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美国当代的《鲁滨逊漂流记》——从互文性解读《肖申克的救赎》
2015-04-17周玲
周 玲
一部美国当代的《鲁滨逊漂流记》——从互文性解读《肖申克的救赎》
周 玲*
(安徽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肖申克的救赎》是美国当代作家斯蒂芬·金1982年的一部励志的监狱题材艺术精品,并被成功改编成电影,主人公安迪“无辜入狱”“改造监狱”“逃离监狱”的救赎之旅恰好完成了“英国小说之父”丹尼尔·笛福在1719年创作的荒岛历险小说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中“登岛”“改造荒岛”“离岛”的荒岛三部曲。从互文性视角来解读《肖申克的救赎》中隐喻的“荒岛模式”,分析这种经典文学作品模式对于人物形象的艺术刻画,及对美国社会、民族精神和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呈现。
《肖申克的救赎》;《鲁滨逊漂流记》;荒岛模式;互文性
《肖申克的救赎》()改编自斯蒂芬·金小说集《不同的季节》()中收录的《丽塔海华丝及肖申克监狱的救赎》,副标题为“春天的希望”。斯蒂芬·金被《纽约时报》誉为“通俗小说大师”“当代惊悚小说之王”。英国作家克莱夫·巴克在书评中写道:“每个美国家庭都拥有两本书——一本是《圣经》,另一本可能就是斯蒂芬·金的小说。”可见他的文学创作扎根于美国社会,影响力不俗。《鲁滨逊漂流记》由“英国小说之父”笛福所著,享有英国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头衔,也是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荒岛历险代表作。小说以日记体详细描述了主人公流落并独居荒岛二十八年的生活情景,生动逼真的细节和虚构的情景并置,呈现了强烈的真实感,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小说主人公鲁滨逊依靠顽强意志及积累的经验、知识和恶劣的环境抗争得以生存,最终将荒岛建成适宜居住的家园,一直是“励志”的典型形象,已然成为“西方集体意识中的一个人物,产生巨大的辐射作用”[1]17。和鲁滨逊一样,《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主人公安迪身陷囹圄却从不放弃希望,凭借自身丰厚的知识改造监狱、鼓励狱友并最终重获自由、完成救赎。与鲁滨逊独居的荒岛相比,安迪被关押的肖申克监狱,残暴黑暗,混乱险恶,不折不扣是一座异化型“荒岛”。主人公安迪“无辜入狱”“改造监狱”“逃离监狱”的救赎之旅恰好完成了《鲁滨逊漂流记》中“登岛”“改造荒岛”“离岛”的荒岛三部曲。这两个文学文本之间在人物及人物关系、故事结构、结局、主题寓意上都呈现了某种程度的“文本间性”,也叫“互文性”。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这一术语最先由法国著名符号学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JuliaKristeva)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任何作品的文本都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任何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2]37。伊格尔顿进一步阐释:“一切文学作品都被阅读它们的社会所改写,即便是无意识的改写。”[3]12互文性可以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文本之间的关系,也包括“某一文本通过记忆、重复、修正向其他文本产生扩散性影响”[4]75,因此任何文本都是对另一文本的吸收和改编。基于互文性视角,本文将分析《肖申克的救赎》与“荒岛模式”之间的关联,指出这种经典文学作品模式对于人物形象的艺术刻画,及对美国社会、民族精神和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呈现。
