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陵山片区与发达地区教育投资存量比较分析
——基于人力资本丰裕系数模型

2015-04-17

关键词:武陵山教育经费省市

陈 霞

(湖北民族学院,湖北 恩施 445000)



武陵山片区与发达地区教育投资存量比较分析
——基于人力资本丰裕系数模型

陈 霞

(湖北民族学院,湖北 恩施 445000)

本文采用以平均受教育年限作为衡量指标的人力资本丰裕系数模型比较分析武陵山片区和发达地区广东的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存量情况。通过数据的整理和计算发现:武陵山片区正规教育和在职教育人力资本存量偏低,平均受教育年限仍处于较低水平。这些问题无疑会限制武陵山片区人力资本作用的有效发挥。为此,充分认识教育投资存量的区域性差异并给出建议,对促进连片特困地区的经济增长已经非常重要和紧迫。

教育人力资本存量;丰裕系数;测算

一、教育人力资本存量规模

由于历史、地理、自然条件等原因,武陵山片区与沿海发达地区广东之间的社会、经济、文化差异很大。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行不平衡发展战略,加上原有的经济基础差异较大和教育资源在各地区的不平衡分布,造成该片区与广东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本积累更大差异。根据目前人力资本存量的估算方法,我们选取其中通过多个指标对人力资本进行系统和详细衡量的丰裕系数估算方法,以达到尽可能准确估算人力资本存量规模的效果。

(一)武陵山片区教育发展状况及特点

自新中国成立,特别是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来,武陵山片区的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受教育人口持续增加,成人识字率不断得到提高,教育获得了非常快速的发展,但是武陵山片区是少数民族集聚地,教育发展水平依然很低,与沿海发达地区广东省相比,武陵山片区的教育水平还相当落后,见表1-1。

物质资本可以量化,同样教育人力资本也可以度量,但面临一个如何测量的问题,也就是教育人力资本存量的计量。人力资本由教育、健康、培训等构成,不同内容和形式的构成因素,其存量的计量标准、

表1-1 6岁及6岁以上各州、市、区文化程度人口的分布情况 单位:%

① 文盲率是指15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即文盲率=15岁以上文盲半文盲人数/15岁以上总人口数×100% 。

② 武陵山片区相关数据来源于片区所辖的地级市、州、区(即恩施州、湘西州、怀化市、张家界市、黔江区、铜仁地区)的加权平均数,加权比重为人口比例。

资料来源:根据全国及各省、区、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计算整理。

计量方法以及计量单位均有差异。其中教育人力资本存量主要取决于劳动力数量和平均受教育年限两个指标。从投入产出的对比角度来看,利用比较分析法,为了体现不同劳动力之间所含教育人力资本存量的差异性,经常使用的方法就是按照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代表不同的受教育程度来对劳动力进行分类,同时以各层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作为权数来加权求和,这样就可以求出总的教育人力资本存量。公式如下:

EHC=∑(Qi.Ai)

(1.1)

公式中,EHC为教育人力资本总存量,Qi为第i层次劳动力的人数,Ai为第i层次劳动力的受教育年限,对应小学、初中、高中(含中专)、大专及以上的受教育年限分别以6年、9年、12年、15年来进行计算。那么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力资本总量除以该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总量,即可求得该国家或地区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见表1-2。

表1-2 全国及各州、市、区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平均受教育年限=人力资本总量/总人数,即=(大专以上人数×15+高中及中专人数×12+初中人数×9+小学人数×6+文盲人数)/总人数。单位:年

② 武陵山片区数据来源于片区所辖的地级市、州、区(即恩施州、湘西州、怀化市、张家界市、黔江区、铜仁地区)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平均数。

