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硫黄回收技术打上中国标签 ——访全国人大代表、齐鲁石化研究院院长达建文
2015-04-18王永军
□ 王永军
硫黄回收和尾气处理技术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形成中国石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天然气净化生产技术。
5月15日,齐鲁石化研究院科研人员顺利完成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元坝气田净化厂装置的首次全面标定。数据结果显示,总硫回收率均在99.9%以上,烟气二氧化硫排放浓度远远优于国家环保法规规定的排放标准,综合性能达到进口催化剂水平。这标志着该院针对高含硫气田净化厂硫回收装置开发的配套催化剂,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成功实现了国产化。
多年来,齐鲁石化研究院一直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研发工作的价值体现,形成一批具有特色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技术,为推进绿色环保低碳战略、优化能源结构提供了坚实支撑。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集团公司高级专家、齐鲁石化研究院院长达建文。
成功研发国产大型气田硫黄回收技术
记者:“大型硫回收装置催化剂国产化工业应用试验” 是齐鲁石化研究院与中原油田共同承担的国家“十二五”重大专项和集团公司科研开发项目。为什么要开展这种催化剂的国产化研发?
□ 全国人大代表、齐鲁石化研究院、北京化工研究院齐鲁分院院长达建文。王永军 摄
达建文:天然气是一种洁净环保的优质能源。天然气从开采到走进千家万户,脱硫净化处理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目前,我国天然气净化厂主要集中在川渝地区,采用的硫回收技术一般从国外引进,配套使用的催化剂也为进口催化剂。作为高含硫天然气生产的关键环节,使用进口催化剂成本高,更换一次催化剂需花费近亿元。不论从国家能源战略安全的角度出发,还是从环保达标排放、降低企业运行成本的角度来说,在大型硫黄回收装置上实现催化剂国产化已势在必行。
记者:齐鲁石化研究院在相关研究方面有什么优势?
达建文:齐鲁石化研究院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就开始从事硫黄回收和尾气处理催化剂的研究和生产,是中国石化唯一从事硫回收催化剂开发的单位。开发的LS系列硫回收催化剂及其组合技术获多项专利授权,是集团公司26项优势技术之一,已成功应用在齐鲁石化、燕山石化、镇海炼化、茂名石化等150余套硫回收装置上。在开发及服务过程中,科研人员积累了丰富的装填、开工、保运、异常工况分析等经验。同时,院内硫黄回收实验室设备齐全,拥有国内最先进的催化剂评价装置及方法,并且建立了行业催化剂标准评价方法,催化剂表征仪器也一应俱全。
记者:大型硫回收装置催化剂国产化工业应用试验最初是在普光气田进行的,请您介绍一下工业应用试验的情况。
达建文:普光气田净化厂12套20万吨/年的硫回收装置都是美国某公司提供的工艺包,同时与工艺配套的催化剂也从国外进口。特大型天然气净化领域对于我们研究院科研人员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虽然路途遥远、无经验可借鉴,但科研人员针对普光气田净化厂酸性气性质、装置设计流程及工艺条件等实际情况,相继开发出了适应天然气脱硫的水解催化剂、制硫催化剂和尾气加氢催化剂。
为了验证催化剂工业应用效果,2011年10月首先在齐鲁石化胜利炼油厂8万吨/年硫黄回收装置上进行了工业应用试验,获得满意效果。在此基础上,2013年10月该系列催化剂装填在普光净化厂六联合162系列硫黄回收装置上。经过工业标定与评价,在80%、100%、110%和130%运行负荷下,单程硫回收率均在95%以上,总硫回收率均在99.90%以上,烟气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低于400 毫克/立方米,完全满足天然气净化厂大型硫黄回收装置使用要求,实现了从单一炼厂硫黄回收到大型气田大型化硫黄回收技术的创新。
自主知识产权成套天然气净化技术前景广阔
记者:中国石化将元坝天然气净化装置工艺技术列入“十条龙”科技攻关项目,组织多家单位开展攻关。在新建硫黄装置上实现国产催化剂的工业化应用,齐鲁石化研究院是如何面对这一新挑战的?
□ 齐鲁石化研究院硫黄回收创新团队。王永军 摄
达建文:从2013年初开始,科研人员对元坝天然气净化厂硫回收装置设计情况进行了充分的技术调研,通过对装置原料气情况、设计参数及尾气排放控制指标等的全面了解,为进行下一步试验打下基础。研发人员还针对元坝天然气净化厂酸性气中硫化氢浓度低、二氧化碳浓度高的特点,选用水解活性高的多功能催化剂与氧化铝基催化剂进行合理的级配,避免二氧化碳含量高对催化剂水解活性造成影响。
在研发适合高硫气田催化剂的基础上,为了解决天然气净化厂硫回收装置工艺依赖进口的情况,齐鲁石化研究院与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SEI)合作开发了20万吨/年硫回收装置工艺包。
2014年11月5日,研究院科研人员前往建设中的元坝气田,历时20天,完成了催化剂装填。12月12日,元坝天然气净化厂加氢催化剂预硫化结束,切入Claus尾气,装置运行正常,120系列硫黄装置一次性开车成功。
记者:目前运行的三套净化装置运行情况怎么样?
