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时期青少年榜样教育的几点思考
2015-04-17孟炎炎
孟炎炎
对新时期青少年榜样教育的几点思考
孟炎炎
(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
榜样教育自古就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尤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榜样是青少年观察学习的重要途径,对青少年具有激励强化、价值导向、行为参照等重要作用。榜样教育所体现出的心理学优势越来越不容忽视。但是,传统的榜样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应采取适当的解决策略,以使榜样教育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价值,对新时期青少年进行更好的心理引导。
青少年;观察学习理论;榜样教育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对此作了充分的论证。班杜拉认为,从动作的模拟到语言的掌握,从态度的习得到人格的形成,均可以通过对榜样的观察和模仿加以完成。[1][P82][2][P76]从班杜拉的理论中,我们可以认识到榜样教育的重要性。而对于新时期青少年来说,教育者如果在对青少年进行榜样教育时,合理恰当的发挥榜样的积极作用,将对他们的成长有很大帮助。
一、青少年榜样教育的重要性
(一)榜样教育对青少年发展具有激励强化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是最富有模仿性的生物,人的大部分行为是模仿行为,而榜样则是模仿行为发生的关键。榜样内在的感染、激励、号召、启迪、警醒等功能,使榜样发挥着重要的示范激励作用。青少年在学习榜样并践行榜样行为时,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和鼓励,模仿践行榜样的行为就会得到加强并反复出现,从而激励青少年更进一步与榜样行为保持一致。比如说,在一个公交车上,一位青少年主动给老年人让座。她的这种学雷锋精神如果得到车上乘客的赞赏与认可的话,那么他很有可能在以后的行动中更积极的做这样的事情。
(二)榜样教育对青少年发展起价值导向作用
社会价值多元化发展的今天,青少年的心智发展还不够成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定型。所以他们极易受到被观察模仿对象的影响。榜样人物身上所具有的良好品质和行为准则一旦受到青少年模仿学习的对象,那么其对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作用就会非常巨大。如新生代的大学生洪战辉,他在面对困难时所表现出来的有担当、有责任,不屈不挠,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感染了很多青少年。而对于欣赏、认可洪战辉的青少年来说,他身上的优秀品质对这些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就会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三)榜样教育为青少年发展提供行为参照
由于青少年情绪丰富但不稳定,有强烈的两极性。他们阅历浅,对事物认识轻率、片面。榜样教育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可以模仿的目标和范本,有了生动具体的形象作为榜样,他们更容易具体地领会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容易受到感染,容易跟着学,跟着走,这样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3][P7]
二、传统榜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榜样形象过于高大上,不切合实际,使人难以接受
传统的榜样教育,树立的榜样形象大多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般的典型。[4][P364]大多是具有崇高精神的共产主义战士,他们要么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要么为自己的成就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甚至奉献了自己的生命。这样的形象确实是崇高的、伟大的。但是这样的榜样形象对青少年的来说是遥不可及,高不可攀的。他们很难去模仿学习这些榜样的行为。比如说,传统榜样教育中,经常出现的刘胡兰、黄继光等伟大的榜样形象。这些人物形象对新时期的青少年来说,太过遥远和不切实际。这些伟大人物与他们的生活没有任何交集,甚至说是完全陌生的,所以他们难以从心理上真正的接受这些榜样形象,更不用说去模仿学习了。
(二)偶像崇拜对传统榜样教育的冲击
青少年由于心理发展方面还不成熟,所以很容易依赖外在的精神力量形成偶像崇拜。由于传统的榜样教育树立的榜样形象和他们的生活和年龄段都存在一定的距离,使得青少年对这些榜样形象产生陌生感和疏离感。 而在当今社会,网络和媒体对偶像的大肆宣传,使得青少年对偶像更加熟悉。他们更倾向于去模仿和学习那些年轻、时尚、充满活力的明星们。所以,在榜样与偶像并存的情况下,偶像崇拜超过了榜样学习,这也使得传统的榜样教育逐渐走向边缘化。
(三)传统的榜样教育树立的价值观与当代价值观念相背离
传统的榜样教育宣扬的榜样是舍己为人、大公无私、只讲奉献,不求索取的高大形象。[5][P104]这样的榜样树立的价值观是集体主义价值观。他们很少考虑个人的价值,心中全是集体和他人。但是当代社会强调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重视生命和人的可持续发展。显然这种价值观念与传统的榜样教育树立的动不动就牺牲生命保护他人的价值观念不一致。青少年生活在当今市场经济体系下,很自然的要受到当代价值观念的影响。所以他们很难接受传统榜样教育所宣传的重集体、轻个人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更不用说去模仿和学习。
(四)传统的榜样教育没有充分考虑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
对于新时期的青少年来说,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他们, 其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都是不一样的。榜样教育没有充分考虑青少年的这些心理发展特点,在榜样教育过程中往往采用“一刀切”的形式,教育内容和形式单一化,导致教育效果的大打折扣。比如,我国榜样教育中,不管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统统施教以相同的内容,采用相同的教育形式,其结果是小学生很可能不理解榜样教育的内容、不喜欢榜样教育的形式、无法接受榜样的所作所为,而中学生又不屑于这种单一的内容,死板的方式,从而使榜样教育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对他们进行榜样教育时,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应该有所变化,不应该过分单一。
三、新时期提高青少年榜样教育的实效性对策
