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实行本科生学术型导师制的思路构架

2015-04-16王德平

教育界·上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导师制本科生

王德平

【摘 要】目前,高校实行本科生学术型导师制甚少,在大众化教育下如何培养能独立从事学术研究的人才有待于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本科生学术型导师制作为培养创新性人才的一种方式必将越来越受到高校普遍关注。本文在分析高校实行本科生学术型导师制现状的基础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本科生 学术型 导师制

导师制模式源于14世纪的英国牛津大学。最早将导师制介绍到我国的是浙江大学费巩教授,2000年以后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从事导师制的实践。目前,同时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和辅导员制的高校比较多,其导师主要帮助学生选课,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具体解答学生在学习上的疑难问题等。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的学术型导师制在高校实行甚少,其实施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一、实行本科生学术型导师制的意义

本科生学术型导师制是指导师负责加强学生在本专业领域内的学习,指导学生自主地进行学术科研活动,其目标是培养能独立从事学术研究的人才。学术型导师制可以促进学生课外科研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同时也可以优化同学关系,加强学生之间合作精神的培养,发展团队意识。对于具有推免硕士或博士资格的高校来说,学术型导师制可以帮助有科研潜力的本科生顺利进入本硕或本硕博连读通道,提升学校研究生招生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高校实行本科生学术型导师制的现状

在国内高校,实行此种类型导师制的并不多,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比较具有代表性。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确定导师的职责主要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并创造有利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当前我国的高校实行本科生学术型导师制主要面临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国外实行学术型导师制时大都是一对一指导,而我国的师生比和国外相差太大,目前我国的师生比大约是30∶1的比例,所以在国内很难做到全覆盖。因此,学术型导师制在某种意义上是大众教育下的精英人才的培养。第二,我国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后,大学生人数激增,很多高校在加强辅导员工作的基础上,引入并完善班主任和导师制度。这种并行的体系,在学生教育和管理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职责不太明晰、功能交叉重叠的情况,使资源出现不必要的浪费。第三,学术型导师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是建立在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或者对专业具有浓厚兴趣的基础之上。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一般高校中具有浓厚专业兴趣而自愿深层次开展研究或实践的学生并不是很多。如果学生没有潜心研修的过程,那么学术导师制度就会收效甚微甚至是走过场,同时也浪费了学术导师的宝贵时间。

三、对本科生实行学术型导师制的建议

(一)学术导师定位

实行本科生学术型导师制之前,要明确好导师的责任。学术型导师应该集中精力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提升学生的学术水平,这样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可以在我国师生比例比较高的情况下将效能发挥到最大。

学生与学术导师的关系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考虑到学生与导师之间可能会因为兴趣与性格的不同而造成指导效果弱化,院校有必要建立双向选择机制。双方可以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或者通过试行一段时间后再确认选择,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以及专业能力等方面内容来合理选择自己心仪的导师。自主选择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发掘自身的潜力,同时可以加强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与讨论。

(二)过程管理

本科生学术导师制的实施过程需要得到良好的控制,才能确保指导效果达到预期目标。首先,导师应该建立工作手册以及制作学生的个人指导方案,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指导,因材施教;其次,导师考核小组应该定期听取导师的工作汇报,了解导师指导的内容和成效,及时进行纠偏;最后,考核小组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通过学生汇报学习心得等,跟踪检查学生的表现来检测导师的指导成效。

另外,学校应该加强导师的能力培训,导师的学术水平高低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能力。通过指导方法等方面的培训,借此来提高学术导师的指导能力。

(三)科研平台

通过科研平台,学术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可以实现“一对多”的指导效果,有效地解决导师不足的问题。科研小组可以由6~8名学生组成小型的科研团体,以学术导师作为小组的核心指导人物,共同展开科学研究以及相关活动。在学生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导师应该加强引导,提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科研平台,利于提高科研小组成员之间的团结合作能力,同时提高学生搞科研的能力。

四、结束语

本科生学术型导师制作为培养创新性人才的一种方式备受专家学者的关注。因此,积极构建新形势下行之有效的学术型导师制,可以为高校的教育改革提供具体的操作性经验和制度示范,从而可以培养出更多独立从事学术研究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曾家云,赵勇,曾家玲.民办高校实行本科生学术导师制的调研报告——以北京城市学院为例[J].经济师,2013(07).

[2]向文华,苏海茵,孙芳,王丛蕾.高校实行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运行机制探索[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3).

[3]张菡,黄天寅.全程化科研导师制下的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06).

[4]张淑兰,张海军.高校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实施与管理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4(08).

猜你喜欢

导师制本科生
北海艺术设计学院作品精选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高职英语教育与导师制教学方法融合探讨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德育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高职化工类学生试行成长导师制初探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探索