达建文:目前运行的效果很好。国产化催化剂活性更高,装置总硫回收率可达99.9%以上,大大减少了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硫量,原本的废气摇身一变成为硫黄产品,兼具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由此,元坝天然气净化装置工艺技术也成为中国第一套自主研发、具有中国石化自主知识产权的天然气净化装置工艺包,硫黄回收和尾气处理技术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形成中国石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天然气净化生产技术。随着世界范围内天然气开采量的不断扩大,天然气净化装置的规模越来越大,此项技术的应用前景会越来越广阔。
打造世界一流硫黄回收催化剂和工艺技术开发服务中心
记者:齐鲁石化开发了降低烟气二氧化硫排放的新技术,作为硫黄装置的标配技术。请你介绍一下这项新技术研发应用的情况。
达建文:2015年4月16日,我国发布了最新的《石油炼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了硫黄装置烟气二氧化硫排放限值:一般地区排放低于400毫克/立方米,特殊地区排放低于100毫克/立方米,新建装置从2015年7月1日起,老装置从2017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齐鲁石化研究院开发的“降低硫黄装置烟气二氧化硫排放LS-DeGAS成套技术”满足了烟气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低于200毫克/立方米,优化条件下低于100毫克/立方米的要求,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该成套技术在齐鲁石化8万吨/年硫回收装置进行了工业应用,结果表明,在装置同时处理S Zorb再生烟气、煤化工酸性气和液硫脱气废气的工况下,装置运行稳定,烟气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为30~190毫克/立方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该成套技术及配套催化剂已获中国专利授权1件,并申请国内专利7件,国外专利6件,具有创新性和自主知识产权,并获得2014年度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LS-DeGAS降低硫黄装置烟气二氧化硫排放成套技术是国内唯一能达到排放标准的技术,并作为中石化硫黄装置改造和新建的标配技术在系统内推广。目前,研究院已完成了30套硫黄装置工艺包的编制。
记者:这项技术目前推广应用的情况怎样?
达建文:今年4月28日,由中国石化炼油事业部主办的硫黄装置尾气专项治理会议在齐鲁石化召开。这是集团公司关于“降低硫黄回收装置二氧化硫排放新工艺”在齐鲁石化召开的第二次现场会。此次会议目的就在于推进集团公司硫黄装置尾气治理标准化建设,通过使用新技术、流程调整、催化剂升级等将硫黄装置尾气二氧化硫排放巩固在100毫克/立方米以下。集团公司将对各单位硫黄尾气治理改造明确时间结点,并进行严格考核。
齐鲁石化研究院开发的L s-DeGAS新工艺在降低硫黄装置尾气二氧化硫排放上切实可行,已得到总部认可。会议建议各单位采用,以实现系统内硫黄装置流程标准化。
记者:今年4月,中国石化出台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方案,齐鲁石化研究院在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开拓节能减排等战略新兴产业领域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达建文:集团公司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方案,对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6月8日至9日,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王玉普在齐鲁石化调研时指出:“要把创新驱动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一要靠管理创新,二要靠科技创新。如果管理创新、科技创新抓不上去,就没有持续发展的动力,也就没有核心竞争能力。”
齐鲁石化研究院硫黄回收创新团队是中国石化唯一从事硫黄回收催化剂和工艺研发的专业团队,曾被集团公司授予“中国石化优秀创新团队”称号。依据集团公司高硫高酸原油与含硫天然气加工以及煤化工发展的需要,齐鲁石化研究院以“绿色低碳环保方面的特色优势技术、特色功能材料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为研究方向,在硫黄回收、催化裂化以及有机化工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优势,走上了创新创效的良性发展轨道。
近年来,创新团队充分发挥企业院所贴近生产、了解装置等优势,从工业装置节能降耗上寻找切入点,以提高企业效益为目的,高效地进行科研开发,肩负起为中国石化、齐鲁石化以及全国硫回收装置提供技术服务、开发新产品的重任,在技术转化、成果推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记者:“绿色”“环保”成为当今科技发展的两个关键词,齐鲁石化研究院在开发绿色低碳环保技术方面有什么规划与思路?
达建文:环保、绿色是企业发展要占据的制高点,齐鲁石化研究院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助力企业长远发展”为己任,大力开发绿色低碳环保优势技术,从科研选题、技术推广、新技术开发等方面全面谋划环保工作的新蓝图,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增添后劲。
5月26日,齐鲁石化首次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对社会责任公开承诺、欢迎监督,彰显了“争做生态文明的引领者、美丽中国的建设者”的信心和决心。未来,齐鲁石化研究院将以节能减排为目标,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围绕碧水蓝天和能效倍增计划,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争取成为世界一流的硫黄回收催化剂和工艺技术开发服务中心,继续为国内硫回收技术的进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