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医学科研实验平台建设运行与可持续发展

2015-04-17刘师兵王晓军孙路阳曹慧玲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5年5期
关键词:吉林仪器实验室

于 洋, 刘师兵, 王晓军, 孙路阳, 曹慧玲, 徐 冶

(吉林医药学院 医学科研实验室,吉林 吉林 132013)



·实验室建设与科学管理·

浅谈医学科研实验平台建设运行与可持续发展

于 洋, 刘师兵, 王晓军, 孙路阳, 曹慧玲, 徐 冶

(吉林医药学院 医学科研实验室,吉林 吉林 132013)

随着医学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对于医学科研实验平台建设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很多医疗机构或医学院校都急需建立公共科研实验平台以满足临床科研与教学科研的需要,公共医学科研实验平台建立建设能够最大限度满足实际需要的同时对可利用资源进行最大限度的整合,针对实验平台的前期准备、场地选择、仪器购置、人员配置到实验室的运行与发展等实际过程,从硬件建设、人员素质建设和实验室运行与发展三方面来探索公共医学科研试验平台建设运行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模式。

科研实验平台; 建设与管理; 实验室运行; 人员素质

0 引 言

吉林医药学院前身是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自2004年从军队整体移交到地方,成为吉林省省属公办高等医学类本科院校。为了贯彻执行学校“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提高水平、创建名校”总体办学思路,迫切要求学院能够尽快建立一个拥有完善仪器设备和先进实验条件的综合性科研平台,为提升整体科研水平提供硬件保障。学院经过仔细论证调查研究,于2006年下半年开始了医学科研实验室的建设,配备了诸多科研所需仪器,并任命专职人员进行管理,至2007年3月,吉林医药学院科研实验室正式成立并开始运行。运行至今,经过7年多的建设和发展,实验室已经成为吉林地区高水平的综合性医学科研实验平台,极大地促进了吉林医药学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开展,成为立足本校,面向社会的开放性科研实验平台。作者作为实验室的管理者,参与了实验室场地规划和装修、仪器设备购买安装调试、人员分工职责的制定,以及日常的维护与运行管理工作。在实验室的建设、运行、管理和维护中,获得了一些经验和心得,愿意与大家分享并希望获得交流。

1 抓好硬件建设

1.1 前期准备,考查调研

建立一个医学科研平台之初,首先要明确的就是该科研平台的定位。医学是一门广大精深的学科,目前医学科研涉及的角度包罗万象,没有哪个平台能够做到满足每个医学科研者的要求,故在建立平台之初,需要管理者对所将建立的平台有一个清晰的应用定位[1],做定位时可以对本单位实际情况进行调研,明确该科研平台建立之后主要进行何种学科的哪方面的科研实验,预计需要进行到何种程度,以及该平台主要面对的使用者是哪些人等等,确定了这些问题之后,便可以预判出主要需要哪些实验仪器及实验空间,以此作为实验平台的选址依据,针对具体的科研实验要求对实验室进行细节安排设计[2-3]。同时,一个科研实验平台的管理运行模式也是建设者需要明确该平台是开放性的某一群体所有科研者均可以进行使用,还是半封闭性的以保障内部科研应用为主的,或是完全封闭仅仅几个人进行科研实验使用,可以设定相应的管理运行模式对科研平台进行有效管理[4]。

1.2 房间场地建设

科研实验平台的建立,主要的问题就是房间场地建设,场地的设置主要包括房间的布局以及分配问题。关于房间布局,首先需要注意相关联的实验项目区域应尽量靠近,以方便实验人员操作;涉及污染环境或可能对其他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实验应有相对独立的操作区;实验试剂或材料有挥发性、易爆性、易燃性等物理特性的,需采取通风阻燃等相应装修措施避免发生安全事故[5-7]。另外,在对房间布局进行设计时,不仅要满足实验操作区的需求,实验辅助区的空间也不可或缺,实验平台的库房、实验人员的休息区及学术交流区也应在设计装修之列。在功能区及辅助区的需求满足之后,还有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在平台建立之初应预留一定的机动空间,因为平台在建立之后的发展可能涉及到对实验场地的需求,应尽可能预留出一定的空间,满足平台的后续升级需求。另一个需要注意重要方面是水电气的走向[8]。因科研实验常常对水电气有着比较特殊的要求,比如一些细胞培养繁育实验室需要长期通气的二氧化碳或氮气管路;一些需要长时间开启的大功率科研仪器设备需要高电流安全电路;制冰机等较特殊仪器需要合理安排至有上下水的位置;留置出专门的废液处理系统以排放科研实验化学废液等等,这些问题均需要在科研实验平台建立之初便考虑周到[9-10]。

