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5-04-20林茂辉
林茂辉
摘 要:近些年来,我国一直在实行教学改革,小学阶段的课程改革也是人们关注的重点。空间与图形教学是小学数学的重要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同时在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能够为学生创造真实的学习情境,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现阶段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中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因而需要对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进而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现状
一、空间与图形教学的基本概述
在小学数学中,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人们在认识事物和对周围事物进行描述的时候,都是用形状和大小等形容词。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学生可以学习到不同的几何图形并且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这就可以让学生更加准确地认识实际生活中的事物。其次,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贯穿学生的学习生涯,小学阶段的教学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形成空间观念的重要阶段,能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需要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自主地探索知识。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周围的事物,在实践活动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有所提高。此外,空间与图形教学有着很强的综合性,在学习过程中也会涉及其他内容,这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一定的帮助。
二、小学空间与图形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为了尽可能地节省时间,往往只是对知识进行讲解,让学生在课后自行进行开展实践活动。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忽略了实践操作教学的重要性,导致很多学生对知识没有全面的了解,学习的积极性也因此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其次,教师的教学形式过于单一,虽然我国一直在试行教学改革,但是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仍旧存在。很多教师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教师是比较少。由于空间与图形教学的特殊性,在这样的教学形式下,教学效果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提升。最后,在空间与图形这部分的教材中,大多是静态的平面图形,在实际的教学中为了学生对空间与图形有着具体的认识,需要运用动态的立体图形。但是很多教师在制作课件的时候缺乏这方面的能力,这对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也是极为不利的。
2.学生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般而言,小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相较而言是比较差的。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很多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后制作一些空间图形,但是实际完成操作的学生非常少。同时学生对知识没有全面理解,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普遍存在,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较差。此外,空间与图形的学习要求学生富有创新精神,在学习中培养空间观念。但是从实际学习情况来看,很多学生都缺乏一定的创新思维,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三、完善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有效对策
面对上述问题,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的教学问题。教师需要实现教学方式的创新,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学习到知识的同时,重点掌握学习方法。而学生也需要提高自身的学习积极性,自主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创新精神和空间观念。
1.结合生活实际创设学习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在生活中都可以找到实际的模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例传授知识,学生不仅可以对所学习的知识有全面的了解,同时也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圆的知识讲解中,在讲解之前就可以让学生举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体,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此外,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也有很多,例如活动情境、问题情境、竞争情境等都可以应用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将数学问题联系生活实际有着很强的代入感,更容易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认识到实践操作的重要性,让学生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
要想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一定的空间观念,动手实践是必不可少的。教师需要意识到开展实践活动的重要性,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活动。例如在教学中让学生制作各种图形,然后在讲授知识的时候用这些图形进行操作。
3.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也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中。将多媒体教学方式应用到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图形的动态变化,使得教学更加生动。同时学生通过感知图形的变化,能够发散自己的思维,逐渐形成空间思维。例如在角的教学中,可以制作动态课件,让学生对角的组成有初步的认识,同时认识到锐角、直角、钝角、平角的度数变化。
参考文献:
沙娟娟.略论小学生初步空间观念的培养[J].科学大众,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