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性休克患者应用有创血压监测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5-04-22李玉霞纪泽虹
李玉霞 柯 鑫 纪泽虹
李玉霞:女,大专,主管护师
产后出血性休克属于产科疾病的一种,其分为轻、中、重三种休克[1]。产后出血的严重程度与患者本身的耐受力有关,其病理变化速度极快、预后差,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2]。当患者失血过多时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外周组织供血不足,组织缺氧,导致酸中毒、多器官功能衰竭而累及生命[3]。人体血循环系统机能的重要标志之一为血压,监测危重患者时,听诊器和汞柱血压计的测压法早已被无创血压和有创血压所取代[4],这两种测压法可以更好地配合临床治疗,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效率。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2 年2 月~2015 年6 月到本院分娩而发生产后出血性休克患者92 例为研究对象,测量收缩压<90 mmHg 的为1 组(32 例);在90 ~140 mmHg 为2 组(30 例);收缩压>140 mmHg 为3 组(30 例)。年龄18 ~45岁,平均年龄(27±5.5)岁。初产妇50 例,经产妇42 例。有引产史者10 例,流产史者7 例,二者兼有4 例。64 例中度休克患者(出血量1150 ~1750 ml),28 例重度休克患者(出血量1750 ~3500 ml)。92 例患者均通过产后出血性休克的诊断标准确断[5]。所有患者按测压方法随机等分为无创组、有创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治疗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产后出血性休克病因 产后出血性休克的临床表现为患者面色苍白,皮肤出现干皱,皮肤弹性和温度下降,血压下降,脉搏消失或细弱,意识障碍或模糊。主要病因有:生殖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子宫收缩乏力及患者自身因素等。主要病因为子宫收缩乏力,多为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生殖道裂伤包括子宫下段裂伤、阴道穹窿裂伤或子宫颈裂伤。
1.3 血压监测方法
1.3.1 无创测压 准备监护仪,自带标准的成人袖带约13.5 ~48.5 cm。患者取仰卧位,将袖带绑于患者右上臂,袖带的松紧度以可伸入一指为标准,袖带下缘与患者肘横纹的距离以两指宽为标准,将患者的肘部于腋前线保持水平,连接好血压袖带与监护仪,每10 min 测量1 次,每小时测量6 次并详细记录,连续记录24 h,即记录24 次,共测量144 次。
1.3.2 有创测压 测量前常规进行Allen's 试验,连续测量收缩压和舒张压各3 次并取平均值,显示为阴性,此试验与血压值没有相关性,只是评估是否有置管和掌弓侧支循环禁忌证。将左桡动脉局部常规消毒,在左桡动脉置入动脉留置针(型号大小为18 ~20 G),看到血液流出后将金属管芯拔出,固定套管针,便于与测压系统连接管连接,连接管与固定套管针连接,同时可用肝素生理盐水(6350 U 肝素钠+250 ml 生理盐水加压袋冲洗管腔,为保持管腔通畅,可加压至300 mm-Hg),此外,将传感器固定于右心房同一水平面,将监护仪校零。开通开关,使传感器肝素盐水保持通畅。启动校零开关,监护仪屏幕显示为“0”,则可观测患者血压的动态变化。
1.4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种监测方法监测术后收缩压、舒张压的Bland-Altman 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 统计软件,数据采用表示,两种监测方法的一致性采用Bland-Altman 分析法。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术后收缩压监测的一致性情况(表1) 1 组中两种监测方法平均差值为-4.9 mmHg,2 组为2.0 mmHg,3 组为16.8 mmHg;1 组超上限、超下限范围数为0,12.50%;2 组超上限、超下限范围数为16.00%,12.00%;3 组超上限、超下限范围数为6.67%,0。如表1 所示。
表1 两种监测方法监测术后收缩压的Bland-Altman 分析结果
2.2 术后舒张压监测的抑制性情况(表2)
1 组中两种监测方法平均差值为-3.0 mmHg,2 组为-4.1 mmHg,3 组为0.4 mmHg;1 组超上限、超下限范围数为15.63%,12.50%,2 组超上限、超下限范围数为4.00%,8.00%,3 组超上限、超下限范围数为8.57%,22.86%。如表2 所示。
表2 两种监测方法术后监测舒张压的Bland-Altman 分析结果
3 讨 论
休克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急性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而发生的一种综合征[6]。产后出血是由于产妇妊娠后,腹内胎儿的供氧和营养都依赖于胎盘血液的传输,而孕妇子宫、宫颈、阴道等发生充血、软化等一系列变化的目的是为了适应胎儿的需要,孕妇的供血量增高,凝血因子也增高,而凝血因子处于高凝的状态可防止孕妇出血。因此,产妇发生产后出血与产妇自身的生理状况也有较大的关系。产后发生出血性休克时,应给予患者积极治疗,如纠正酸中毒,补充血容量,止血等[7]。产妇产后大量出血直接影响了其血压的稳定性,在治疗的同时,要时刻对其血压进行密切观察。血压是有机体内单位面积血管壁受到血液的侧压力而产生的,即压强[8],本论文中研究有创血压监测和无创血压监测的差距,是为了探索更方便、准确的血压监测方法。心血管功能监测最常用的措施为无创血压监测,其主要以“断、续流”原理为根据进行监测,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影响其灵敏度,无法显示瞬间的血压变化。在测量的过程中,如果测量次数太多、测量时间短容易导致产妇身体麻木。
运用有创血压监测,将套管针置于产妇动脉血管中,将延伸管、监测仪、传感器连接即可直接测量血压强,导管内的液体压强经传感器可转换为电信号并且直接输入监测仪中,并以波形和数字的形式显示在屏幕中。在监测血压的过程中,有效的管理传感器、冲洗装置、连接管道即可保证测量值的稳定性、连续性和灵敏性。有创伤血压监测也会发生一些并发症,穿刺技术的提高、管道通畅等是做好预防工作的重点。
本研究结果中可见,随着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两种测量方法的差值越来越大,且由零点以下逐渐变为零点以上;在血压较低组(1 组)和血压较高组(3 组)的血压一致性上限高于2 组,这些都与血流的动力学有关,且在各种条件充分情况下有创监测更利于准确检测组织灌注和血压,杨晓军的结论与本结论相符[9]。因此,笔者认为,在产后出血性休克发生后,有创血压监测可作为观测患者生命体征的重要方法,在血压不稳、无创血压监测无法准确测量血压时,可对患者实行有创血压监测,有创监测方法还可监测中心静脉压,为临床补液提供依据,还可以随时抽取动脉血,作血气分析,减少抽血穿刺次数。
综上所述,有创血压监测可准确的测量血压趋势的变化,减少穿刺次数,更加方便检测中心静脉压,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1] 王 卉.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救治措施与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2):2810-2811.
[2] 廖泽兰.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临床介理用药杂志,2014,7(10):41-42.
[3] 李凤英,廖 丹.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治疗对策及其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31):112-113
[4] 向 峦.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有创血压与无创血压的对比研究[J].河北医药,2011,33(10):1483-1484.
[5] 刘 颖.60 例产科出血性休克的急救及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9):1157.
[6] 赵新爱.50 例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分析[J].妇幼保健,2014,8(4):312.
[7] 魏思惠.产后出血性休克的救治体会[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2014,1(5):22-23.
[8] 谢 谦.60 例心脏外科术后有创血压与无创血压监测的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4):175-176.
[9] 杨晓军.危重症患者床旁无创与有创血压监测的一致性评价及相关性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13,38(9):1068-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