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议大学外语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

2015-04-16孙永光

教育界·上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外语教学活动

孙永光

【摘 要】一个成功的外语教师要在加强语言和语言教学研究的基础上,能够认清并恰当地处理外语基础教学中教与学、语言知识讲授与语言能力培养、句法教学与语篇教学、母语与目标语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只有学生真正参与教学活动,教学质量的提高才有保障,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并加强句法和语篇教学。

【关键词】大学外语 教与学

21世纪的教育是终身教育,是素质教育时代。面对21世纪的新挑战,作为教师首先应考虑如何搞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以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需要。这不仅是我们俄语教育工作者,而且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重要任务之一。

我们必须认识到:教学本身就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培养目标的微调与确定、教学观念的更新与转变、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等等。同时它又是学科建设大系统工程的一个环节,它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科建设的整体和其他各个环节的改革和完善。

就如同在经济体制改革中一样,最重要的首先是教学观念的转变与更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我们要引进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应当深入地探讨和研究教师如何有效地“教”、学生如何有效地“学”。外语教学方法的改革应当是“教”与“学”的内在统一。

一、教师的作用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

20世纪初中期的外语教学理论,在“教”与“学”的两个问题上,总是把“教”放在主导和核心的位置,人们着重研究的也只是“教什么”和“怎么教”。重视语言系统知识的传授,忽视了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重视对语言的理解,忽视了使用;重视质,忽视了量;强调主导作用,忽视了主体作用。而到了70年代,人们又过多地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无论是只强调“以教师为主导”,还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都不能充分地发挥这两个积极性的作用,教学效果与质量也达不到最佳。尤其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这种外语教学水平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更不能适应未来科学与技术、社会与文化等的发展对外语的要求。

二、只有学生真正参与教学活动,教学质量的提高才有保障

教学质量体现在学生的提高上,而学生的提高只能通过学生主体的能动性活动才能实现,因此,学生参与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众所周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样的教材,不同的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我们有的教师,片面强调教师在课堂的中心和主导作用,采取一言堂的注入式教学方法,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没有兴趣参与,束缚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迫使学生走进“读死书”的尴尬境地。学生很少有自由支配的时间,个性得不到发展,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在逐渐失去。为了适应21世纪外语人才培养的需要,外语教学要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这给我们的外语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高质量的教学要有合适的和有效的教学方法作为基本保证。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要求和不同的教学阶段,采用灵活机动、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得到最大的收益。

这里我们可以回忆一下50年代的俄语速成教学法,以此给我们很好的启迪。

当时国家迫切需要一大批俄语翻译,许多成年人参加速成班的学习,他们有的大专毕业,有的学过英语或日语。

学习内容以课文为主,突出语法,词汇量大,教学方法以阅读课文为主要教学活动,教师侧重于此,甚至限于帮助理解,词汇采取循环记忆并主要靠自学。

在有限的时间里,50年代教师们很快地掌握了俄语,参与翻译了大量的俄文科技书,编写了许多俄汉科技词典,为当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50年代成功的速成俄语教学至今仍是我们今天的好典范。速成教学的启迪在应云天先生的《外语教学法》(新本)中已有总结,从中我们可以学到许多东西。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当时国家急需人才,学生觉悟高,目的明确,教学方法得当。

当然速成教育也有不足之处,这正是我们需要找出原因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加以解决的关键问题。

速成教学的重要启迪在于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高,因而取得了巨大成功。如何调动起“教”与“学”的积极性。其实这一问题从有教学活动那一天开始,人们就一直在研究探索。

在谈到“教”与“学”的关系时,Stevick形象地描述道:“教和学像两个人一起用锯伐木。一个人拉完之后,另一个人再拉。两个人均不能推,也不能单独地完成这项工作。只有当锯的刀片向学习者这方面移动时,才有效果……如果教师在学生拉时也拉,那么他们的功相互抵消,白费力气。如果教师急于帮忙,在学习者拉时用力推,那么刀片会弯曲,破坏了拉锯的节奏,两人沮丧气馁。”

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这里讲的就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积极性问题。

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用较少的时间,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外语知识,提高外语水平。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自主思维和发展的空间,在注重培养学生扎实外语功底的同时,也注重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使学生在继承传统的、行之有效的外语学习模式的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创新等方面的能力。

在教学中被普遍接受的一条原则是:若想真正地学习和掌握一门知识,学生必须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即教学过程需遵循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原则。

首先,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整个教学赖以进行的中心,而教师则是引导着主体的客体,是启发学生智力、创造力的工具。学生是自由思维的主体,教师的思维既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更不应压抑学生的自由思维,而是在教学活动中服务于学生的。教学过程中主、客体分离,没有反馈的单向信息传递的传统方法造成了师生间的隔阂。教师应该通过与学生的双向和多向式的信息反馈活动中了解来自学生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的内容、计划与方式。这种教与学之间的全向性信息交流激发了学生的兴奋点,达到了传递信息的目的。在这信息反馈式教学中,学生不再是教师讲课的旁观者,而是直接参与其中,积极主动地进行思维活动和学习语言知识,提高灵活、恰当地运用语言的能力。正是这种师生间双向和多向性信息的不断沟通,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思维,真正使教与学融为一体。

其次,在教学中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培养他们的全息思维。这种通过事物的部分信息来把握事物的整体信息的思维方式可使学生由此及彼,由少知多,由有限知无限(相对)。

要把“以学生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主导”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改革教学,提高教的效率;另一方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自己学。

三、教师应给予学生开启科学之门的金钥匙

教师在有限的课堂上不可能把浩瀚无边、博大精深的语言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教师的职责不能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而应越来越注重培养学员的创造性思维素质。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学生从教师那里学到的最重要的是思维方式和能力,学生主体性的主要品质可以说就是思维方法和能力。全息思维的前提是主动性思维。学生一旦有了主动性思维,他就可以独立地去求知,用有限的能力去获取相对无限的信息。因此,将思维方法和能力内化为学生主体思维和能力则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一个富于创造性的教员,不仅要善于教会学生学会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成为学生的人生向导和顾问。

外语学习归根到底是学生主体自身的学习。课堂是学生语言实践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要扩大学生的语言知识,加强和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还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学能力;要让学生懂得外语课是一门实践课,要求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实践,不断积累,持之以恒。

随着电脑的普及,多媒体教学为更好地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总之,外语教学的重点应是培养学生创造性运用外语的能力,而创造又是学生主体中最可贵的素质,因此,学生主体性的强化与展现成为外语教学的核心。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外语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Less Is More”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