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行业标准树立职业典范
——全球性新闻奖项概述
2015-04-17康秋洁
■康秋洁
规范行业标准树立职业典范
——全球性新闻奖项概述
■康秋洁
随着现代新闻传播业的发展,新闻评奖已经开始成为一种规范行业标准、树立业界典范的普遍方式,在世界各国的新闻媒体业界蔚然成风。然而,在世界各国种类繁多、名目各异的新闻奖项中,全球性的新闻奖项尚属新起之秀,尤其是面向世界传媒业界展开颁评的奖项,更可说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在全球化深入到更广泛层面的现阶段,形成一个世界性的新闻传播价值观念体系,把世界范围内的新闻媒体及其新闻作品纳入同一评价体系中,已不再是停留在理论层面的设想。可以说,全球性新闻奖项正是方兴未艾之时。
纵观新闻设奖
从广泛的意义上来看,奖项即是对于一种价值观念体系的肯定性阐释。而所有奖项的设立,都是为了实现正向的指导性主旨。不同行业领域中都有各种形式、不同级别的评奖,而所有评奖的最终目的都是要彰显这一行业的 “真善美”,集中体现该领域的价值观念和评价标准,从而为从业人员展开专业工作提供指导性标向。作为新闻传播领域中的重要一环,新闻评奖就是对新闻报道进行分类、评判以及再次解读的过程。每个新闻奖项的设立、颁评和管理,以及这些程序背后的复杂规则和各种标准,共同构成业界对新闻质量的衡量尺度和评价基准,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学界的学理性意见。
在世界新闻传播业发展的历程中,新闻奖项的出现与媒体行业的专业化、标准化和体系化是相形相生的。在早期的媒体实践中,新闻传播只是一种基于信息传递的社会活动,并没有形成明确的职业价值理念,也就没有分辨孰优孰劣的衡量标准。到20世纪初期之前,尚没有专门以新闻传播行业为核心设立的新闻奖项。只有在偶尔情况下,新闻记者会因为自己在 “语言文字方面的杰出贡献”或 “战争及危机事件中的英勇表现”,获颁文学类或军事类的奖章。例如一战期间供职于 《纽约先驱报》的驻土耳其记者悉尼·惠特曼,就曾获得由土耳其政府颁发的伊姆蒂亚兹奖章。但是,这样的奖项颁发并非以褒奖新闻行业本身为目的,仅仅只是作为获奖人自身的一种荣誉。
1917年,根据美国报业大亨普利策的遗愿,以 “奖掖健康的新闻事业”为宗旨的普利策新闻奖开始评选,成为世界上首个专业的新闻行业奖项。在普利策奖的效应带动之下,才有了之后名目繁多的各类新闻奖项日益勃兴。根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范围内目前有大大小小的新闻奖项几千项。其中既有由政府、业界、学院或商业机构等不同主体设立的奖项,也有针对不同媒体类别进行评选的奖项,既有专门设立的新闻奖项也有综合奖项中的新闻部门评选。从奖项评选的地域范围来看,可以将不同新闻奖项划分为国家奖、区域奖和国际奖。就目前世界各国的新闻奖项设置来看,尤以国家奖在数量上占优,包括知名的普利策奖、英国报业大奖等都是国家性的新闻奖项;除此之外,以地理、语言或文化为划分的区域性奖项也为数不少,例如面向欧盟成员国颁评的欧洲杰出新闻奖,涵盖整个西语传播区域的西班牙国王新闻奖等等。
全球性新闻奖
相对于国家性和地区性的新闻奖项来说,面向世界范围展开评选的全球性新闻奖项在数量上绝对是少数,从发展历程上来看也是整个新闻评奖体系中的后起之秀。
世界上第一个面向国际的新闻奖项同样起源于美国。1930年,密苏里新闻学院开始颁发密苏里新闻奖 (全称为“密苏里新闻事业杰出贡献荣誉奖章”),旨在 “奖励世界范围内对新闻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传媒人和传媒机构”,是世界范围内首个以国际新闻界作为颁评范围的新闻奖项。回顾密苏里新闻奖迄今85年的历程,其获奖名单中也不乏中国媒体和中国媒体人的身影。建国之后,前有 《中国日报》前总编辑冯锡良 (1984年),后有财新传媒创办人胡舒立 (2012年),二者都在密苏里新闻奖的名人堂里榜上有名。①然而,由于密苏里新闻奖的评选机制为提名内选,即由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组成专门的评奖委员会负责进行奖项的评选,在很大程度上难以避免“有失客观公正”的问题,很多获奖人和获奖机构都和密大新闻学院渊源甚深。加之每年的颁奖数量不超过十个,也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该奖的影响力。现在,密苏里新闻奖的国际声望业已大大不复当年。