资料来源:根据全国及各省、区、州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计算整理。

从表1-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武陵山片区教育发展状况与广东省相比,还很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武陵山片区教育发展水平落后于东部发达省市,最突出的表现是武陵山片区中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数量比例明显少于东部发达省市。例如,武陵山片区大专及以上、高中(含中专)以及初中文化程度人口的比率分别为5.47%、10.85%、35.68%,全国的相应三个指标分别为8.93%、14.03%、38.79%,明显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水平较高的广东省的这三个指标分别为8.21%、17.07%、42.91%,三者都高于武陵山片区的水平。说明武陵山片区教育层次较高的人口分布处于全国较低水平,离东部发达省市差距很大。相反,在教育层次较低的小学及文盲的人口分布中,武陵山片区则高于全国及东部发达省市的水平,比如根据全国及各省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片区所辖恩施、湘西、黔江、铜仁、怀化、张家界文盲率分别为5.56%、5.76%、4.25%、8.74%、4.33%、4.74%,以这些地区的人口比例为权重计算出的武陵山片区的加权平均文盲率为5.56%,全国为4.08%,广东省为1.96% ,从小学的教育层次的人口比例数据也可以说明,武陵山片区相比较全国和发达东部省市而言,分布了更多的教育层次较低的人口。

2.武陵山片区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仍处于较低水平。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中武陵山片区的相关数据,计算出该片区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43年,与第五次人口普查时的武陵山片区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6.27年(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相关数据计算)比较,虽然增加了1.16年,但仍然低于全国平均受教育年限8.16年,广东省的平均教育年限为 8.54年,超过武陵山那片区 1.11年。所以武陵山片区的教育还处于全国很低的水平,与东部发达省市差距明显。

总之,武陵山片区的教育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及东部发达省市,主要表现为非义务教育人口较少,人口受教育年限也远远落后于东部发达省市。造成武陵山片区教育发展落后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是因为武陵山片区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速度缓慢,教育投资严重不足,导致武陵山片区人力资本存量规模相对较小,积累速度也很缓慢。

(二)武陵山片区教育投资状况

1.教育投资现状分析

所谓教育投资,是指对现在持有的教育人力和物力的一种运用,如投入教育后备劳动力,或者是取得现有劳动力智力水平的权利,其目的是培训专门人才,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获得教育收益,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十分重要。即投放人、财、物于一定的对象——教育领域,以期望在未来获取一定收益的行为。教育投资包括两部分内容:各级各类学校的投资,用于提高后备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在职培训的投资,用于提高在职员工的人力资本水平。我国教育投资的主体是政府,主要来源和渠道是国家教育财政拨款,途径当然还有教育经费,比如社会捐赠、民办办学经费、集资办学经费等,限于2014年数据的可得性,此处采用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所得,见表1-3。

2012年武陵山片区所跨四个省市教育总经费为2438.17亿元,其经费主要来源依赖于国家财政性拨款,这项经费占了很高的比例,达到75.20%,其他来源途径的教育经费款项比例较低,仅占24.8%。在武陵山片区的四个省市中,贵州省有85.80%的教育经费来自于国家财政性拨款,湖南、重庆均达到70%以上,湖北省最低,为69.96%。

表1-3 2012年武陵山片区所跨四省市教育经费来源

① 民办学校办学经费是指民办学校中举办者投入。

② 以武陵山片区所跨的四个省市教育经费来源来反映武陵山片区的教育经费投入情况。

资料来源: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

另外,通过非国家财政性拨款经费来源的分析可以看出,事业收入所占比例最高,武陵山片区事业收入比例为20.70%,是教育总经费的另一个重要来源。学杂费是事业收入的重要构成部分,我国从2006年9月开始对接受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免收学费(私立学校除外),但收取一些课本费和杂费,而非义务教育(高中和大学)的学生则要收取学费和杂费,高等院校除了是国家规定的特殊院校,都要收取学杂费。1998年我国高招108.36万人,从1999年开始,我国的高校开始扩大规模招生,数量急速增加,高招人数达到的159.68万人,增长变动率为47.36%,到了2014年,高招人数为698万人,相对于1998年,增长变动率为544.15%。大学的入校学生的绝对人数年年递增,收费标准也是水涨船高,这样学杂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与高招人数不断增加呈正比提高。从表1-3中可以看出,在武陵片区所跨四省市中,贵州的学杂费占教育总经费的比例最低,为11.52%,湖北的学杂费占教育总经费的比例最高,为26.44%,这与贵州拥有高校较少、湖北拥有众多的高等院校有关。

