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整合舞蹈激活艺术教育

2015-04-17杨海琪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4年21期
关键词:途径方法音乐欣赏注意事项

杨海琪

【内容摘要】音乐和舞蹈是艺术中两个独立而又相互联系密切的分支,舞蹈是看得见的音乐,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在初中音乐教育中,实施音舞结合的教学,既可以愉悦身心,增进对音乐的理解,又可以拓展想象空间,为学生提供表达和创造的舞台。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音舞结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途径和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音乐欣赏 音舞结合 途径方法 注意事项

一、问题缘起

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的重点就落在“表达”阶段,但是要求学生用语言来说清楚音乐的涵义,使人感到满意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恰当地采用音舞结合的教学方式是音乐欣赏教学的内在要求。奥尔夫教学思想认为,人类最自然、最原始的行为是音乐活动,人们“有感于悟,有动于心”,就会情不自禁地用喊叫、动作和敲击等行为表达感情,使音乐成为人们自发的要求。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乐舞”之称,可见音乐和舞蹈形体动作是密不可分的。《乐记·师乙篇》记载道:“故歌之为言也,……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说的是唱歌唱到激动时,不知不觉手也舞起来了,脚也跳起来了。由此可见,舞蹈是唱歌时感情的升华。如果音乐教学中,能做到根据歌曲的内容,创作一些舞蹈动作,让学生边唱边表演,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内心体验与理解,拓展学生的“音乐想象”。《音乐课程标准》中也强调:“要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孩子自己去实践、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教师把握了音舞结合这个契合点,就有把握让每个孩子都成为一个欣赏的主体,这样我们的音乐教育才更有活力和实效。

二、音舞结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运用途径和方法

1.音舞结合,愉悦学生身心

由于初中生模仿能力强、表演欲望佳、参与活动积极性高,每学一首歌曲,我都根据歌词内容启发他们进行律动或表演,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在启发学生表演时:①启发学生进行即兴表演;②根据学生表演编排一套好的动作教给学生;③个别检查。在个别检查时,学生常常会被一些漂亮的动作和优美的造型所吸引,这样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更能让他们表现乐曲。

2.音舞结合,表达音乐情绪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笔者发现当学生听到热烈、欢快、富有激情的音乐时,他们的情绪就很兴奋,身体也会随着音乐动起来。根据学生好动、好自我表现的特点,我便有意识的让学生在欣赏音乐时加入自己的身体语言来传达对音乐情绪的理解和体验。在欣赏乐曲《马刀舞》时,学生感受到充满激情的音乐后,不由的产生了动感。我因势利导,鼓励学生用身体语言来表达他们感受到的音乐的情绪,他们将生活中骑马奔驰、挥刀拼杀、扬鞭前进的动作活灵活现的表演出来,在学生们兴奋表演的同时,加深了他们对音乐情绪的理解,并让他们很好的表现出了音乐的情绪。例如学习《我的祖国是家乡》,首先让学生在聆听乐曲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去感知音乐,并让学生了解高山族音乐的特点。然后,带领他们随着音乐的起伏拍打节奏,教师以舞蹈动作编排成律动表演给学生看,恰当地教学生一些简单的高山族舞步,鼓励他们随韵律再创造,用优美的舞姿表现乐曲的情绪,这样教学活动进入高潮,“听”和“动”,“感受”和“表现”就密切地结合起来。教师及时请个别动作好的学生示范,让学生分析他们动作所代表的意思,对他们的动作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老师吸取和提炼学生的动作,进行舞蹈动作示范,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和自豪感,同时借助打节拍和舞蹈很好地感知和表现了音乐律动。

