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浅探
2015-04-17吕忠山
吕忠山
作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浅探
吕忠山
(来安县教育局直属城南学校,安徽 来安 239200 )
教育教学中,语文是一门和学生精神交流较多的学科,容易暴露学生心理状态。文章在研究学生心理发展的基础上,着重从作文教学途径、教学活动环节、教学方式三个方面探讨了作文教学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共赢之道。
作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
在学校教育中,应充分发挥每门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相交融,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通过作文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手段,对学生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学生心理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宣言》指出“健康是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对青少年学生而言,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以及自身发展中的压力使得他们产生了诸如人际孤独、网络成瘾、自负、自卑以及早恋、暴力、自虐等心理问题,导致其在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处处受挫。面对这些问题,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对此要有足够的重视,及时地对他们伸出援助之手,把他们带离心理问题的“深渊”,踏上明媚、平坦的人生之路。
二、作文教学是渗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作文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人际交往
处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独立意识增强,对于人际交往产生很大的需求,但也经常陷入困惑,甚至陷入人际孤独。不难发现,存在人际孤独问题的学生往往是不懂得如何与人交往,甚至自我封闭,这很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作文教学可以以“尊己与尊人”、“分享与合作”、“诚信与真诚”等有关人际交往的话题在课堂设置小型谈话会,让各小组间合作分工,搜集论点、资料并各抒己见。这既能锻炼学生口语交际(口头作文)能力,也可以使学生在交流中学习人际交往的方法。
(二)作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
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变化迅速,对日趋复杂的生活、学习和交往的环境缺乏足够的接受能力和反应、应对能力。这会使青少年学生感受到更大的心理压力,使一些心理承受力弱的学生更加畏惧困难,内心焦虑烦躁,不敢迈开前进的步伐。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些具有情境性的作文题目。比如,“假如我落榜了,……”、“假如我摔倒了,……”等。以指导学生理性分析,找出合适的心理状态、合理的应对方案。如此,无形中就可以增加学生的心理承受力,降低对挫折的焦虑和畏惧。
(三)作文教学可以健全学生的人格特征
在作文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学生人格、开发学生心理潜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矫正与预防学生心理及行为问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比如,让学生坚持记日记、写周记等,记下自己的心路历程,快乐的、难过的……通过抒写学生成长过程的点点滴滴,记录下学生成长的轨迹,从而来平衡自己的情绪,反观自己的不足,其中的理性思考也能促使他们达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目的。
三、作文教学中渗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
(一)针对性、个性化设计作文教学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面临不同的学习环境、生活状态,作文教学的主题可以由此确定。如,初升入中学的学生,面临着对新环境、新老师的适应,新同学、新朋友的结交”等问题,可以设置“心灵的碰撞”、“不变的环境,可变的心情”、“朋友”等作文。又如,在成长过程中,学生一定会遇到一些困惑,可以设置《我的烦恼》、《生命的意义》等作文,让学生根据自身经历写作,直面挫折,感悟生活的魅力;再如,临近毕业的学生,学习压力大,部分心理健康素质不强的学生可能会在学习心理上产生很多矛盾和困惑。如,恐惧、焦虑、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效率。为此可以设置《我的未来我做主》、《谈压力》等作文,让学生敞开心扉,直面压力带来的恐惧、焦虑和不安,勇敢说出埋藏心底的“秘密”。同时,引导学生在作文时主动思考自己“秘密”产生的原因,客观、理性分析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树立正确的自我观。
(二)通过真诚的批语“治病疗伤”
作文评语是师生进行交流的有效方式。通过作文,学生将内心深出的想法透露给老师,老师也应该对学生做出真诚的回应。评语的内容不拘形式,可以是一句关切、鼓励的话,一段鼓舞人心、积极向上的诗或歌词,也可以一个微笑的图案……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怀,拉近师生关系,更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展开。
比如,面临繁重的学习负担及升学压力的学生,部分学生的成绩可能会退步或止步不前,这都会给压力中学生敏感的神经增添一捆捆“稻草”。这时他们可能会有不自信、怀疑、甚至否定自我能力的倾向。这时,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可以用“天生我材必有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等激励性的诗句或歌词等激励学生。
(三)通过作文评讲,集中进行心理疏导。
学生作文源于对日常生活中的亲身经历和感悟,可以清晰的传达他们的所思、所感和所想。通过对学生作文的批改,学生可以获悉学生对写作的困惑、缺点以及隐含的心理问题。有时候学生反映出的问题或心理困惑会出现集中性、典型性,这时候,简单的真诚批语就显得不够了。教师可以开设专门的作文评讲课,为学生解疑答惑。充满鼓励、探究的作文评讲课将会是唤醒学生写作热情,重拾学生学习、生活信心的不二之选。
(四)鼓励课外阅读,累积心理正能量。
对作文教学及心理健康教育来说,只有课堂的教学与学习是力不足道的,广泛、大量的课外阅读也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不可缺少的部分。引导学生在课下多阅读图书、杂志等并摘抄富含“正能量”的优秀句子、段落或在感悟人物魅力的同时写下自己对人物、故事的真实感悟。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作文教学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并不断的加以研究和实践,以作文为始基,让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作文教学的全过程,不断去点燃学生、激发学生,才能收到提高作文水平和促进心理健康的双重效果。
[1] 姚本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整合[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
[2] 杨震,王守良,段珊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3] 孙佑海.中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与解决策略[M].上海: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4] 梁惠珍.通过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初探[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5] 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6] 覃婉露.作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文学教育,2011(12):99.
责任编辑:张清雅
G429
A
1672-4437(2015)02-0107-02
2015-03-01
吕忠山(1965-),男,安徽来安人,来安县教育局直属城南学校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论(语文教学方向),青少年行为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