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搭建连心桥
2015-04-21张海刚
张海刚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只有加强家庭和学校的联系,积极争取家长的理解、关心、配合和支持,使家庭和学校形成一股教育合力,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育的目的。
一、家庭教育不能推
家庭是孩子的天然学校,孩子极易受家庭的影响。但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脱离,家长不了解孩子在校接受教育的情况,学校不了解学生回家后的表现。部分家庭重视家庭教育,家长重视分数,重视书本知识的掌握,把孩子培养成了高分低能、两耳不闻窗外事。部分家庭重视教育投入,重视孩子的发展,而忽视学生的人格发展、道德素养以及社会技能,教育子女方式简单传统,使家庭教育面临着两难选择。一些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习,到周末就给孩子找各种补习班,但却从不过问孩子在补课班的学习状况,不与老师沟通。这种做法只会给孩子带来过重的学习负担,会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不少家长总以工作忙、应酬多或自己不懂教育为借口,把孩子的教育完全推给学校。家庭教育贯穿一个人的始终,那种以为把孩子交给了学校,就是把教育的责任转交给学校的做法很不负责任,这不仅对孩子成长不利,也影响亲子关系。我曾经教过一名父母离异的学生,从初一到初三家长从未来过学校,家长会也从未参加过一次。该生本来是中等生,由于家庭的原因,成绩下滑到落后生。这名学生的家长如果能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多尽一些为人父母应尽的义务,这名学生以后的命运或许将是另外一个样子。
二、教师与家长应多沟通
爱,是通往成功教育的桥梁,也是一条基本的教育原则。与家长的及时沟通,与家长之间一次短短的接触,一个小小的故事,可以使教师更加了解学生,更加公平地看待学生,更加恰当地教育学生。教师用期待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捕捉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之处,可以使他们在表扬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感受教师信任和期待。“沟通少了,一方面家长不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真实情况,另一方面家长也不能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我在与家长的接触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家长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而对与学校沟通心存畏惧。“不少家长不能正确理解学校与家长的沟通行为,害怕接到学校打来的电话,以为打电话就是学校告孩子的状,学校不打电话家长反而放心了。”家长和教师因长期不沟通才会让学生出现问题,而学生一旦在学校出现问题,家长就把责任一味推给学校,出现了家长指责学校教育工作不到位等看法。随着孩子渐渐长大,自我意识开始抬头,孩子对父母的依恋程度和信任程度也开始降低,对周围同龄的朋友产生极大的兴趣,容易从其同龄朋友身上寻找自我。这样,如果家长和校方缺乏沟通,或者家长较少参加学校活动,更容易增加孩子的疏离感,这会使孩子在走出校门后又逃离家庭,宁愿在外面闲逛,也不愿意回家。家长应多和学校沟通,再忙也要向学校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在学校的各种表现,尽量往学校多打一个电话。只有双方共同努力,相互沟通理解,让家长掌握了解孩子的心理与情感需要,才能在家庭教育中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和谐发展。
三、重视沟通的方法
在沟通教师和家长思想的过程中,应尽量做到彼此了解、相互支持、互相信任,共同研究教育措施。
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联系的途径和方法有:
1.家长会。根据学校工作进程,一般期中、期中考试结束或举行大型活动之前,召集家长面对面进行沟通,它能使家长了解到整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家长也可以单独与老师沟通,了解自己孩子的表现,找出不足,加以教育。
2.电话家访。电话家访能协调师生关系,促进学生更健康的心理发展,能协调孩子和家长之间的矛盾冲突,及时阻止学生不正常的心理问题的发生。随着现代通讯工具的普及,每个学生家里都有电话,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家长们或工作繁忙,或忙于生计,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更习惯于用电话联系。电话联系既省去了交通费用,还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3.家校联系卡。家校联系卡是学校与家长保持经常书面联系的一种很好方式。一般是每周或隔周由班主任写上该生近阶段各方面的表现、取得的进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要求家长支持配合的意见或建议,让学生带回家,再由家长写上学生近阶段的表现,以及对学校的建议等,然后签名,由学生带到学校,以便及时交流信息,统一要求。
4.班级博客。这是一种新颖的家校联系方式。班级博客是以班级为主的网络空间,将与班级有关的活动照片、文字、学生作品、家长育子心得、教师教育心得等上传发表。对家长来说,班级博客可以发表自己个人生活的感悟、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及所遇到的困惑和一些育子经验,以网络的形式与其他家长交流沟通,互相开拓思路,取长补短。
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做好家长工作,家校形成合力,教育效果才可能是加法。架起沟通学校与家庭的桥梁,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融为一体,相互配合,才能真正达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
(责任编辑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