目前,武陵山片区教育经费来源渠道不多,来源单一,主要依赖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和事业收入,这两项的总和占了武陵山片区教育经费来源的95.9%,换句话说,虽然积极充分利用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却弱化甚至束缚了其他来源教育经费的投入渠道。武陵山片区的其他来源教育经费占教育总经费的比例仅有3.25%,比重过小,投资数量不足,说明武陵山片区教育投资渠道非常单一,主要是由于教育由政府长期统一包办的体制造成的结果。

2.与广东省的教育投资比较

为了分析武陵山片区教育投资的大小,我们对广东省的教育投资及全国平均教育投资水平进行了对比分析(见表1-4),结果发现武陵山片区的教育投资与广东的、全国的教育投资比较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首先,从教育投资的来源来看,武陵山所跨四省市的国家财政性拨款占教育总经费的75.2%,广东为72.12%,全国为77.87%,武陵山片区所跨四省市的比例高于广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该比例越高,说明渠道越单一,对政府的依赖性越强,这些数据说明我国整体社会力量办学薄弱。武陵山片区所跨四省市民办学校经费、社会捐赠仅占教育总经费的0.84%,广东为1.49%,全国为0.94%,均高于武陵山片区,说明目前武陵山片区其他教育经费来源非常有限,渠道狭窄。

表1-4 2012年全国、广东、武陵山片区所跨四省市教育经费来源比较

资料来源: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

其次,从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来看,此处采用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所得,见表1-5。2013年武陵山片区所跨四省市为15.94%,广东为20.74%,全国平均水平为15.60%,武陵山片区所跨四省市与全国、广东有一些差距,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低于广东,说明武陵山片区所跨四

表1-5 2013年全国、广东、武陵山所跨四省市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及GDP的比重

① 以武陵山片区所跨的四个省市的相关数据来反映武陵山片区的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重情况。

资料来源: 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资料计算整理得出。

省`市教育支出的投入比例居中,与广东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最后,从教育投资生均费用来看,见表1-6,武陵山片区所跨四省市为8115.11元/人,低于广东10362.17元/人,相差2247.06元/人,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1117.97元/人,相差达3002.86元/人,说明武陵山片区所跨四省市人均教育投资还很低,尤其是贵州,生均费用为5983.37元/人,不及全国及广东生均费用的2/3,差距非常明显。

以上武陵山片区的教育投资均是通过所跨的四个省市情况来反映的,相比较广东省,这四个省市的整体教育投资情况还是比较落后的,可以窥见武陵山所瞎的71个“老、少、边、穷”州、县、市的实际情况远远低于它们所属的省市的平均水平,相比广东省差距更大。

表1-6 2012年全国、广东、武陵山所跨四省市生均教育经费情况 单位:亿元

② 在校人数指的是普通小学、初中(含职业初中)、高中(含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含成人高校)、特殊教育的在校生人数,不包括学前教育人数。

③ 以武陵山片区所跨的四个省市相关数据来反映武陵山片区的生均教育经费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2013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和2012年全国、湖北省、湖南省、重庆市、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计算整理得出。

二、教育人力资本存量的测算

对于教育人力资本存量的测算,本文采用人力资本丰裕系数*由于反映人力资本的要素具有不同质的特征,无法用统一的单位直接进行计量,因此考虑用人力资本丰裕系数,将各种数值转换成指数,用以表示人力资本的丰裕程度。模型,同时参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资料中对教育程度的分类方法来进行测算。

