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力理论对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2015-04-22罗棱
文/罗棱
一、帮助幼教树立全新教育理念的多元智力理论
(一)多元“智力观”的重新组构
加德纳认为,智力不再是一个单一的能力,是一种或几种能力的集成的这种能力,和平共处,独立的八种智力,音乐的节奏——智力、视觉-空间智能,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自我内省智力、身体-动觉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和人际智能。这种新型的智力观带给幼儿教师的启发:一是智力测量的重点是小孩的弱项和强项的识别,认为孩子将来应该如何继续学习或发挥自己的长处;二是教师应创造多彩的环境和利用丰富资源,从多维度开启幼儿的多种智能。
(二)形成乐观积极的“儿童观”
多元智力理论所提倡的是一种乐观的儿童观。加德纳认为,对于这8种智力,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但其组合,发挥不同程度。孩子们有他们自己的知识领域、学习类型和方法,都是可塑性人才。这些智力在幼儿期已经显现出来,并处在迅速发展阶段。加德纳认为“对于如语言、音乐、数目、空间概念等我们经常使用的一些基本符号,他们有了初步的判断能力”。每个儿童的数量的智力,优点和缺点并不相同,但其能使用高度个性化的方式与各种各样的形式。“每朵花都有开放的理由”,每个幼儿都是一朵独特的充满生命力的花朵,都有存在的价值和不可估量的发展潜能。幼儿教师应该建立一个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在某些方面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只要提供适当的教育,他们就可以有所成就。幼儿教师对待每一个孩子,都必须要平等,要认识到其优势,以发展的、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个孩子,给每个孩子以多样化的选择,创造多种多样的展现各种智能的情景,激发每个人潜在的智能,才会让每个孩子的个性充分发展。
(三)多样“能力评价观”的树立灵活
长久以来,教育者多采用“智力测验”的方式,对儿童潜能和智力进行评价,但其主要局限于语言和数学逻辑这两种能力的测试,目的是为了预测儿童的学业表现或为社会选拔人才。对于成长中的幼儿,学业表现或人才选拔不是重点,自身的潜能得到开发才是根本。所以,幼儿教师应该更多借鉴和树立后一种能力评价观。教育者应在幼儿的多种活动中,在尊重孩子的需求和兴趣的基础上,灵活使用各种方法,从多维度多层次评估孩子们的能力,以便设置灵活的“能力评价”的概念。
二、促进幼儿教师教学实践改进的多元智力理论
(一)引导幼儿教师成为积极的实践反思者
加德纳对自己的多元智力观点进行了多次提升和修订,这是一个反思基础上的逐渐完善过程,为幼儿教师树立了一个反思的典范。幼儿教师可以向加德纳教授学习探索的精神,热情和质疑,形成反思的意识,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不断反思,并把它到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不仅要思考自己教学的依据是否科学合理,还要思考教学过程中每个问题的提出、每个环节的组织以及每次与幼儿的互动等是否合理,并借此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及时地调整、修订和改进。幼儿教师只有具有这种反思自觉性才能真正成为教育实践的反映,也会继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二)引导幼儿教师科学合理的实践行为
教师工作的最大责任在于将每个孩子的潜能开发出来。所以,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所有孩子潜能开发的需要。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教育和学生的智智结构、学习方式和学习兴趣的不同特性,适当的选择和确立,就可以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根据儿童的不同特点,若教育者能够改变自觉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孩子们将有机会使用他们有意识的知识倾向的学习方式。这既满足孩子的需要,也能让孩子真正得到成长。教师在课程设计中要一视同仁的对待孩子的多种智力能力,和不同的主题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教学和结合多元智能领域,让孩子能够更好地利用和发展自己的各种能力。根据“通过多元智力来教”的指导,幼儿教师要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发挥不同智力活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不同作用,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总之,多元智力理论作为一种全新的智力观,对幼儿教师的观念和实践行为的转变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通过帮助幼儿教师改变传统落后的教育观和教育行为提升他们的教育素养,从而促进了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1]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智力的结构 [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32-35。
[2]霍华德·加德纳著,霍力岩,房阳洋等译.智力的重构[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10-12。
[3]陈杰琦,玛拉·克瑞克维斯基,朱莉·维恩斯编,方均君译,多元智力的理论与实践让每个儿童在自己强项的基础上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1-16.
[4]玛拉·克瑞克维斯基编,李季湄,方均君译,多元智力的理论与学前儿童能力的评价[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2-40.
[5]蒋俊华、袁爱玲,刍议当前我国幼教课程研究的国际化与本土化 [J].幼儿教育出版社,2004,32—34.
[6]何育萍,多元智力理论与教师专业发展 [J],中小学管理出版社,2003,(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