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篇”精神:共产主义道德观的思想源头
2015-04-18刘思妗
刘思妗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北京 100091)
一、正确理解“老三篇”在整个毛泽东道德思想中的地位
十八大的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带来了丰硕的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共产党人的道德思想建设,共产党人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工作的指导思想,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员开展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共产党员的道德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共产党党必须重视意识形态的发展,重塑坚定的共产主义道德思想。毛泽东同志的道德思想和伟大人格体现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道德品格,“老三篇”中树立的道德典型是毛泽东同志对共产主义道德观的形象阐释。“老三篇”包含了共产党员道德观的核心内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白求恩、张思德和寓言故事中的愚公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的化身。
毛泽东的道德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包含丰富、深刻的内容。在学习“老三篇”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老三篇”并不能代表毛泽东的全部道德思想,他仅仅是反映了其中的重要成分。第一次将这三篇文章放在一起,冠以“老三篇”称号的是林彪,林彪曾借此大搞个人迷信,将“老三篇”与整个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内容割裂开来,只抓住只字片语,使毛泽东思想极大地庸俗化。我们今天将这三篇文章放在一起来谈,其根本原因是在毛泽东的文章中,像这样单独用一篇文章来讴歌一个模范的情况是极少的。在“老三篇”中毛泽东从不同角度讴歌了三个道德模范,他们的道德精神又相互联系,这使毛泽东的道德思想具体、形象地展现出来,“老三篇”由此也具有了特殊的历史地位。
二、从“老三篇”看共产主义道德观的核心内容
1.共产主义道德观的灵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老三篇”的核心内容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道德思想。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列宁提出的共产主义道德原则的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共产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每个人的全面发展要以不损害他人发展为前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满足人民大众的利益为目的,不损害他人的利益、不贪图私利,共产党员以牺牲小我的形式,实现大我的价值,并在此过程中提升小我的价值,这是共产党员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的信念保障。
在《纪念白求恩》中,毛泽东号召共产党员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他用生动的语言批评了党内当时出现的利己行为。毛泽东将白求恩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总结为高尚的、脱离低级趣味的道德精神,共产党员崇高的道德精神要以无私利的为民之心为前提。《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毛泽东提出忠诚的共产党员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的死,他的死比泰山还重,这是毛泽东对人生价值的最高定位。一个人的生死是否有价值,在于他是不是能以人民的利益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愚公移山》一文中关于人民大众的观点是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人民群众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范畴,马克思依据唯物史观实践的观点第一次指出:“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活动和思想”,“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103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提到“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2]1031为让群众史观深入人心,毛泽东将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写进了七大闭幕词里,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进行了生动地演绎,他在《愚公移山》里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比喻为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两座大山,要挖掉这两座大山不仅需要共产党的决心,更需要全中国的人民大众齐心协力。
毛泽东在“老三篇”中谈了三个不同的道德典型,其根本宗旨都落到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群众观上。三篇文章体现了毛泽东人民观的发展路径,从《纪念白求恩》和《为人民服务》的贵民、为民思想,到《愚公移山》中的民主思想,这是毛泽东思想从一切为了人民,到一切依靠人民的演化;毛泽东不仅提出了共产党员为民服务的精神,更强调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力。要依靠人民,党不仅要通过自身努力,像愚公感动上天一般感动人民,更要认真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正如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提到的:“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指向我们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2]1044共产党一方面要端正面对批评的态度,要勇于接受对人民有好处的批评,另一方面要扩大批评的来源,广泛地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只要是对的批评都应该听取。