(一)人力资本丰裕系数模型简介

用一个量化的指标较为全面的测算并反映人力资本存量的现状,便于与其他省市或地区进行比较,对研究区域的人力资本存量现状有一个较为直观和客观的了解,这里运用人力资本丰裕系数模型对武陵山片区的教育人力资本存量规模进行度量。

在选取反应正规教育的指标时,以平均受教育年限作为衡量指标,选择了从业人员的五个受教育层次构成: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含中专)、大专及以上。文盲半文盲层次是基本上没有接受任何形式的正式教育,学业是小学或者小学没毕业的,所以本文假设这种层次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0年;小学文化层次主要包括正规普通小学、成人小学,根据目前的正规小学学制,本文假设这种层次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年;初中文化层次是中学阶段的初级阶段,主要包括普通初中、职业初中、成人初中、工读学校,是向高级中学过渡的一个阶段,根据目前的普通初中学制,属于中等教育的范畴,本文假设这种层次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年;高中文化层次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更高等的教育机构,主要包括普通高中、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成人高中、成人中专,上接初中,下启大学,根据目前的普通高中学制,本文假设这种层次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2年;大专及以上文化层次主要包括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普通本专科、成人本专科、在职人员攻读博(硕)士学位、自考本专科、网络本专科生等,由于这类原始数据在各类年鉴中没有详细细分,本文只能忽略这类层次间的差异,假设这种层次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5年。

另外,反映教育存量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在职培训,本文选取了在职培训的两个指标,即职工技术培训系数和农民技术培训系数。根据以上分析,本文设计了反映教育人力资本存量的人力资本丰裕系数模型(见图2-1)。

图2-1 教育人力资本丰裕系数模型

(二)教育人力资本丰裕系数的计算方法

教育人力资本系数从投入角度度量来看,用正规教育和在职培训两个系数来衡量,根据人力资本丰裕系数模型,计算方法如下:

H= H1+ H2

(2.1)

其中,H为教育人力资本丰裕系数,能够反映不同地区教育人力资本状况的差异;H1为正规教育丰裕系数,能够衡量正规教育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 H2为在职培训丰裕系数,在职培训作为正规教育的一种补充。

在构成人力资本丰裕系数中的受正规教育程度如果存在明显差异,其人力资本丰裕程度也就不同。为此,需要真实反映产出与投入的关系,确定出不同受教育程度的系数。根据目前人力资本效用和价值相关理论研究,我们选取教育年限折合系数法,人力资本在运用产出法时才会采用受教育年限来衡量,这是因为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程度越复杂,其受教育年限时间则越长。我们以受过小学教育的年限为基准,折算结果见表2-1。

表2-1 各级教育年限折合系数

根据以上各级教育年限折合系数,有:

文盲半文盲系数h1=文盲半文盲人员比例×0.5

小学文化程度系数h2=小学文化程度人员比例×1.0

初中文化程度系数h3=初中文化程度人员比例×1.5

高中文化程度系数h4=高中文化程度人员比例×2.0

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含硕士、博士)系数h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比例×2.5

那么,反映正规教育系数的人力资本系数H1= h1+ h2+ h3+ h4+ h5。

在职培训与正规教育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能够客观反映在职教育效益的可以通过两个指标来观察,即职工技术培训系数和农民技术培训系数,其中:

