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百年足球文脉促校园足球发展
2015-04-18福建省厦门第二中学吴启建
◎福建省厦门第二中学 吴启建
承百年足球文脉促校园足球发展
◎福建省厦门第二中学 吴启建
厦门市第二中学是一所具有百年足球传统的学校,蕴育了“自强不息,合作进取”的校园精神。目前,我校正在总结学校足球传统,深化校园足球改革,坚持“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建立管理机制,纳入课程体系,完善联赛制度,以课题为抓手,加强队伍建设,营造足球文化,融入文明建设,努力为中国足球梦做新贡献。
足球;文化;传统;改革
校园足球这股强劲的春风,迅速吹进了祖国的每一个角落。继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电视电话会议之后,全国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又通过了《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校园足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国的中小学刮起旋风。厦门二中作为一所百年足球传统学校和国家级体育传统学校,正在总结学校足球传统,深化校园足球改革,努力为中国足球梦做新贡献。
一、回顾历史,传承百年足球的优良传统
在中国现代足球运动的发展中,位于足球发祥地鼓浪屿的厦门二中占有一席之地。1898年,厦门二中前身——英华书院创办不久,便成立了英华足球队。英华足球队经常在“番仔球埔”(即今鼓浪屿人民体育场)与岛上洋人球队交手。在英华的影响下,鼓浪屿足球之风日盛,无论是学校还是街头巷尾,时常可见踢球的身影,足球渐成小岛绵延至今的文化传统。
厦门二中足球历史源远流长,足球队征战全国和东南亚,成绩斐然,一度蜚声海内外。先后3次获得华东地区六省一市传统项目学校足球赛冠军,1980年以来32次获得厦门市足球赛冠军(曾夺得市赛18连冠),1992年恢复省赛以来19次获得福建省中学生足球赛冠军。特别是2014年暑期,学校三支足球队同时出征全国中学生足球决赛——全国学生运动会足球决赛、全国青少年阳光体育大会足球赛和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冠军杯”决赛。2013、2014年囊括两届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冠军杯”季军。
百年足球,人才辈出。中国科学院院士卓仁禧、中国工程院院士洪伯潜就曾是二中英华足球队的主力队员。从英华足球队走出的抗日英烈陈镇和,多次亮相远东运动会,1936年更是作为中国国家队主力,在柏林奥运会上崭露头角。上世纪70年代,学校输送到国家青年队的守门员王介福,是唯一厦门籍主力守门员。1980年以来学校向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学院等各类大学输送足球人才214人。2014年初中两名主力李蓝和魏子扬分别被杭州绿城和广州恒大的梯队选中,有机会圆自己的职业足球梦想。
百年足球形成的传统是什么?就是一种“自强不息,合作进取”的校园精神,这种精神已经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学校已形成了“球文化”,即“三个促进”——“以球育德”,促进学生遵守规则、顽强拼搏、团结互助良好品质的形成;“以球健体”,促进学生竞技水平、协调能力和身体素质的提高;“以球促智”,促进学生智力开发和学科成绩的进步。如果说,国家开展校园足球的目的有两个,即强身健体、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和培养国家足球后备人才。那么,厦门二中的足球还多出一个目的,就是将足球作为文化,融入到了学生未来的生涯。学生以足球为荣,形成乐观积极的性格,也能助益一生。
二、着远未来,构建校园足球的发展蓝图
借校园足球发展的春风,厦门二中加快了校园足球发展规划。目前出台了三年发展规划,下一步还将出台五年和十年规划。
规划思路清晰,坚持“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的原则。通过课程建设和课程普及,推进校园足球全普及,让学生热爱足球、掌握足球、享受足球;通过足球文化和足球活动融入校园,形成健康运动和健康人生的文化;通过完善制度和措施,促进足球特长生和足球队继续保持在全国的前列水平。
规划目标具体。经过三年努力,学校高水平完成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的任务。足球作为必修课进入课程,全体学生人人初步掌握足球基本技能。班级、年级足球赛事常态化、制度化。足球文化成为学校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在普及的基础上,学校男子足球队达到较高水平,相对稳定在全国前列,并组建女子业余足球队,参与各级赛事。学校男子足球队走向世界参与中学生足球交流和比赛。壮大足球教师队伍,提高教学水平。学校足球特色走在全国前列,为中国梦作贡献。
学校足球每一年都有具体目标。2015年的目标是健全校园足球工作管理、评价制度,在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开设足球必修课,开发足球校本课程资源,编制足球校本教材,完善班级、年级足球联赛制度,新建一个足球场,筹办海峡两岸多地中学生足球赛和海峡两岸中学生足球夏令营,筹建女子业余足球队,男子足球队参加全国足球锦标赛和北京杯足球邀请赛,向高等院校及专业队输送足球专业人才等等。
三、立足现实,扎实推进校园足球工作
1.建立管理机制,落实校园足球。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校园足球工作规划、制定招生、教学管理、训练、竞赛、师资培训、检查督导与评价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和工作制度,并不断完善,保证学校足球的正常开展。
2.纳入课程体系,确保人人参与。初中每周开设1学时的足球课教学,高中安排不少于18学时的足球模块教学,将足球基本技能纳入学生体育课考试内容。在此基础上评定厦门二中足球等级运动员与裁判员。高中在18学时足球内容必修的基础上,开设足球选修课,满足足球兴趣浓厚学生的需求。
3.完善联赛制度,班班有球队。不断完善、规范校内足球竞赛制度,每年组织校内足球班级联赛、年级挑战赛。比赛采用5人制、7人制、11人制等多种形式。足球不仅有职业队、也有业余队。学校还举办沙滩足球比赛,足球嘉年华活动。
4.以课题为抓手,提升普及质量。积极开展足球运动的教学科研。探索、尝试、实验多种可行的教育教学和训练指导方法,及时总结反思,交流科研成果,申报足球科研课题,推动学校足球运动向纵深发展。尝试足球教学改革创新,吸收国内外最先进的足球教学和训练方法,并融入学校的足球教学和训练之中,积极开发足球教学校本教材,形成足球教学特色。
5.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教水平。将足球教练员的培训纳入学校教师培训计划,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聘请海外高水平足球教练到学校进行长期指导或短期培训,选派教练员到国内外足球基地学习培训,不断提高教练员的科学训练水平。完善教练员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日常训练、比赛、奖励、请假等规章制度,充分调动教练员训练的积极性。
6.营造足球文化,融入文明建设。学校加大对足球运动的宣传和普及,建设以足球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立基于校园网的足球信息平台,动态报道足球活动、交流工作经验、展示特色成果;组织以足球为主要内容的摄影、征文、漫画、黑板报、手抄报、知识竞赛等比赛,以及学生足球才艺展示、足球啦啦操、年级明星对抗赛、足球知识讲座等系列的足球活动。在全校形成爱足球、踢足球、看足球的热潮,形成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广泛参与、家长大力支持、社会共同关心的良好氛围。
在普及推广校园足球的基础上,学校充分发挥校园足球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利用学校足球文化、教练队伍的优势,在足球教学、校园足球活动开展和球队训练等方面帮助、支持各区足球布点学校,并组织、邀请相关学校参加由厦门二中举办的“英华杯”足球邀请赛,为本省校园足球的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