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私有林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2015-04-17魏香君

防护林科技 2015年5期
关键词:发展趋势现状对策

魏香君

(凤城市林业局,辽宁 丹东 118100)



私有林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魏香君

(凤城市林业局,辽宁 丹东 118100)

摘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我国私有林发展带来更大机遇。文章阐述了国内外私有林发展趋势,分析了我国私有林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私有林发展的几点对策和建议,旨在推动私有林经营的积极性,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发展区域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私有林业;现状;发展趋势;对策

私有林业是指个人、私营企业、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出资,依法使用国家、集体所有的土地从事森林经营的经济实体。当前,集体林权改革的承包到户、国有企业(或集团)、机关团体、中介组织、乡村林场、个体、外商等相互联合、股份合作的经营组织形式和经营模式,促进个体经济、私营经济蓬勃发展[1]。全国第6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私有林占全国森林面积的20.32%;私有林占未成林造林地面积41.14%[2]。2004—2008年我国林业行业投资总额的90%来自民间资本,新增造林面积中私有林占80%以上,个别省区达到90%(包括退耕还林)[3]。私有林促进了林业所有制形式和投资结构的多元化,成为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

但是,要实现205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6%的目标,需净增森林面积9亿hm2,加上弥补消耗,仅靠国家投入是不够的,必须广泛吸纳各种社会力量投资林业。私有林发展存在自身规模小、经营技术水平低、经营成本高等问题;同时,准公共产品性质、采伐限额制度、林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林业技术培训和林业病虫害防治等问题,也制约私有林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调动和吸引私有资金投资、建设林业,政府、林业管理和科研部门制定完善政策法规、建立引导和激励林农营林的制度、建立健全科技支撑技术体系,已成为当前私有林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1国内外私有林的发展趋势

私有林在世界林业发展进程中历史最为悠久,时至今日,仍是各市场经济国家林业建设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美国私有林面积占全国森林面积的60%,全国私有人工林面积占全国人工林面积的80%以上,在2亿hm2用材林面积中,私有林占73%;芬兰私有林面积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70%,其蓄积量占全国森林蓄积量的84%。各国私有林发展趋势,一是私有林的经营目标由单效益林向多效益林过渡,二是经营模式向合作化道路发展,三是政府对私有林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强[4]。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展了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划定林业生产责任制的林业“三定”工作,为了调动农民群众的植树造林积极性,中央提出“谁造谁有”的政策,开始出现了小部分的私有林;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出现了一些合资经营林业的现象,形成我国私有林的雏形。1998年,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为私有成分参与林业事业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鼓励发展私有林业, 把私有林从后台推到林业生态建设的大舞台。2008年6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确定的总体目标是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集体林明晰产权、承包到户[5]。由于我国私有林主要是在集体林权改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私有林的初步经营形式几乎都是小规模的家庭经营,呈现出零星化的特点。

2我国私有林发展存在的问题

2.1采伐限额制度,制约私有林经营积极性。受采伐限额和年度木材生产计划控制,营林者对木材产品没有自主处分权,不能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林木生长规律来自主经营。

2.2林业基础设施投入较大,私有林具有准公益性特点,林业生产投资回收期长,致使营林成本间接加大,增加了私有林经营的机会成本。

2.3私有林的经营规模较小且分散,其经营水平和先进科学技术应用水平较差,不能形成规模经济,缺乏市场竞争力,最终影响私有林的经营水平。

2.4森林火灾、病虫害、风灾等自然灾害,乱砍滥伐等人为破坏导致私有林发展缺乏财产安全保障。

3我国私有林发展的对策

3.1建立私有林采伐调控机制,加强监督机制,完善经济补偿和处罚制度

国家层面宏观调控木材供需,评价生态承载力,进行全国范围森林资源清查,编制森林生态发展规划,制定采伐限额。各地区制定森林经营方案并与国家目标相符。森林采伐作业面积不宜过大,避免地块过分集中,各地区制定合理、有序的采伐时间,加强完善经营方案的审批监管制度,审批合同附伐后更新恢复方案及专家评审,伐后更新的奖惩制度,建立采伐的报告审查制度。

对择伐作业,延长森林轮伐周期;对长期经营的森林(包括公益林、水源涵养林等),各级政府和林业管理部门与私有林经营者签订协议,给予奖励鼓励;鼓励培育大径级树木和珍贵树种[5]。

