和进口国的规模。6.31 >0 和7.52>0 同样证明了理论分析中的推导,即出口到越富有的国家以及规模越大的国家,越有利于本国产品的质量升级。殷德生(2011)等学者利用进口国人均GDP 来体现需求方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但是人均GDP 忽视了人口规模对产品需求的重要性,尤其是对纺织品这类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从实证结果来看,规模比GDP 的影响系数还要大,说明将纺织品出口到人口大国也很重要,因为纺织品相较于其他产品而言,利润空间十分狭窄,如果不通过集约边际的扩展,难以获得再生产的利润空间,就更难以投入研发资金去对产品进行升级。因此,不论是进口国的收入情况,还是进口国的规模情况,对于纺织品的升级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

3.出口质量与生产率

上文选取了棉花价格、棉纺一等一级以上品率、棉纺设备利用率、粘胶纤维正品率和合成纤维正品率分别从原材料成本和技术指标这两方面来体现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式(19)中,这五项影响因素系数均大于零,说明纺织企业的高生产率仍是促进出口质量升级的,其中棉纺一等一级以上品率与出口产品质量呈最密切相关关系,这表明纺织品的出口产品中棉纺所占比例仍是最高。如何提升棉纺、纤维等纺织品的正品率,以及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则是实施纺织品质量升级的具体方法措施。

4.出口质量与国别差异

式(19)是10 个国家(地区)个体固定效应面板实证结果,每个国家拥有不同的截距项,当其他条件一样时,截距项越大则出口质量越高。其中截距项最高的国家是中国香港、美国和新加坡,而最低的国家是韩国。对于截距高的国家,除了国家(地区)本身对纺织品的需求之外,中国香港和新加坡还作为主要的转口贸易港,进口中国物美价廉的纺织品再出口到其他国家,且高收入国家更偏好收入相似国家的产品,因此大大增加了这些国家对中国高质量的纺织产品的需求;而美国则是收入高规模大的典型国家代表,从消费者偏好以及人口规模上都解释了对中国高质量纺织品的需求。然而对于低截距的国家,韩国是最低的,虽然其已经是发达国家,且其经济总量超过许多欧洲发达国家,但是韩国对中国纺织品的质量需求在所选取的10 个国家(地区)里是最低的,这说明进口国GDP 并不能完全决定进口国对纺织品的质量需求;而法国和意大利截距虽然低,但是和其他国家差距并不大。

结 论

纺织业在传统产业中的重要地位无可非议,其产品质量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对于整个传统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在纺织业产品质量升级领域中,利用与贸易现实紧密结合的前沿理论,对异质性企业模型进行扩展,将产品质量作为企业异质性的表现之一融入原模型,并结合数据实证,得到以下结论:

首先,从贸易决策角度来看,中国纺织业出口企业无法对产品进行质量升级的原因是短期内其相对收入随着质量提升而减少,但从长期而言,若是克服早期的利益亏损使得产品质量提高,那么其相对收入将随产品质量提升而增加。

其次,利用异质性企业模型的扩展进行的理论分析可知,从静态角度而言,出口产品质量分别从需求和供给方面受进口国GDP、进口国规模和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影响;从动态角度而言,FDI 对产品质量的影响要考虑东道国的产品质量与技术水平的情况,不能一概而论。

最后,利用10 个国家(地区)2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可知,进口国GDP、进口国规模和出口企业的生产率都较为显著地促进了出口国的产品质量升级,FDI 虽然对质量有促进作用但是较为微弱;同时,即使是收入情况相似的发达国家,其进口中国的纺织品质量层次也有较大差异,进口用途也有所不同,针对不同国家的纺织品出口策略需要作灵活的调整。

综上,依照对异质性企业模型扩展的理论分析,将其分析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得到进口国GDP、进口国规模、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以及FDI 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纺织品的质量升级活动,根据影响能力大小可相应调整中国纺织品的生产、融资和出口决策,进一步帮助中国纺织品出口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

[1]Harding T,Javorcik B.A Touch of Sophistication:FDI and Unit Values of Exports[W].CEPR Discussion Papers,2009,7596,.

[2]Wang Z,ShangJ.What Accounts for the Rising Sophistication of China’s exports?[J].China’s Growing Role in World Trade.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10:63-104.

[3]Faruq,Hasan A.How Institutions Affect Export Quality[J].Economic Systems,2011,35:586-606.

[4]李坤望,王有鑫.FDI 促进了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吗?——基于动态面板系统GMM 方法的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3,(5):60-67.

[5]汤二子,孙 振.异质性生产率、产品质量与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悖论”[J].世界经济研究,2012,(12):10-16.

[6]鲍晓华,金 毓.出口质量与生产率进步:收入分配的影响力[J].财经研究,2013,39(8):64-75.

[7]Johnson,R.C.,Trade and prices with heterogeneous firms.Mimeo,Dartmouth College,2009,539-561.

[8]Dinopoulos E,Unel B.A Simple Model of Quality Heterogeneity and International Trade[J].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 Control,2013,37:68-83.

[9]殷德生.中国入世以来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决定因素与变动趋势[J].财贸经济,2011,(11):37-44.

[10]邹俊毅,周 星.我国出口产品质量及其分化趋势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33(2):38-45.

[11]Melitz M.The Impact of Trade on Intra-industry Reallocations and Aggregate Industry Productivity[J].Econometrica,Vol.71,No.6,1695-1725.

[12]Crino,R.Productivity,Quality,and Export Intensities.Working Paper.2010.

[13]Hallak,J C.and Scott P K.Estimating Cross 一Country Differences in Product Quality[W].NBER Working Paper,2009.

[14]李春顶.中国出口企业是否存在“生产率悖论”: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的检验[J].世界经济,2010,(7):64-81.

[15]施炳展.中国出口增长的三元边际[J].经济学(季刊),2010,9(4):1311-1321.

猜你喜欢

进口国生产率纺织品
中国城市土地生产率TOP30
自清洁纺织品的制备方法
自2009年以来中国首次成为未锻压铝及铝材净进口国
跟踪导练(三)4
第七类直销产品猜想:纺织品能否“独立” ?
外资来源地与企业生产率
外资来源地与企业生产率
关于机床生产率设计的探讨
ISPO2018春夏功能性纺织品流行趋势
比利时和英国:欧盟最大的香蕉进口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