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沉水樟容器扦插快繁技术试验研究

2015-06-10刘建美

防护林科技 2015年5期
关键词:插穗母株促进剂

刘建美

(福建省林业科技试验中心,福建 漳州 363600)

沉水樟(Cinnamomummicranthum)属樟科(Lauraceae)、樟属(Cinnamomum)植物。沉水樟为常绿大乔木[1],树高可达40m、胸径1.5m或更大。沉水樟除提供木材外,还可提取芳香油,因而,沉水樟经济价值较高,且被列为国家Ⅱ级保护树种[2]。沉水樟广泛分布于我国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省闽西、闽中、闽北、闽南山区均有分布;由于其地理分布从大陆到台湾呈间断分布,因而沉水樟对植物地理区系的研究具有重大科学意义[3]。沉水樟主要生长于海拔700m以下的常绿阔叶林中[4]。沉水樟速生长寿,是亚热带极有发展前途的速生用材树种,木材的比重通常小于1,也有个别木材大于1,因此,有部分沉水樟的木材比水重可以沉入水中;沉水樟沉重的木材一般质地紧密,坚硬结实;木材纹理通直,结构均匀细致,气味芳香,是优良的船舶、桥梁、家具用材[5]。由于沉水樟种子大都雌性败育,从而导致其种群数量越来越少,以至成为渐危种。因此,本项目的研究旨在探索沉水樟扦插育苗作为无性繁殖方法之一的一系列关键技术,使所培育的沉水樟苗木能保持母本优良遗传性状、降低育苗成本[6]。因此,沉水樟扦插育苗技术体系的建立对于培育大量优质沉水樟苗木、扩大沉水樟种群规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田间试验地的概况

试验地选在福建省南靖国有林场林业种苗基地,试验苗圃地处于117°17′E,24°30′N,属南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一年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海拔高40m,年平均气温21.3℃,年平均降雨量1 587~1 879.4mm,年平均无霜期322.4d,年平均相对湿度80%,年平均日照时数2 052h。扦插试验苗圃地地势开阔,排水通畅。

1.2 各项试验材料的来源

供试验沉水樟种源引进于福建省建瓯市万木林自然保护区,扦插穗条采自福建省林业科技试验中心2年生采穗圃,选择生长健壮、基本无病虫害、叶片颜色正常的穗条;生根促进剂ABT-1#来自中国林科院,IBA、6-BA购于漳州市医药公司;甲基托布津、可杀得、大肥宝、硫酸钾、磷酸二铵、百菌清、磷酸二氢钾、云大-120、遮阳网等购于南靖县农资公司。红心土取自本试验中心小山城工区。

1.3 田间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试验前10~15d将扦插基质装入6cm×10cm规格的容器袋中,为了方便田间抚育管理措施的实施和各项扦插试验数据观测、调查、统计,每畦苗床装200行容器,每行装25个容器。扦插试验前5~8d用高锰酸钾2 000倍液消毒容器中的基质,基质消毒深度在2~3cm以上,消毒后用旧薄膜覆盖3~4d,然后将容器中的基质用清水浇透后即可进行沉水樟扦插试验。

1.4 试验方法及扦插试验后的田间抚育管理

2012年12月3日从沉水樟采穗圃母株上剪回穗条,制穗时每根插穗留2~3片叶,因为沉水樟叶片较大,因此在制穗时要剪去沉水樟叶片的1/2~2/3,并根据试验设计不母株同采穗部位、不同木质化程度、不同长度、不同基部下切口型的插穗进行分类剪切,每60根扎成一梱并挂上标签注明所属插穗类型,然后整梱插穗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溶液浸泡5~8min,之后插穗基部蘸生根促进剂(生根促进剂溶液用滑石粉调成糊状),蘸生根促进剂长度在2~2.3cm,插穗基部所蘸糊状生根促进剂稍干后即可进行扦插。扦插采用直插法,插后浇透一遍清水以使插穗切口与基质能较紧密结合在一起。扦插苗床采用2cm宽220cm长小毛竹片搭起半径约为50cm的半圆形小拱棚,在小拱棚上覆盖透明农用塑料薄膜,薄膜四周用土压紧,以确保小拱棚内保持所需的湿度和温度。烈日下小拱棚上覆盖遮光度为50%的遮阳网,中午小拱棚内温度高于35℃时需喷水降温。每隔5~6d掀开小拱棚补充水分,小拱棚内相对湿度必须保持在90%以上,相对湿度低于90%时必须立即补充水分,补充水分后结合喷施75%百菌清超微可湿性粉剂或53.8%可杀得2 000干悬浮剂1 000倍液、插穗生根前同时加入500倍液叶面追肥:大肥宝、硫酸钾、磷酸二铵(交互使用)。85%以上扦穗生根后灌施0.2~0.3%含量为45%的磷酸二铵复合肥(含氮15%、磷15%、钾15%)、磷酸二氢钾或2 500倍液云大-120(交互使用)。