2.共产主义道德观的重要原则是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利益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到:“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3]24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了个人对集体的依赖。个人离不开集体,在处理个人与集体问题的时候,毛泽东中指出:“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4]522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开篇提到:“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着人民的利益工作的。”[2]1004一个“完全”,一个“彻底”表明了共产党员在服从集体利益时不要给自己留任何后路,将集体利益高于一切作为一种纯粹的信念。
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认为共产党员必须具备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积极热忱的为民精神才能算是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今天,部分共产党员为了一己私欲走上贪污、腐败、滥用职权等道路,我们对党员的要求离毛泽东的要求有了一定距离,“负责”和“热忱”只是锦上添花,不贪污不腐败的最低标准成了部分党员难以达到的目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纯粹的共产党员”的要求对部分党员来说竟成了理想教育。再学“老三篇”精神,我们必须认识到,“老三篇”并不是必须背诵的经典语录,而是共产主义道德观转化为共产党员具体行动的指导理论,是每一个共产党员要努力践行的行动指南。
3.共产主义道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荣辱观、生死观和苦乐观
尽管“老三篇”的每篇文章篇幅都很短,但它们作为毛泽东道德思想突出表现的文章,蕴含的道德思想非常丰富。毛泽东通过对先进人物的赞扬、对革命内部错误思想的批评,树立了共产党员的荣辱观,阐述了共产党员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今天我们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以毛泽东的荣辱观为指导,学习《纪念白求恩》中毛泽东描述的像白求恩一样毫不利己的纯粹共产党员,进一步深刻理解“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的思想。
生死问题是哲学研究的终极问题,毛泽东将个人的生死价值与人民的利益相联系,这是一个坚定的共产党员对人的价值的哲学反思。毛泽东赞扬张思德同志,认为他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是死得其所,其价值重于泰山。毛泽东指出:“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2]1004毛泽东看待人生命的意义不是一个抽象的哲学问题,共产党员只有将对人生意义的追求、将个人的得失融入到解放人民大众的革命实践中去才有价值,这是共产主义信仰所在。如今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建设、转型的关键时期,信仰缺失、信仰危机是党内存在的一大问题,面对党内出现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加强对毛泽东革命生死观的学习,重建共产主义信仰。
毛泽东的生死观总是与苦乐观相联系的,毛泽东说:“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对于共产党员来说,不怕吃苦是不怕牺牲的前提条件,张思德、白求恩同志等优秀的共产党员皆是将自己的苦乐与人民的苦乐联系在一起,共产党员只有将个人的苦乐与集体的苦乐,与人民的苦乐相联系才会受到人民的拥护,与人民共同挖掉两座大山。
三、学习毛泽东道德思想和伟大人格,提高共产党员道德修养
1.学习毛泽东的道德思想,树立崇高理想
在毛泽东同志逝世三十多年的时间里,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无论是在物质领域、还是在精神文化领域我国社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出现了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其中有些是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有些却是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对于进步文化、进步思想我们应该大量吸收,对于有损于民族文化、人民利益的糟粕思想我们应时时警惕。如何辨别精华与糟粕?毛泽东的道德观为我们提供了评价的标准,共产党员要从自身做起,加强对毛泽东道德思想的学习,不断深化共产主义道德思想,树立全心全意为民谋利的崇高理想。
2.重塑先进模范形象,应对非主流文化威胁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一部分共产党员的思想受到非主流文化思想的侵蚀,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无法控制私欲,为实现个人私利,不计代价地牺牲人民的利益。应对非主流文化的威胁,我们要注意重塑道德模范,扩大对道德模范的宣传,将爱国、爱民、无私奉献、仁慈醇厚、艰苦奋斗、自强不息、谦虚谨慎等高尚的无产阶级道德思想深入贯彻到工作实践中去。
3.加强道德教育工作,强调意识形态的反作用
当意识形态与经济发展沿着同一方向起作用,意识形态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反之则会损害经济的发展,目前中国处于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我们应注意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在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同时要确保意识形态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从思想源头上强化共产党员的道德修养、做好优秀道德品质的教育和宣传工作势在必行。“老三篇”是极具时代影响力的学习篇目,它蕴含着与时俱进的哲思,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该深入理解“老三篇”中蕴含的优秀道德品格,同时共产党员应该认识到“老三篇”仅仅是一个引子,我们学习的根本是以毛泽东道德思想为代表的、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优秀的道德思想。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