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药学专业“多维实践教学体系”

2015-04-17黄祖良黄健伟王金妮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5年5期
关键词:医药药学专业

黄祖良, 韦 贤, 黄健伟, 王金妮, 钱 力

(右江民族医学院 药学院, 广西 百色 533000)



构建药学专业“多维实践教学体系”

黄祖良, 韦 贤, 黄健伟, 王金妮, 钱 力

(右江民族医学院 药学院, 广西 百色 533000)

从加强校企合作,主动吸纳企业技术专家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参与实践教学过程,通过整合优化校内药学实验室、加强校外生产实习基地的规范建设、设计多种模式的实习模块组合来最大程度满足学生的实习要求及举办多项与就业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来引导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等措施深化教学改革,构建多角度、多层面的“多维药学实践教学体系”,从而实现提高药学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多维药学实践教学体系; 创新能力; 就业竞争力; 校企合作; 教学改革

0 引 言

如何适应当代医药产业的要求,加强大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几年来,我们不断转变观念,总结经验,构建了一套具有我校特色的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药学多维实践教学体系,基于我校实践教学现状,构建右江民族医学院“药学多维实践教学体系”,形成面向全体学生、多方位、多层面的学生实践教学的学习平台,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1 建设药学“多维实践教学体系”的目的

目前我国医药技术人才从数量、培养模式及人才层次还远远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2]。药学是应用型学科,教学必需贴近产业的要求[3],不仅需要学生掌握系统的医药相关理论知识,更需要学生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在经济后发达地区办学的我校药学类专业起步较晚,相对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心城市办学的高校实践教学资源较缺乏,科研条件相对薄弱,缺少深厚的学术底蕴,培养的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经验不足。在医药产业迅猛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医药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和层次结构已越来越不适应中药产业化进程,社会对医药专业毕业生在知识和能力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力培养应用型医药技术人才的多元化教育模式已势在必行[4]。

基于我校药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实际,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校企联合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药学专业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构建创新型“药学多维实践教学体系”。以此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学校人才输出与社会需求无缝接轨,通过加强内部教学改革,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实现提高我校药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2 “药学多维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

2.1 学校与企业共同完成药学实践教学过程

2.1.1 加强企业文化宣传,树立、强化学生专业思想

在每年新生刚入学时都开展新生教育,其中就专业教育环节,目的能尽快对所学专业有初步的了解,培养专业思维能力,激发学习热情。我们药学院安排本院的专业负责人及邀请驻百色的药学相关行业(医院药剂科、医院临床药学部、制药企业、食品药品检验所及医药流通企业)的专家来校对新生进行专业介绍,进行人生规划、职业规划、专业引导,同时组织新生到这些企业参观见习,了解企业环境、体验生产流程、感受企业文化。通过这些活动让新生开拓视野,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爱与学习的兴趣,树立专业思想和专业自豪感。同时我们还在药学院网页开设企业文化栏目,让学生通过这个栏目让学生认知企业、了解企业需求。通过以上手段保持4年企业文化宣传不断线,强化专业思想。

2.1.2 充分利用制药企业、药检机构的资源

GMP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生产药品采用的方法设备设施和控制的操作规范,也是生产药品的最低要求,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准则[5]。药学生必须认知和掌握GMP的相关知识,建设GMP车间需要较大的经费投入,而教学上使用次数不是很多,但是作为西部高校,教学经费不足,建设合格的GMP车间存在困难,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解决。我们与本地制药企业签订合作培养药学人才协议,让学生到制药企业见习,进行GMP等内容实训。还有药品检验的实训,我们与广西百色食品药品检验所合作,对药品检验的整个流程和规范化操作进行培养,解决了教学场地和经费不足等原因带来的困难。

2.1.3 主动吸纳企业技术专家参与

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是培养应用型高技能医药专业人才的基本途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修订)和实施,必须合理、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主动吸纳药学相关行业、企业的参与,共同制定(修订)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

我校药学相关各专业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除了依靠临床医学等专业建立各地市三甲以上医院的药剂科及临床药学教学资源,还与区内各地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多家制药企业、广西药用植物园等科研机构、医药流通领域的医药企业等签订人才培养的合作协议,与这些相关的行业、企业共同开发课程的长效机制,聘请这些行业、企业的技术专家共同研究,科学创建适应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并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建立企业接收学生实习的平台,保证在校生至少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半年。

2.2 构建多角度、多层面的“多维实践教学体系”