1.5 田间试验设计方案

1.5.1 不同长度插穗和母株不同部位剪取的插穗对扦插的影响试验 以红壤为扦插基质、采用质量分数为600×10-6的生根促进剂IBA处理沉水樟插穗的前提下,设计不同长度插穗为因子M(M1—10 cm;M2—12cm;M3—14cm;M4—16cm)、母株不同部位剪取的插穗为因子N(N1—上部;N2—中部;N3—下部)作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其因素与水平采用随机排列,每处理重复3次,每重复扦插35根插穗;与未做任何处理直接用红壤扦插的对照(CK)做对比。扦插70d后调查平均生根率、平均生根数。

1.5.2 生根促进剂、插穗基部下切口型和插穗木质化程度对扦插的影响试验 在不同长度插穗和母株不同部位剪取的插穗试验的基础上、生根促进剂统一采用质量分数为600×10-6。本试验在制穗时按正交试验设计插穗不同木质化程度和不同插穗基部下切口型进行分类。然后设不同种类生根促进剂为因子P(P1—ABT-1#;P2—IBA;P3—6-BA)、插穗基部下切口型为因素H(H1—平切;H2—双削面;H3—单削面)、不同木质化程度的插穗为因素G(G1—未木质化的嫩枝;G1—半木质化的绿枝;G1—完全木质化的硬枝)[7]作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其因素与水平采用L9(34),以上各因素水平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排列,每处理重复3次,每重复扦插40根插穗;与未做任何处理直接用红壤扦插的对照(CK)做对比。扦插70d后调查沉水樟扦插试验平均生根率、平均生根数和平均生根长。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长度插穗(M)和母株不同部位剪取的插穗(N)对扦插的影响试验

从(表1)调查数据可以得出:不同长度插穗(M)和母株不同部位剪取的插穗(N)对沉水樟扦插生根的促进作用是显著的。试验结果表明:长度为14cm(M3)插穗+母株中部剪取的插穗(N2)、即M3N2组合最佳,平均生根率达84.9%、平均生根数达10.6条;而对照(CK)平均生根率仅24.9%、平均生根数仅3.4条。经方差分析(表3)结果表明:不同长度插穗(M)和母株不同部位剪取的插穗(N)对沉水樟扦插生根率、生根数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差异。从方差分析均方比(F)大小可以看出:插穗长度(M)对沉水樟扦插生根率的影响力大于母株不同部位剪取的插穗(N),因为FM=40.81>FN=38.14;同样还可以从方差分析均方比(F)大小可以看出:插穗长度(M)对沉水樟扦插生根数的影响力大于母株不同部位剪取的插穗(N),因为FM=22.46>FN=17.52。而二者的交互作用(M×N)对沉水樟扦插生根率、生根数均没有显著的影响差异。