职工技术培训系数s1=职工技术培训学校毕业生数/城镇从业人员数

农民技术培训系数s2=农民技术培训学校毕业生数/乡村从业人员数

在职培训的人力资本丰裕系数H2= s1+ s2。

(三)武陵山片区及广东省教育人力资本丰裕系数测算结果

根据所选定的指标和收集的数据,利用教育人力资本丰裕模型,运用上述计算方法对武陵山片区所跨四省市教育人力资本存量进行了测算,具体结果见表2-2、表2-3。

首先,武陵山所跨四省市教育人力资本存量有较大差异。从表中可以看出,教育人力资本系数最低的是贵州,系数为1.186,最高的省份是湖北,系数为1.49,其次是湖南、重庆,系数分别为1.425、1.391。湖北省教育人力资本丰裕系数较高主要是由于高中文化程度系数和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系数及职工培训技术培训系数均高于武陵山片区所跨的其他三省市,如湖北的高中文化程度系数为0.33,而贵州省的仅为0.15,再如湖北的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系数为0.24,而贵州省的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系数仅为0.13,说明湖北从业人员中总体受教育程度较高,贵州的教育则受经济、自然、社会的影响,其正规教育的丰裕系数较低,这与贵州省高校较少有很大关系。

其次,若要对武陵山片区总体教育人力资本水平做出一个较为准确的判断,武陵山片区所跨四省市需与全国及东部发达省市广东省作比较,结果表明,差距和不足非常明显。从总的教育人力资本丰裕系数来看,武陵山所跨的四省市均低于全国水平(1.492),更低于广东(1.518),其教育人力资本存量的繁荣富庶程度远远低于发达地区。

三、结论及建议

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经济发达的广东省要高于全国及经济落后的武陵山片区,这就形成了不同经济水平地域间在人力资本存量上的明显差异,这是由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决定的。

表2-2 2013年全国、广东、 武陵山所跨四省市教育人力资本丰裕系数

资料来源:常住人口、h1- h5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涉及到全国、广东及武陵山片区所跨四省市的主要数据公报整理并计算得出;s1- s2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4年)、2013年武陵山所跨四省市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教育部2013年教育统计公报计算整理得出。

表2-3 全国、广东、武陵山所跨四省市正规教育丰裕系数、在职培训丰裕系数

由于地理区域特征的限制,武陵山片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限制本地区的教育投资力度,也成为建议的重点内容。国家在实施扶贫开发战略时,一定要确保武陵山片区拥有足够的教育投入,同时,地方政府部门应牵头拓宽教育资金的其他筹资渠道,从多条途径筹措资金,加强社会捐赠和集资办学力度,以确保教育的正常投入。

武陵山片区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明显落后于发达地区广东。武陵山片区各级政府应当采取各种教育积极政策,这会让整个片区受益,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让一部分人接受教育,毕业后对地方经济发展将作出贡献,致使经济增长,居民的收入水平提高后,将会有意识地增加教育消费,会使更多的人接受教育,提高整个武陵山片区居民的教育水平,经济便更加快速的增长,人们的收入水平又进一步提高。

为了提高农村劳动力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将农村人力资本转化为连片特困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必须加强对农村的教育力度,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农业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加以实施,为了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目标。

[1] 刘海英,赵英才,张纯洪.人力资本“均化”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关系研究[J].管理世界,2004(11):15-21.

[2] 李秀敏.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与区域协调发展——来自中国省级区域的证据[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47-55.

[3] 张广科.员工培训迁移的多元化路径与技术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11):33-35.

[4] 陈琦.连片特困地区农村贫困的多维测量及政策意涵-以武陵山片区为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2(5):58-63.

责任编辑:胡 晓

2015-02-16

湖北省科技支撑计划(软科学研究类,项目编号:2014BDF020);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立项课题(课题编号:2014B160);湖北民族学院博士启动基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MY2013B001)。

陈霞(1976- ),女,土家族,湖北来凤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司理财及人力资本理论与开发研究。

G40-054

A

1004-941(2015)03-0178-06

猜你喜欢

武陵山教育经费省市
武陵山歌
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发布
推动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脱贫
管好用好粮食仓储企业职工教育经费
基于ArcGIS9.0-GeoDa059i的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空间差异性分析——以2008-2012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为例
省市大报头版头条
省市大报头版头条
其他省市怎么做?
省市大报头版头条
武陵山地区几种民族药用植物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