一、救赎之旅
小说设置的叙事背景是20世纪中叶,当时美国社会的政治腐败甚至波及到了监狱。年轻的银行家安迪因为妻子和她的情人被谋杀而被误判无期徒刑,由于监狱的腐败,案情在真相即将大白的情况下仍然得不到昭雪,安迪在肖申克监狱饱受了各种精神上和肉体上的折磨。然而,安迪并没有被多舛的命运摧垮,20多年里他坚持不懈地挖掘地道,终于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从500码长的污粪管道中爬出,重获自由,在墨西哥海边和狱中好友瑞德相聚[5]1。《肖申克的救赎》情节发展体现了 “入狱、改变、越狱” 经典三段式结构规律,“一系列互为关联的情节和事件,按照线性安排最后冲突爆发,导致戏剧性的结局”[6]48,共同构成叙事动力推动“荒岛”模式的叙述进程。西方荒岛模式构建中,故事情节大都相似:来自外部文明社会,主人公由于突发事件被迫滞留在野蛮的荒岛,而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和岛上的敌对势力斗争,用经验和智慧将荒岛打造成乐园,最终机会降临,主人公重返人类社会。“荒岛”实际上是小说家们为了增加故事神秘感所特意设置的“陌生化”叙事空间,有利于展现人物主体在“绝境”中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和价值观。荒岛可以是实际存在的某个岛屿,也可以是任何封闭隔绝、暗伏危机的空间或背景环境。斯蒂芬·金深谙这种荒岛文学模式和经典元素,将其成功地构建到《肖申克的救赎》的创作中。
(一)登“岛”
主人公安迪由一名事业有成的青年才俊沦落到阶下囚,脱离了正常的人生轨迹,背负冤案来到了全美最残暴号称“鲨堡”的肖申克监狱,完成荒岛模式的第一步“登岛”。“鲨堡”暗示了这座人间炼狱的食人性,壁垒森严,一旦进去就永无天日。和鲁滨逊居住的那个环境恶劣、野人出没的真实荒岛相比,肖申克监狱隐喻着一座暴力封闭的异化型“荒岛”,弱肉强食、与世隔绝,二者“形”似“神”也似。关押的犯人不是变态,就是整日无所事事、滋事打架。监狱里生存环境恶劣,笼罩着混乱、恐惧、绝望的阴影。犯人们没有任何人权可言,随时面临着残酷虐待与压制。从入狱的当晚,安迪就见识了狱警残忍无情的强制管教和狱友的众生百态。安迪的一夜沉默使得狱中老大瑞德在“新囚犯中谁第一个哭泣”的打赌中输掉了两包烟。素质低下的监狱管理者,虚伪腐败的典狱长,邪恶变态的“三姊妹”,安迪默默地忍受这一切。“鲨堡”里危机四伏,暗流涌动,随时有可能命丧黄泉。肖申克就是一个泯灭人性的场所,监狱里暗无天日的长期精神摧残把每一个犯人都制度化了。瑞德的一番话发人深省:“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弱不禁风、不被看好的安迪竟然适应了这里的环境,沉默寡言、小心翼翼地度过了最初的二年光阴,开始逐渐融入监狱生活。
(二)改造“荒岛”
“强者自救,圣者渡人。”在肖申克遭受身体和精神摧残的安迪始终坚信自己无罪,笃守希望,主动并积极地影响肖申克监狱的人,潜移默化地改变肖申克的氛围,则恰好契合了荒岛模式的第二步“改造荒岛”。知识无疑在安迪的个人救赎和改造监狱之路上发挥了关键作用,改变了个人的命运,也深深影响了别人。在安迪来到肖申克之初,监狱里充斥着暴力、凌辱和罪恶。幸运的是,安迪的努力救赎给大家带来了生活的情趣,也带来生活的希望。早在四百多年前,培根就提出“知识就是力量”。安迪的“自救和渡人”再次印证了这句至理名言,提醒人们知识经验的重要性。故事中,安迪凭借自己出色的金融和法律知识帮助狱警哈德利成功逃税,为伙伴们赢得了啤酒和短暂的自由;帮助典狱长诺顿洗黑钱,成为他的私人理财秘书,为自己获得一些小小的自由和权利;依靠智慧坚持和“迫害”自己的变态狂姐妹花斗争,使其自食恶果。