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与文本的对话叶地震中的父与子曳教法浅析
2015-04-17福建省南靖山城中心小学肖丽卿
◎福建省南靖山城中心小学 肖丽卿
心灵与文本的对话叶地震中的父与子曳教法浅析
◎福建省南靖山城中心小学 肖丽卿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有些文章与学生生活实际有一定距离,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这一类课文,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教学为例,从入境、活读、巧辩、学以致用等教法尝试进行分析,试图让学生真正与文本进行对话,以实现文本的学习价值。
走进文本;入情入境;延伸运用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现实相距较远,假如学生不能深入了解历史背景、体验文本,就很难达到教学目标。这类课文,往往容易演变为硬啃文本、强输思想的说教课,无法让学生的心灵真正与文本进行交流与对话,当然也更谈不上对文本的延伸与运用了。如何从“讲经论道”中走出来,把文本交给学生,让学生的心灵真正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达到语文学习最美好的境界,真正得到素质上的提高呢?这是此类文章向语文老师提出的重要课题。
《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讲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经过长达38小时不停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了儿子和同学的真实故事。这也是一篇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文章。因此,为了预防本文上成枯燥的思品课、说教课,我精心设计了各个教学环节,力求让学生真正与文本进行对话和沟通,让文本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走进情境,走进角色
曾有个教师在上完本课后生气地说:“我的学生竟然在读父亲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还有阿曼达说‘爸爸,是你吗?’这两句话时笑了起来,真是不可理喻!”可是仔细一分析,也情有可原。学生从未亲眼见过房屋大面积倒塌、抢救人员的场面,只能偶尔在一些电视节目上看到有关报道。他们怎么能体会到人们在灾难面前对生命的强烈渴望呢?怎么能深入感受文章角色的思想感情呢?
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地震,我先要求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地震的资料。知道什么是地震,地震有多大危害,了解国内外有几次大地震,特别是2008年汶川地震和2010年玉树地震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使学生对地震这种自然灾害有个先遣认识。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体验地震来临时的可怕情景,我在导入环节播放了一段模拟地震来临的录像,在“山崩地裂、房屋轰然倒塌,海水翻涌上陆地、不时发生爆炸”的场景中,学生的紧张感、对地震的恐惧感油然而生;在地震后一幅幅废墟、人员伤亡以及争分夺秒救援的图片中,对灾难的可怕,对生命的宝贵也有了一定的感受和理解,这样就对下文更好地体会人物情感做了铺垫。所以,当孩子们读到父亲跪在废墟面前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这句话时,自然而然地读出了他的悲伤和绝望,在读到父亲发现儿子后再次喊“阿曼达,我的儿子”时也能读出他的惊喜和激动。有的学生甚至是带着眼泪在读那些句子的。
二、走进文本,活读文本,读出个性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就是要以阅读为主。但是,很多教师把阅读与朗读混为一谈了。我曾听过一位教师上的美其名曰“朗读教学示范课”,课堂上书声琅琅,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分别读、分角色读、齐读、默读、自由读,整堂课读书声不绝于耳,热闹非凡。但是,我很想知道的是,这样读,学生读懂了么?这么教,学生知道如何品读与思考吗?学生的思考在哪里?个性的理解在哪里?阅读教学,应该是站立在文本之上的读与思的创作,应该是学生心灵与文本沟通与对话的过程,而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形式阅读。
对于《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来说,也是一篇非常适合朗读的文本。但是,假如只为读而读,那么即使学生读上十遍百遍,也只能是皮毛。这篇课文的重点是让学生体会父子之间的爱。教师应该努力让学生走进文本,活读文本,才能深刻体会。特别是文中的几个关键句子,闪烁着父子思想的精华,更需要指导学生细细品读、活读,甚至读出个性化的理解。例如“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他满脸灰尘,眼睛布满血丝,到处都是血迹。”短短的两句话,饱含着父亲对儿子深切的爱。教学时,我不急于让学生悟出结果,而是让学生深入课文,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想象:挖了8小时,会发生些什么事?此时的父亲又是怎么表现的?12小时、24小时、36小时的时候呢?又是怎样的场景?在这漫长的30多个小时里,父亲经受了怎样的艰辛?我让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借助图片或联系生活经验展开想象,读思结合以体验阅读感受。通过一次次逐渐提升的品读,学生可以感受到父亲此时的悲伤、焦急、孤独和无助,还能感受到他挖掘时间的漫长,过程的艰辛,毅力的坚韧。就这样,一句话里,读出多种感受,读出多种韵味,也读尽了一个父亲在灾难面前信守诺言、为救儿子永不放弃、万死不辞的高大形象。然后,我又把两句话改成诗句的形式让学生朗读,并点出:“千种感受,万种语言,此时只能汇成一个字——爱!这两句话,分明是一首爱的赞美诗,同学们,你们想怎么读这首诗呢?”至此,学生的所悟出的情感再次升华为对父亲的崇高敬意,在这样一次次的活读、个性读中,他们的心灵与文本不知不觉的交融在一起,而文本所蕴含的思想因素也在这过程中“润物细无声”地内化为学生的自我情愫。
三、巧辩文本,明情悟理
有些文章除了关键处的描写外,还有一些看似不起眼却蕴藏着极有价值的可挖掘因素。如果能巧用这些细微处,便能把文本的作用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本课就有一句话让我看到了它的价值点:“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而精神失常了。”我采用抓关键词——“精神失常”而后联系上下文进行辩论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这句话。我给了他们这样一个辩题:父亲真的精神失常了吗?让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要求从文中的描写找出辩论依据。很快双方各有辩词,上文中父亲疯狂挖掘废墟、人们的劝告等描写场景在正反两方的辩论中一一展现,而父亲的形象也在辩论中愈加清晰。辩论的结果是让学生更加清楚地感受到这位父亲为救儿子的坚定信念,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力量。
四、走出文本,学以致用
常人喝汤,或品其中味,或食之,即可。而教育的最大特点在于:你给学生一碗汤,不仅要让他品出其中味,还要让他明白这汤是怎么做成的,更重要的是得学会做汤。文本就如汤,当学生品出汤之味后,就得走出文本,走近生活,做自己的汤了。《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不仅要让学生感受父子之间的爱,还要领悟作者是怎样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来反映人物的思想境界的方法,然后从文中的描写联系到生活实际,明白自己的生活周围处处有爱,惊天动地是爱,和风细雨也是爱,继而学会用本文的描写方法写生活中饱含爱的事例。
因此,教学本课的最后一项任务,就是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观察爱,感受爱,再用手中的笔去表达爱,赞美爱。虽然课文的学习结束了,然而文本的延伸作用却没有结束。我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收集父母之爱的材料,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或回忆,或现场体验,再选择最有感受的一件写下来。完成文章后,以“爱在身边”为主题在班上进行朗诵交流。朗诵的过程,是原文本爱的延伸,而老师的点评,则是文本写作方法的再一次渗透。至此,我认为,学生的心灵,才达到真正与文本进行深刻对话;而文本的价值,才得以真正完整的体现。
(责任编辑:左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