(一)榜样教育中,要为青少年提供真实、平凡、可信、可学的榜样形象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有效的榜样教育是要为学习者提供合适的被观察者。而这里的被观察者就是榜样教育中提供的榜样。而对于青少年来说,合适的榜样,应该是真实的、活生生的例子。俗语说,只有信其师,才能亲其道。传统的榜样形象太过高大上,难以让人信服。因此,在对青少年进行榜样教育时,榜样的选择要具有真实感和感召力,让青少年有模仿和学习的动力。青少年的同伴群体可以作为榜样形象,而同班的同伴群体作为其学习的榜样则更为有效,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比如说,与张同学成绩差不多的李同学,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如果老师适时的把李同学作为一个榜样形象对其同班同学进行教育时,那么这就很容易激发张同学等人的学习动机。因为老师所提供的这个榜样具有可学性、可信性、直观性、真实性。也许通过努力,自己也有可能取得相似的成功。
(二)榜样教育中,要寻求榜样和偶像的契合点
青春期是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特殊时期,是人生中心理变化的转折期。自我欣赏、模仿、情绪波动、叛逆、从众等都是青少年在青春期普遍存在的心理特点。而偶像崇拜就是这一系列心理特点和行为表现的一个集中反映。所以说青少年的偶像崇拜是其身心发展与社会实践的产物,我们应当在社会文化背景下理性的看待青少年偶像崇拜行为,而不应该一棍子打死,把所有的偶像崇拜行为都视为是坏现象,更不能简单粗暴的加以压制。对于偶像崇拜的行为,应该进行理性的分析,创造条件,积极引导,争取达到榜样教育和偶像崇拜能够合理重叠,以有效的进行教育。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榜样教育也是一种偶像化的教育。如果能把青少年对偶像崇拜的热情和执着转移到对榜样的认同上,就会产生积极的效果。比如,许多崇拜甄子丹的青少年只知道崇拜他外表的帅气俊朗以及事业的成功,教育者可以引导他们认识到甄子丹本人同时也具有努力、敬业、好学的品质,从而使他成为青少年学习的榜样。
(三)榜样教育要跟上时代发展,选择符合时代特点的典型人物,与当下价值观念吻合
由于时代在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和认识也在不断进步。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人们对榜样形象的选择和理解也是不同的。传统的榜样教育所树立的价值观已经不符合现代人的价值观念。在以人为本价值理念的引导下,人们越来越重视生命和个体的价值。在这样的大形势下,要想发挥积极的作用,榜样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发展,选择符合时代特点的典型人物。尤其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在对他们进行榜样教育时,选择身边最近出现的典型的榜样形象,能更容易的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四)榜样教育要充分考虑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
对于青少年来说,由于其认识水平和思维发展水平有限,榜样教育的内容就要贴近他们的生活,以他们能够做到的日常行为规范、身边亲近的人或事作为教育的重点内容。在集体的教育形式上,教育者采用直观的现身说法容易达到较好的效果。榜样与模仿者在志趣、专业、气质甚至在年龄上越相似,越容易成为学习模仿的对象。榜样越贴近模仿学习者,学习模仿者越能耳闻目睹,效果更好。而对于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青少年,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有所不同,对其进行榜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应该有所变化,做到因材施教。[6][P18]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时期,而榜样教育对青少年行为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所以我们要认识到青少年榜样教育的重要性,同时理性对待青少年榜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合理的采取应对策略,使榜样教育更好地发挥其教育价值。
[1]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9:82-83.
[2] 李述永.榜样教育的心理学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75-76.
[3] 张伟莉.新时期青年学生榜样特点与培养策略[J].理论前瞻,2014:7-8.
[4] 李娟.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与榜样教育[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3):363-365.
[5] 汤雨哲.在大学本科生中实施身边榜样教育的调查分析[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4(2):104-107.
[6] 戴锐.榜样教育的有效性与科学化[J].教育研究,2002(8):17-22.
责任编辑:韩颍
Reflections on the Example Education of the Teenagers in New Period
Meng Yan-yan
(College of Education,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Huaibei Anhui 235000)
Example education has always been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people's socialization process. Especially in the new era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the example is an important way of promoting the teenagers’ observational learning. It plays the important role of incentives to strengthen, value-oriented, behavior with reference for the teenagers. The example reflects the psychology of education advantage should not be overlooked. However,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raditional example education.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some appropriate solution strategies should be taken, in order to make the example education to play its proper education value better and have a better psychological guidance for the teenagers in the new period.
teenagers; observational learning theory; example education
G41
A
1672-4437(2015)02-0095-03
2015-04-08
孟炎炎(1987-),女,河南商丘人,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