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修编分析

2015-04-22戴守斌

绿色科技 2015年2期
关键词:武义县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公园

戴守斌

(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浙江 杭州310000)

1 公园基础情况

1.1 自然条件

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浙江省武义县境内,距武义县城60km,离杭州市270km,至上海480km,总面积1327.69hm2。

公园内群山环抱,峰峦叠嶂,高耸云霄,千米以上山峰林立,最高点牛头山海拔1561.1m(最低处海拔380m),为浙中之巅。由于地形切割深度达200~400m,断崖、峭壁、险壑错综有致,壮观优美。河流顺山势而下,千回百转,曲径通幽,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的新奇。

土壤有红壤、黄壤、岩性土、水稻土4个土类,以黄壤为主。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2.8℃,极端最高气温33℃,极端最低气温-12.3℃。年平均降水量1938.9mm,年无霜期218d。

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是浙江中部地区天然森林植被保存最为完好,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公园以天然林占优势的森林生长繁茂,大树参天,森林覆盖率达98.04%。植被分区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北部亚地带,浙闽山丘,甜槠、木荷林区,地带性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1.2 资源特色

牛头山森林公园旅游资源丰富,园内有山、谷、水、林、石、天象以及人文遗迹等诸多景观类型,组合良好。现有风景资源特征如下。

(1)森林野朴清幽。森林公园山林茂密,草木茂盛,有阔叶林、竹林、针叶林,其中以阔叶林为主,林相错落有致,树叶翠绿欲滴。森林幽谷中溪水山泉平湖清澈,林径通幽。

(2)山水灵秀超逸。森林公园峡谷断崖、雄奇绝险、灵秀多姿。山峰隽永,山顶细圆耸立,以牛头山、天师峰等为代表,登顶可览群山全貌。

森林公园水体有溪流、瀑布、碧潭、平湖。溪流以宣平溪等为特色,仙女瀑、流云瀑等气势磅礴,中下游碧潭成串。平湖有步虚湖、浴仙湖,湖面幽远,倒映出一片青山白云。

(3)旅游养生文化特色突出。道教养生文化驰名天下,道家叶善法作为道教宗师,曾在牛头山居住,是武义道家养生旅游开发的珍贵资源;道教宗师作为著名道医,其道学养生思想是武义养生文化的宝库。

(4)历史人文源远流长。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不仅美景引人入胜,还曾是粟裕将军率领红军挺进师在牛头山区开辟的革命根据地和明代牛头山矿工起义的发源地,无数前辈在这里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故事。

2 公园现状分析

2.1 管理、建设与保护概况

为确保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各项保护、建设、管理等目标的顺利实施,公园成立了森林公园管理处,还成立了护林防火专业巡逻队,不断完善森林资源保护措施,实现无森林火警火灾,为森林公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资源环境。

2.2 基础设施现状

(1)道路交通。森林公园距武义县城60km,公园内交通方式较为便捷,游客从下田入口区域可以开车直达上田旅游区,也可乘坐内部的大巴进入。旅游步道系统发达,已基本贯通各区块主要游览景点。

(2)供电与通讯。供电电源采用就近引入10KV供电线路,经变压器降压后,以380/220V三相四线制向各用电点供电。

(3)给、排水。公园森林植被茂盛,沟谷众多,涧水常年不断,水清澈见底,生活饮用水主要为山泉水,无污染;日常用水皆取自公园内溪水和山泉。森林公园内接待设施的污水经过引流至山顶,经森林净化后重复利用。

2.3 旅游现状

公园以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的自然山水观光旅游产品和以森林植物知识普及为主题的生态科普旅游产品,吸引了众多的本县和周边杭州、上海、金华等城市居民游览。据统计数据,森林公园在2013年接待游客58万人次,全年实现收入3102万元,带动当地旅游从业人员300多人。

总体上看,森林公园部分景点旅游开发起步较早,旅游建设和运营积累了一些经验,能为今后更好地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但目前的旅游资源缺乏系统的整合和提升,旅游活动缺乏深层次的挖掘和串联,旅游活动大多停留于景点观光和场地拓展活动,游赏项目单一、内容简单、路线不佳,亟待进一步提升和完善。