如今,在国际新闻传播业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全球性奖项,还有广播电视业界的皮博迪奖、新闻摄影类别的荷赛奖,以及以新媒体新闻传播为褒奖对象的网络新闻奖。
皮博迪奖是目前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具有权威性的全球性广播电视媒体业界奖项。该奖设立于1940年,并于次年开始正式颁发。初时仅是面向广播业界的奖项,1948年首设电视奖项。皮博迪奖的评审工作由佐治亚大学的格雷迪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承担,参选机制为报名和提名并举,既可以由媒体机构和新闻从业个人经由网站自主报名,也可以由该学院师生组成的提名团队筛选入围初选。参评者需要提交报名表格和参评作品,并且缴纳评审费用,但对参评人员和媒体机构不设任何限制。非英语的作品也可以报名参评,只需要提交附有英文字幕或英文次声道配音的作品版本。②每年,皮博迪奖评委会都会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一千多份报名信息,每年的获奖人或媒体机构也遍布各个大洲。来自中国的广播电视媒体人也经常是皮博迪奖的座上宾,其中既有反映社会问题的纪录片 (2004年独立制片人兼导演陈为军凭纪录片 《好死不如赖活着》获得该奖),也有凸显时效的新闻作品,例如:2009年四川电视台凭借对汶川大地震的突发新闻报道获得该奖的新闻类奖项,而2012年上海电视台的 《新闻透视》节目则是通过 “学术造假”和 “冤案”两期调查性深度报道获得了同类奖项。由于皮博迪奖恪守以 “学术”和 “社会公益”为核心的评奖理念,惟 “杰出”为颁评标准,坚守宁缺毋滥的原则,广泛面向不同国家地区和不同语言的新闻媒体作品,共同拱筑了这一奖项深厚的国际影响力。
与皮博迪奖类似,荷赛奖也是限定在特定媒介类别的专门性新闻奖项。荷赛奖的全称是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由于负责赛事颁评管理的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总部位于荷兰,故而得名 “荷赛”。荷赛奖始创于1955年,意在通过赛事评比的方式,推动新闻摄影行业在理念和技术上的精益求精。目前,荷赛奖共设有八个类别,每个奖项决出一、二、三等奖,并产生最后的年度新闻照片一张。创办半个多世纪以来,荷赛奖一直是享誉国际的新闻摄影业界规模最大、影响最广、威望最盛的专业比赛。荷赛奖每年都能吸引来自世界各国的数千名新闻摄影从业人员竞相参与,影响范围遍及全球每个角落。仅2015年的比赛,就有来自131个国家的5692名新闻摄影师报名参加比赛,提交的作品数量更是达到了97912幅新闻图片。③除此之外,荷赛奖的全球性影响力还体现在,它一直致力于拉近新闻摄影与普罗受众之间的距离,用图像把新闻带到受众眼前,以增进各国受众对于人类社会和整个世界的理解。每年获奖名单公布之后,组委会都会组织世界范围内的获奖作品巡展。2015年的获奖作品巡展即于4月18日从阿姆斯特丹开始,将在一年之内陆续走进45个国家的100多个城市。④根据组委会的统计,每年的巡展都可以吸引近二百万名参观者。与此同时,获奖作品年鉴也以七种语言出版,让世界各地不同语言文化的受众可以走进同样的视觉艺术殿堂。与此同时,包括获奖名单、获奖作品和巡展在内的各种消息,也是世界各国媒体趋之若鹜的重要新闻。
相对于已经具有半个多世纪历史的皮博迪奖和荷赛奖,始于2000年的网络新闻奖可谓晚生后辈。专门面对网络新闻媒体的新闻奖项的出现和发展,体现并诠释着新闻传播业整体向新媒体传播转向的时代精神。网络新闻奖由奈特基金会、甘耐特基金会和佛罗里达大学共同出资设立,旨在表彰网络新闻业的优秀作品和杰出机构,是网络新闻业界的最高奖项。⑤过去十六年间,网络新闻奖的发展变化就是一个不断推动新传播技术、不断打破地域文化界限的开拓历程。最初设立时,网络新闻奖的关注重点在于传统媒体的附属网站,后来逐步转向更符合新媒体传播特点的原创新闻网站乃至个人新闻博客,并且进一步扩展到强调数字技术应用和新兴平台开发的多媒体报道项目等。在2010年之前,网络新闻奖的参评范围仅限于英美国家为主的英文网站,从这一年开始专设非英语国家网络媒体的评奖,阿根廷的西班牙语网站lanacion.com在当年摘得该奖成为首个获得网络新闻奖的非英语国家网络新闻媒体。到2013年,网络新闻奖又进一步放开,非英语国家的网络媒体可以参与到所有类别奖项的竞逐。⑥到目前为止,网络新闻奖是世界范围内唯一一个以网络新闻传播为褒奖对象的全球性新闻奖项。
