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的意境美

2015-12-06桂淮颍

关键词:多娇江山表层

桂淮颍



论中国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的意境美

桂淮颍*

﹙阜阳师范学院 美术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山水画的意境是中国绘画美学上的一个概念,它抓住了山水画艺术美的本质特征,深入研究它,对山水画艺术创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国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为例,着力分析意境美在该幅山水画中所体现的形式要素,逐层展示意境元素在其中的行踪轨迹,从不同角度对意境美进行观照,抓住山水画艺术创作之魂,直达山水画创作美的至境——意境美。

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意象;意境美

意境这一古典美学概念的确立,是唐代诗人王昌龄从历代古典哲学、文学艺术研究成果中衍生的。之后,它贯穿了唐以后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发展的整个历史,渗透到哲学、文学、绘画、园林艺术、雕塑等所有的艺术领域。到了清代,由王国维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这一美学概念,为以后的文学艺术创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山水画艺术作品更是以有无意境或意境格调的高低来判定其作品的优劣。它是界定山水画艺术质量的最高标准。

山水画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历代的宏篇巨制、万里长卷、手卷、条屏,还是充满人文气息的隽秀小品、纨扇、册页,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充满了诗情画意,显现出或灵空、或隽永、或含蓄迷幻、或雄浑幽深,气势如宏的意境美感。

那么,什么是山水画意境呢?

山水画意境是指客观物像与画家的思想感情的和谐统一,是画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艺术创作中所表现的既非现实生活实景,而又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是情与理,形与神的和谐统一。

也就是说,画家从观察自然到创造山水画意境,这个过程需要画家进行艰苦实践,是画家头脑中进行精神活动,最终要通过物质媒材如笔、墨、纸、砚,色成像于绢素之上的物质再现。

唐人符载观张躁之画曰:“物在灵府,不在耳目,故得于心,应于手,孤绝状,触毫而出,气交冲漠,与神为徒。”说的就是绘画的创作过程中即造化被融化于内心,是源于自然而又不等同于自然,只有这个源于心的自然之“像”,才能应于手,触毫而发,与神为徒。“胸中之像”是由眼睛观察,到得于心源,是由外而内认识世界的方法,再由“胸中之像”通过物质媒材转化为“手中之像”,是由内而外的表现过程。由外而内,由内而外的和谐统一,体现了观物、成像、表现三者之间的相互交错,互相渗透;体现了观察、感悟、表现同时进行,同时深化;保持了创作全过程应目的愉悦,会心的激动和实践过程中偶然带来的快感。这就是中国山水画意境的创作的全部过程。

山水画意境所引起的美感活动,可以撩起人们的欢愉之情;可以把人们引入忘我之境;可以打开观众灵魂的心扉;也可唤起审美主体心灵深处积淀的潜意识。

正由于其魅力如此,“故其入于人者至深,而行世也犹广”(王国维)。我们说山水画意境深远,韵味无穷,获得这种艺术力量,首先是由于山水画意境内在结构的复杂性。因为它有无限的时间跨度和无穷的空间幅度;以及它立体的结构、丰富的思想和生活容量,使得山水画意境有多层次的性质。所以对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意境的美学内涵就不能不进行层次结构的分析,概而言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直观形象所呈现的表层意境——我们在观赏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时,分别映入眼帘的是一系列壮美的自然景象,但这些自然景象并不是对客观物象的被动的机械反应,而是画家经筛选,抓住事物的典型性,代表性形象,匠心独运所创造的画面形象。如万古翠岩,千年青松,绵延雪山,长城内外,广袤原野……等等。这些直观景象直接构成了画面的表层意境。于是,审美活动就是从这些扑面而来的直观表层意象感受开始的。表层意境和我们常说的表面现象其内涵是大相径庭的。表层意境虽然保留有直观感性认识阶段的表面性特点,但这些直观意象都是富有特征、经过艺术家进行形态转化的艺术形象。它们在艺术意境中已不再是孤立的表象组合,而是相互间有内在联系的意象系列组织,具有比自身丰富得多的思想意蕴,已是人化了的“自然”。因此,表层意境在山水画艺术意境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既决定了意境的审美特征,又指出意境的审美走向,它是引领我们进入深层意境审美的路标。

表层意境之外所包含深层意境——《文镜秘府》论文意时认为,凡好诗应该兼有“‘物色’和‘意兴’,若有‘物色’无‘意兴’,虽巧亦无用之”。也就是说诗中只有景而无情,那么,物色都无用处,而只有情景交融才能使诗文构成的表层意蕴超出文字之表而进入深层意境。所谓意境深远,就是在表层意境背后,孕育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好诗虽然没有直接地去表达这些思想感情,然而,其与表层意境有着必然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样,画家在创作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意境时所形成的表层意境美感,都是经过惨淡经营,反复推敲,打破时空界限,地域界限,数易其稿,直至赋予表层意境深刻的思想内容为止。

《江山如此多娇》图的创作过程是由画家傅抱石、关山月执笔;郭沫若、陈毅、吴晗等同志参与构思。建议图中“应包括长城内外,大河上下;季节包括春夏秋冬。只有这样才能概括祖国壮美的山河,也才能‘娇’起来,才能体现‘多’的磅礴气势;才能准确表现毛主席《沁园春·雪》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这首词的词义。毛主席写这首词的时候,全国还没有解放,今天不同了,已经解放了,太阳已经出来了,东方已红了,它的光芒已普照大地……。”