3 规划修编的必要性

(1)是适应武义县及牛头山森林公园旅游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2)是适应武义县发展战略的需要。

(3)是实现武义县生态景区全域化建设的需要。

(4)是响应武义县政府工作总体目标的需要。

(5)是新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的要求。

4 公园总体规划修编

4.1 规划性质、原则与年限

(1)规划性质:根据牛头山森林公园的地理位置、旅游资源特点、旅游发展前景,确定其性质为以森林养生旅游为核心,集森林观光、养生休闲、寻幽探险、植物科普、生态文化教育于一体的森林公园。

(2)规划原则: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统筹兼顾的原则;原始、自然的原则;与相关规划协调一致的原则。

(3)规划分期:浙江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期12年(2014~2025年),分近、中、远三期:近期为2014~2018年;中远期为2019~2025年。

4.2 总体布局与结构

根据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地形地貌特点,森林旅游资源现状,以及道路交通、地理位置条件,遵循森林公园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将牛头山森林公园划分核心景观区、一般游憩区、管理服务区、生态保育区4个功能区8个景区。各类功能区和景区主要因素描述详见表1。

表1 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功能分区方案

4.3 植被景观规划

4.3.1 总体控制

(1)保育:公园内按植被现状类型划分包括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等,该类植被多为本地区地带性的植物群落,是构成牛头山森林公园景观的主体,因此必须加强保护。在保护的基础上,针对缓坡立地条件良好或景观重要节点地带,进行科学抚育,而对于郁闭度低的(一般小于0.6)则可补植一些耐荫的景观型珍贵树种。

(2)改造:按植被现状类型划分,主要是山地灌丛。优先选择在立地条件良好的地块进行景观目标化改造。

4.3.2 分区施策

为契合森林公园不同功能区各自功能的有效发挥,需要在总体控制前提下,对植被规划进行分区分类施策。

(1)核心景观区:该类区域现状植被大多优良,需加以重点保护,在此基础上为满足更高的自然景观观赏和文化观摩要求,需在封育保护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改造提升。如望牛峰森林保健区应立足黄壤和岩类风化物的地质条件,营造以喜光植物为主的常绿阔叶混交景观林。

(2)生态保育区:是公园内人为活动较少的林区,植被景观以原生态保护为主,采取封山育林措施。

(3)一般游憩区:该类区域现状植被也多良好,但景观性一般,宜结合不同游憩主题营造特色的森林景观。如针对道教文化养生区,立足宗教文化,配置道教文化有关植物;石门峡观光游览区,在该区边界结合步道周围种植深山含笑、含笑、桂花、杜鹃、栀子等观赏树种。

(4)管理服务区:该类区域侧重管理和游客集散,多为现有居民点的延伸,植被规划应提高植物覆盖度,重视房前屋后以及垂直绿化,并保持乡村清新、自然的内涵,而对于作为公园门面的周围植被,则应重点改造提升,如建筑物周围种植香樟、浙江樟、深山含笑、含笑、桂花、杜鹃、栀子等树种,其绿地率不小于50%;停车场等地用黄连木、南酸枣等树大荫浓的树种绿化,形成清凉的停车环境。

5 结语

随着环境的改变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森林旅游日益受到关注,森林公园作为森林旅游的重要载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因此要建设好牛头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充分利用其优越的自然景观,使之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级森林公园。

[1]王小德,谢 云,陈楚文,等.浙江省森林公园开发建设与可持续发展[J].绿色中国:理论版,2005(05M).

[2]赵 晔.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编制方法研究——以北京市八达岭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为例[C]//中国规划年会.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武义县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公园
森林公园历险记
东台黄海国家森林公园:以绿之名,拓荒出“养心”景致
武义县发展电子商务的可行性分析
森林公园游记
基于文本挖掘的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形象感知研究
浙江省武义县“乐考”改革工作的做法和成效
论岘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历史由来和文化特色
游温州森林公园 享自然山水美景
《福建省森林公园管理办法》颁布
水库电站前池漏水的研究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