3.2建立私有林补贴制度,鼓励私有资金投入私有林经营,解决木材供需和生态建设目标

私有林补贴制度是世界各国降低私有林的经营风险、提高经营水平、增加收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私有林补贴制度有利于补偿私有林生产过程的生态收益,降低生产周期长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建设私有林经营者负担不起的大型林业基础设施,降低私有林经营者的经营成本。私有林补贴制度的目标是构建私有林快速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提高私有林竞争力,调动私有林经营的积极性[2]。

3.3建立科技服务体系,职能部门服务管理体系[6],建立股份合作制,实行规模经营

委员会的工程师,以及撰写美国地质调查局补充公告的工程师(见 Humphrey,1907)很快认识到几个原理。第一个原理是架构良好的高层钢结构建筑(由私人公司建造的一般商业建筑)在地震中表现相当好,特别是那些在较低楼层有很好支撑的钢结构(Humphrey,1907)。第二个原理是深桩作为 “人造土地地基结构的价值”。尽管软土中的震动强度更强,但他们注意到许多被液化毁坏的街道上的缆车轨道(深桩基础支撑)通常都保持畅通(并充当人行道)。类似的还有,他们报告说,人造土地上的 “一流现代建筑”“建在深桩上而板架结构并不受其墙或框架损伤的威胁”(Ⅰ卷,235页)。

建立科技服务体系。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班、发放科技资料、举办科技讲座、进行现场指导等形式,指导私有林经营者搞好规划设计、基础建设、整地造林、树种搭配和多种经营等工作。

建立职能服务管理体系。林业职能部门在资金、物资、技术、执法、土地管理、林道修建、税收等方面为私有林经营者提供必要的扶持和服务。建立信息服务平台,为私有林经营者提供优质苗木、农药、化肥和产销信息,发布实用技术、信息咨询等服务。

建立股份合作制。集体林权改革在促进私有林大发展的同时,也出现私有林经营过于分散,导致私有林经营缺乏市场竞争力。股份合作制能在林道修建,森保,销售等方面形成规模经济,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

3.4建立完善私有林资源的保险制度和保障体系

在遭受损失时,私有林资源应具有受到补偿的权益。政府和林业管理部门应制定并完善森林资源保险条例,使森林资源面临灾害损失时能够得到有效补偿,使损失降到最低。各级林业管理部门应不断加强林区瞭望塔,火灾观测点和防火道建设,建立专业的扑火队伍;加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做好预防、检疫和生物化学病虫害防治,避免虫害泛滥成灾;造林工作科学选取树种和造林模式,避免风灾、冻害和病虫害大面积发生;不断加强森林警察、护林队伍和技术培训建设,对私有林营造、管护、采伐、更新、质量情况进行监管和指导。

3.5 建立激励机制,拓宽融资渠道

适当放宽贷款发放的担保和抵押条件,允许以林地使用权或活立木资产做贷款抵押,适当延长还贷年限。鼓励商业银行向林业投资者开展信贷业务,有效地调动金融部门扶持林业生产的积极性。政府还应当鼓励企事业单位融资开发林业,允许机关干部租山造林,或融资入股造林。加大宣传力度,推广成功经验,召开现场交流会,举办技术培训班,发放技术手册和实施法律规章制度和扶持政策。调动全社会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为私有林业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条件,才能吸引大量的社会闲散资金。发展私有林业,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强林业产业的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新年.林业私有林研究[J].林业建设,2000(5):6-12

[2] 陈念东,张春霞.私有林直接补贴制度设计探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34-38

[3] 黄森慰.私有林发展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9(7):32-34,6

[4] 冯彩云.国外私有林现状及发展趋势[J].世界林业研究,2005(1):6-11

[5] 张德成,李智勇,徐斌.私有林采伐管理制度:发达国家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林业资源管理,2009(1):128-135

[6] 郑辉,武艳艳,岳坤,等.河北省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探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6(3):79-83,82015年5月

中图分类号:F316.20;F32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01/j.issn.1005-5215.2015.05.042

作者简介:魏香君(1965-),男,辽宁凤城人,工程师,从事林业管理工作.

基金项目: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专项(200904064)

收稿日期:2015-01-22

文章编号:1005-5215(2015)05-0102-02

猜你喜欢

发展趋势现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论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
快速原型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乡镇配网规划及未来发展趋势
分析我国品牌营销的管理及发展问题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