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的石油政治风险
2015-04-18王晨阳
□ 王晨阳 孙 竹
三分天下所带来的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和战乱,使得伊拉克的石油政治风险大大上升。
2015年5月17日,“伊斯兰国”(英文缩写ISIS)武装分子占领了伊拉克军事重镇、距离首都巴格达仅100公里的拉马迪。这是伊拉克政府军自去年夏季开始与ISIS全面作战以来遭遇的最大失败。可是,由于ISIS侵入伊拉克以来,攻城略地势头猖獗,不仅打得伊拉克政府军节节败退,甚至多名被ISIS绑架的西方国家人质和俘获的约旦空军飞行员,也接连遭到野蛮杀害,所以外界对ISIS的嚣张气焰已经习以为常,处之淡漠,这次拉马迪失守的消息并没引起人们过多的震动。
三分天下格局形成
然而,研究中东局势的专业人员深知极端势力坐大将会带来的严峻挑战和深远影响,他们呼吁相关国家深刻反省ISIS等极端势力在中东地区持续蔓延的原因,从而找到更为有效的反恐行动方案。早在2014年下半年,ISIS仅用数月时间便占领了三分之一的伊拉克国土,两次兵临巴格达郊区,就有分析指出,伊拉克北部石油产区大半控制在库尔德自治区手中,西北部大片国土沦陷于ISIS,伊拉克政府掌握的只有南部石油主产区了,伊拉克已经显现“三分天下”的趋势。现在,西方国家终于下定决心对ISIS实施了多轮空袭,但似乎远未摧毁其军事实力;与此同时,在共同抵御ISIS进逼的压力之下,2015年初,伊拉克中央政府终于和库尔德自治区达成了多年僵持不下的石油利益分配协议,库尔德人得到了更多的收入和更大的自主权,除直接对外出口石油,还获得了许多来自西方的军事、经济援助,实力大为增强,势力范围大为扩展。由此看来,目前,伊拉克全国已经在事实上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不仅如此,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极端势力剿而难灭,伊拉克三分天下的格局将会长期持续下去。这种政治版图的演变趋势是由以下3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首先,对ISIS的打击行动陷入愈反愈恐的怪圈,是因为主导这场行动的美国存在严重战略失误。“9·11”事件后,美国对阿富汗和中东多国发动战争,更迭当地原政权之后又采取放任政策,导致地区秩序破坏,国家管制失效,多股极端势力乘机兴起。由于害怕再次卷入军事冲突,奥巴马政府没有通盘考虑中东政策,而是逐项应对地区各种危机,缺乏全面战略。在伊拉克,美国当年发动战争播下仇恨的种子,撤军后留下一个政治动荡、经济凋敝、安全恶化的烂摊子;在叙利亚,美国纵容暴力冲突滋生蔓延,对叙政府的打压导致大片地区出现安全真空。由于美国战略部署进退失据,留下地区权力真空,一方面为“伊斯兰国”坐大提供了土壤,另一方面也引发地区国家争夺主导地位,地缘政治版图正在加速重构。
□ 伊拉克各方均努力提高石油产量和出口量。李晓东 供图
其次,由于中东各国利害关系错综复杂,所以面对伊拉克动荡乱局,美国与沙特等地区传统盟友的关系变得微妙。与此同时,伊朗、土耳其等地区国家或各自组队或“脚踩两船”,争相填补动荡国家出现的真空,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例如,支持打击ISIS的地区国家各有所虑,都指望ISIS成为消耗自己地区对手实力的工具,而不愿看到在打击ISIS过程中对手影响力上升。另外,西方国家对打击极端势力犹豫不决时,一些中东国家将目光转向俄罗斯,寻求军事帮助及政治经济合作。然而,虽然在反对恐怖主义和阻止ISIS坐大方面,俄美立场一致,但是双方都不希望对方通过反恐增加在中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影响力。因此,大国立场不同,战略利益各异,反恐成效必然有限。美国要想构筑更有效的反恐统一战线,就必须尊重其他大国及地区国家的利益,与之开展合作和协调。
再次,面对ISIS迅速蔓延的严峻局面,参加打击行动的许多国家,包括实力强大的“盟主”美国,也包括抓住时机争取到半合法参与身份的伊朗,表态时展示出“除恶务尽”的决心,实际上却基于各自战略考量“徐徐图之”。例如,美国及英法等欧洲盟国经过再三犹豫之后,才发起对ISIS的军事打击,并多次强调行动只限定为空袭方式,不会出动地面部队;在伊拉克,什叶派为主的中央政府组织中西部的逊尼派与ISIS作战,既打击ISIS,也对逊尼派起到遏制作用;而在叙利亚,叙政府反过来,多次利用ISIS与其他反对派组织混战,以消耗敌方实力;同样,对于伊朗来说,将其军事力量派到境外参与打击ISIS,是突破西方封锁的一个难得机遇。可是如果ISIS短期内被消灭,地区宗族教派矛盾失去缓冲,伊朗苦心经营的什叶派“新月地带”将面临与地区逊尼派政权的正面交锋。所以,伊朗的战略决策者或许已经意识到,目前,把“伊斯兰国”遏制在一定范围内继续存在,可能才是伊朗战略利益最大化的选择。由此看来,今后在中东地区特别是伊拉克,极端势力“剿而难灭”有可能成为常态。
石油政治风险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正是由于看到了伊拉克政治版图演化的这一趋势,三分天下的伊拉克三个部分,除在军事上进攻或抵御敌方之外,目前都在忙于扩大自己区域内的石油生产,增加石油出口,以获得更多的石油收入,用来招兵买马扩充武器装备。据伊拉克媒体5月初报道的最新消息,伊政府要求各油田作业者加快建设进度、提高石油产量,并考虑进行新一轮国际油气开发招标,以弥补国际油价下行带来的财政缺口。据估计,3月伊拉克石油出口量达300万桶/日。在库尔德地区,2015年初与中央政府达成协议之后,伊拉克国家石油营销组织允许其经土耳其杰伊罕港出口原油,数量限额在日均55万桶左右。而实际执行情况是,库尔德输油管线出口量迅速从2014年的日均数千桶提高到了2015年5月的65万桶,而且库尔德政府雄心勃勃地准备将其输送量提高至100万桶。在ISIS占领区域,石油是“伊斯兰国”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据报道,ISIS已控制六成的叙利亚油田和伊拉克若干中小油田,这些地区的石油产能高达35万桶/天,但由于管理不善和盟军空袭,每天实际只能出产5万~6万桶。他们自己消耗所产石油的大约一半,剩余石油以25~60美元/桶的低价通过土耳其、约旦和伊拉克等地走私出售。这样像塔利班一样经营油田,带给“伊斯兰国”的石油收入最高时每天达到160 万美元,全年获得数亿美元,现在因为低油价已经骤降到一天50万美元。所以,在低油价大幅度冲击现金流量之下,ISIS也在千方百计提高石油产量,增加石油销售量。
综上所述,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伊拉克的石油产量和出口量还将会有较大增长。与此同时,三分天下所带来的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和战乱,使得这一地区的石油政治风险也会大大上升。2015年5月30日有媒体报道,塔吉克斯坦特警司令哈里莫夫宣布加入ISIS并宣称将要报复美国的伊斯兰政策。由于此人曾在俄罗斯和美国接受特警训练,所以此类人员加入极端组织的最新事态必将大大加剧ISIS对中东安全局势的威胁。对此,石油企业和相关国家政府机构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充分做好安全风险预测与化解的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