2.2.1 整合、优化校内药学实验室

目前属我院管理的实验室有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和药学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主要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实验室,主要承担药学/中药学等专业的化学类基础课程,以及全校医学类、检验医学、护理学等专业的基础化学及有机化学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药学实验中心则承担药学/中药学专业课程的实验,药学实验室分别为: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临床药理等实验室,因为学校教学场地严重不足,且教学经费紧张,我校药学专业实验室远不能满足实验教学要求,需要通过合理设计、整合和优化现有的药学实验教学资源,有效调整我院药学实验计划将会改变这种失衡状况,使教学用房趋于合理。加强学科之间的渗透和协作,整合与改革部分相关性实验,把一些功能相近实验室有机的整合起来,加强实验室的资源共享,充分利用药品试剂、仪器设备。因此在我院药学实验室建设的规划中,将根据药学专业特点并结合相关专业的共性来调整、合并实验室,形成了化学基础实验、中草药提取、药物检验分析、药物制剂及临床药理实验等平台,实现实验设备配置的通用性、经济性、有效性,做到资源共享,提高实验室的内涵。力求做到校内实训平台与学生就业领域对接,建设相应的实践平台,让学生在接近真实的就业岗位学习。

2.2.2 加强校外生产实习基地的建设

根据药学相关专业学生主要的就业领域,我们着重建设医院药学服务领域(医院药剂科)、医药流通领域(社会药房和医药公司)、医药生产领域(药厂)、医药科研(医药科研院所、药用植物园等)和医药评价机构(药品检验机构)等校外实习基地,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目前在全区第个地级市都有一至两家三级甲等医院药剂科(含临床药学教学)、市级食品药品检验所及医药流通企业成为我们的实习教学单位,而学校驻地百色及自治区首府南宁则作为我们主要的实习基地,涵盖了制药企业、医药流通企业、药学服务、医药研究机构等领域,虽然学生数每年在增加,但是我们都基本上能满足学生实习的意愿,更能满足较多同学在生源地附近实习的愿望,方便他们今后的就业。

2.2.3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校内仿真实训室

建设医药仿真实训系统,内容包括模拟GMP生产线;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水针剂等药品的生产,还有制药用水、空调与高压气源等辅助设施的岗位仿真场景。在实验室在仿真场景中,对实训知识点都一一进行场景的模拟、流程规范的仿真、提问式的交互等设计,力求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在本模块内自由操作,开展尝试性、探索性的学习,并且利用仿真系统在网络环境下对学生进行考核。

建设模拟药房(店),让同学通过仿真利用校园网平台建设药学信息应用与服务平台和药学/中药学学科网站等仿真型建设实践基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把模拟药房(店)、模拟GMP生产线和制药生产线的工作流程等制作成flash动画、视频等,学生可在无课的时间在网上练熟这些工作程序[6]。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对每个生产岗位逐个岗位地熟悉练习,最后完成对一种剂型制备总体概念的理解,而适应相应的岗位群的工作。

2.2.4 设计多种模式的实习模块组合

根据药学生主要的就业方向我们把实习基地类型分成以下几个模块:①医院:药剂科和临床药学;②制药企业;③药品检验(市级以上食品药品检验所);④医药营销企业;⑤医药科研机构(如广西中医药研究院、广西药用植物园等)。多元化的实习模块类型涵盖了大部分药学毕业生的就业领域。我校药学生实习时间为6个月,我们采用的是“3+3”模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就业意向在以上五个方向任选两个模块组合,每个模块实习时间为3个月,也可只选择一个模块进行为期6个月的实习。目前大部分高校对药学生实习培养采用单一实习点的培养模式,即学生只能选择一家实习单位进行实习。多模块实习模式有助于学生学习和了解更多岗位,也能够有效的引导和帮助学生调整就业心态,也为其未来就业方向和个人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经过多年的探索,我校药学专业实习模式已经较为成熟,得到学生的认可。

2.2.5 实施校内和实习单位双导师制

我们对药学学生毕业论文指导实行双导师制[7-8],在进入实习岗位前半年把愿意指导与药学相关专业具有中级经职称或硕士以上学历的老师的名单列出向学生公布,让学生进行选择作为指导老师,每位老师可指导3~5名学生,经双向选择后由药学院里下达聘请书,由这些校内导师先期进行相关的指导,学生进入实习单位后由实习单位指定符合条件的技术人员担任导师对学生实习和毕业论文的写作,校内教师可通过QQ、飞信、电话、电子邮件等进行远程指导[9]。

我校自2001年起积极开展本科生导师制工作,鼓励科研创新能力强的教师在个人开展科学研究的同时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指导他们进行科研学习,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学会创造性地学习和工作,让他们掌握科研的思路及基本方法;学校设有本科生科研创新基金,让学生通过申报课题获得立项,资助优秀本科生参与科研[10]。我们药学院的教师中符合条件的老师基本上都报名招收本科生导师制学员,积极指导学生学习和开展科学研究并已取得一定的成效,我们根据此情况,制定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和毕业论文指导相结合的政策,使学生的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取得良好的效果。