3.音舞结合,理解音乐要素

儿童智力、技能的形成,最初借助于外部的动作,音乐欣赏可在动态中进行,起伏的旋律、鲜明的节奏、强弱有序力度、缓急交错的速度以及不同的情感变幻,都能激起儿童形体动作的反映,使儿童自然的舞动起来。舞动是为了让学生参与创造,这也是学生从感知音乐到理解音乐再到创造音乐的手段,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音乐要素的表现力。例如欣赏《龙船调》这首湖北民歌的时候,在第一遍聆听之后便将这首歌配以清新活泼、生活气息很弄的舞蹈动作,并示意学生跟着这首歌的节奏,按歌曲的内容大胆地参与加入。沉闷的教室顿时活跃起来,有男生扮艄公、女生扮过河,直至全班学生都融入进来。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在活跃的气氛中有效互动,创建了无权威的学习机制,学生学习知识,感悟知识,运用知识。

4.音舞结合,拓展想象空间

音乐的魅力不仅在于音乐本身韵律的和谐完美,同时还在于它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一本书里曾经有这样一句话:“没有想象的人生是苍白的人生。”学生时代正是富于想象的阶段,用音乐打开学生心灵闸门,才能使学生从万千世界中感受到非凡的美感。新课标也非常明确地指出:初中音乐教学,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实施音舞结合,加深“舞与唱”、“舞与乐”、“舞与说”等内容的教学,通过动作探索练习和音乐即兴练习,有益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发展他们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欲,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比如在音舞结合的训练中,不仅要求学生从情感表达需要去探索肌肉、节奏、力度、空间等的变化,更要通过多重角度的变化去寻找新的动作,从而达到对现有动作规则的超越和突破,加深对音乐的理解,进而创造性地表达音乐。

例如在欣赏教学《空山鸟语》中,我要求学生分角色扮演小鸟、树木、月亮、等不同形象,又根据音乐力度强弱、速度快慢、音色的变化完整的展现了故事的起源、经过和结果,加深了他们对音乐故事的理解。比如在人教版十五册《走进西藏》的教学中,学生在学唱歌曲的同时,我结合藏族传统舞蹈动作特征:含胸、垂臂、前倾、卸胯等进行教学,这些体态“源”于藏族文化,是在漫长的的封建农奴制政教合一的政权形式的统治下,人们那种压抑的精神和虔诚心态在舞蹈中所形成的表现特征,同时也与藏民的生活、自然条件、地理环境、生活习惯、服饰特点有关系。通过以上讲授加深学生对藏族文化的理解,顺利进入下一环节——《走进西藏》表演作了很好的铺垫。有的学生一反传统中前倾的体态,以上身后靠迎头挺胸的姿态,展现当今藏族人民自信、向上的精神风貌。有的以牧区锅庄为动机,一群学生上身后靠,双手搭前,昂头挺胸,好似迎着朝阳,迎接希望。可见,只有了解音乐“源”,才能体味音乐“意”,也使学生动作表演更丰满,更有表现力。

在每节音乐课的最后,我总是留有一段时间来让学生进行表演。每次都让两三个学生给全班同学表演节目,演完后让他们来邀请下一个表演者,被点到的同学有一两天的准备时间,下一节音乐课就由他们为全班同学表演。对学生表演的每一个节目,我都给予简单的、有针对性的小结。对那些性格内向、不太喜欢表演的学生,我总是多加表扬、鼓励,以培养他们表演的兴趣,发掘他们的创造力,对那些有一定表演基础和表演能力的学生则是提出更高要求,让他们自编节目,积极参加文艺活动,使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艺术才能,在表演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交给学生探究问题、探寻知识的空间。