立意已定,画家以创新思维和创新理念,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原则,积极探索,努力寻找最适合表现社会主义新中国新时代的山水画语言,突破传统山水创作观念束缚,大胆探索新技法新语言与《沁园春·雪》新题材相结合的新途径。通过不同透视法则运用,把中华大地不同地域自然景象取舍,把代表性的四季山水形象集中浓缩到一起,酣畅淋漓,洋洋洒洒地表现了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此图豪放洒脱,气魄之大,意境之新,布局之美,完美地表现出《沁园春·雪》的恢宏词义。具有强烈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时代感,充分表现出新中国的勃勃生机和伟大风貌,达到了老一辈革命家所期待的气势磅礴、意境深远的画面境界。所有这些艺术效果的取得,确实是通过表层意境形象的艺术展现,感受到更多地《江山如此多娇》的深层次意境内容。

可见,将这些有限的客观景象转化为自由无限的思维创造,不但深化了对自然形象的表现,更主要的是把这些自然形象的表现引向了更高的层次,即从“形而下”引向了“形而上”。既表现出大自然的蓬勃生命活力,又最终超越客观形象之外进入深层艺术境界。

情外之情 境外之境——由于审美主体的联想想象的独特功能以及山水画艺术意境的含蓄、象征等作用,审美主体不仅可以获得《江山如此多娇》意境本身所蕴含的内容,而且还可以起到在无限的时间空间意识中再生“景外之景”“象外之象”“弦外之音”。总之,就是在某一相对意境之外由于审美主体各异,还可以产生十分丰富的新的意境。而表层意境和深层意境具有相对的固定性,但境外之境却是灵活的,它因画生情,情因人异,因此,境外之境具有无限宽广的艺术空间。

悬挂在人民大会堂正厅之上的《江山如此多娇》该幅巨制,长9米,宽6.9米;材料上选用乾隆年间存下的古厚宣纸,厚度和铜钱接近。迄今为止,也是中国画有史以来现存最大的一幅山水画创作。描写的是云开雪霁,旭日东升,茫茫神州大地,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美丽图景。透视上采用航拍、鸟瞰之法,结合阔远、深远、迷远等透视法则,把各类大小、远近、高低起伏的自然景物和谐地统一在画面上。达到视野纵横万里,时序跨越春夏秋冬,地域囊阔东西南北,长城内外,大河上下和高山平原的不同自然景象融为一体。画家不仅在画面上集中了最能表现祖国壮丽山河,最能代表民族精神的景物,而且还赋予这些景物以更多的形而上意义。如浑然铁铸的山岩,蜿蜒起伏的山峦,莽莽平原,绵绵雪峰,浩瀚东海,奔腾不息的长江、黄河,横空出世的珠穆朗玛峰。东方一轮红日喷薄而出,穿破黑暗的天空,霞光曜日,光辉一片,表现出江山无尽的景观和意境无限深远的艺术效果。它生机一片,光彩照人,别有风光在目。从而产生无尽的像外之象,景外之景,情外之情。

当我们观赏它时,这皇皇巨制在视野上足以给我们强烈的震撼,足以代表我们华夏民族的豪迈气魄,足以表现出新中国、新时代的伟大精神,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它恢宏的气势,深远的意境和昂扬向上的主题风貌也让观赏者产生无尽的美感联想。同时也赢得国际友人的广泛赞誉。赢得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文化层次人士、不同审美群体的欣赏。成为全国广大人民群众握手言情,交流思想的审美范式。正因其有如此强大的艺术魅力,《江山如此多娇》的永恒大美图景,必将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山水画意境美创作的光辉典范。

境外之境美的艺术力量,就在于人们从画面的意境中感受到极大地内涵容量。它具有联类不穷的想象力;又具有六根通感、意根统帅的主观能动作用。其思维形式的特征是,神于物游,神用象通;其结构形式的特征是意与境浑,情景交融。

境外之境,能使画家创造有形于无形之中,创造有限和无限之外,以刹那昭示永恒,从而使不同的审美主体达到心理时空的扩充、思绪的漫游,把人们的审美活动引向无极渺远的心灵空间。

《江山如此多娇》创作的意境美典范说明,山水画表层意境决定了意境的审美特征,它指示出意境的审美导向,使我们进入神奇美妙的艺术大门;而深层意境就是在表层意境背后直接孕育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内容,和表层意境处于必然的联系之中。如果说表层意境给人的印象是感性的、直观的形象,那么深层意境则是审美心理的深化,是对意境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感受过程;而境外之境则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虚境,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又如水中之月、空中之音。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外之境,不就是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再创造吗?因此,真正成功的山水画意境美它唤起人们的审美心理活动是多层次的而不是单一的;是立体的而不是平面的;是绚烂多姿而又变化万千的神奇世界。无论是山水画家还是审美主体都可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获得完成山水画艺术意境美的创造全过程,获得真正的美感享受。

参考文献:

[1]张文勋.论“意境”的美学内涵[J].社会科学战线,1987,(4).

[2]贾又福.山水画精神境界的探求[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1997:12.

[3]卢禹舜.国画山水画技法画例[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1:7.

J201

A

1004-4310(2015)04-0144-03

10.14096/j.cnki.cn34-1044/c.2015.04.034

2015-04-11

桂淮颍(1960-),男,安徽阜阳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山水画,教学与创作研究。

猜你喜欢

多娇江山表层
青山遮不住、江山多娇、天降祥瑞
半潜式平台表层卡套管处理与认识
水体表层沉积物对磷的吸收及释放研究进展
如诗如画的江山
醉了江山醉了我
江山如此多娇
杨静平面设计作品
氩弧熔覆原位合成Ti(C,N)-WC增强镍基表层复合材料的研究
绘一纸江山,醉一场迷梦
江山明月在,我发我的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