不仅在金融领域,安迪在音乐、地质、语言上都是一个出色的人才。安迪在改变监狱的过程中,利用自己的小特权给犯人们放美妙的音乐,将高雅文化和心灵的自由惬意传递给大家。他用粗糙不起眼的石头打磨出精致的国际象棋为狱友提供益智的娱乐,为丰富监狱生活写信申请经费扩建图书馆。出于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安迪帮助大伙儿建立图书室,执着地将一个“老鼠洞”般的储藏室改造成全英格兰“最大最好”的监狱图书馆。在安迪教瑞德和狱友如何分类摆放图书以方便借阅的对白中,作者有意安排了这样一个情节:借安迪之口向读者强调了一部家喻户晓的英国荒岛历险小说《金银岛》,其“纯真少年智胜强盗逃离魔窟终获宝藏”的主题体现了斯蒂芬·金对小说独具匠心的隐喻暗示:英雄安迪独闯肖申克。除此,小说不乏人物互文的隐喻暗示:比如鲁滨逊在荒岛从野人手中解救黑人星期五,传授他语言、宗教信仰和生活技能并将其改造为“文明人”;同样,安迪也成功改造了他在狱中的学生,年轻的囚犯汤米。安迪在监狱里教授汤米高中课程,帮助他通过法语考试拿到高中学业文凭,并重燃对生活的希望。
(三)离“岛”
小说叙述时间跨越近20年,刻画了安迪追求自由、救赎自我和他人的种种努力,而肖申克监狱似乎也在习惯安迪的改造,多了一丝温馨和感动。然而这种短暂的和谐很快被打破,安迪意外得悉杀害妻子的真凶另有其人,向典狱长争取重审案件的机会。为了永远把安迪留下为自己洗黑钱,黑心的诺顿不仅单独禁闭安迪一个月以示惩罚,还设计害死能够证明安迪清白的唯一证人汤米。安迪从震惊愤怒中觉醒过来,开始了自我救赎并成功逃离肖申克,从而结束荒岛模式最后一步“逃离荒岛”,重返人类文明和自由生活。从瑞德那里弄到巨幅艳星海报掩人耳目,安迪巧妙地把每天用来凿通道的鹤嘴锤藏在圣经里,把挖下来的泥土藏在裤腿里利用放风的机会抖落掉,顽强地用小手锤在19年后终于掘开自由之门。他强忍对诺顿的仇恨,利用整理账务的机会“偷梁换柱”,将记录诺顿罪证的账本带出肖申克。显然,安迪最终的成功越狱、重获自由还是离不开知识的力量。“安迪很喜欢地质学——地质学是计算压力和时间的。”由于了解墙体结构和压力关系,当他从墙壁上凿下第一块石头时,就已经用地质学的公式计算出逃脱的可能性,不是瑞德想象的“600年”,而是不到20年的光阴。
二、荒岛模式与西方意识形态
熟悉欧美历史的人不难理解,美利坚民族的形成以及发展历史实则就是一部开拓、改造、征服荒岛的历险史。美国的民族精神扎根于“人生来平等,享有追求自由、幸福的权利”的建国《独立宣言》里;美国人普遍推崇通过个人奋斗获取成功的人生价值观,热衷于所谓的成功哲学“美国梦”。只要做事不怕苦,不怕累,留心等待时机,便可以成功。“鲁滨逊”这个人物身份部分是探险家,部分是旅行者,部分还是改造者,他的形象恰好迎合了西方价值观和民族情结。因此欧美小说家们往往倾向把主人公刻画成“历尽艰险,执着奋斗,改造世界”的“鲁滨逊式”英雄人物,正如安迪。安迪的救赎之旅历经艰辛,为了追求个人自由、个人独立,他面对困境从未放弃斗志,始终保持理性和乐观。安迪在那个残酷吞噬肉体和灵魂的人间地狱“荒岛”里自始至终没有丧失善良的人性,不断超越自我,实则是对人类情感、权利、价值的执着坚守。从本质上讲,《肖申克的救赎》是一曲个人英雄主义模式的赞歌,体现了美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比如安迪凡事都靠自己,一人独斗变态狂“三姐妹”,独立作出判断和决定越狱,独自一人挖通道。在狱中依靠自己和知识的力量,安迪不但赢得狱警的尊重,还在犯人中享有很高的地位。结尾处有一个细节,当年安迪帮诺顿洗黑钱时特意杜撰了“Peter Stevens”的假身份,越狱后他利用这个人的账户取出诺顿的赃款“37,000”美元。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一向提倡个人追求财富的自由和权利,况且这笔钱在安迪看来也算是对他蒙狱二十载历经磨难的补偿吧!