表1 插穗长度(M)及母株采穗部位(N)对扦插生根率调查数据 %

表2 插穗长度(M)及母株采穗部位(N)对扦插生根数调查数据 条

表3 插穗长度(M)及母株采穗部位(N)对扦插生根率、生根数影响的方差分析

2.2 生根促进剂(P)、插穗基部下切口型(H)和插穗木质化程度(G)对扦插的影响试验

在2.1不同长度插穗(M)和母株不同部位剪取的插穗(N)对扦插的影响试验的基础上、即采用:长度为14cm(M3)插穗+母株中部前取的插穗(N2)、即采用:M3N2组合,进行生根促进剂(P)、插穗基部下切口型(H)和插穗木质化程度(G)对沉水樟扦插生根试验,扦插70d后调查沉水樟扦插试验平均生根率、平均生根数和平均生根长。通过试验结果表明:生根促进剂(P)、插穗基部下切口型(H)及插穗木质化程度(G)对扦插 生根的3个指标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表4中可以直观看出:不同处理对沉水樟扦插生根率、生根数及生根长最佳组合为:P1H2G2,即采用生根促进剂ABT-1#(P1)+插穗基部下切口型双削面(H2)+半木质化的绿枝(G2)时,生根率最高、生根数最多同时生根最长,平均生根率高达86.6%、平均生根数达12.6条、平均生根长达15.7cm。而对照(ck)平均生根率仅26.7%、平均生根数仅2.6条、平均生根长仅3.1cm。从正交试验的结果(表5)与分析R值(代表每个因子3个水平的K值全距)大小中可以看出,3个因子对沉水樟扦插生根率、生根数和生根长影响的主次关系为:生根促进剂(P)→插穗基部下切口型(H)→插穗木质化程度(G);同时从K值(K代表每个因子试验结果总和)可以看出,各因子最优组合为:P1H2G2。不同处理对沉水樟扦插生根率、生根数和生根长的较优因子均依次为:P1、H2、G2。从正交试验方差分析的结果(表6)中可以看出:生根促进剂(P)、插穗基部下切口型(H)和插穗木质化程度(G)对沉水樟扦插生根率、生根数和生根长的影响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因为,不管对扦插生根率、生根数和生根长的方差分析均方比的数值(F)与F检验的临界值(Fa)进行对比检验,3个指标均存在:FP>FH>FG>F0.01(2,20)=5.85。有关扦插基质、生根促进剂浓度及插穗基部径粗等因子对沉水樟扦插生根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试验研究。

表4 不同处理对扦插生根率、生根数及生根长的试验数据统计结果

表5 不同处理对扦插生根率、生根数及生根长正交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表6 正交试验方差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通过试验并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长度插穗(M)和母株不同部位剪取的插穗(N)对沉水樟扦插生根率、生根数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差异。选择母株中部剪取的插穗(N2)然后制穗长度控制在14 cm(M3)长的插穗、即采用M3N2组合时、扦插效果最佳,平均生根率达84.9%、平均生根数达10.6条。

3.2 正交试验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生根促进剂(P)、插穗基部下切口型(H)和插穗木质化程度(G)对沉水樟扦插生根率、生根数和生根长的影响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采用生根促进剂ABT-1#(P1)600×10-6来处理母株中部(N2)剪取的半木质化的绿枝(G2)、长度为14cm(M3)且基部下切口型为双削面(H2)的插穗,即采用M3N2P1H2G2组合时,沉水樟扦插生根效果最好,平均生根率高达86.6%,平均生根数达12.6条,平均生根长达15.7 cm。因此,通过本研究所探索出沉水樟无性繁殖育苗技术,可以为林业规模化生产沉水樟优质无性繁殖育苗木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

[1]张森行.沉水樟高龄植株扦插繁殖的初步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0,27(4):69-71

[2]福建植物志编写组.福建植物志(第二卷)[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3]粱一池.树木育种原理与方法[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7:49-68

[4]邱进清.杉木无性系在不同条件下扦插生根及生长的研宽[J].中南林学院学报,1998,8(2):46-51

[5]李玉蕾.芳香樟插条育苗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1987,7(4);23-33

[6]余能健,游为贵,陈明武,等.马尾松扦插繁殖技术的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2,12(1):19-25

[7]陈伟,施季森,方镇坤,等.西南桦不同种源扦插生根能力比较[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6(4):29-33

猜你喜欢

插穗母株促进剂
2种萝卜母株处理方法对萝卜大株采种的影响
2017年我国橡胶促进剂进出口概况
木荷无性繁殖育苗技术实验研究
丽江桂花扦插繁殖试验
水平压条繁育苹果自根砧苗木技术要点(一)*
阳谷华泰隆重发布橡胶促进剂M/NS清洁生产工艺
蔚林股份推出稀土系列橡胶促进剂
环保型促进剂TBzTD对胶粉再生效果的影响
杨树扦插育苗实用技术
杨树栽培实用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