1.3 仪器设备论证与购买

科研实验平台建立的另一个硬件是科研实验仪器设备的论证与购买。科研实验仪器的论证与购买,最重要的一个原则是:少而精。少的第一个含义是数量少。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科研仪器的品种愈加多样,并且逐渐出现了能够将多种实验功能进行整合的新型多功能仪器,如果能够在购买一台仪器具有原本多台仪器方能达到的需求,当然建议购买多功能仪器,因为它无疑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少的第二个含义是花费少。这就要求在购置仪器之初要对多家厂品牌的相关仪器进行考察论证,尤其是价位较高的大型仪器,必须进行书面的论证,对市场趋势有充分了解之后,应以招投标的方式进行采购,保证能够以较少的花费购置到相应的仪器设备。再说精:首先要求质量高,市场口碑好。仪器使用过程中难于避免的是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出现问题之后仪器厂家的售后服务是否及时,零配件是否易于购买,价位是否合理等。精,还要求仪器的精度高,实验结果准确可信。进行医学科研实验时,实验仪器相当一部分都需要具有相应的定时、定量、定位、定温、定速等确定某一方面单位计量的功能,这就要求该仪器能具备相当的精度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所以仪器的精度能否满足要求是采购仪器需要论证的最关键问题[11]。

科研平台的系统基本构成后,实验开始运行后,可能随时发现初期没有考虑全面的未购置仪器或随着实验的升级或实验方向的调整需要补充购买相应仪器,这仍需要遵循上述“少而精”的原则进行采购,保证科研平台的仪器既能满足实验需求,又能节约资源[12]。

1.4 实验仪器的使用与养护

经过实验平台场地选址布局装修及仪器购置之后,实验平台基本上可以进行科研课题实验,接下来的工作重点是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与维护方面。在科研平台建立之初,应针对不同的使用性质对实验室的维护与管理有一个初步规划,而在实验平台硬件设备完备之后,针对于这些硬件的管理与维护尤为重要。以往的维护,主要采取工作人员按实验区域进行分担,工作中相互配合的同时重点负责自己分担区的日常管理,相应区域的实验仪器定期检查养护,所有仪器配备实验使用记录,对非熟练操作者进行使用培训等,保证科研平台的正常运转。对于比较昂贵的科研仪器,应采取专人操作、专人养护,避免由于操作或养护不当带来的损失[13]。

2 提高人员素质

2.1 落实人员配置与编制

人员的配置和编制组成是科研平台软件建设的基础。科研平台人员主要包括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主要负责监督执行相应的实验室规章制度、办理及掌握实验室科研实验课题项目的进出及其他日常后勤工作;技术人员的日常工作包括对科研仪器的日常使用培训、常规仪器的保养与维修、大型仪器的操作使用等等。但在实际工作中,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的界限并不十分清晰,一般管理人员同时兼具了技术人员的技能,在管理的同时对平台仪器进行维护与操作,在使用中对平台进行管理,二者结合相得益彰。另外由于科研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量的科研实验仪器,必须配备1名能够进行简单仪器检修维护的工程师,对较小的仪器故障进行自行检查与修理[14]。

2.2 技术人员分工与培训

技术人员的合理分工及定期进行相应的业务培训是科研平台软件建设的必要组成。技术人员的分工应本着“力所能及,发挥潜能”的原则,尽量将相关的或技术要点相近相通的部分分配给同一部分技术人员来负责,这样有利于对技术掌握的熟练与精通,同时要经常组织技术人员开展交流,在掌握自己责任范围内的技术同时,对范围外的技术也有相应了解,有利于工作的开展。要重视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包括内部交流培训、网络培训、社会培训以及联系相关友邻单位对某一方面技术进行针对性培训等。

3 运行与发展

科研平台软硬件建成之后,如何能够让平台在平稳运行中得以发展,是管理者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现结合吉林医药学院医学科研实验室以往实际经验进行讨论。

3.1 做好对内部服务,满足本校师生科研需求

医学科研实验室在建立之初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满足本校师生的科研需求,学校领导决定将有限的资源进行整合,建立一个科研平台,让有需求的师生共同使用,快速高效完成科研课题,促进本校科研水平发展。科研实验室首要任务就是做好内部的服务工作,随时了解有科研想法的师生的需求,尽量配合师生完成科研任务[15]。基于此,科研实验平台实行24 h开放,科研师生可以随时来进行科研实验,实验过程中的需求或出现相应的疑问,我们会尽力帮助解决。