斯蒂芬·金笔下的“英雄”安迪在肖申克监狱几十年如一日苦心孤诣所实现的救赎,决不是一般宗教教义上的救赎,能看出作者对当下美国社会腐败堕落和现代人性善恶等诸多问题的深层关注和思考。主人公安迪没有等待上帝对他的救赎,而是凭着自己对善良人性的坚守,自救救人,赢得了自由,实现了重生。其实,随着20世纪西方社会信仰的缺失,美国许多作家早已意识到信仰不可缺少并在作品中强化这一主题。正像安迪所说的,监狱的高墙可以束缚住身体上的自由,甚至于体制化的东西可以束缚住我们的精神上的自由,但唯有希望不可以放弃也从不消逝。斯蒂芬·金通过安迪之口提醒人类,不忘潘多拉的魔盒里还保留着一样送给人类最珍贵美好的礼物——希望。
三、结语
《肖申克的救赎》体现了小说家们对“荒岛模式”热衷效仿的三个艺术特质,首先是塑造一个英雄人物形象,其次描述一个精彩的故事,最后要展示公认的价值观念。不管是在自然界的真实“食人岛”或是某个神秘小岛上,还是在“鲨堡”这种践行弱肉强食丛林法则的地狱“荒岛”里,在绝境中仍坚持追求个人自由和价值的“荒岛英雄”和“荒岛模式”,一直都是美国文学乃至欧美文学经久不衰、不断嬗变的题材。荒岛历险小说往往关注人性中善与恶的矛盾,探索人类的生存危机,讴歌人类在困难面前无畏的乐观精神,反映对生活独特的哲学思考。不论是北美大陆的无名小岛还是神性兼似的异化型荒岛,都是呈现人性善恶、主体改造客体、人与自我的背景空间。从互文性角度来看,在深入理解这些互文本多元联系的基础上,把握荒岛模式流变的脉络和荒岛小说嬗变的主题,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和解读《肖申克的救赎》的内涵和主旨。综上,荒岛模式是西方文学作品呈现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经典模式,小说《肖申克的救赎》成功地借鉴并运用了这一有效文学模式,呈现了现代人在“异化荒岛”里饱含个人英雄主义的抗争,以对生命的热爱和执着,在读者的内心激发强烈的共鸣和感悟,从而使人更加深刻地认识自我,认识人生。
参考文献:
[1]J. M. Coetzee. Strange Shores: Literary Essays 1986-1999 [M]. New York: Viking Penguin, 2001.
[2]Julia Kristeva. Word, Dialogue and Novel in The Kristeva Reader, ed Toril Moi. [M]. Oxford: Basil Blaekwell, 1986.
[3]特雷·伊格尔顿.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M].武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陈永国.互文性[J].外国文学,2003,(1):75-81.
[5]斯蒂芬·金.肖申克的救赎[M].施寄青,赵永芬,齐若兰,译.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6]郭东宁.探索好莱坞三段式结构创作规律—— 以《肖申克》的救赎为例[J].剧影月报,2014,(5):48-49.
A Modern American Counterpart toAn Interpretation of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textuality
ZHOU Ling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2, China)
is an inspirational prison novel by American contemporary writer Stephen King in 1982 and later adapted into a successful film. The hero, Andy’s redemption journey of “innocent imprisonment, prison reform and jailbreak” fits exactly into that of classical island adventure’s desert island trilogy by Daniel Defoe in 1719, father of English novels. By means of intertextuality theor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desert island mode hidden inand expounds effective employment of this classical literary pattern to contribute to the artistic character portrayal as well as the presentation of American society, national character and core values.
;; desert island mode; intertextuality
I106.4
A
1004-4310(2015)04-0042-03
10.14096/j.cnki.cn34-1044/c.2015.04.010
2015-03-26
安徽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计划首批重大项目(FRZD201303)。
周玲(1980-),女,安徽铜陵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