三、音舞结合的注意事项

1.注意摆正主次地位

如果把音乐课堂40分钟当作一道菜,那舞蹈就好比一盘很好的“佐料”,她将使音乐欣赏这道菜变得更加丰盛可口。但是,如果“佐料”太多,那将使“主菜”变得华而不实,令人难以下咽。因此,教师应该辩证地处理好音舞结合与课堂教学任务完成之间的关系。教师应该依据所要完成的教学内容的需要,精编舞蹈,突出其思想性、知识性、教育性、艺术性。在该运用的时候才运用,要用得恰如其分。同时,要讲究品位和层次,讲究艺术性、知识性和启迪性。所以,运用音舞结合的教学方式一定要把握好适度性原则,要慎之又慎。学生在学习舞蹈之前,先让他们充分听音乐,对音乐有整体的把握。我通常是引导他们根据音乐的不同节奏、不同情绪分出乐段来,那么学生学习动作时就能做到心中有底、目标正确,也容易动作到位。动作的到位也进一步印证学生对音乐节奏把握的准确,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从而增强音乐学习的自信。

2.注重保持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教学都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出发,在音舞结合的音乐教学中,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更为重要。由于长期以来教育及社会多方面的影响,“舞蹈是女生做的事”这一观念深深地扎根在学生的心中,只有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特别是男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慢慢地去改变学生的观念,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例如男生特喜爱摔跤、骑马,教师就可以充分挖掘蒙古舞与藏舞等,针对男生来进行特别教学。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音舞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渴望欣赏美好音乐的情感,使他们终生喜爱音乐。

3.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在初中课堂教学中,一节课40分钟显得尤为珍贵,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教师既要教一定的音乐知识技能,又要教学一定的舞蹈知识技能,只有合理地分配好时间,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教师可以每节课都安排出5~8分钟的时间做一些形体基本动作的教学,可以结合音乐教材中的歌曲,来学习舞蹈知识或欣赏舞蹈技能技巧。也可以在学期中安排一些课时进行集体舞的教学。

4.注意民族舞经典动作儿童化

学习和掌握不同民族舞蹈的风格特征,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事物的独特感受和不同的表达方式,有利于深刻理解音乐,更能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艺术的热爱,由内而外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尽管初中生对很多少数民族缺乏了解,但只要教师认真地去研究、去提炼各少数民族舞蹈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动作,都可以把它变为学生易于接受与模仿学习的动作。也就是说,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站在学生的地位上去学习挖掘民族民间舞的经典动作,使之简单化、儿童化。例如配合蒙古民歌教学蒙古舞时,教师就应抓住硬肩、笑肩、骑马、挤奶等经典动作,把它简单化、儿童化。在教学硬肩、笑肩时,用儿童化的语言告诉学生:挤奶桶放在身前,向前看看满了没有,再看看身边的人(硬肩教学),嗬!我能干多了(笑肩教学)!因此对于各种风格的舞蹈,教师应该特别注意抓住一两个最具代表性的基本动作,教学时既利于学生学习,又方便组织教学。例如教学《走进西藏》,我抓住了一个最基本的弦子平步,让学生掌握体态动律特征后,再在歌曲的震撼下,熟练地脚踏平步,上身摇摆,即兴发挥长袖挥舞的手臂动作,沉浸于音乐与舞蹈的融合之中。

总之,音舞结合的美好不仅仅是为了音乐本身,她带给我们的远远超过了其本身的含义,值得每个音乐教学工作者去探索与尝试。

【参考文献】

[1] 蔡觉民. 音乐课程教学理念与策略[M].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 吴锐淼. 初中音乐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3] 霍霄云. 谈中学音乐课中的舞蹈教学[J]. 黄河之声,2007(5).

[4] 朱晓明. 音乐舞蹈的相融[J]. 音乐时空,2013(5).

[5] 黄宁. 肢体语言在音乐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J]. 大众文艺,2013(14).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临海市大洋中学)

猜你喜欢

途径方法音乐欣赏注意事项
夏季使用农药注意事项
请四大名著的作者吃饭,有哪些注意事项
加强医院全年预算编制的方法
中职旅游专业学生礼仪训练的途径及方法
教学反思成就优秀教师
巧用图谱 事半功倍
谈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与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
音乐欣赏中的审美心理定势分析
浅析音乐欣赏中的审美心理定势
用心沟通 用情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