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特的撒手锏

2015-04-18

中国石化 2015年6期
关键词:撒手锏胡塞价格战

□ 马 宏

(作者系中国石油大学能源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办电子科技学院管理系教授)

对于低油价这个撒手锏,沙特信心十足,态度坚定。

2014年下半年开始,国际油价一路走低。欧佩克头号产油大国沙特在反复权衡利弊之后,做出的应对之举是坚持毫不动摇的不减产政策,实际上等于在产油国之间发起了一场石油价格战。

主导两场战争

石油价格战进行到2015年3月,博弈各方仍在较量之中,胜负未见分晓之际,沙特于3月26日又发起和主导了另一场战争,即对伊朗支持的也门胡塞武装实施空袭打击,代号“果敢风暴”。一时间,沙特以同时主导着两条战线上的两场战争备受瞩目。

□ 国际油价下跌,沙特自伤甚重。李晓东 供图

然而,不到一个月之后,在空袭并未给胡塞武装造成致命打击的情况下,4月21日,沙特国防部突然宣布停止在也门的空袭,称下一阶段将转入“恢复希望”行动,即也门局势的政治解决。外界分析认为,沙特匆忙停止“果敢风暴”行动的主要原因是空袭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反而让沙特付出了沉重代价,尤其是暴露出沙特军队的许多弱点。西方媒体报道说,沙特的空袭没有显著改善也门的战场态势,空中打击也没能改变战线布局。尽管沙特部队装备精良、武器先进,但轰炸只炸死了数百名胡塞武装士兵,且代价巨大。常常是一枚价值昂贵的导弹只是炸毁胡塞武装的廉价皮卡甚至毫无价值的荒地。沙特王室成员、武装部队总参谋部的一名少将4月在也门西北部一个村庄执行任务时甚至丧命。西方情报机构收集的消息表明,沙特对胡塞武装开战以来,已经有超过10000名沙特士兵因为害怕开辟地面战场而从各战斗营和国民警卫队中逃跑。专家认为,沙特军队战斗力弱且士气低落,如果发动地面入侵也门无异于自杀行为。所以,沙特及时停止了大规模空袭的军事行动,转而主导也门冲突各方的和平谈判,力图以打促谈,实现恢复亲沙特的逊尼派政府统治的目标。

目标锁定伊朗

但是,上述分析只涉及沙特对也门行动这一孤立事件的表象。如果综观长期以来沙特与伊朗的较量历史,特别是将油价暴跌以来沙特坚持不减产而发起的石油价格战与沙特对也门的战争联系起来,就可以看出,以低油价为撒手锏,彻底将伊朗置于死地,才是沙特的根本战略目标。

2014年下半年油价开始暴跌以来,包括一些欧佩克成员在内的许多产油国都在呼吁作为最大石油出口国的沙特减产保价。但是,沙特一反常态,顶住压力,始终坚持不减产,甚至有时主动降价以扩展市场份额。对此,沙特自己给出的解释是,历史上沙特几次充当“油价浮动调节器”,失掉市场份额,牺牲巨大,这次不想重蹈覆辙;有时,沙特领导人也坦承,不减产是为了挤垮不断增产的北美页岩油,恢复欧佩克传统石油的市场地位。但有分析家在价格战打响之初就指出,沙特及其海湾地区的盟友是在将油价用作政治武器,不只针对美国页岩油生产商,实际上最终目标还是“死对头”伊朗。对于沙特的这一战略算计,最心知肚明的就是伊朗。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在会见委内瑞拉总统时谴责“敌人”将油价当作政治武器,指出油价暴跌“与市场无关”,而是一些共同敌人策划的政治花招。

沙特之所以敢于压低油价用作撒手锏,是因为它拥有世界第一的油气资源,和世界最低的原油生产成本。特别是沙特政府坐拥75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财力雄厚,即使油价暴跌,也有足够资本抵御冲击,保障国计民生不受影响。相比之下,伊朗的国家机器运行需要油价达到每桶100美元以上才能实现财政平衡,更要命的是伊朗长期遭受西方制裁,不仅没有外汇储备,而且通货膨胀,物资短缺,方方面面已经难以为继,如果不能尽快摆脱油价低迷收入匮乏的困局,很可能会陷入经济危机、民怨沸腾、政权崩溃的灾难。所以,面对油价暴跌,伊朗本能的反应就是呼吁限产保价,并多次联手委内瑞拉、阿尔及利亚等欧佩克内的强硬派成员,试图找到协调行动、止跌促升的办法。无奈这次油价跌势太猛,产油国各有一本难念的经,很难采取有效的协调一致行动。在这种情形之下,加大对胡塞武装的援助力度,支持胡塞武装对也门政府军攻势升级,扩大阿拉伯半岛的战火,制造有利于推高油价的紧张气氛,就是伊朗精心策划的破除低油价困局的一次尝试。而沙特联合多个逊尼派国家发起对也门胡塞武装的大规模空袭,看似来势汹汹,稳操胜券,实际上是落入了符合伊朗战略目标的圈套。如果也门冲突持续升级,国际油价因中东局势紧张而止跌回升,沙特苦心经营的撒手锏就失去效用,伊朗也就成功脱离困境。

所幸沙特及时醒悟,25天之后就停止了“果敢风暴”的军事打击,转向力促冲突各方和平谈判恢复哈迪政府统治的“恢复希望”行动。正好此时伊朗与六大国的核问题谈判进入关键时刻,离达成框架性协议只有一步之遥。伊朗为尽快取消西方制裁,避免因小失大,也呼应沙特的和平倡议,支持胡塞武装参与也门和平谈判。伊朗和沙特,看似打了一局平手,实则又回到油价战争的终极对决。

坚持不减产

对于低油价这个撒手锏,沙特信心十足,态度坚定。2014年12月21日,沙特石油大臣纳伊米曾经表示,除非欧佩克以外的产油国减产,否则即使油价跌至每桶20美元,欧佩克也不会改变不减产的决定。2015年4、5月间,沙特新国王萨尔曼大规模改组政府,重点改革了沙特能源决策体系,但仍保留了纳伊米的石油大臣职务。外界认为这表明沙特仍将延续对外石油政策,尤其是由纳伊米主导欧佩克提出的不减产政策。但是伊朗对沙特发起的价格战毫不示弱,针锋相对。伊朗石油部长赞加内2015年1月19日对记者表示,伊朗实力雄厚,可以抵御油价进一步下跌,即使必须以每桶25美元出售石油,对伊朗石油业而言也不存在任何威胁。他言有所指地宣称,伊朗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让自己损失市场份额,一旦(石油)制裁解除,不论油价是多少,伊朗都会提高产量。

从这些情况看来,国际油价暴跌引发的石油价格战仍然处于鏖战状态,未来沙特和伊朗谁胜谁负现在仍然难以预料。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沙特和伊朗都憋足了劲儿不减产,尤其是伊朗解除制裁后,一定会大幅增产。所以,国际石油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将会持续一个时期,甚至会有所加剧。这将拖累石油价格回升乏力、油价低迷,甚至进一步下跌的走势将会延续相当长的时间。

猜你喜欢

撒手锏胡塞价格战
磨炼我们的“撒手锏”
磨炼我们的“撒手锏”
价格战是一定的! 2020年虾苗需求量预计减少10%~20%,苗价下调是趋势
不打价格战也能赢得漂亮! 2020年虾苗企业要打的是价值战
沉着应对价格战 创新引领行业良性发展
要挟离婚,是“制服”老公的撒手锏吗?(一)
从手机价格战所看到的
撒手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