2.2.6 举办多项知识和技能竞赛[11-13]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准备期,因此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具有重要意义[14]。但是在现实中大学生与社会接触较少,对职业生涯规划不了解、不重视和准备不充分,因而造成许多的大学对大学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方法不对头,以致出现厌学弃学,在学校时没掌握任何就业技能,到毕业因为缺乏规划而出现各种就业难题的情况屡见不鲜。大学生处于青春期,思想活跃,表现欲望强烈,对参加各式各样的竞赛的兴趣和热情非常高,通过举办“知识和技能竞赛”可以对大学生起到“以赛促学”和“以赛导学”的积极作用,对课程模式的改革、师资队伍的建设、实训设施的改善起到了推动作用,对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起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但能巩固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促进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提高,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15-16]。基于我校药学各专业的学生主要到医院和社会药房、制药企业的药检岗位、医药流通行业等岗位就业的实际情况,我们每年都举办与各种就业岗位相关的竞赛:① 药品营销策划与技能竞赛;② 药房岗位知识与技能竞赛;③ 药学实验基本知识和技能竞赛等多项竞赛活动。通过这些竞赛,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和引导作用,同时也为学生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3 结 语

通过几年来我校药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和运行,我们在药学专业本科和高职药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初步成效,培养的学生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对新时期药学专业学生在实践技能方面的需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强、学习积极性高,自2010年以来,我校药学专业毕业每年都超额完成了学校下达就业率任务、就业质量好,学生也较满意。在如何调动企业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人文素养等方面进行研究,不断完善多维实践教学体系也有了部分成果,如2013年10月底我校药学专业本科生首次参加全国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两名参赛学生分获一、二等奖,我校药学学科网站2013年11月底在钦州学院进行的第十三届广西高校教育教学软件教学应用大赛的网络组比赛获得二等奖。我院药学专业“多维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应用,提高了我院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我院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药学创新型人才打下基础。

[1] 王秀梅,杨红霞,米增强,等. 加强课内外统合建立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J]. 中国高等教育,2013(11):40-41.

[2] 蒋 杰,李 沙.港澳及国外药学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之借鉴和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3,32(12):228,231.

[3] 王金妮,黄祖良,李振中,等. 以就业为导向的药学多元化实践基地的探讨[J].广州化工,2014,42(4):173-174.

[4] 蔡 宇,张荣华,杨 丽. 应用型中药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9):40-41.

[5] 药品生产质量规范编委会.药品生产质量规范(2010年修订)[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1.

[6] 黄健伟,黄祖良,韦斯军,等. 建设药学信息应用与服务平台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高职药学专业人才[J]. 科技创新导报,2013,32(6):157-158.

[7] 孙国君,徐 敏,单伟光.药学类本科毕业实践环节推行双导师制模式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1):12-13.

[8] 涂 剑,何啸峰,郑 兴,等.以本科生“导师制”为核心加强独立学院药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14,22(2):218-219,226.

[9] 黄健伟,何国栋,黄祖良,等. 利用网络教育优势提高药学实习生毕业论文写作能力的研究[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3(2):212-213.

[10] 刘桂芬,覃丽燕. 本科生导师制——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有效探索[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6(6):1086-1088.

[11] 姜琳琳,王 洋,候爱君.举办药学实验技能竞赛的经验和启示[J].实验研究与探索,2013,32(8):146-148,156.

[12] 董敬远,张素贞,孔 蕊,等.药学专科学生专业技能考核评价[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5):145-147.

[13] 黎春杏,叶雨彤,罗佳佳,等.“以赛促学、以赛导学”,加强药学大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实践[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4(2):297-298.

[14] 丁西省.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问题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2(21):224-225.

[15] 马传琦. 技能竞赛对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2(29):163,310.

[16] 夏庆安. 技能大赛对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导向作用的思考[J].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2(3):35-37.

Building the Multidimensional Medicin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in Pharmacy

HUANGZu-liang,WEIXian,HUANGJian-wei,WANGJin-ni,QIANLi

(School of Pharmacy, 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Baise 533000, China)

From viewpoint of enhancing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this paper actively absorbs technical experts of enterpris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talent training schem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and practical teaching process. Through the integrated optimization of pharmaceutical laboratory on campus, we propose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pecification of off-campus practice bases, design practice module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models to greatly satisfy the requirement of the student internship and conduct various employment related knowledge and skills. These measures can guide and promot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deepen educational reform, build the multi-angle, multifaceted "multidimensional medicin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It is proved the reform improves pharmaceutical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and the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multidimensional medicin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innovative ability;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educational reform

2014-06-04

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C类立项课题桂教科规办[2011]2号(2011C0077);2013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课题(2014JGB202)

黄祖良(1965-),男,广西博白人,学士,教授,药学院院长。主要从事高校药学教育及中草药有效成分及活性研究。

Tel.:18607768592; E-mail:ymhzl0413@163.com

TP 39

A

1006-7167(2015)05-0159-04

猜你喜欢

医药药学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传统医药类非遗
医药下一个十年 创新为王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