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学课堂中“启发式教学”初探

2015-04-21史宏凤仪征市新城中学江苏仪征211400

化学教与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设疑启发启发式教学

史宏凤(仪征市新城中学 江苏仪征 211400)

化学课堂中“启发式教学”初探

史宏凤
(仪征市新城中学江苏仪征211400)

摘要: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文章以作者的教学实践为例谈化学课堂中几种启发式教学的方法:设疑启发、实验启发、类比启发、比喻启发、反问启发、设陷启发。

关键词:启发;设疑;实验;设陷;比喻

中图分类号:

文章编号:1008-0546(2015)04-0083-02G632.41

文献标识码:B

大教育家孔子在《论语》中这样总结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宋代教育家朱熹也主张对学生的学习要诱发、指导,要开拓学生的思路。如果把学生当作一种容器,教学过程中“满堂灌”,在学生的思维启发上做的不够,学生就无法积极主动的掌握知识。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笔者根据自己这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化学课堂中几种启发式教学的方法。

一、设疑启发

思考源于问题、源于疑难。即“解决问题”是思维活动的动力。因此,教师可以就某一知识点设置恰当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愤悱的最佳学习心理状态,并在解决疑问过程中,将对知识的理解引向深入。这样,一方面使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不断提出问题,造成悬念,引起学生探索知识的原望。

例如:在进行“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中“原子的结构”的教学时,先用多媒体播放卢瑟福轰击金箔实验的动画,后可设如下疑问以启迪学生思维。

(1)为什么大多数穿透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运动路径?(设问时强调大多数穿透)。

(2)为什么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设问时强调改变运动路径)。

(3)为什么极少数好像碰到质点被弹了回来?(设问时强调弹了回来)。

然后引导学生推理:

(1)大多数透过说明原子内部空间很大。

(2)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说明遇到了斥力,即说明原子核也带正电。

(3)被弹了回来说明遇到了质量很大的物体,即说明原子核质量很大。

在层层疑问中不断启迪学生的思维,以优化教学。

二、实验启发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启发学生,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探索的冲动,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一直是教学难点之一,学生总是记不注生成物是什么,那可能是大部分老师缺乏启发,简单灌输的原因。我在讲授这个知识时,做了下面的实验: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先通入二氧化碳接着问学生:看出生成什么了吗?学生摇头。然后我再向刚才反应后的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这时我问学生:前面讲授二氧化碳的制法时,什么物质能与稀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学生会说:含有碳酸根的。这样根据实验现象让学生自己得出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这个结论比教师在黑板上硬灌给学生效果要好的多,也让学生体会到实验的魅力。

再比如教学“质量守恒定律”时,为了强调有气体生成或参加的反应一定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凭嘴说是不行的。我先做了在敞口的锥形瓶中生成CO2的反应,结果反应后与反应前相比,天平不平衡偏右,学生奇怪,怎么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呢?可是所有的反应都遵循该定律啊。接着我启发学生怎样不让气体跑掉,学生立马想到瓶口扎气球。于是我又做了实验2,在刚才实验的瓶口上扎球,把石灰石事先放在气球中,结果天平又不平衡了,学生再次愕然,后又通过正确的实验3让学生明白缘由。通过三组实验,再加上

教师的启发语言,学生对该知识点印象深刻。

三、类比启发

类比是根据两个事物具有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属性,其中一个事物还具有另一属性,从而推出另一个事物也可能具有这一相同或相似的属性。

讲授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这一化学性质时,Si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一个难点,学生不知怎么写。我用CO2与NaOH反应的方程式做类比,且在CO2和SiO2中C和Si的化合价相同,这样就很容易写出SiO2与NaOH反应的方程式。将有关内容进行类比,既有利于启发学生的联想思维,又有利于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的提高。

再比如讲授微观难理解的分子某知识时,有这样一个实验:把100mL的水和100mL的酒精混合在一起,总体积小于200mL,实验操作和实现现象都很直观,但是实验里隐藏的化学理论却非常抽象。学生看不到分子的运动,也看不到小分子是如何跑到大分子的间隙里去的。我给学生做了个类比,问学生:“把半桶乒乓球和半桶小米混合会等于一桶吗?”学生都知道:小米会运动到乒乓球的间隙里。都回答:不等于一桶。我说:酒精和水不也是这样的吗,当然老师举的例子不是微粒有间隙,而是宏观的物质之间,但原理相似。

四、比喻启发

讲课时,教师如善于运用比喻,就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有助于学生对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联想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讲授“定量认识化学变化”这一节时,学生对6g碳和16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2g二氧化碳可以理解,但对6g碳和20g氧气反应,还生成22g二氧化碳不可理解,都觉得应该是20+6=26g,这时你可打个比方:假设6个人正好吃16个馒头刚好吃饱,人和馒头正好匹配。那给这6个人20个馒头那他们增加的体重是吃下去的16个还是给的20个馒头呢?同学们顿时答出:当然是16个了,4个馒头没吃下去,怎么能算入增加的体重呢?这样的比喻,显得生动贴切、通俗易懂,很容易启发学生的思维。再比如用蜜蜂绕花飞行来比喻核外电子的运动等等,都具有形象生动的启发作用。

五、反问启发

当学生存在疑问不能解决的时候,教师并不是急于告诉现成的答案,而是反问激疑,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探索问题根源。

请看一段答疑对话:

学生:“老师,SO2中为什么不含氧分子呢?它不是有O2吗?”

老师:“请问SO2是什么物?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学生:“当然是纯净物”

老师:“有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吗?”

学生:“不是啊,是混合物。”

老师:“那SO2中能含氧分子吗?含了氧分子不就两种分子了吗?还是纯净物吗?”

学生:“对,不能含。”

六、设陷启发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如果在恰当的时候,采用恰当的方法有意识地让学生犯点错误,往往能取得好的效果。教师可根据学生易犯的错误,巧妙地设置“陷阱”,并故意将学生诱入其中,使学生由于被陷而“顿悟”。

例如,讲授利用元素守恒求物质的质量的注意点时,就可设置如下陷阱。先给出第一条题目:18g水通电完全分解后生成多少克氧气?有的学生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列出比例式36∶32=18∶x解得x=16g。这时教师可启发学生从元素守恒的角度去考虑,得出另一种解法:水中氧元素的质量=生成的氧气的质量=18×16/18=16g。这时学生似乎明白了什么,趁热打铁给出第二条题目:158g高锰酸钾受热完全分解后生成多少克的氧气?学生会不假思索的回答:158×64/158=64g。这时你要学生再用化学方程式列比例式计算得出:316∶32=158∶x,得出x=16。至此,学生都发现自己刚才的回答是错误的。教师再趁机引导学生得出注意点:运用元素守恒解决问题时要注意该元素是否全部到了某物质中。

当然化学课堂中启发方法多种多样,笔者会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探索,以求化学教学的最优化。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5.04.031

猜你喜欢

设疑启发启发式教学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方法浅探
兴趣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单词教学中的作用
小学语文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
穷也兼济天下
于“平常”处设问,在“无疑”中生疑
启发式教学在高职院校足球教学中的运用
愉快教学让音乐课堂轻松快乐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简谈数学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
《运筹学》教学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