3.2 注重对外横向联系,开展对外服务与合作

在满足本校师生科研的基础上,若实验平台的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可以利用平台内部人员和本校师生的学术背景及学术背景与相关技术学术人员联系,积极承担对外服务,承接横向课题,既能够提高平台仪器的使用率,降低维护成本,同时能够在学术上行程交流,提高平台内部人员技术业务水平[16]。

3.3 制定长期规划

吉林医药学院的医学科研平台已经建立并运行了7年时间,在整个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制定一个针对平台发展的长期规划对一个平台的发展至关重要。只有制定了长期的规划,才能对平台的发展方向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够针对已有的规划有目的的开展诸如开展相关培训以提高人员管理及技术水平、争取高等级科研项目以提升整体科研实力、引入学生培养机制以发挥新生力量潜能并为后期研究生培养打下基础等工作[17]。平台的长期发展目标的明确,有助于平台的管理及技术人员齐心协力,共同保证及促进平台的平稳运行及高速发展。

3.4 促进实验平台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针对于医学科研实验室不同侧面相关职能的资质认证较多,积极参与这些认证过程不仅能够提高实验室人员的业务能力素养及管理水平,还可以优化实验室资源,促进实验室硬件建设,实现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实验室的利用效能。这也是本中心今后的工作积极努力的主要方向。

4 结 语

建设一个科学合理的科研实验平台,应着力注重平台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硬件包括场地与仪器,须注意合理性与高性价比,既要满足大部分科研实验的实际需求,又要做好适当预算。软件方面主要涉及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技术人员的技能培训,这需要一个长期的养成过程。而若要维持一个科研实验平台的正常运行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在做好内部服务与外部合作工作的同时,积极学习实验室认证体系,思考探索实验平台的发展新方向,多角度扩展实验平台的利用效能。

[1] 戚 豫,卜定方.我院科研平台之一中心实验室的建设与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11):185-786.

[2] 王佳娜,雷 霞.浅谈高校临床医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J].生物技术世界,2012(4):66-67.

[3] 陈省平,刘潇潇.医学实验大平台运行与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8):329-332.

[4] 侯雪瑞,韩晓燕,张海波,等.分子医学公共实验室管理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4):758-761.

[5] 宋国利,盖功琪,苏东妹.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2):91-94.

[6] 贺 猛,阿赛古丽.浅谈医学院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J].甘肃科技,2013(29):98-99.

[7] 姚英彪.浅析高等学校开放实验室的管理[J].中国科技信息,2010(7):172-174.

[8] 张淑林,陈 伟,燕京晶,等. 集中资源优化组合建设研究生公共教学科研实验平台[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2):1-5.

[9] 诸秉根.医学与生命科学开放性科研实验平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157-159.

[10] 章荣德,秦发兰.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资源利用与管理[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19(7):58-59.

[11] 黄远新,何晓阳,朱利泉,等.生命科学实验平台建设与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7):866-868.

[12] 陈大鹏,吴丽芬.实验室开放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3,20(6):159-161.

[13] 郑 静,杨淑霞. 医学院校科研实验中心建设与管理的探讨[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1(2):70-73.

[14] 黄素梅,刘燕刚,殷 明,等.开放式公共实验平台建设与管理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2):149-150.

[15] 章华仙.高校共享实验平台管理系统的需求和实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2):224-225.

[16] 艾进伟,韩叶萍.浅议高校共享实验平台的建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2):225.

[17] 张春华,林国庆.建设与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公共实验平台的实践与探索[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1(1):59-60.

Discussion o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Scientific Experimental Platform

YUYang,LIUShi-bing,WANGXiao-jun,SUNLu-yang,CAOHui-ling,XUYe

(Medical Research Laboratory, Jilin Medical College, Jilin 132013, 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science, many medical institutions are developing their scientific experimental platforms. The public scientific experimental platform can integrate to maximize the use of research resources. The actual process of scientific experimental platform construction contains many parts such as preparation, selection of experimental platform site, purchase, and personnel allocation. This paper has summarized some experiences which may give some help for constructing a sustainable scientific experimental platform.

scientific experimental platform;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laboratory operation; peopleware

2014-06-25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GH13278)资助

于 洋(1980-),女,吉林吉林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预防医学研究。Tel.:13331712996; E-mail:171880320@163.com

徐 冶(1972-),男,吉林吉林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病理、生理学研究,行政管理。

Tel.:0432-64560157,E-mail:xuye_9707@163.com

G 482

A

1006-7167(2015)05-0220-04

猜你喜欢

吉林仪器实验室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A Spring Coat for Sarah
吉林卷
吉林卷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