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作文教学中的妙用

2015-04-17

发明与创新 2015年5期
关键词:小白兔作文教学

江 晖

(珠海市香洲区侨光小学 广东珠海 519020)

长期以来,在语文学科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处于一种高耗低效状态,很多学生始终跳不出传统的固定作文思维和模式的桎梏,达到“我手写我心”的境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教育技术已走进课堂,这为教育教学开拓了广阔的天地,更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因此,在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中,我们要立足课堂教学改革,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综合优势,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动静结合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多种感官接受刺激,从而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

怎样将现代教育技术巧妙地运用到作文教学中呢?我主要做了以下的尝试: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确,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兴趣,能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使学生学得轻松、主动,即使遇到困难,也会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久而久之,便会形成一种稳固的写作状态。在作文课堂教学中,主动利用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交互、集成和资源共享等功能,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容易唤起学生作文意识的画面、声音及相关素材,创设他们喜爱的情境,努力营造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良好氛围。形、色、声、像兼备的现代教学手段,往往能像吸铁石般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启迪学生智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由“强学”变为“爱学”。基于此,我做了如下尝试:

1.建立了一个“班级博客”。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建立了一个“班级博客”,将学生的优秀作品一一展示在博客中。这样一来便激发了学生展示自我的欲望,为了使自己的作品能够在班级博客中发表,即使写作水平不很高的学生,每一次也会认真地撰写、修改自己的作文,并独立设计版面,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

2.定期出刊电脑小报。组建一个“电脑小报编辑部”,让学生自己讨论组稿(老师可适当提些参考性的建议)、自己商量着在电脑中排版,然后打印出来,展示在班级、学校的黑板报、宣传橱窗、习作园地里。实践证明,学生很喜欢这样的形式。由此,他们在体验到一份成功的喜悦的同时,作文鉴赏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3.建立图画作文材料库。作文训练离不开观察力的培养,而看图作文不失为一条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好途径。看图?图从何而来?能不能从收集图片入手来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提升学生的兴趣呢?于是,我一方面尝试利用“班级小画家”的绘画作品、摄影爱好者的摄影作品,另一方面指导自愿者摹仿报刊杂志上的一些漫画、科幻画或自行设计图片(包括幻灯片)。之后,我将这些图片素材与系列作文挂上钩,编上号,储备起来保存好,名曰“图画作文材料库”。训练时,我从“库”里取出材料进行看图作文。利用电教媒体,可减轻学生写作的难度,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如:四至六年级的作文中写游记的题材不少,有的学生利用假期游览过名山大川,观赏过名胜古迹,而多数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机会去游览。我便放映录像带,秀丽的湖光山色、巍峨的亭台楼阁、宏伟的高堂大殿一一展现在屏幕上,学生的情绪一下被带动起来,思维的闸门被打开,纷纷发表自己的观感,通过“实地看,看实地”增强了想象力,写作时普遍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这样,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内在的写作热情也得到极大的开发。由此可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来指导学生扩大视野、丰富见闻、积累素材、拓展写作资源,是信息社会作文教学的新变化与新特点。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科学研究、艺术创造的一种重要方法。培养和提高观察能力是写出好文章的关键。观察不到位、不仔细,是学生作文内容空洞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学生的实际,我利用信息技术,在作文教学中狠抓观察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生活,多接触新鲜事物,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开拓写作源泉,解决“无米之炊”的苦恼,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创设令人振奋的情境是唤醒学生主体意识、产生强烈探求欲望的“敲门砖”。学生观察事物的直接兴趣可以引起无意注意;对观察事物的间接兴趣,可以引起有意注意。因此,在指导学生观察时,我既重视激发学生的直接兴趣,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观察的事物上,又不忽视激发他们的间接兴趣,使其观察活动始终处于积极状态。在开始观察一种事物时,我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各种感官,观其行、闻其声、品其味,寻找自己的感觉,使学生充满求知欲望地进行观察。例如在出示了相关图象和文字“有人看到一只矮脚的哈巴狗,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只狗真可爱!”后,我启发学生:“这一声赞叹,应该是在观察了狗的模样后发出的。如果你要把这感觉告诉别人,怎样具体描述呢?”问题一提出,马上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学生渴望看清这只狗的模样,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狗的体形、毛色等的特点就观察得细致了,描述出来的形象也就具体了。

2.指导学生有序观察。计算机能将各种图象直观地显示出来,并能根据教学需要对这些图象做一定的处理,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反复观察。如人教版语文第八册第三单元的习作练习——观察一种熟悉的小动物,抓特点写出其外形、生活习性、脾气等。于是我从网上搜集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白兔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说出小白兔的外形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通过观察,学生纷纷发表意见,有的说:“小白兔的绒毛是雪白的,耳朵特别长。”有的说:“眼睛红红的,像一对红宝石,嘴巴裂开成‘三瓣嘴’。”有的说:“小白兔的前肢短,后肢长,尾巴非常短。”在这基础上,我又做了小结,指出:“刚才大家说的都是小白兔与众不同的特点,那么你们刚才观察小白兔时有没有按顺序进行呢?”学生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这时,我运用“图片局部闪烁”的方法,按照先从部分(耳朵、眼睛、四肢、尾巴等) 到整体(给人的感觉)、再从整体(给人的感觉) 到部分(耳朵、眼睛、四肢、尾巴等)的顺序指导学生再次认真观察,然后按刚才的观察顺序说一说小白兔可爱的外形特点。由于计算机闪烁显示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比较深刻、直观,在老师指导下的观察也比较细致、有序,学生的写作也就水到渠成了。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基本都能有序地把小白兔可爱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写出来。

3.纵深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观察了小白兔后,我叫了几位同学说说小白兔的外形。学生发言踊跃,说得也较有条理,为了进一步开拓学生思维,深入开掘他们的观察能力,我继续加以引导:“小白兔这么可爱,而大自然中活泼可爱的动物还多着呢,不信你们瞧!”点击课件,十几种常见的动物跃然于屏幕上。顿时,教室里沸腾了。孩子们看到这些可爱的动物,个个情绪高昂,我趁机问:“有你们喜欢的动物吗?”“有!”“你们都喜欢什么动物?”“我喜欢小熊!”“我喜欢松鼠!”“我喜欢……”“想不想把你们喜欢的动物介绍给大家呢?”这时,老师因势利导,要求学生按照刚才观察小白兔的方法观察、介绍自己喜爱的动物。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三、培养学生的作文修改能力

一篇好文章的写就不是一蹴而就的,遣词造句、章法结构都需要反复修改。学生打完草稿后,我会要求学生认真修改,也可同位互改。然后选择一篇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利用展台将其投影到大屏幕上,集体阅读,逐句修改。为了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我还设计了请同学修改环节“请你来当小医生”、“开通语言通道”等,让同学们树立自信,各抒己见,老师适时加以点拨,并让修改得好的同学上台,用红笔直接在原稿上修改。改完后,其他同学也可以进行补充修改,并说明理由。最后,我将修改前后的文章同时展现在大屏幕上,让学生一目了然地做出对比,比较差距,全班共读修改后的作文。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同学们的作文能力大大提高了。

综上所述,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作文教学中,能全方位地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热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作文水平。一线语文教育工作者还要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不断尝试、摸索、改进,为达到作文教学的最高境界——信手拈来皆文章而努力!

猜你喜欢

小白兔作文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小白兔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