除了上述奖项之外,还有由世界媒体峰会创设的全球新闻奖,也是面向世界媒体业界的全球性新闻奖项。该奖从2014年开始颁评,是一个覆盖全球范围、涵括多种媒体业态的全球性新闻奖项。在奖项设置上,全球新闻奖侧重于对发展中国家新闻媒体的褒奖,旨在激励发展中国家的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同时,在设奖、评奖的各个环节充分考虑世界各国媒体机构的意见和建议,在价值取向上秉承客观、准确、平衡的基本价值,强调开放多元,对不同国家、各种媒体的从业人员一视同仁。首届颁评中,全球新闻奖便得到来自138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新闻机构、500多名新闻从业人员报名参与。不论从覆盖的地域范围、媒体的业态形式还是作品的主题领域,都充分体现了奖项的全球性影响。目前,全球新闻奖才刚刚完成第一届奖项颁评,尚且处于初创时期,它对于世界新闻传播业界的影响和贡献都仍有待后观。
特点与衍进
纵观各大全球性新闻奖项,可以归纳出以下几大特点:
首先,全球性的新闻奖项大多由西方国家主导,成为全球新闻传播体系不平衡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相当程度上,全球性新闻奖项的设立和运营,都需要巨大的人力和财力支持,从而使西方国家具有先天的优势。与此同时,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广泛的新闻奖项颁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一个全球性的共同新闻价值体系作为基础。当前的世界新闻传播体系,仍然处于西方主导的局面。凝聚着新闻价值理念和新闻实践标准的全球性新闻评奖,也是以西方的新闻价值体系为核心。
其次,从创设机制来看,大多数都是衍生性的全球性新闻奖项,并非一开始就面向世界媒体业界。包括皮博迪奖、荷赛奖和网络新闻奖在内,绝大多数这类奖项都是由国家性、地区性的评奖开始创立,后来在发展的过程中才逐步向更广的地域文化范围放开,从而衍生成为全球性的新闻奖项。这一特点,既体现了一个新闻奖项不断发展壮大、影响力逐步提升的过程,也体现出全球化在新闻传播及至新闻评奖领域的不断深化。
再次,在全球性新闻奖项的领域中,也呈现出发展中国家力量日渐兴起的趋势。在当今的世界格局中,新兴国家在政治、经济领域不断突围,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实力对比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时至传播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今天,世界各国都更加注重传播的多元化与表达的多样性。随着发展中国家的新闻传播实力逐步提升,全球性的新闻奖项评选也不再是单纯由西方牵头的游戏。尤其是随着全球新闻奖等新奖项的出现,发展中国家已经积极参与到包括国际性新闻奖项的创立、评奖机制的建设、奖项的颁评管理在内的整个机制当中。
从更广泛、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全球性新闻奖项的设立和颁评,是全球化在新闻传播领域不断深化的体现,也是逐步形成一个全球性的新闻价值理念体系的题中之义。全球性新闻奖项的发展衍进,必将对世界范围内的新闻媒体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传播研究院国际新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注释:
①根据密苏里新闻奖的规定,获奖人必须本人到场领取奖章。由于胡舒立并未出席颁奖仪式,她的获奖并未真正落实,而她的名字后来也已从2012年的获奖人名单中去掉。
②皮博迪奖网站:http://www. peabodyawards.com/stories/ story/submit-an-entry-forconsideration2015.4.13。
③荷赛奖网站:http://www. worldpressphoto.org/2015-photo-contest2015.4.13。
④同上。
⑤网络新闻奖网站:http:// journalists.org/awards/ 2015.4.13。
⑥郭之恩:《美国“网络新闻奖”和它的第一个十五年》,《对外传播》2014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