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迁移·感知·操作——谈《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2015-04-18沈金明
沈金明
(诏安县白洋乡中心小学,福建 诏安 363500)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伙伴;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与发挥学生学习‘主人’的地位与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1]因此,在平时数学教学实践中,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更新教学思想,切实构建起学生“主体观”,彻底摒弃“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思想与行为,立足具体教材特点,积极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升指导策略的有效性,更好地引领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对知识内容的探究与方法的掌握,从而使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激起数学情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与良好个性思维品质。
文章以《圆锥的认识》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笔者在改进教学方法,优化学习策略方面的探索与体会。
一、联系生活,培养数学情感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版)》在“情感态度”目标中要求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1]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数学课堂中,应力求把数学问题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激起认真学习、应用数学的情感。在教学《圆锥的认识》一课时,笔者先利用课件展示“玩陀螺”的活动情境,让学生自由观察,谈感受,使他们在轻松、快乐的情境中不知不觉地感知“圆锥”的知识。然后,笔者又进一步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现了日常生活、生产中各种各样的“圆锥”图片,并引导他们说说在平时的生活中还见到了哪些“圆锥形”的物体。问题抛出来后,学生个个积极开动脑筋,纷纷把平时所见的“圆锥”提出来交流,如“谷堆”“斗笠”“漏斗”“陀螺”“铅笔头”……这样,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圆锥体”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现在所要学习的知识其实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自己身边,从而激发学生浓浓的学习情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之中。
二、知识迁移,把握知识规律
数学科教材是以知识发展规律为基础,以学生心理认识规律为依据进行编排,整体上呈现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特点,形成完整、严密的知识“链条”。因而,教材中各章节知识之间存在着严密的内在逻辑联系。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教材,准确把握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以其联结点为教学“切入点”,巧妙地创设富有递进性、启发性的问题,架设沟通新旧知识的“桥梁”,让学生以旧知识为基础,层层深入、逐步提高,去探究新问题,发现新规律,形成新认识,在知识迁移中训练与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如“圆锥的认识”教学中,可根据“圆柱”与“圆锥”二者之间的联系,先启发学生回顾旧知:“同学们,你们能说出圆柱各部分的名称与特征吗?”“上底面”“下底面”“侧面”“高”……学生一下子就说出了有关“圆柱”的名称。就这样,学生很好地回顾了“圆柱”的知识,为进一步认识“圆锥”起到了积极的认知铺垫作用。在随后引导学生认识“圆锥体”各部分的名称时,我让学生观察圆锥体模型并启发他们思考:①“圆锥”和“圆柱”二者有什么异同?②“圆锥”有几个面?③它的底面是什么形状的?④侧面又是什么面?⑤“圆锥”的尖顶叫什么?学生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很快抓住了“圆锥”和“圆柱”二者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不仅为下一步准确认识“圆锥”奠定了良好的认识基础,而且懂得并且善于运用已学知识去探索、解决新问题的方法。
三、形象感知,发展思维能力
智力的核心是思维。心理学研究认为:小学生以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才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遵循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充分运用形象、直观的手段,使数学概念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对具体、直观的表象展开观察、思考、判断,获得对知识本质的认识,训练与发展思维能力。如“圆锥”的“高”是学生认识的难点。尤其受“圆柱”知识的负迁移影响,学生往往会认为“圆锥”的“高”就是“从顶点到底面圆上任一点之间的距离”。虽然经过点拨后他们口头上能够说出“从圆锥顶点到底面圆心 (而不是圆上)的距离是圆锥的高”,但我仍能感觉到学生的认识只停留在概念上,并未真正把握住其核心属性。针对这一情况,我及时出示课件,直观形象地把“圆锥”的“高”呈现在学生的面前。面对形象直观的图示,学生一下了豁然开朗了,真正地认识了“圆锥”的“高”,以及“圆锥高的条数只有一条”这一知识本质。
四、动手操作,训练实践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版)》提出:“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1]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知识特点,针对小学生好动的天性,设计动手操作环节,引导学生充分地动手操作、实验,一方面让他们动一动、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更加真切地去感知数学,更为主要的是满足他们好动好玩的心理需要,让他们调整情绪,提高注意力,更好地学习。如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用纸片制作“圆锥”体,然后用直尺和三角板“测量圆锥的高”。学生兴致勃勃,人人动手起来,有的剪纸,有的涂胶水,有的拿三角板量,有的读数据,有的做记录……经过一番的忙碌,学生基本能按照自己制作的“圆锥”体,报出手中“圆锥”的高。随后,我又让各小组派代表上台演示测量“圆锥的高”的过程,并且边演示边解说,其他各组同学边看边评价。在评价交流中,学生还纷纷指出测量“圆锥的高”时应注意的事项。最后,我又引导大家归纳出“测量圆锥的高”的方法:①先把“圆锥”的底面水平地放在桌面上;②用一支直尺水平地放于圆锥的顶点;③垂直地量出桌面与直尺的距离。整个过程,学生人人参与操作,人人用心观察,人人动脑思考,人人动口参与交流、评价,不仅获得对知识的完整、准确认识,而且很好地训练自主探索、学习的实践能力。
实践证明,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教师能多用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立足具体教材特点,依据学生心理认知规律,精心研究,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情感,引领学生把握知识形成规律及知识本质属性,加强实践能力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会获得很好的训练和发展。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苏]B·A苏霍姆林斯基.育人三步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