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2015-04-22张天祥
张天祥
摘要:本文分别从教学过程设计,兴趣激发及方法指导三个方面来论述自己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和技巧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关键词:语文阅读;阅读习惯;阅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2-0025-01
在语文课改不断深入课堂,广大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寻求营造出属于自己的教学模式的氛围,开展多维对话,努力探索寻求适宜学生自己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途径,调动各种因素和方式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的主体思路,从而使学生个体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发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活动有趣的课改给我们带来了欣喜,也给我们提供了挑战和思考。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对关于从学生学的角度谈谈自己的做法和看法。
一、过程版块设计便于以静待动
教师参考资料介绍作品时代背景,作者介绍,分层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和主题思想,分析作品的写作特点等活动时,不能照本宣科,生硬肢解,应根据小学生身心、年龄、学习发展的规律、生理特征、认识结构和新课程教材编排的特点,从学生学的兴趣入手,择机切入主题,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放手让学生的自主学习占据一定量的时间,如:利用汉语拼音进行识字,还学生借助汉语拼音的方法,将文章读通、读懂,以便个体获得对文本的理解。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设计层次分类的问题,按照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将问题进行归类、梳理,再提出问题,寻找重难点的句子进行点拨,启发、激励、小结答案,最后再读课文,重新思考新问题。带着问题走进来,带着问题走出去。
教学过程既是师生信息互动交流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融合的过程。整个板块的设计应以课堂民主为基础,师生关系为基石。交流氛围融洽,信息反馈及时,教学态度平和,教学语言生动。灵活机动,以静待动,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灵感,便与师生共渡“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场景,达成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教材为媒体,实现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互动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体会主动学习的快乐,获得品味和感悟,亲历过程,获得真知。
二、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习态度决定学生学习成果的成败,阅读习惯的养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不注意培养学生的自觉、专心思考的习惯,阅读将毫无效率。良好的阅读习惯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首先,阅读文本时,带着问题去阅读,不要一心多用,静心阅读。设计问题,由浅入深,由偏到正,逐渐推进,避免一堂哄。正确引导到文章的主题上来,做到水到渠成,畅通无阻,让学生解决好三个问题:(1)我们要到哪里去?(2)怎样才能到那里去?(3)我们有没有到达那里?
另外,鼓励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提出问题,从而达到深刻理解作者思想、文章的内涵的目的。在主动中找问题,理清文脉,亲历探索中获得真知与体会。
如《落花生》一课,父亲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因为他是有用的,不是伟大,好看的东西”。我说:“那么然要做有用的人,不是做伟大,体面的人”。爹爹说:“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父亲希望我们做什么样的人?你想做什么样的人?在多元文化并存的当今社会,应当允许人们有不同的人生追求和梦想,有人想成为伟人、英雄、名人。有人愿意不显山露水,体现“有用”。人生之路的选择让学生陷入了困惑之中,让学生体会“有用”比“对别人有好处”更能体现人生的价值。使学生领会“有用”一词是这里的重要内容。学生的认识过程由偏到正,引导见证这一过程的逐渐形成。
最后,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寻找与作者进行交流的平台与作者思想产生共鸣。如《落花生》一课结尾一段:“所有花生食品,虽然没有了”一句,说明花生受到全家人喜爱,再写这次讨论对自己产生深远的影响,牢牢记住了父亲的话。“内涵深刻”就是指它写出了人生的大道理。学生在研读文本的同时始终保持自主探究,和作者的思想保持统一和谐,如此保护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
三、 在阅读过程强化阅读方法,品味语文魅力
1. 引导学生品味语文。语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理解文本语言,不仅要理解语言做要表达的具体内容,还要研读体会蕴含在语言中的情感,特别是作者那些含而不露的表达方式所流露出的情感。领悟作品语言的深意,语言的功力极为重要。
如《落花生》一文中,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居然”一词,既写出了喜出望外,同时又流露出了在意料中的惊喜。第一层中,半亩“荒地”的荒地居然收获了花生,第二层收获的居然那么的爱吃花生。第三层,买种,动土、灌园,好几个人忙活了“几个月”、“盼了几个月”,现在居然收获了,怎能不格外欢喜。这一词语的表现形式,体现出了同一用词,不同位置,词义大不相同。这就要求学生在研读、领悟中,认真品味语言所带来的无穷乐趣,领悟出各自的不同含义。
2. 阅读方法的指导,师生教学相长。首先,承认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不同的个性差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和利用好该差异,在异中求同,差异互补,扬长补短。注意发展全体学生的共同促进作用,让所有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到能力的发展。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情况,择机激励,及时反馈,肯定学生在学习中快乐的感受。在练习环节的问题也要分层设计,激发学生学习中的主动性和探索性。如:摘抄喜欢的词语;画出对自己有启发性的句子;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本的内容和文本对你的启示。以此来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努力超越自己理解及领悟的高度。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引导学生正确感悟作品的内涵,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教师在其中体会自己教学方法和技巧的得与失,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达到师生共同进步的结果。
总之,阅读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均以关注学生主体性及其均衡发展为根本。提高个体认知能力,培养个体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陶冶个人情操,完善个人品质,使每个学生在在阅读中得到个人的成长和升华是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阅读教学的梦想。不妥之处,静待商榷。
(作者单位:烟村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